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齐的事情提上日程。

全琮、黄忠、魏延、羊耽等人都各自去地方上任,青州刺史陆逊也亲自动身前往徐州拜访杜袭,着手准备讨伐伪齐。

不过因为全琮、黄忠、魏延三人之前都是帮刘基统领嫡系部队的大将。

他们到地方上任,自然不可能把龙骧营和玄甲军都带走。

所以刘基分别给他们调了一营豪族部曲统帅,好叫他们不至于空手上任。

就是每支部曲的人数都不多,且都是刘基东拼西凑出来的。

毕竟一方面军中的豪族部曲本质上是豪强们的私产,刘基不可能直接夺人财产然后分给手下。

所以刘基只好采用这家调几十人,那家调几十人,凑出个几百号人交给全琮、黄忠他们。

新到手的部队,肯定是大大不如全琮、黄忠他们从前所带的御林军和玄甲军。

几位新上任的太守除开要备战伐齐,还要练兵,还要治理地方,任务不可谓不重。

但好钢用在刀刃上,刘基相信他们可以处理好。

这日,刘基在张世的护卫下,和法正、刘晔、杨修三人到陈留视察。

作为曹操起家的地盘,陈留郡之凋敝着实超出了刘基的想象。

从许昌一路行来,常常有数十里的地区荒无人烟,废弃的田地里长满了杂草。

待到郡治陈留县,人烟才渐渐多了起来。

可即便是郡治,陈留县周边活动的人口也很少。

别说是和江东吴县相比了,就是和九江、广陵这些人口不多的南方郡的一些大县相比,陈留县的人口看上去都有些少。

好在到了陈留县,刘基终于在郊外的田野里见到了成片金灿灿的麦田。

应为皇帝规制的玄牝二驷,拉着楚王的座辇驶过田野。

五百虎贲禁军卫护着楚王和文臣们来到城门口,新任陈留太守吕蒙已经在城外准备好迎接楚王。

“陈留太守征北将军臣蒙,恭迎大王!”

吕蒙带领郡内官员们向刘基行礼。

几十员大小官员都躬身喊道:“恭迎楚王————!”

刘基坐在华盖车辇上摆摆手,随口笑道:“子明,诸君,都起来吧,咱们入城叙话!”

“诺——!”

入城时,刘基抬头望了眼城头上飘**着的“楚”字大旗,心情甚是舒畅。

二十余年如履薄冰,而今终于可以安稳地扫平天下,人生四大喜怕都无法和刘基现在的愉悦相比。

陈留郡府内,吕蒙将陈留郡的籍册文书等呈给刘基阅览。

从这些文书中,刘基终于明白汉末人口近百万的陈留郡,为何会荒废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建安十五年冬,奉丞相令,徙雍丘、尉氏、扶沟三县一万六千口至雒阳。”

“建安十六年夏,徙考城、外黄、济阴、东昏、小黄五县两万口至雍县。”

“建安十七年冬,徙陈留、尉氏、长垣、酸枣四县两万三千口至灞上。”

“建安十八年……”

从籍册上,刘基了解到陈留郡人口从建安初年的六十余万,到建安十年增长至七十万上下,再到建安二十年,也就是楚国北伐开始之时,锐减到了不满五十万。

刘基知道曹操生前就在将中原的人口迁入关中,但刘基没想到曹操竟会如此频繁地迁徙人口。

看来关中地区的人口,可能会比预想中多很多啊!

对应的,兖州各郡的人口肯定会和豫州一样,比预想的少很多。

对于人口问题,刘基犯起愁思。

不得不说,汉末乱世最缺的不是土地,缺的是人口。

战乱丛生下,各地无人耕种的土地充斥郊野,根本就不怕没有土地分给百姓、将士、官员。

说来讽刺,三十年前的大汉因为土地问题闹黄巾起义,三十年后的刘基却要为新得到的地盘缺少人口而犯愁……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王朝周期律吧!

然而人口增长这种事情,只能说慢慢来吧。

“只要能够保证中原地区享有一段时间的和平,人口总归会向雨后春笋般……”

想到这,刘基突然觉得自己的这种思想有些可怕,在上位者的位置坐久了,果然会将黔首视作牛马吗?

放下籍册,刘基突然问起杨修的事情:

“子扬,德祖那边怎么样了?各军军费支出核查得如何?”

刘晔正襟危坐,回复道:“启禀大王,德祖还在处理此事,不过据臣所知,御林军、玄甲军、淮西营等部的军费都无问题……只是臣不明白,国库紧张,大王为何不宽限一段时间。”

刘基正色道:“正是因为国库紧张,吾才要在发放军饷一事上更加严苛!将士们为国流血,本王不会让他们寒心,更不会以此为借口,叫下面的官吏拖着拖着拖到无疾而终。”

这下刘晔明白了刘基的心思,同时也在心里更加敬畏楚王。

眼前这位正值英年的雄主乃千年难遇的明君,楚王的动机从来都不是争天下,而是安天下!

因此,即便统一在即,楚王也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圣明无过于大王,我刘姓又出一位明君,真乃天佑大汉啊!”

感慨万千下,刘晔不只是有意还是无意,并没有压制住内心的激动。

他是真的为刘姓祖宗高兴,但同时,也似乎在通过强调“刘姓”来自污。

听到刘晔的赞美,刘基果然没有感到高兴。

楚王的眼神中露出些许遗憾和惋惜,一路走来,刘晔助他甚多。

但也因为刘晔同为宗亲,所以刘基永远也不可能像器重步骘、法正那样器重刘晔,即便刘基深知刘晔没有异心也一样。

可既然刘晔自己找了台阶,刘基也不可能不让他下去。

于是刘基对刘晔说道:

“子扬啊!王粲、宋忠等人才器高洁,他们教授世子礼义廉耻、君民社稷是够了,可在机敏巧思上却是不够。

“我加授你世子少保一职,你回建业后,帮我多教导教导世子,不可使他如孝元一般柔懦啊!”

眼见楚王明白了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刘晔不禁眼眶湿润,说实话,他也不是不想如步骘、法正那般得到重用,可谁叫自己也姓刘呢?

但楚王能给自己这般礼遇,还有什么好不知足的呢?

刘晔跪地谢恩,然后直接出了屋子,准备收拾东西返回江东。

刘基看着刘晔的背影,忽然想起了当年在庐江和刘晔、诸葛亮泛舟同游的事情。

那时的他们还是少年英才,还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但政治这东西,谁都必须学会向他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