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大兼并时代

扬州军已经训练整编完毕,人心很安稳,彼此很融洽,陈兰乔蕤也都很归心。

军队廖化黄忠贾诩等人操心,政事陈群杜袭荀攸操心,内勤华歆掌控,皇甫嵩还在赋闲。

接下来一段时间,张扬过得很惬意悠闲。每天看看操练,处理统筹一下大局。同时令影子和郑冰秦妍掌控下的刺客堂,将各州的消息及时地传回来,遇到麻烦事儿就召集谋臣们开会商议,做出决定,然后应变。

这不,兖州青州都遇到了跟徐州一样的大旱,加上之前波及范围极大的暴雪,举州上下几乎颗粒无收。

河床干枯,井水见底,本就是北方少水的地方,这下子更是雪上加霜。

长时间缺水,大量牲畜渴死,人也脱水萎靡,甚至出现死人的现象。

加上动乱兵灾,缺水缺粮的百姓只得举家南迁,逃亡相对安定被视为乐土的徐州,进而才是更南方的荆州。

大批难民的南迁,刚刚都被黄巾杀了刺史州牧、动乱的无以复加的青州兖州自己都无暇顾及,自然没办法去管一些贱民的去留。

这些难民现在还是良民,可一旦俄久了天不怕地不怕了,再加上有心人煽动蛊惑,这些人就会转变成黄巾变民,危害四方,十分可怕。

所以,这些人必须赶紧消化吸收处理干净,把祸害扼杀在摇篮里。而且,这可是宝贵的廉价劳动力啊。

下邳的大族们,就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付出了比招募当地人少得多的工钱和口粮,就完成了巨大的工程,非常划算。

而且,现在动乱这么多年,天下各州人口都锐减。打仗打什么,打的是钱粮,打的是人才,更重要的拼的是人口兵力。人口基数越大,补充战争损失的人马就越快捷方便,战斗持久性就越好。

比如真实历史上,三分天下之后,魏国占据了北方绝大部分领土,同时也拥有天下七成的人口。

东吴主要是依托合肥地势,长江防线防御,蜀国诸葛亮就以攻为守,年年征伐。

蜀国也取得过一些不小的军事胜利,但由于魏国庞大的占据绝对优势的人口兵员优势,损失十万,比如一个月就能重新招来十万壮丁补充。

而蜀国的益州远不是后世天府之国那样的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而是到处是蛮夷的荒凉之地。一旦损失十万壮丁,就是伤筋动骨的事情,足以让一大片地域每家都失去儿子和丈夫。

所以,诸葛亮连连伐魏失败后,就得等好几年。等人心安定下来,粮草兵丁训练完毕了,才能重新再次伐魏。比起魏国动不动就十万十万人马的调拨来说,蜀国就穷困的多了。

一言以蔽之,人口很重要,想尽一切办法招揽各州难民。并且那些还在犹豫来不来,以及还没打算来的,都要想办法鼓动动员把他们迁过来。

等北方打完了,格局明朗了,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张扬都会让他们大吃一惊。

让他们统一了北方,占据了四五州的偌大广袤的土地,才发现千里无人烟了。

没有人,再大的土地没人种就是荒地,就没有足够的兵员,人马就会饿肚子。

这一招叫做釜底抽薪,没有人,我看你们这仗怎么打!

张扬心中暗暗得意,指示陈登要以人为本,不惜下血本去完成。

然后枣祗,杜严两人与陈登同去下邳,协助陈登安置处理下邳日渐繁重的事物。

曹操那边也传来消息,在兖州招了两万新军操练完毕之后,就和鲍信一起带着将近三万大军向青州并发,别部司马程昱留守,稳定后方,保证粮草供应。

张灵儿让管亥侵入袁绍的冀州,一番激战之后失败告终,就赶上曹操带着大军来攻打。

张灵儿手下也都是打过很多硬仗的草莽将军,再加上她的智谋统帅,七战胜了五次,曹操鲍信打得十分艰苦。

而且在一次曹操策划的伏击战中,被黄巾将领识破,鲍信被乱箭射死。曹操悲痛万分,接受了鲍信临死前的嘱托,掌管了他的军马,大将于禁也归附曹操。

合军一处、哀兵悲亢,曹操指挥军马绝地死战,围攻张灵儿所在的城池。连天的战斗,死伤惨重但他们始终不放弃。最后城门被攻破,张灵儿带着亲兵出城逃避,被曹操大军追击,城下黄巾溃败。

加上此时青州已经焦土一片,要粮没粮,要水没水,这么多黄巾留在这里,几乎是自取灭亡。

于是张灵儿立刻决定,南下,去徐州吃大户去!

于是曹操就占领了青州,领土跟袁绍公孙瓒陆地相接,还跟公孙度成了邻居。因为公孙度已经派海船度过渤海,从今日的朝鲜辽东半岛南下青州,开疆扩土了,沿海的海滨现在都是公孙度这个海外皇帝的疆土了。

曹操一下子拥有了两州的土地,十分欢喜。可是底盘大了,却是要人没人要粮没粮,要兵没兵,占领的青州几乎是废墟,曹操感叹:天负我曹操啊!

而幽州公孙瓒武将集团和刘虞的文官集团,因为对待乌桓等少数民族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差别太大。一个要赶尽杀绝一个要感化统治,进而消化吸收,最后全部变成汉民,去蛮夷化。

刘虞个人品德休养很高,意志坚定,人格魅力很大,对人对事公允谦和,加上是正宗的汉室宗亲,大汉的贤者,治下百姓都很崇敬他,异族也都把他当成父亲长者一样看待,公孙瓒没发迹之前,幽州的少数民族问题不是问题,黄巾起义席卷幽州时,刘备涿郡起兵帮助剿杀,乌桓鲜卑人也都接受刘虞号召带领军马镇压。

公孙瓒是个铁杆的鹰派,什么都用手中的刀说话。刘虞就是一个鸽派,温文尔雅,有礼有节。

公孙瓒的确很能打,但对待本来臣服于刘虞大汉王朝统治的异族也毫不客气,他们不来招惹公孙瓒就去找他们,不打也得打。乌桓人非常愤怒,刘虞和文官集团也都很愤怒,大骂公孙瓒这是没事找事儿,不把幽州打烂不甘心吗!

公孙瓒冷笑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现在他们臣服,那是因为他们还很弱小。等我们汉人出了问题,他们就像狼一样狠狠地把我们这些主人毫不留情地吃掉。这个道理,千百年来巡回往复,可你们总是不吸取教训,重蹈覆辙!”

刘虞气得吐血:“孺子不可教也!老夫知道感化很难长久,所以就主张杂居通婚,幼儿全部学习汉字诵读儒家典籍,穿汉服行汉礼说汉话。如此一来,最多三代,这世上就再也没有蛮夷,而都是我汉家儿郎了,谁还记得自己的祖先是乌桓人还是鲜卑人?比起无休止的仇恨厮杀,老夫这样做有什么不对!”

“看吧,正因为你这种自以为是的书呆子多了,不过一百年,这些胡人就会席卷我中原沃土,屠戮我汉民,焚毁我汉室宗庙,那时候就是我汉家的末日!”公孙瓒悲愤地怒吼道。

然后两个人怀着各自的主张和做法,背道而驰越行越远。

半个月前,袁绍突然说如今天子被西凉余孽挟持,大权沦落贼人之首,中枢废弃,天下诸侯一盘散沙,提议要拥立刘虞为皇帝。

曹操保持缄默,公孙度遥遥响应,陶谦不同意,袁术也反对,乌桓人听说刘虞要被拥立为皇帝,也高兴地派人送来礼物贺喜。

刘虞悲愤地拒绝,宁死不背叛大汉。众人无可奈何,这件闹剧才草草收场。

而公孙瓒趁机抓住话柄不放,到处招摇传播,说刘虞其实早就想当皇帝了,拒绝只是以退为进,先是道德高洁的把戏而已。

刘虞大怒,派人去训斥公孙瓒。公孙瓒一怒之下把来使给斩了,人头给刘虞送了回去。

刘虞大发雷霆,加上这时候不下说公孙瓒有图谋不轨的迹象,似乎是想对刘虞下手夺权,一个人占了幽州自立。刘虞大惊失色,于是决定先发制人,制服公孙瓒。

刘虞自己纠合十万人进攻公孙瓒。临行前,从事程绪劝阻,被刘虞斩首。刘虞告诉士兵:“不要多伤人,只杀公孙瓒一个就行了。”刘虞手下从事公孙纪,因为同姓而被公孙瓒厚待,趁夜跑到公孙瓒处告发刘虞的计划。当时,公孙瓒的部众都散布在外面,公孙瓒自觉不敌,本想逃走。

结果刘虞的士兵不擅于作战,又爱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许焚烧城池,一时间竟攻不下来。公孙瓒于是召集精锐勇士数百人,顺风纵火,趁势突袭。刘虞遂大败,向北逃至居庸县。公孙瓒追击,三日城陷,抓住了刘虞,仍让他作傀儡管理州中事务。

正赶上长安政府派使者段训来增加刘虞的封邑,让他掌管北方六州的事务。公孙瓒借机拜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公孙瓒还诬陷刘虞之前与袁绍合谋要当皇帝,胁迫使者段训将刘虞斩首,并送首级到京都,半路被刘虞的故吏尾敦劫走安葬。刘虞在北方很得人心,他死后百姓都痛哭流涕。

刘虞死后,他的部属很多不仅不归服还大骂公孙瓒,被杀。

刘虞的儿子刘和在刘虞部属鲜于银和献于辅的保护下向北方乌桓人的地盘逃走,得到了乌桓人的欢迎,乌桓人鲜卑人都打起替刘虞复仇的旗号讨伐公孙瓒,可都被公孙瓒击溃,刘和继续向北逃亡,等待机会。

公孙瓒自己把自己当成了北方六州的主人,发号司令十分嚣张,袁绍曹操都虚与委蛇,客套但绝不可能为他是从。

公孙瓒在幽州见没有了反对的声音,立刻发兵攻打冀州,淳于琼被严纲大败,袁绍派人求和,公孙瓒勒索了一些财宝才肯退兵。

袁绍如此做,一是现在刚刚跟黄巾苦战兵马疲惫。二是北方的异族辗转侵入了他的地盘,也是打得不可开交。另外,就是要故意示弱,让公孙瓒自以为自己是最强的。

想让敌人灭亡,先让他疯狂。

同时,袁术也开始筹划对刘繇下手,彻底吞并扬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