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着干什么?”我怒视着马军,“按照我说的办!”
马均很好奇,我说了些啥?看到我的目光,他已经把“炮仗”和手枪都捆好了,这才恍然大悟。
看着马军毫不犹豫地拿起了“炮仗”的标枪,我则站在一旁,用两根简易的长矛支撑着他的身体,马均将一根“炮仗”插在了上面,顿时,他的气质就完全不同了。
这种专注,也就是诸葛亮这种痴迷于机械制造的人才能理解了。
诸葛亮心里还有些疑惑,徐庶方才的态度虽强硬,却也只是将信将疑。
现在他知道我在模仿徐庶,把自己的皮毛当猛虎,不知不觉就多了几个,现在见了马军娴熟地处理这件事,更是深信不疑,再无半点怀疑。
其实这也不能全怨诸葛亮,马均按照那个老道的方法,炼制出了一种新的炸药,再加上我无意中提到的“火枪”,让他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将枪械和火药结合起来。
这就是马均心目中的“火枪”,只不过因为制作的太过匆忙,再加上马军花费了两天的时间才研发出了“投石车”,这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奇迹,而他却在一天的时间里,制造出了一把在我看来和“四不像”相差无几的“火枪”。
我也很好奇,这把“火枪”和前世的“枪”有没有关系,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比,有什么区别?
制作这玩意儿,马钧可是费了好大的劲,每一个细节,马均都记得清清楚楚。
于是!而此时马均的操控,已经是驾轻就熟,毫无漏洞可言。
事实上!马均的说辞,可比我和徐庶的解释要管用的多了。我心里没底,不知道这玩意儿能不能行,万一出了什么岔子,我和许庶可就丢人丢大发了。
诸葛亮目不转睛地盯着马均的动作,脑海里飞快地将他的动作和动作都想了一遍。
“他是怎么做到的?”诸葛亮额头上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他不明白马军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不用弩箭,他会不会只是用蛮力将手中的长矛投射出来?若是如此的话,他能打出几十米就不错了,而我的诸葛连弩,可以射出百五十米,论距离,他比我还远。”
就在他想到这里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挥舞着手中的折扇,使劲地摇了摇头,似乎想要将这种不现实的想法从脑子里甩出去。
“这匹马军在制造方面的造诣,并不比我差,在一些方面,他还在我之上。
他怎么可能做出这种愚蠢的事情?”诸葛亮心中一声苦笑,手中折扇的动作放缓,诸葛亮似乎也镇定了许多,“他这么干,一定有他的道理!没错!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将一杆长矛打出一百五十多米的?
“要知道,像箭矢那样的投掷武器,就算没有巨型护城机,也要有足够的空间才行。
但诸葛亮仔细一想,除非是用更大的弩箭,才能将这把剑射出一百五十米,否则根本不可能。
他的诸葛连弩,和我的诸葛连弩不同,它的体积要比我的长矛大得多。”
诸葛亮越琢磨,越是感觉自己的猜测是不是真的。
诸葛亮停下了手中的折扇,将折扇递给了身边的护卫,然后伸手在自己的额头上轻轻的揉了起来。
诸葛亮无意间看到了一根被绑着的长矛,这是他从未听说过的东西,但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炮仗”。
诸葛亮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难道这个秘密就在这件宝物之上?这玩意儿乍一看不起眼,难不成里面还有其他强大的陷阱不成?他能将这杆长矛打出一百五十米远,难道是因为这个陷阱?
诸葛亮有一种预感,这件事情最大的谜团就是被绑在长矛上的那件古怪的事情。
但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理解。
“这看似是一根竹子,但实际上却隐藏着一个强大的陷阱。
但再强大的陷阱,也要依靠反弹的力量才能将东西传送出来。
虽然这玩意儿看上去很大,似乎可以装盛一个什么陷阱,但一把普通的弓弩,最多也就一百五十米远,从它的尺寸和尺寸上就可以看出,更何况,它还有这么大的一根?”
要说这玩意儿里的机关能射出一百五十米远,诸葛亮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诸葛亮对弩箭的了解很深,他很明白,如果有很多大型的箭矢,那么需要一把更大的弩.弓。
若是以枪为箭,世间能与之相配的人,屈指可数。
弓箭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有的情况下,用这把长矛来发射,也是可以做到的。这样的弩箭,哪怕不如“守城巨弩”,也绝对不会逊色于对方。
不然!就算是吕布转世为人,也不可能一枪打出一百五十米远。
诸葛亮脑子里闪过各种可能性,但是除了弩箭,他想不出其他的办法,能够让一柄长矛飞出一百五十米。
更何况!他提前切断了我们的后路,说过不许我们制造任何一种弩箭之类的东西。
这么一想!诸葛亮这才放下心来。他心中一动。
就在他离开的时候,他曾经从我们的嘴里听说过,马均为了对付他的“诸葛连弩”,发明了一台“投石车”。
我听说了!原本诸葛亮还有些担忧,因为他很清楚,这些“投石车”的杀伤力是何等的强大。
不过,冷静下来想想,比起“守城巨弩”还要庞大一圈的“投石车”,最终瞄准一个小小的靶子,简直就是用弓箭打蚊子,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根本没有发挥的空间。诸葛亮心中一松,纵然是马军研究出了“投石车”,对于这一次的比武,他也十分的有信心。
可当他赶到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用的并不是“投石车”之类的“器械”,而是一种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的稀奇古怪的玩意。
诸葛亮虽然对马均在三日时间里发明了“投石车”,还抱着几分希望,但要说马均在研究“投石车”的时候,发明了这么厉害的武器,诸葛亮是绝对不会相信的。要知道象他和马均这种痴迷于制造仪器的人,最重要的就是专注,而不是同时做多件事。
那是自然!这其中,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门心思的研究,还有一些偶然的感悟和机遇。
如果马均真像诸葛亮说的那样,一边研发“投石车”,一边研究其他类型的武器,诸葛亮肯定会嗤之以鼻,认为马均那一项技术根本不可能成功。
可惜……毕竟,奇迹总是会出现的。
虽然他并不像诸葛亮所说的那样,一心只想着一件事情,却也在做着另外一件事情。
然而,现实就是如此,当马均发明了“投石车”以后,他才意识到,“投石车”根本无法与诸葛亮的“诸葛连弩”相抗衡,所以,他选择了一种新的战术。他开始专心于“火枪”的研发。
或许是因为有了“有了压力,就有了动力”,马均突然灵机一动,在那个道人准备将自己的仙丹变成仙丹的时候,无意中得到了一些灵感。
这是一种典型的情况,而不是历史所铭记的先驱者,而是那些在伟大人物的肩头上眺望远方的人们。
比如……没有几个人会记得是哪一位蒸汽发动机的发明者,但瓦特的改良,已经被世人铭记;而蔡桓的造纸术,更是无人知晓,但他的造纸术,将永远铭刻在历史上;至于火药的发明,也是如此,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种来自于肉体的东西,叫做术者,但在这个过程中,这种东西的出现,已经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