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四月,曹操攻克萧县、抒秋的消息在徐州传开。
徐州的各支军队也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吕岱自己先结束了与曹洪的对峙,领兵退回彭城。
张辽也得到陈登的传信,带着剩余的二百骑兵甩开曹纯,遛到沛县与陈登汇合。
徐州的西部防线重新筑成,就是彭城和沛县(即小沛)二城连成的一条封锁线。
而就在曹操攻克萧县的消息传出后,吕岱和陈登都收到了臧霸的来信。
玩失联消失快三个月的臧霸自己在东平郡遭到于禁的攻击,损失惨重,所以一直没能够驰援萧县。
然而吕岱和陈登都怀疑起事情的真实性。
以他们了解到的情况,曹操恐怕无力另外开拓北线战场。
彼曹操自领两万人攻萧县,又派夏侯渊领一万人攻沛南,同时还在颍川与张绣对战。
若曹操派给于禁的兵力足以痛击臧霸,那真不知道曹操是从哪里招来的那么多兵!
各方相加,兖州怕是至少有五万兵马,根本不可能!
但目前还不是追究臧霸避战之责的时候,况且他们现在也不敢开罪臧霸,害怕将他逼反。
之后,吕岱和陈登各自在彭城、沛县观望曹军动向。
出人意料的是,曹操退兵了!
曹操留曹洪、乐进驻守萧县,带着大军返回兖州去了。
吕岱派人打探消息后得知,原来曹操出征数月,兵粮匮乏,不得已只好退兵。
其实曹操的兵粮还能再支撑两三个月,但之前张辽在沛国与梁国之见打游击,搞得民不聊生,以至于程昱建议曹操退兵养民。
而曹操攻下了萧县和抒秋,觉得己方师老兵疲,索性罢兵回家。
不过回程途中,曹操的主力军在相县逮到了正和夏侯惇对峙的鲁肃。
幸好鲁肃的大营在睢水之南,与相县有一河之隔。
鲁肃也提前发现了相县的异动,抛下曹军,赶忙撤退。
在曹军渡过睢水之前,鲁肃带着部队已经跑出十里地了,曹操见追赶无望只能和夏侯惇合兵返回兖州。
此战,曹操虽然攻占了萧县和抒秋二城,策应了袁谭对青州的攻势。
但却因此折损了大将夏侯渊,兵粮也损耗严重,可谓得不偿失。
而徐州方面同样损失很大,各方战斗减员加起来怕是有六七千人,更无力讨回失地。
双发罢兵,算是无奈接受现状,一旦哪一方缓过气来,一定会重启战端!
五月,吕岱在下邳会见陈登、张辽、臧霸、吴景、朱桓五人。
糜竺、陈群、陈珪、徐宣等人也都在场。
吕岱先是封赏了张辽和臧霸,向朝廷表举二人为关内侯,并赐下钱粮绢帛,同时还加封二人为偏将军。
因为陈登在吕岱面前大力推崇张辽,再加上刘基曾经嘱咐过吕岱,张辽可以大用。
所以,吕岱将手里的三千兵马交给张辽,命张辽屯驻沛县,算是把沛县也划入鲁国的管辖范围。
而赏赐臧霸,当然还是为了稳住此人的忠诚。
在此战中堪称功劳最大的陈登,却没有得到奖赏。陈登虽然功劳颇大,坚守萧县近半年。但由于他最终还是没能守住萧县,自然也就没有封赏的道理。
而从江东赶回来的吴景、朱桓二人,吕岱给他们下达了新任务,那就是增援青州!
根据袁涣和孙贲从青州发来的战报,如今他二人手里只剩下三千兵马驻守斟城。
如果袁谭来攻,他们只能选择退兵,坐视袁谭吃下青州。
为了稳住青州战局,确保徐州背面的屏障,吕岱还必须往前线增兵才行。
于是,他命吴景和朱桓各自带着本部三千兵马,总计六千人北上增援。
然后,吕岱又做出指示:
“去岁秋收,徐州钱粮已丰。袁绍和曹操对徐州虎视眈眈,各郡国当扩军备甲,抵御袁、曹!”
“诺!”
接下来的数月里,陈登在彭城征兵五千,吕岱在下邳征兵五千,张辽在鲁国征兵四千,朱桓、吴景亦各自增兵两千。
徐州兵力暴增近两万,算上臧霸的七八千人,六个郡的总兵力达到四万余人,终于算是把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挺了过来!
“待到今年秋收结束,吾要举大兵北伐袁谭,将袁绍的兵马赶出青州,以免将来两面受敌,尔等一定要用心操练兵马,等待战机!”
“诺!”
……
时光飞转,金秋已至,庐江郡终于迎来了秋收。
江北大都督刘基在长史张昭和东曹掾刘晔等人陪同下,到田间地里视察粮食收获的情况。
去岁遭遇天灾,即便刘基想出各种办法补救,庐江、九江、弋阳三郡终究还是发生了饥荒饿死百姓的事故。
尤其是情况最惨的弋阳郡,据说饿死的流民至少有两万之数!
还好这些流民没有兵甲,官府也一直在开仓放粮,才没有闹出叛乱。
但刘基依旧很痛心,不光是痛心自己损失了两万民力,也痛心这么多人在自己的治理下因为吃不饱饭而丧命。
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一度压得刘基喘不过气来,甚至晚上还会因此做噩梦,梦见死去的平民向他要粮食吃!
为此,刘基还特意下令各郡县官吏缩减开支,自己府上的餐食也缩减分量,直到秋收前不可置办新衣,还将府上的钱粮绢帛金银首饰等拿去换成千余石粮食发往弋阳。
上官如此,其余下吏怎能不争相效仿。
张昭、刘晔、顾雍等人在听说刘基散家财赈济灾民的事情后,都纷纷掏空家底换成粮食发往弋阳。
一时间也曾凑出数千石粮食,但这都是杯水车薪。
好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今年老天爷没再玩什么幺蛾子,雨水阳光都恢复了正常。
今年江北四郡总计收取田赋五百万石,钱八十万贯!
扣除官员和士兵们的俸禄等,单庐江一郡就结余出粮食近五十万石,钱十万贯!四郡府库加起来结余粮食一百五十万石,钱三十万贯!
刘基看着张昭等人呈上来的奏表,饿殍们在半夜找他要粮的噩梦烟消云散。
这一波直接起飞!
这么多钱粮收上来,当然要大肆“挥霍”一番!
吃了去年遭遇天灾的亏,刘基立刻下令,在江北各县邑重新开设义仓。
并且为了杜绝历史上隋朝义仓腐败的情况发生,刘基的义仓不从百姓处收缴粮食,而是官府统筹当年情况,统一分配。
得益于刘基之前在江北四郡设置转运使一职,这项政务自然也就归属于负责“均输”的转运司。
以舒县为例,义仓中必须至少有五万石粮食囤积其中,以此确保舒县十余万百姓能够在无粮的情况下撑过半年。
当然,刘基明白随着时间的流逝,难保将来义仓制度因为其他原因败坏,但那是子孙后代的事情了,至少在他还在时,这义仓不会出问题。
至于刘基死后怎么办?
“我死以后,哪管洪水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