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县之战,曹军和吴军的损失都非常大。

先期十余日的围城战中,曹军损失不下两千。

之后的决战之夜里,单是攻城的士卒就战死数百,最后的溃败中又被斩俘四千余人。

前前后后,满打满算,曹军总共死伤快七千人。

吴军这边,为守住徐县、保卫吴王刘基而战死的士卒有将近四千人,伤残者亦有六七百之多。

光看战损比的话,吴军占据城池之利,却被曹军打出将近一比一的战损,实在有些丢人。

但这主要是因为攻城的曹军,确实比吴军精锐。

中原战事频繁,江东安静祥和,双方士兵的战斗经验不在一个层级。

当然,这也是因为刘基这次带在身边的部队除开吕蒙所部,其余如陆逊、张允的部队都非吴国精锐。

不过这些吴军士兵的底子都很好,要么是良家子,要么是豪族部曲。身体素质和装备都没的说,欠缺的只是经验。

相信此战过后,他们都将蜕变为精锐,让吴国多出一支可战之师!

战后,吕蒙和陆逊的部队都被刘基赐予了番号。

吕蒙所部将士都是从柴桑营调过来的,现在他们被刘基单独编为一军,号“白袍军”,仍旧归吕蒙统领。

“白袍军”本有三千人,经过徐县一战,只剩下了不到一半,战损颇大,等着吕蒙去补齐。

陆逊的部队则被赐名“右府军”,意味着麾下士卒多来自刘、陆宗族。原本也有三千人,战后空出了一千多人的名额,损失亦不小。

吕蒙和陆逊的部队能获得赐名,和将士们舍生忘死的态度分不开。

除此之外,刘基赐予两支部队殊荣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刘基准备让吕蒙和陆逊承担更加艰巨的任务!

徐县公署,刘基当着众将的面,命法正草拟文书:

“横野将军吕蒙任弋阳太守,接替故阳泉侯,为吾镇守藩篱!

“原九江太守诸葛瑾,迁弋阳长史!

“驸马都尉陆逊任九江太守,接替诸葛瑾坐镇九江!”

……

当曹洪的败报传至新蔡后,刚刚痛失郭嘉的曹操,头疾再次复发,只能把军务暂时交给领军将军史涣打理。

曹操招来荀攸,让他思考对策。

郭嘉死后,得曹操信重的军事参谋,便只剩下荀攸了。

况且让曹洪埋伏吴军的计策,本就是荀攸想出来的。奈何曹洪未能取胜,使得荀攸的谋划未能成功。

作为献计之人,自然也要想好,一旦计谋失败,应该如何善后。

所以当曹操召见荀攸后,荀攸当即便道出了善后之法。

“丞相,曹子廉战败,我军失去了机变之兵,与其继续与敌僵持,不如转攻为守,就此收兵。”

荀攸一脸从容地劝曹操退兵,并不担心曹操会发怒。

事到如今,曹军在各条战线上与吴军保持对峙的态势。

作为进攻方,陷入对峙就等于攻势停滞,攻势停滞便意味着防守一方占据了优势。

这样再打下去,很有可能只会对曹操更加不利,不如见好就收。

这一次趁着刘繇病逝的机会,朝廷拿回了平舆、安城、汝阴三座重镇。谯郡以南、淮水以北的八九个县也向曹洪投降,归附了朝廷。

曹操的收获其实还是蛮大的,基本上将刘基的势力赶出了豫州,只剩下豫州西南的一小片地区及重镇新蔡还在刘基的掌控中。

只是相较于曹操战前定下的,全取徐、豫二州,将刘基赶出中原的战略目标来说,还差得远!

但曹操目前也无能为力了。

此次南征,曹操共动用了七万大军,几乎可以说是把兖、司二州的兵马全带来了。

然而战事打到现在,曹军已经损失了一万多士卒。这样的伤亡虽说不上是伤筋动骨,但也足够让曹操权衡再三。

因为再多损失一些,曹丞相就要觉得肉痛了。

况且正如荀攸所说,朝廷和吴国已经陷入僵持,要想再取得像繁阳亭之战那样的战果,恐怕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和刘基相比,曹操本来就是底蕴更弱的一方,可万万不敢和刘基打消耗战!

只有精打细算,以尽量小的损失,换取尽量多的收获,曹操才有可能在后续的争霸中取胜。

曹操忍着头痛思索一番后,只得采纳荀攸的建议,下令班师!!

建安十七年秋,在朝廷和吴国之间的战事进行了快一年之后,这场震动华夏的大战终于结束。

战事的结局,以吴国丢失平舆、安城、汝阴、上蔡等近二十个淮水以北的县邑,告终!

朝廷以死伤一万多人的代价,斩俘吴军近两万!

单从战果上看,朝廷可谓是大获全胜!吴国惨败!

可实际上,双方都没有伤筋动骨。

曹操收获大片领土和二三十万人口,固然可喜。

但刘基也同样以空间换时间,用本来就被定义为战略纵深地带的弋阳郡,换得了成功接手刘繇遗产的时间!

这一波,刘基强行和曹操达成了双赢!

战后,朝廷和吴国都各自做出了人事和兵力调动。

双方调度的重点,当然是如今沦为对峙前线的淮北地区。

吴国这边的调度之前已经提过,刘基以吕蒙为新任弋阳太守,并重新划定弋阳郡的辖区范围。

刘基将原本属于江夏郡的、位于大别山以北的平春、义阳、安阳等县划归弋阳郡。

又将原本属于庐江郡的安风、安丰等位于勺陂以西、大别山以北的几个县,也划归弋阳郡。

当然,淮北四镇中硕果仅存的新蔡,同样被划入了弋阳郡。

这样一来,吕蒙的弋阳郡就下辖了至少十个县的土地,有十余万人口,成为了吴国与朝廷的最前线!

吴国大小官员们在得知吕蒙升任弋阳太守后,都感慨刘基对吕蒙格外器重。

除开吕蒙外,刘基又决定了新一任大都督的人选!

那就是鲁肃!

八月,刘基下达命令,授鲁肃吴镇北将军一职,拜大都督,假节,督弋阳、庐江、九江三郡兵马三万人,护国藩篱。

庐江太守的职位则被转交给九江转运使胡敏,好叫鲁肃全权负责江北军务。

至于原本临时出任大都督的国相步骘嘛,正好返回江东干起老本行,替刘基处理国政。

朝廷一方也不含糊。

曹操返回许都后,当即表汝南太守满宠为豫州刺史,行镇南将军事,督兵两万坐镇淮北。

曹操又免除曹洪征南将军的职位,转封曹洪为谯郡太守,督兵一万屯于城父。

世人得知曹洪屯驻城父后,都明白曹操这是不想刺激刘基,降低双方的火药味。

因为城父距离淮水还是比较远的,反而是离谯县很近,只有六十里的距离,快马加鞭一日可到。

显然曹操也将新获得的、位于九江郡北部的淮北地区,如龙亢、蔪、洨等县邑,作为了自己与刘基之间的战略纵深区。

不是曹操不想守住这些新获得的县邑,实在是曹丞相手里并不够多,做不到兼顾全局,必须做出取舍。

正好龙亢、蔪、洨等县的地理位置比较尴尬,不便防守,所以朝廷干脆放养。

局势趋于稳定后,世人们这才发现,朝廷和吴国一共只在淮水两岸陈列了六万大军。

稍微有头脑一些的人一看便知,双方短期内不会再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