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邓锡侯与马鸿宾送走后,刘湘与刘郧俩人一起坐车,去了灌江口二郎真君庙,因为德国总顾问法肯豪森,正在那里朝拜二郎神杨戬,真是入乡随俗,与都江堰的民众打成一片。让刘司令也哭笑不得,真怀疑德国大鼻子,是否真的知道杨戬是谁,去参拜就不怕得罪基督么。

基督教,不同于道教和佛教,它是有名的单神教,具有排他性,换而言之,只要信了基督和耶和华,就不能信奉其他的宗教或神灵,一旦遇见,还必须泼污撒尿,因此而导致的宗教战争,也不是一次二次了。

当刘郧俩人抵达真君庙时,天色已经晚了,而法肯豪森将军,却跪在二郎神面前,低声的祷告,久久不起,一应的顾问随从,早已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办了,看到刘湘等人到来,就像见到了救世主一般。

俗话说,“进屋喊人,进庙拜神”。

刘湘与刘郧进庙后,也没直接招呼法肯豪森,而是点了一柱香,也向二郎真君参拜一番,待一切礼仪妥当后,才拉起了德国将军,一起往庙后的小院去休憩喝茶,左右官佐与警卫人员自动去外围警戒。

法肯豪森似乎有些黯然伤神,与上午在礼堂演讲时相比,简直判若两人,这厮显金黄的头发,略略有些慌乱,软软的贴在额头,整个人看上去萎靡不振,身上的德军军服依旧是笔挺,就是有些华而不实的感觉。

三人坐在小院的木桌边,彼此大眼瞪小眼,似乎都有所顾虑。

半响之后,法肯豪森将军才略有苦笑的至歉意,“亲爱的刘,我感到十分的抱歉,柏林此次的态度,有些过于暧昧,竟然想与日本人结盟,实在是荒诞不经”。

“与日本人结盟?”素有老好人之称的刘湘主席,此时也有些出离的愤怒了,一副难以置信的质问道,“德意志帝国,可是世界性的大国,竟然如此不讲信义,难道就不怕失去公信力,从今以后,谁还敢与贵国结盟”。

法肯豪森有些欲言又止,刘郧连忙为朋友解围,“此事与总顾问个人无关,德意志与日本结盟,绝对是经过了希特勒的同意,何况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总顾问又长期不在国内,他即使想做些什么,都很不方便”。

刘湘又不是不讲道理的人,经人一提点即刻就醒悟了,但是在心中还是有些忿忿不平,因此也不肯当场道歉,刘郧只好问德国将军,“总顾问,请恕我直言,中德合作一直很愉快,怎么会说变就变呢?”

法肯豪森犹豫了片刻,才决定透露一二,于是低声的解释道,“此事说来话长,诱因是今年(1936年)的三月份,美国滑稽大师卓别林访问华夏,华夏官员进行了热烈的欢迎,以致元首对此很不高兴”。

刘郧不由心中一动,卓别林不就是个滑稽演员么,怎么会影响到中德间友谊,虽然这个滑稽大师,是制作了《大独裁者》,是有点丑化希特勒,然而老希是个政治人物,对于这类的媒体炒作,应该习以为常才对。

还是刘湘的反应较快,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不由失声叫道,“这个汪兆铭好糊涂啊,他怎么能随便代表南京政府,胡乱发表个人的言论呢?”

经刘湘细细的解释之后,刘郧才知个中的真相,原来卓别林大师访问华夏,也不是那么纯粹,他的背后就是亲犹反德的美国政客,这些政客正想乘此良机试探南京与柏林的关系,本身就具有半官方的性质。不料汪兆铭嫉妒老蒋访问美国时,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青睐,以及其他友好人士的盛情欢迎,因此也想瞄一瞄别头。

爱出风头的汪院长,不但亲赴上海接待卓别林大师,还率领大小官员一起捧场,还在上海虹桥公园发表了即兴演讲,宣称“中美合作,将取代中德合作,将与苏联、日本和英国等大国一起,共同维护远东的国际秩序”。

从表面上来看,老汪的发言也没什么稀奇之处,因为许多政治人物,都喜欢发表这般“高大上”的外交辞令,以及发疯似的胡说八道,可惜汪院长不学无术,又不怎么喜欢关心国际大事,这番无脑之言,刚好让希特勒、戈林、戈培尔等德国政要,火冒万丈,还以为华夏即将抛弃德国,转而与英美结盟。

1936年1月,德国为了团结华夏,还主动提出帮助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京宪兵队伍。3月1日,老蒋还在美国访问时,华夏宪兵学校就已经悄悄的开张了,日后号称无敌的中华宪兵,就出自这所特殊的军事学校。

然而更令德国人仇大苦深的是,1922年法国曾借口德国没交付战败赔偿金,与比利时军队一起,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区,制造了震惊全球的“鲁尔危机”。1935年5月2日,法苏两国又签定了《法苏互助条约》,从战略上对德国形成东西夹击,有效时间5年,生效时间正是1936年3月26日。

因此,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决定军事冒险,单方撕毁了《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条约》,命令德军开进莱茵兰非军事区,并在那里修筑了军事工事,目的是为了防御法国军队对德国随意侵犯的可能。

当然,刘郧与法肯豪森身在远东,压根不知1935年至1936年,德国国内的社会经济再次出现危机,希特勒此番军事冒险,也有转移社会关注焦点的意思。

因此,汪院长的一番外交辞令,真的令人很难说喜、很难说悲,更多是一种无知吧,而就在德国愤怒的时候,日本首相兼外相,广田弘毅,及时抓住了机遇,派出特使松岗洋右,秘密会见了德国的空军司令戈林将军。

戈林是一战期间的飞行英雄,目前是柏林的核心政要之一,日后还登上了德国空军元帅的宝座,因此很得希特勒的器重,经常与“外交部新星”里宾特洛普一起,游说希特勒与日本人结盟,并将国内的温和派定义为“华夏游说团”,其矛头直指外交部长冯·纽赖特,战争部长冯·勃洛姆堡,以及国防军之父冯·塞克特等鸽派人士。

幸好本时空有刘郧的出现,及时的提供了初级治疗液,导致冯·塞克特将军没在1936年与世长辞,因此“鸽派”在德军之中仍有很大的影响,暂时没让戈林等人的阴谋得逞。但是希特勒本人却心动了,已经派里宾特洛普担任他的特使,专门谋划“柏林—罗马—东京”得轴心计划,以及反对红色苏联的“防苏协定”。

尽管德国鸽派在尽力延迟战争的到来,但是许多政治家都看到了一点,“日德结盟是大势所趋”。

法肯豪森将军在华夏待了很久,对华夏的基本国情极其了解,尤其深知华夏民众的淳朴与善良,倘若有朝一日,让他们与日本鬼子一起侵略华夏,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导致他深感良心不安,这就是他来真君庙祈祷的真正缘故。

刘郧可是未来人,对于德意日三国结盟,形成二战法西斯阵营的轴心,也是早有心理准备,这些年来他虽然为德国人,提供了很多的资源与技术,但是从来都没将抗战的未来,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奇迹上。

日德结盟,是这个特定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德国的陆军历来很强势,但是海军方面却极其弱势,而号称世界第三的日本海军,却刚好能弥补这个致命的弱点,这一点,根本不是华夏在短期内能够迎头赶上的。

民国时期的华夏,是个国土庞大、人口众多的国家,却也是个全球知名的弱国,尤其是军事力量方面,不要说与英法相比,就是与日本相比也差之甚远。

今后华夏也许真的会强大起来,但是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之内,恐怕是没什么希望了,而德国的复兴之战,将在二三年之内打响,因此不能将宝押在华夏身上,那么主动积极的日本人,就成了柏林的最佳选择之一。

看到法肯豪森如此的内疚,以及刘湘的气愤填膺,刘郧唯有长叹一声,于是缓缓的安抚道,“你们都不要自责或气愤了,《西方·圣经》曾说,‘自救者天救’。德国盟友现在要选择离开,那是他们的自由,毕竟帮是人情、不帮是本份,华夏没有资格指责他们,何况我们还有总顾问这样的友人”。

刘湘苦笑一声,心情顿时好了不少,他是一方诸侯,什么样的背叛没见过,虽然是气愤德国的背离,但是更多是一种害怕,害怕华夏被德国抛弃后,华夏将在国际上孤立无援,害怕日本鬼子侵略,华夏孤木难支。

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是实力的问题。

如果华夏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又何惧德国的背离,又何惧世界强国的眼色,又何惧日本鬼子的侵略,刘湘是一个真正的华夏军人,知道中日大决战无可避免,早已抱定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法肯豪森将军沉吟了片刻后,有些犹豫的望着刘郧,悄声的提醒道,“亲爱的刘,目前,柏林仍在犹豫之中,只要华夏盟友,能再次证明自己的价值,元首也会再次慎重考虑华夏的问题,何况国内目前还有很多的温和派”。

哪怕只有一分希望,刘郧也愿意付出九十九分的努力,于是很慎重的点了点头,很及时的问道,“以贵国的总体实力,早已强过了华夏无数倍,我们俩国若是相邻的话,华夏随之出兵又何妨,总顾问若有什么建议,无妨直言”。

法肯豪森也不怎么避讳,直接提出了他的想法,“在德国的外交部,冯·纽赖特外长,还可以压住里宾特洛普,唯有戈林司令最为麻烦,冯·塞克特将军,想安插一人进入空军总部,争取遏制住这厮的疯狂行为”。

“想在重要位置安插自己人,就需要卓越的贡献,比如空军的前沿技术。当然华夏本来就落后,让你们提供技术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塞克特将军,建议贵国通过与美国的关系,搞来一些先进的航空技术,当然不愿意的话,我们也不会勉强的”。

刘郧有些眉头紧锁,他听懂了法肯豪森的意思,对于与华夏结盟的问题,德国内部也出现了分裂,塞克特将军虽是德军之父,却不想再打仗了,所以成了温和派的代表,所以才想与狂热派或好战派,争夺柏林的军政控制权。

换而言之,德国鸽派在变相的要求华夏,参与柏林的政治斗争,但是说到政治斗争,又有谁斗得过希特勒。因此华夏投资德国空军的话,实质上的意义并不大,顶多让希特勒在考虑华夏事务时,更加慎重一些而已。

刘湘也大为摇头,他自己就是过来人,这些政治斗争历来残酷,看看在苏联方兴未艾的肃反活动,就一清二楚了,什么大将元帅,什么列宁的亲密战友,统统都是屁话。因为纯粹的军人,永远也斗不过无耻的政客,何况希特勒的国内声望如日中天,温和派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