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伪魏那边真打算迁都了?”马谡原本在扬州坐镇,对着当地大族重拳出击呢。结果突然被诸葛亮一纸调令调回了寿春,刚到寿春,还没下马就接到了这一则消息。
“禀使君,根据我们在河北的细作汇报,应该是这样的。”柳隐点了点头,神情严肃的回答道。
“根据汇报,伪魏很可能在今年秋收之后主动放弃整个冀州。其主力将会徐徐撤退,一直退到辽东。”
就现在汉军的战力与体量,曹魏根本不存在抵抗的可能。所以趁着季汉还没出兵先走一步,逃到辽东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毕竟,对于季汉来说曹魏这点兵力已经无伤大雅了。真正重要的还是冀州以及幽州的部分地区,将版图统一。
若是曹魏逃到辽东,而且短时间依然保有大量的军事力量。汉军很可能会因为道路遥远加恶劣的环境而放弃追击。届时曹魏这个小朝廷运气好的话,没准还能在辽东苟活一段时间呢。
“丞相的意思是……放过他们?还是全歼他们?”马谡挠了挠头,沉吟了一下决定先试探试探丞相的口风。
按照他对诸葛亮的了解,应该巴不得这样呢。这样一来曹魏主动放弃河北,汉军可以兵不血刃收复失地,岂不是一件美事。
不过这一次马谡失算了,柳隐立马回复道。
“这一点丞相专门有嘱咐,他说陛下原本身边有两个位置。现在虽然只剩下一个了,但是……他还是想亲眼看看那個位置上能不再空着。”
“妥了,这意思就是一个都不放过呗。”马谡有些惊异,什么时候丞相都变得激进起来了。
不过很快,马谡又回想起自己,突然笑了起来。
不知道啥时候开始,自己都变得没想象中的那么激进了。一直相对的,他都开始觉得自己身边的人显得有些激进了。
说到底,所有人都会变的……
“行,既然丞相想亲眼看到陛下身边那个位置上坐人,我就去河北把他们抓回来。”马谡笑了笑,随后豪爽的挥了挥手道。
“传我命令,命兖,豫,青,徐四州之兵集结荥阳!同时传令白马津,命张嶷尽快疏通渡口,为大军北伐做准备。”
“一切都要赶在秋收之前完成,速战速决!”
“唯!”柳隐立马回复道,不过很快又迟疑了一下。
“不过使君,这样声势浩大……要是把伪魏惊动,提前跑了怎么办?”
“他们要是有这心思,也不至于等到现在。”马谡显得非常不屑。
一直拖到现在,不就是想等河北秋收之后最后捞一把吗。这种情况下,侥幸会在他们脑海里占主导地位。
所以,马谡敢确信,在汉军主力抵达白马津之前,曹魏的朝廷绝对一直在观望。即便是司马师想提前走,邺城那帮豪族也不会乐意的。
人性使然罢了。
…………
…………
…………
在马谡的部署下,刚刚休息没多久的关东诸军再度动起来了。大量的部曲和粮秣开始向荥阳汇集,气氛也再度变得紧张起来。在白马津的张嶷也接到了调令,立即开始动兵对渡口动兵。时隔多年,整个河北再度感受到了汉军的威胁。
而且这一次,季汉对河北的威胁如同围对付东吴一般,是全方位的围剿。在并州方向,老将王平引兵向东,开始从井陉威胁河北,而在常山以北,季汉的匈奴仆从军连同鲜卑部曲开始威胁北疆。
这个情况下,只要嗅觉灵敏的,都能感觉出汉军要提前北伐的意思。司马师更是连忙紧急发信,命司马昭提前迁都,尽快退回易京。
至于他自己,则是将夏侯霸都给了羊祜,自己亲自引兵前来白马渡口封锁。
此时,司马师面对的压力还不算太大。因为青州方面因为黄河水灾的缘故,济水以北基建损坏严重,根本无法大军通行。
所以他只需要堵住兖州方向的渡口就足够了。而河北虽然一直不消停,但剩余的部曲堵渡口拖延几天还是足够的。
然而,正如马谡所预料的那样,司马师送回邺城的调令,不出意外的遭到了邺城的反对。即便司马昭以武力威胁,依然有许多官员不乐意。
这属实是把司马昭气的够呛,就连他都看出来汉军北伐就在眼前了,这帮人还抱有幻想。
这合理吗?
“要不是他们还有用,我真恨不得把他们全给砍了!”司马昭气的把桌子上的东西全给砸了,咬牙切齿的在府上痛骂。
他一直很难学会控制情绪,一遇到愤慨的事情就变得极其暴躁。
不过,就在司马昭生闷气的时候,一直跟在旁边的钟会突然开口了,
“为什么明公不动手呢?他们还有什么用处?”
“怎么可能这么做,当然是……”司马昭下意识的回答道,但是说到一半就卡住了。
他还真想不到这帮官员还有什么用处了。
对于曹魏现在的朝廷来说,他们的存在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了。而且眼看要跑到他们司马家的铁票仓辽东了,这帮世家的支持更是显得一文不值。
既然如此,自己为啥还要惯着他们?
司马昭直到这个时候才猛然醒悟,好像现在百官的重要性都没那么强了。
除了现在的皇帝,好像全都没用了……
“所以啊明公,我们早就没必要继续给他们脸色了。既然他们不同意,那我们直接武力强迫不就好了?”钟会谆谆善诱道,
“不如在城外设一大坑,命武士持仗位列左右。然后再招百官前来议事,只要不同意者直接杖毙于坑中不就行了……”
司马昭被钟会一番话说的都有些心动了,不过在沉思了一番,还是摇了摇头。
“还是算了,这太危险了,这帮世家虽然没用了,但是推到对立面还是会添乱的。眼下我们没时间处理动乱了,还是求稳吧。”
司马昭出乎意料的长脑子,让钟会只能作罢。不过他并不气馁,而是不慌不忙的拿出了一卷竹简,
“明公,最近某在邺城宫中打探到了一点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