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则天让李儒去迎接鲁肃,这很符合她想对镇北王府打感情牌的想法,对此董卓和李儒都表示支持。
董氏王朝的军事实力确实很强,但这个强,也只是相对于西羌诸部落来说而已。
在面对镇北王府时,董氏王朝就显得很弱小了。
镇北王府有上百万大军,董氏王朝才三十万大军。
两者对比,兵力相差至少三倍。
最重要的是,镇北王府百万大军只是它的作战部队,这都不包括维护治安的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
现如今镇北王府的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一直在裁员,从两万人满编到一万五满编到一万满编到八千满编。
最后到现在五千人满编!
是的,现如今镇北王府已经着手各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大裁员。
把裁下来的人挑出一部分组建成新的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然后派到新攻克的地盘上去执行任务。
镇北王府若是把所有兵力都算上,起码得有一百五十万大军。
而这,还没有封顶。
镇北王府治下,很多想报名参军的青壮,都还没有机会。
只因为,镇北王施行精兵简政政策,作战部队加上安全部队人数达到一百五十万左右,这在刘协看来依然还是太多了的,又怎么可能还会继续募兵呢?
不过为了不断了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为作战兵团提供优质兵源的造血功能,满编五千人的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将实行五年兵役制。
也就是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每年有一千士兵服役满期后退伍,每年会向本郡招募新的一千青壮服兵役。
当然,如果作战兵团要从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里挑选精兵,则安全部队在新一届募兵上就会多出一些名额来。
会有人主动报名参军吗?
这是可以肯定的。
帝国周报上持续宣传了几年的忠君报国思想、踊跃参军为国而战、为天下黎民百姓而战、为结束乱世而战的思想。
这还只是思想层次的。
最实在的,莫过于经济层次。
报名参军的青壮,将会得到一笔可观的军饷。
第一年一千帝国币。
第二年三千帝国币。
第三年五千帝国币。
第四年七千帝国币。
第五年一万帝国币。
值得一提的是,帝国币的购买力一千帝国币相当于后世华夏的一万元,而这个一万元还要放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万元户代表着相当了不得的家庭的年代。
这个酬劳力度,不可谓不大。
刘协一向重视军事,尤其这还处在战乱时期,那些士兵们,都是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为他打天下的,这点钱给他们真的不算什么。
何况造币权现在掌控在镇北王府的手里,镇北王府想造印多少钱,那还不是由他说了算?
至于说货币超发引起贬值?
现在谈这个,显然还为时尚早。
镇北王府治下地盘目前的货币情况,是求过于供的状态,尤其是镇北王府对诸侯与士族们发起金融战之后,士族们也终于是意识到了帝国币的威力。
没有帝国币,他们将寸步难行。
百姓在他们的眼里,有些愚蠢,但涉及到钱的事,却又变得比谁都聪明,他们想从百姓的手中用已经被镇北王府废掉的五铢钱骗取百姓们手中的帝国币,现在基本不太可能。
几乎所有的士族,或多或少都把五铢钱砸在了手里,也因此,金融战爆发之后,几乎所有的士族,都在大量需求帝国币。
货币超发?
现在显然还为时尚早。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战爆发之前,天京城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
自然是大汉帝国的第一家银行成立了,即大汉帝国银行成立。
以大汉帝国国家名字命名的银行,其意义不可谓不大。
出任大汉帝国银行行长的是甄姜,副银行行长有两位,分别是邹容和糜贞。
三位帝妃在未进宫为妃之前,皆是有商业背景,且从事商业活动不止一两年,而是从小耳熟目染,对经济以及金融都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知。
大汉帝国银行成立之后,随之大汉帝国银行天京分行、大汉帝国银行幽州分行、大汉帝国银行冀州分行和大汉帝国银行渤海支行、大汉帝国银行广阳支行、大汉帝国银行渔阳支行、大汉帝国银行天京东城支行、北城支行、西城支行、南城支行相续成立。
由此也不难看出。
大汉帝国银行,为总银行。
分行则是总行的二等机构,未来各州都可能会设有一家分行,且基本会设在各州的州府城。
支行为总行的三等机构,支行设在各郡之中,归各分行管理,未来各州中的各个郡都可能会设有一家支行。
天京城是最特殊的存在,总行、分行、支行都集中在一座城里,且支行足有四家之多。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说甄姜是大汉帝国银行的行长,但这也只是明面上的而已,真正掌控大汉帝国银行的人,其实还是刘协。
甄姜她们,是他进一步系统性的培养出来的。
银行、金融这方面的人才,也都是他系统性的培养出来的。
银行刘协很想向全国推广,但很显然,目前这方面的人才,还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只能够满足天京城及天京城周边的一些州郡的需求。
现如今博学府和高级学府,也都设立了金融领域的学识,尤其是博学府,金融学院已设立了两三年。
如今的天京城,各行各业都在迅猛发展,百姓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天京城的百姓,无疑是幸运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天京城有一个全国皇家工业基地啊,里面有几十个工厂,就业机会非常多,此外都还有没说城市建设所需要的大量基建工人,也是就业机会。
这些工作,都是有工资下发的,且工资都是由镇北王府发放,为了恢复及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让整个天京都变得有活力起来,发下去的工资还都不低。
经过几年的发展,天京城不敢说家家户户都是万元户,只要是肯吃苦耐劳的,现如今的日子都过得很不错。
据大汉帝国银行内部不完全统计,存款的百姓有近百万人,其中万元户百姓超过十万人,十万元户突破万人,百万元户突破千人,千万元户突破百人。
其中中山无极甄氏家族、颍川郡荀氏家族、皇亲外戚王氏家族、徐州糜氏家族、荆州黄氏家族、荆州庞氏家族、荆州蔡氏家族等支持刘协的士族,他们的族长或家主,都是在大汉帝国银行存款超过千万级别的人。
至于超过一亿存款的?
目前只有刘协一人,且不止一亿,而是几十近百亿,也就是镇北王府的府库余额。
镇北王府发展了六个年头,几十个工厂也运转了至少五个年头,这期间镇北王府收获的利益是难以想象的。
头一年镇北王府的收入才是千万元层次,第二年就突破了亿级,到了第三年,就是十亿级层次。
夸张吗?
一点都不夸张。
不要忘了,现如今镇北王府的几十个商品生产工厂,全部都是垄断全国的商品生产工厂。
比如细盐,目前就只有镇北王府的制盐厂才拥有制作细盐方面的技术,而要命的是,镇北王府制作出来的细盐,销售的价格还无比亲民,与粗盐同价,逼得粗盐不得不降价。
细盐无苦涩之味,加之又与粗盐的价格相差不大,便很快被百姓们所拥护。
以前用这么多钱买粗盐都买了,何况现在买的还是细盐?
也因此,哪怕是士族们出售粗盐的价格一降再降,客户们也依然止不住的大量流失。
短短一两年时间,镇北王府治下的地盘上,百姓们购买精品细盐的比例就足占了七成以上,其他没有购买上精品细盐的百姓,还大多不是因为太过偏僻买不到精品细盐就是太穷了。
其中天京城的百姓购买精品细盐的比例尤为突出,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购买精品细盐的地步。
天京城的百姓最不差钱,有了钱之后,生活质量自然而然的也被提了上来。
盐是万民生活的必需品,而且还是经常要购买的必需品,通过精品细盐镇北王府逐步把盐的生意收归国有。
这一点,从镇北王府随后推出精品粗盐开始,精品粗盐的价格又与价格一降再降的士族出售的带有一丝丝苦涩之味的粗盐的价格持平。
同样都是粗盐,都是同样的价钱,一个是基本无苦涩之味的精品粗盐,一个是带有一丝丝苦涩之味的粗盐,选择购买哪个,百姓的心里简直跟面明镜似的。
无奈之下,士族们的粗盐不得不再次猛降价格。
精品细盐祭出,士族们的粗盐生意的利润就被干掉大半,随后精品粗盐又祭出,剩下那小部分利润又被干掉大半。
盐贩们真的要哭死,利润大幅度降下来,加上购买的百姓们快速大量流失,市场前景一片黯淡,大部分士族见无利可图,不得不停止在盐生意上跟镇北王府争夺利益。
剩下小部分依然还坚挺着的士族,也是在倒贴钱,垂死挣扎中,最终也坚挺不了几年就不得不停止生产,停止继续在盐生意上耕耘。
盐生意,由此基本被镇北王府所掌控,所垄断。
随后,镇北王府对盐的价格做出进一步的调整,精品细盐的价格再次砍掉三分之一,精品粗盐的价格同样也再次砍掉三分之一,变得更加的无利可图了起来。
是的,士族们如果投入进去,按照他们的流程来操作,他们最后都是倒贴钱的。
但如果按照镇北王府的流程来操作,却又是有利可图的,而且其中的利润还不小。
至此,盐生意彻底归镇北王府统筹管理,大汉帝国没再像以前那样,一遇到什么天灾士族们就发灾难财。
镇北王府各郡乃至各县都有镇北王府开办的市场,盐归镇北王府出售,即国家出售,价格波动被按得死死的。
粮食呢?
镇北王府也开辟了大量的皇庄,收割上来的粮草一部分提供给军队,一部分流入市场,一部分当储备粮。
发灾难财?
根本不可能。
除非那个地方的官员系统出了问题,有人敢顶风作案,但如果那个地方爆发了自然灾难,刘协他们是可以短时间内通过鸽组分部得到消息的。
届时,鸽组分部深入调查,而天京方面也会派出乌鸦组大量的乌鸦去监查情况。
谁顶风作案,谁贪污腐败,在人员情报系统和飞禽情报系统双管齐下的严密调查之下,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更何况,镇北王府给官员们发的俸禄还都不低,谁再敢贪赃枉法,所要面临的国法责任将是非常严酷的。
刘协到底还是走上了依法治国的这条路子,而这条路子的基本要求,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贪赃枉法的官员,刘协所规定的国法中就有那么一条,那就是全国游街。
在全国一百个郡中游街,每个郡游街至少五天起步。
此外,这些贪赃枉法的官员还要在帝国周报上向全国通报,同时还要把他们的出生身份及姓名刻在大汉帝国的耻辱柱上,让他们永生永世都不能清白。
这根大汉帝国耻辱柱,将在大汉帝国所有的州郡府城内的城中心都特别建造一根。
不仅如此,刘协还特别规定,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们,他们的子孙后代三代以内都不允许入朝为官不允许参军不允许进入国有工厂中去工作。
这一连串的惩罚机制下来,简直让那些想贪赃枉法的官员们不寒而栗,镇北王这是想玩死贪赃枉法的官员啊。
他们还怎么敢贪?
相比之下,上帝国周报通报都还是轻的了。
游街百郡,每个郡还都五天起步,他们都是要脸要皮的人,想死的心都有。
后代子孙三代不能入朝为官,一人过错影响三代人的过活,更是能让他们悔不当初。
被钉在耻辱柱上,遗臭万年!家族出了这么一个败类,整个家族都要因他而蒙上耻辱。
三条高压惩罚机制,条条都让那些想贪赃枉法的人心惊肉跳,让他们想贪赃枉法又不敢贪赃枉法。
在严酷的国法之下,镇北王府治下的官员们,在工作中或许在执政方面可能会出一些小错误,但依然敢继续顶风作案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他们自己的心里都很害怕。
他们也会受到家族的严肃告诫。
那毕竟是一人犯错,影响全家三代人的事,家里人那还能不跟他急?
此外帝国周报每一个刊期中都会有一个普法专栏和违法犯罪通报专栏,不断在提醒着他们,让他们心里一直萦绕着违法犯罪将会有怎样的后果。
久而久之,他们将从想贪赃枉法而又不敢贪赃枉法变成不想也不敢贪赃枉法。
在对官员们严酷的国法约束之下以及基建的强力推进、皇家工匠院的全力研发,镇北王府治下的社会在一种安心的和平氛围中快速发展,镇北王府的经济实力也以惊人的速度在快速崛起。
尤其是从第三年开始,帝国币彻底走向成熟,镇北王府开始大量造印增发帝国币,士兵们的军饷、官员们的俸禄、基建工人们的工资、鼓励生育的经济补贴等,但凡由镇北王府发放的钱,都全部用帝国币发放。
也是在这一年,帝国币开始快速在社会上普及,百姓们手中的五铢钱被大量换了出来,然后秘密运往荆州、益州去花销。
短短几年时间,在几十个暴利机器的运转之下,在几十个暴利机器运转的流程不断走向成熟走向创新之下,镇北王府的盈利收入也从千万级以几何形式的增长速度跨入了几十亿级,目前正向百亿级冲刺。
之前鼓励生育的经济补贴,一个娃的补贴力度持续十五年,十五年的预算达到至少十五个亿,现如今镇北王府发展才短短几年时间,府库除开各种全年支出拨款之外,如今还有近百亿的闲钱在府库里放着,这事在经济上也就变得完全不是事儿。
随着百姓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高,家庭变得越来越富裕起来,也或许他们不需要经济补贴也能生养很多儿女,但刘协还是想执行这项计划一个周期,也就是十五年。
强大的镇北王府,让董氏王朝的人无心抗衡,也无力去抗衡。
也因此,才有了董氏王朝政务大殿里的那一幕,董则天想对镇北王府打感情牌,而无论是董卓这个太上皇,还是李儒这个丞相,都并不反对。
如果能用感情牌让镇北王府对他们董氏王朝温柔以待,双方互相尊重和睦相处,那最好不过。
不得不说的是,董则天这个小丫头,一天到晚跟随在董卓和李儒等人的身边,无形中也变成了一个智商不低的小政客。
而她本身,也是董氏王朝的董帝!
对镇北王府打感情牌,这是她第一次展示她治国理政的谋略。
这个谋略,得到了董卓与李儒的认可。
对此,小丫头的心中也感到特别高兴。
她终于,让父皇与丞相刮目相看了一回。
事实上作为董卓身边的第一智囊,帮助董卓从弱小成长起来,最终入主洛阳,后又战略大撤退在西凉趁势建国的李儒,也是想过让董氏王朝打感情牌的。
然而,他却不敢说出这个计谋。
为啥?
因为董大恶霸已经赔了一个孙女到天京去了啊。
当初董白和亲老夫人有多么不舍李儒是见过的,整整以泪洗面了半个多月,董大恶霸在那段时间里,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陪他的母亲。
好在有董则天,不然老夫人非得伤心至死不可。
董大恶霸虽然做了不少坏事,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大孝子。
一个董白就已经够让董大恶霸头大的了,更何况他的宝贝女儿董则天呢。
是的,在李儒的眼里,最好的感情牌,就是董大恶霸的宝贝女儿董则天嫁给刘协。
这个感情牌,或许能让董氏王朝和大汉帝国亲如一家,乃至董氏王朝融归大汉帝国都不一定。
但因为老夫人也就是董大恶霸的母亲的关系,李儒没敢提。
一国皇帝嫁给另一国皇帝,那董氏王朝还有必要存在了吗?
这同时也会极大的遭到一部分人强烈的反对。
李儒是真不敢去捅这个马蜂窝。
镇北王府什么时候攻打董氏王朝,到时候再说吧。
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也或许,哪怕是董大恶霸也是不可能会同意他这个以整个董氏王朝为嫁妆的超级感情牌想法。
这是要覆灭董氏王朝啊。
董大恶霸若是一气之下,以为他叛变了,人在董氏王朝心在大汉帝国,说不定会命人把他拖出去砍了也不是不可能。
这个想法,真的太疯狂了。
不过在李儒看来,董大恶霸或许在心中也是暗戳戳的想过这个问题的吧?!
董则天到底是女儿之身,终究是要嫁人的。
天下之人,谁能够配得上董氏王朝的董帝?
谁又敢娶董氏王朝的董帝?
答案无疑只有一个,那就是:
汉天帝刘协!
不仅如此,董大恶霸或许也可能想到了,随着荆州、交州被镇北王府收复,刘协登基为帝继承大汉正统,剩下没有被收复的益州和西凉,终将也会迎来大汉帝国百万大军压境的那一天。
他们又该怎么办?
是打还是归顺?
这些问题,他李儒不说,董大恶霸又不是一个傻子,肯定也会去深入思考的。
董大恶霸自己说出来,跟他提议出来,那完全是两个概念的事。
且无论董氏王朝最后是否作为董则天的嫁妆并入大汉帝国,他李儒现如今是董氏王朝的丞相就足以名留青史,他相信他若是到了大汉帝国,也必然是一个官职不低的顶级大佬。
对于自己的未来,李儒丝毫不担心。
最终该头疼,该做出抉择的,是董大恶霸。
而董大恶霸最终如何选择,作为董大恶霸身边的第一智囊,最为了解董大恶霸想法的人,李儒的心里也是有几分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