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下定了决心,下了一道旨意说是为了传德避灾,吾志决矣,决意要传位于太子。这一下子太平公主可慌了手脚,她不由得暗恨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来想离间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可是竟然让李旦更加坚定了传位于李隆基的打算。所以极力劝阻李旦说道:“皇兄,您既然决意要传位于三郎,那也无不可,只是您虽然传了皇位了,但大权必须还得掌握在您自己的手中。”
这时紧跟而来的李隆基也跪倒在地向上说道:“父皇,您千秋正盛,儿臣年纪尚小,您怎么可以行如此之事呢,此事万万不可,请您收回呈命,儿臣是决意不从。”听了这番话,李旦满意的点了点头,其实他何尝真的想把皇位传出去呢,只是他对这些勾心斗角太过厌倦了,早就想脱身其外,然后享几天清福,否则他恐怕自己处于这种环境之中迟早也会像自己的皇兄一样死于非命的。
李旦对李隆基语重心长的说道:“三郎,你要以天下事为重,你难道不明白朕的意思吗?昔日三皇行禅位之事,但尤巡幸天下,朕虽然传位于你,但岂能忘了咱们大唐的江山。军国大事,朕自会替你料理的。你就放心吧。”说完不容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再继续说下去,便让二人出宫了。
这一年的八月初三,李隆基正式继位,史称玄宗,李旦退居太
上皇。但李旦虽然成了太上皇,但规定每五日一朝于太极殿处理天下政事,三品官以上的任命和行政大权依然掌握在李旦的手中,而李隆基的权力却和以前相比并没有扩大多少,唯一不同的只是多了一个皇帝的尊号。太平公主和玄宗两大势力之间的争斗也并没有停止,相反的更加紧张和激烈了。
先天二年夏秋之际,形势更加紧张了,太平公主几乎每一天都在府里秘密商议事情,商量着是毒杀玄宗还是发羽林兵杀死玄宗,一时之间意见不一。不但如此,太平一党不仅在宰相中占据多数,而且文武大臣们也见风使舵,大都依附于太平公主,并且太平公主他们还掌握了羽林军的兵权,所以这一切对玄宗来说是相当危险的。
但玄宗毕竟有着一个绝对的优势,那就是他已经是明正言顺的皇帝了。
这一天荆州长史崔日用来到宫里面见唐玄宗,一脸郑重的对唐玄宗说道:“陛下,恕臣直言,您的姑姑太平公主想要谋反已经不是一日了,您在东宫身为太子的时候,您虽然知道,也很想去计伐,但因为那个时候地位相差无几,甚至您还低于太平公主,因为您是她的侄子,所以您必须动用谋力。今日陛下您已经光登大宝,成为至尊了,只要下一纸旨意,天下有谁敢不听从呢?”
见唐玄宗听了不住的点头,崔
日用接着说道:“陛下,如果奸人一旦得了志,恐怕陛下后悔都来不及了。”跟随崔日用一起进宫的王琚也催促着玄宗赶快下杀手,以免得落得被动。唐玄宗正当犹豫之时,宫外传来了一件东西,这件东西乃是张说自东都洛阳送来的,是一把佩刀。唐玄宗看着这把明晃晃的刀,明白了张说的意思,那也是想让他早下决断,及早铲除太平公主一党,否则自己的位子迟早是要属于别人的。
唐玄宗从安插在太平公主身边的人了解到太平公主将于七月初四举后作乱,便把自己的两个弟弟岐王范,薛王业及宰相郭元振、龙武大将军毛仲、内给事高力士等召进宫里商议对策。一干人秘密商量了许久终于商量好了一个对付太平的对策。
就在七月三日由王毛仲取兵三百人,派人去召来左羽大将军常元楷和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把他们两个斩于军中,从而把羽林军控制到手里。接着斩杀萧至忠,岑羲。把太平公主身边主要的人斩杀过半。太平公主得到了消息吓得魂不附体,只得逃到了山中的寺庙当中。李隆基派人紧跟其后把山寺围了个水泄不通,太平公主无奈之下只得在三日之后自己走出庙外,回到家中。李隆基下令,把太平公主赐死于家,太平的死党窦怀贞自杀,崔是赐死。
殊不知这个时候李旦作何感想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