直到刘郧走到老蒋面前,向他敬礼的时候,他才清醒了过来。

不过蒋委座仍旧一言不发,对于眼前乱哄哄的场面,似乎略略有些不悦,于是就亲自带着刘司令,去了隔壁的休息室,并让侍从官送了些茶水进去。

休息室就是休息室,尤其是战时的地下休息室,更是简单而又简陋。

委座的专用休息室中,只有一张单人行军床,外加一张小小的书桌,以及几条充当坐凳的军用木箱。

搞得老蒋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刘司令却暗暗敬佩不已,这才是一个华夏军人的样子,连抗战的领袖都能如此自律,又何愁华夏不能迎来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说到地下指挥部的防空,刘郧也算是半个专家了。

他曾亲自参与了川西秘密基地的设计,原本是仿照德军大本营的“狼穴”来修建的,经过智脑与蚂蚁机器人的辅助加固,应该能抗住低当量的核子弹。

倘若鬼子进行战略轰炸,南京的各个要害部门,绝对是优先照顾的对象,即使出动空军拦截,也是尽人事听天命,因为防是防不住的,唯一能做的,是减少空袭时的次生灾害,比如火灾之类的。

若真被重磅炸弹给光顾了就认命吧。

但是在仓促之间,也不好让蚂蚁机器人,来加固南京小营的地下工事,那也太骇人听闻了。

好在刘司令有一防空法宝,那就是川西版的防空预警雷达,看看1940年“伦敦上空的鹰”,就知道这玩意儿,究竟有多厉害了,现在还是1937年,更是川西的独家杀手锏。

正准备谈谈防空预警雷达的事,老蒋却从书桌上抽出一张文件,让他自己先看一看。

刘司令只好快速略读,赫然正是联合集团军的资料,该军的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45集团军,下辖三个德械师,外加一个重炮团,一个坦克团,以及一个独立飞行团,兵员总数五万三千多人。

在原来的时空,由于华夏近现代的积弱积贫,导致整个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仅组建了40个集团军,以及200个正规野战师的番号。

有些部队虽然是旋起旋落,比如第1集团军的番号,先后就轮换了四五支部队,但是集团军的总数却一直保持在40个,而野战师也出现了新编师、暂编师,以及预编师,等小规模的实验性部队,做不得数的。

现在缘于川西势力的崛起,连集团军的番号也多了几个。

让刘司令秫然一惊的是,第45集团军中将星如云,比如201师师长胡琏少将,202师师长陈子良少将,203师师长张灵甫少将,以及坦克团团长邱清泉,重炮团团长黄维,以及独立飞行团团长封向忠。

除了封向忠是名不见经传外,其余五个主官全是牛人,首先就是胡琏胡伯玉,是刘郧一直想笼络的“猛将兄”。

此人是黄埔四期毕业,属于长期走霉运的那种,长期在营长与团长之间徘徊,直到1943年石牌要塞保卫战,才名扬天下,曾被伟人评价为“狡如狐,猛如虎”,后来在台湾更是被荣为“一代战神”。

陈子良是黄埔一期生,资格比胡琏还老,1935年就读陆军大学13期,嗯,算是某人的陆大校友。

另一时空,在整个抗战期间,陈将军长期担任预备役师师长,或地方警备司令等职务,直到1943年接任71军,才真正的威扬于滇西与缅甸,曾被英美盟军指挥官赞为“华夏之名将”。

不过一说到血战四平,就不得不提起此人了,除去各自的立场之外,陈子良的军事指挥才能,也是可圈可点,能将宋代岳飞的“撒星阵”活学活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与古代名将相比也毫不逊色。

“四平血战”,之所以被称之为血战,除了战况惨烈外,也有“撒星一出,见血方收”之意。

陈子良在四平广布子母地堡垒,为了防止士兵懦弱怯战,采用混凝土封闭了出入口,导致林副主席的十多万精锐,奋战了十九昼夜,竟然拿不下不足三万人的四平守军。

伟人曾高度评价陈子良,认为他是“杰出的军事人才,连林副主席也略逊三分”,而蒋委座也曾对他赞誉有加,认为他“创造了人世间的奇迹,不愧为难得将才”。

因此,刘司令认为他是守石家庄的最佳人选。

张灵甫是黄埔四期生,能文能武,字画堪称一绝,成名于北伐战争期间,许多同学还在当连排长,他已经是团长了,因才华出众、得志甚早,因此以骄悍而闻名,所统领的七十四师号称“天下第一”。

在另一时空,1936年张灵甫因杀妻事件,曾被判刑十年监禁。

现在由于某只蚂蚁的出现,因此出现了蝴蝶效益,导致很多事情变得面目全非,比如红军提前一年离川,本该在四川广元服役的张团长,也很早去了中德联合集团军,出任202师师长,真是世事难料啊。

至于邱清泉与黄维,以实际能力来说,也算民国将军中的佼佼之选,不过比起之前的三人,就如同繁星与皓月之比,不过说到行军打仗、排兵布阵,随便拉哪一位出来,都不是某个军训生能媲美的。

刘司令有些讪笑的将资料还给了老蒋。

“亦诚,你看,由你担任联合集团军司令,如何?”

老蒋冷不防的冒出了一句话来,仿佛是生怕刘郧听不懂一般,因此语速放得很慢。

“这个,不太好吧”。

刘郧也只是微微一愣,及时的回绝了委座的乱命,也怕老蒋纠缠不放,于是略略的解释了一下。

“学生有自知之明,这些年来看似建功无数、名声响亮,甚至被人称之为川西小霸王,更有甚者,说我是川康一带的第三位军阀,天地良心,学生就是一个铁路工程师”。

“四川的铁路网是修起来了,至今为止,西至川西,南至昆明,北至西安,东至重庆,而刘湘等川中老前辈,对我也是爱护有加,但是更多源于学生只管修铁路,与他们并无利害冲突,因此才被抬举为三爷”。

老蒋面带微笑、颔首不已,对于某人的分辩不置可否。

他对川军内部的破事,压根不感兴趣,何况中统与军统又不是吃素的,对川西的发展洞若观火,目前还是联合集团军更重要些,让刘司令继续分说。

刘司令吞了吞口水,有些苦涩的笑道,“校长,联合集团军,是一个典型的重装集团,它最适合的作战区域是平原地带,因此从成军的那一天开始,就没设在武汉三镇,或南京等地,而是设在了四战之地的徐州”。

“而徐州与郑州,正是华夏的中原之地,自古都是攻易守难”。

“在历史上,哪怕以像项羽那样的雄霸之才,也难以在此地立足,后来在三国时期,曹操固然是从此地崛起,但是曹魏不过是昙花一现,最终只得了三分之一天下,归根到底,就出四边四角一腹地的问题上”。

“因为无论攻守,都必须先占金角银边,待实力充足之后再逐鹿中原”。

“四边四角”,本是围棋中的术语,后来被引入军政分析之中,将整个华夏喻为一盘棋,四边是指东南西北四方,以山东为东边代表,以江南为南边代表,以山西与河套为西边代表,以河北为北边代表。

至于四角,则指的是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东北则是平津,西北则是西安与陇山,东南则是南京与上海,西南则是城都与重庆。

还有一腹地,正是徐州、郑州和洛阳,也就是华夏古代的中原之地。

自古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

主要是因为得中原者不易,但凡真正能坐稳中原地带的,都是真正统一了天下的强大王朝。

俗话说,“金角、银边、草肚皮”。

究其根源,就在于任何势力,在他们发展之初,总是很稚嫩、很脆弱,稍有风吹草动,都会遭遇灭顶之灾。

因此在各个王朝的发展之初,都必须占据四角之中的一角,让其他势力除非在万不得已,不会主动来挑衅,从而获得充分的发展时间与机遇,直到自身发展壮大之后,再从容的夺取与之相临的土地。

当然,若强大到天下无敌时,就可以直接逐鹿中原,一统华夏建立新的王朝。

中原等地,虽被称为“草肚皮”,并不是此地不重要,而是太重要了,被谋略家们放到了最后,是因为攻入容易,想吃下来却难了,想坐稳中原的势力,都必须面对“天下皆敌”的局面。

蒋委座自幼饱读诗书,对于围棋术语还是知道的。

刘司令一针见血,“鬼子已经占领了东北与平津,已得天时之便,一旦吞下山西、山东和河北,那么他们就已经具备了,逐鹿中原的地利,倘若再失人和之利,只怕华夏今后想再次复兴就难了”。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

“一旦日本鬼子近逼郑州与徐州,恐怕会严重影响民心与士气,那时不仅要抗击鬼子,还要面对汉奸的问题”。

“这个,汉奸军队,伪满洲国那种,战斗力也不怎么样嘛”。

虽然刘郧的话是令人振聋发聩,不过老蒋更多还是有些不以为然,对于伪军的危害有些低估,“他们大多由土匪、民团、溃军和俘虏组成,一旦接战,几乎是一触即溃”。

“伪军的战斗力,是暂时不足为虑”。

刘司令有些苦笑,“然而,民心一旦动**,而又让盘踞在乡野的土豪劣绅们,发现鬼子有统一天下的可能,其中绝对不乏从龙立勋之人,甚至出现吕文焕、张弘范之流,也并非什么奇事”。

吕文焕,可能很多人都不认识他。

但凡看过《射雕英雄传》一书的人,十有八九记得一场景,在该书快结束时,郭靖夫妇曾帮助宋军守襄阳,抗击动辄屠城的蒙元骑兵,而当时的宋军守将是吕文德。

吕文焕是吕文德的六弟,后来也是他接替了年老体迈的吕文德,担任襄阳与樊城等地的主将。

说来吕文焕也算是宋末名将,曾在数十万元军的攻击下,足足鏖战了六七年,襄阳仍然屹立不倒,后来援军迟迟不到,城内也面临弹尽粮绝,才不得不举城投降,本来也无可厚非。

但是此人不但投降敌人,还打着吕文德的名义,四处劝降宋朝兵将,危害程度不亚于吴三桂。

至于张弘范就更是一个奇葩了。

此人的父亲张柔,本是一个地方豪强,还曾受过大宋朝的册封与扶持,后来被托雷等人以“宋蒙结盟灭金”的名义招徕,积极参与了灭金之战。

1234年金国灭亡,蒙古大军正式背盟灭宋。

这俩父子却不以元兵暴虐为耻,反而一心想从龙建勋,从此助纣为虐,充当了灭宋的急先锋。

1279年,张弘范亲率大军,追击宋军于崖山(广东崖门)。

在这厮踌躇满志之际,恬不知耻的在崖山勒石,赫然写到“张弘范灭宋于此”,而后人以他为耻,明初时有人在上面加了一字,变为了“宋张弘范灭宋于此”。

此人是有才能,但过于鲜耻寡德,应为乱臣贼子戒。

老蒋腾得站了起来,在休息室内徘徊了很久。

此等汉奸的危害性,实在是不亚于一百万鬼子兵,令他不得不慎重考虑了。

在百万敌军的围攻之下,襄阳能坚挺六七年,守军理应是宋军之中的精锐部队,随吕文焕投敌之后,一旦用于灭宋的话,宋军几乎是无人能挡。

而张弘范的部下也不差池,从1206年宋蒙结盟灭金开始,随蒙古大军南征北战,足足淬炼了六十多年,普通的伪军岂能与之相提并论。

因此怎能不让蒋委座耿耿于怀。

好在老蒋心智坚毅,很快恢复了正常,丝毫不为某人的“谗言”所动摇,反而很慎重的问道,“你看由谁担任联合集团军司令为好呢?”

刘郧也暗暗的松了口气,老蒋这下终于知道厉害了,不再搞什么“拉郎配”了。

不过联合集团的司令的人选,他却乱说不得。

说好了,固然有人感激有人恨,但是说差了,恐怕就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