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四日正午,刘基带着自己的九百部曲抵达了吴郡郡治吴县。

刘基这一路走来,时间很短,但经历和收获都颇丰。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滕胄受了重伤,好在又有张氏投靠。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刘基感觉自己就像历史上的孙策等名人一样,都是只身出发,然后收获人生第一桶金。

但刘基心里清楚,结果看似简单,但一路上都得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合理利用一切资源,追求尽善尽美才最终收获这些成果。

这几天最惊险的莫过于昨天下午被白虎贼劫杀,刘基当时的表现真的很丢人!

好在刘基才十岁,别人也不会因此看不起他。

甚至因为刘基没有哭闹反而克己镇定,从而高看他一眼。

总结思考后,刘基没有因为一些小的成果而沾沾自喜,反倒收起了轻视古人的心思。

吴县城外,吴郡太守盛宪早就带着一干吏员等候在城门口。

盛宪,字孝章,会稽人,是汉末名士。被举为孝廉后,担任尚书郎。与孔融相交,并结为兄弟。出任吴郡太守,后因病辞官。

历史上的盛宪在辞官后没能善终,屡遭迫害。

吴郡太守许贡妒忌盛宪,欲害他,孝廉高岱将其藏匿于许昭,逃过一劫。

后来孙策入主江东,妒嫉士人,许多避居江东的士人被孙策戕害。

孙策被许贡门客刺杀,盛宪又躲过一劫。

然而孙权继承父兄家业后,盛宪没能再保持好运。

孔融担忧好友安危,写信给曹操,建议曹操招募盛宪。成语“不胫而走”便出自此处。曹操于是征盛宪为骑都尉。

可惜,任命书还没到,盛宪就被孙权杀了。

盛宪现在三十多岁,正值壮年,但因为年轻时苦读的原因,体弱多病,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许多。

知道盛宪的人都说盛宪性格温和,有长者之风,盛宪又是孔融的结义兄弟,所以在青、徐、扬三州的名望很高。

吴县城楼下,刘基面见了盛宪,以长辈和上级的礼节对待盛宪,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刺史的嫡长子而自矜。

“基参见府君!”

刘基恭恭敬敬地行礼,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敬意。

盛宪拉着刘基的手说:“公子一路舟车,想必累了吧,且随老夫进城,老夫让人腾出宅邸,以尽地主之谊!”

刘基忙说:“不敢劳烦府君,基住驿馆便好,切莫因基劳民伤财!”

盛宪满意地说:“公子虽年幼,却是知礼数的,甚善!”

刘基道:“基自幼便随家父习读经典,现又受家父所托,寝食不敢忘怀!”

盛宪点头,然后对刘基身旁的张允说:“信疏,公务安排妥当了吗?”

张允立刻躬身道:“府君,允受府君信任,食朝廷俸禄,不敢玩忽职守!”

盛宪再点头:“善!”

说罢,盛宪带刘基认识吴郡官吏。

“这位是吴郡都尉许贡,字赋功!”

刘基看向那人,许贡生得鼻尖猴腮,中庭修长,有奸吝之相。

刘基不敢怠慢,这位可不是善茬,历史上迫害过许多人,盛宪、高岱、周喁,光历史名人就有三位,他的门客最后还刺死了小霸王孙策!

刘基和气地一礼:“许都尉!”

可能因为刘基是刘繇的儿子,或者因为刘基是小孩,所以许贡也笑着回礼:“公子!”

人的名、树的影,刘基看着许贡的笑脸,反而觉得瘆得慌!

然后,刘基又一一认识了其他官吏。

最后,当要入城时,盛宪为如何安排刘基的部曲犯了难,盛宪沉默了。

刘基先没看出来,直到张允指了指于麋,暗示刘基后,刘基这才反应过来。

于是刘基主动说:“府君,我的部曲就不进城了,府君在城外安排一处空地让士卒们扎营便可。”

盛宪满意地说:“公子且放心,粮草军用等事我会着人安排妥当,必不亏待将士们!”

然后他对一武官道:“许昭!”

一员身高体壮的五官出列:“末将在!”

盛宪道:“带公子的护卫们寻一营地安置,粮草食水不可怠慢!”

许昭大声道:“诺!”

至此,众人终于进了吴县。

吴县是吴郡郡治,也是汉末江东最富裕的城市。吴郡总共有民约22万户,70万口人。其中半数居于吴县。

这也是刘基对盛宪恭敬有加的一个原因。

相比于刘基去过的历阳、曲阿、无锡三县,吴县无疑繁华了太多。

吴郡远离中原,还未经什么战火,吴县内的烟火气也很浓郁,家家户户的精气神都比江北历阳县的人明亮。

刘基不禁感叹:“府君治下宛如人间乐土,基不甚倾佩!”

盛宪摆摆手:“公子过誉了,不过是远离中原,与世无争。”

刘基从盛宪的话中听出了一丝忧虑,他担心盛宪安于平静,不肯驱使吴郡百姓助刘繇抵御袁术。

所以刘基决定先给盛宪上点眼药!

刘基故作叹气:“哎,在历阳我听人说,寿春等地多有百姓逃难到历阳,准备渡江前往丹阳、吴郡、甚至会稽、交趾等地。”

“这都是因为袁术荒**暴虐,不体恤民力所致。如果袁术驱兵渡江,我怕吴县百姓再不能有一时一刻的安宁啊!”

盛宪听了,没有评论。

众人默默地朝官署前进。

路上有好奇的民众前来看热闹,见一俊美少年伴太守而行,不禁好奇地问是谁。

有好事的吏员道:“那是扬州刺史刘正礼的长子——刘基!名士许劭评价他为‘麒麟儿’!”

有长舌的妇人调笑:“我不知刺史的公子是不是幼麟,倒是长相颇为俊美,怕是要被公族贵女抢破头咯!”

刘基初听只觉得异常尴尬,但转念又想起前世明星炒作、偶像出道,顿觉这是增加“曝光率”的好机会啊!

当即不再尴尬,反而露出笑脸,向吴县挥手打招呼。

吴县百姓见他性格如此开朗,倍感亲切,有挥手回应的,有直呼“公子,我乃某地的某某”。

盛宪见了也不反感,反倒说:“公子平易近人,是吴县百姓之福!”

刘基回复:“荀子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当效光武文景,任民爱物,方可不负宗室之名!”

盛宪点赞:“善!”

作为穿越者,刘基现在将扯虎皮拉大旗那一套用得是越发熟练了。逢人便张口高祖光武、闭口复兴汉室,说得头头是道。

关键刘基说这话还真不是吹牛,相较于他的远亲刘备,刘基说这话非常合适!

刘备是汉室宗亲这一点,在后来学者的考古研究和史料推测中,真实性基本在九成以上。

但是刘备的先祖和刘基的先祖一样,都是前汉的藩王。况且两汉四百年,刘姓经过繁衍,大汉朝刘姓宗室至少有几十万人。

你在中原随便哪个地方找个姓刘的人,他都有可能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

所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最终还是要看后人努不努力了。

而刘基比刘备幸运的地方就在于,刘基的先辈们都很努力!

刘基的先祖是刘邦的庶长子刘肥,这都是前汉的事了。然而山东刘氏传到刘繇这一代,依旧声名赫赫!

刘繇的伯父刘宠(非陈王宠)做到过太尉,刘繇和哥哥刘岱都被州里举为茂才,号称“双龙”。刘岱生前任兖州刺史,刘繇现任扬州刺史。

家室就是刘基和刘备的不同!

刘基张口闭口汉室宗亲,大家只会觉得他说的很合理,刘基本就是汉室宗亲,父亲还是州刺史。

这就不叫装那啥了,这是真那啥!

而如果是刘备说这话,虽然会有人认同,但更多的人只会觉得在说大话。

你刘备可以是汉室宗亲,我隔壁老刘头还是汉室宗亲呢!你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隔壁老刘头的祖先说不定比中山靖王来头还大!

拼爹和拼祖先谁更让人信服,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到了官署,盛宪先让人安排刘基等人到驿馆入住,自己则先离开了。

直到正午过了饭点,刘基在驿馆都睡了个午觉了,这才有吏员来引刘基觐见盛宪。

至于刘基为什么不出去转转?

那不合礼数!

需等正式拜见过太守,办好公事,刘基才能出去自由活动。

不然会被人嚼舌根子,说他玩忽职守。

太守府内,盛宪会见了刘基。

席间只有盛宪、刘基,和一医官,其余人等都被屏退。

盛宪一边让医官把脉,一边说:“贤侄啊,我闻乃公遣滕启戎来见我,今日怎么不见滕公啊?”

刘基听后,想到滕胄侧卧在床榻上,奄奄一息的样子,眼中顿时涌出泪珠,忧愁地说:

“基和滕公行至白虎山附近,遭白虎贼劫杀。滕公亲自领兵断后,被贼人所伤,现在留在无锡张氏老宅修养。”

盛宪听了,猛地睁开眼,情绪激动地说:“什么?!滕公可有大碍?”

刘基道:“医师说滕公上了年岁,只能祈求上天保佑,若能挺过今日,则能好转。但往后也要避风避寒,不能远行了。”

盛宪先是愤慨,然后又强行镇定,无奈地叹息道:“贤侄啊,都怪老夫无能,不能清理匪患,这才还得你们遇险,害了滕启戎啊!”

说罢,竟是咳嗽起来,几欲把肺都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