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快步来到刘老夫人的车前,大礼参拜道:“朱温在此见过刘老夫人!”刘才由人掺着下了车之后,赶紧伸手把朱温扶起来说道:“起来吧,孩子,不必如此多礼,要知道你现在已经是贵为一方的父母官了不必对老身如此,让人看到会被人笑的。”朱温听了这话之后异常激动的说道:“老夫人此言差矣,想当初我朱温在萧县的时候有谁瞧得起,又有多少不幸,如果不是老夫人您保护了我,到现在我朱温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我朱温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您老的大恩大德,我朱温无非向自己的恩人施一个礼而已,又有何人会笑呢?”刘老夫人听了之后,不住的点头微笑。整个迎接活动进行了很长的时间,汴州城里的百姓们看到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看直了眼,以前在他们眼中这个朱温无非是个草寇出身,只知道打打杀杀,根本就不懂得礼仪二字,哪里想到今天看到的这一幕完全推翻了他们以前的看法,人朱温对他母亲和刘老夫人的那份敬重之情,他们才开始改变了对朱温的看法。

等回到府中之后,朱温为自己的母亲和刘老夫人及兄长举行了盛大的宴会,为母亲和刘老夫人接风洗尘。在席间王氏一直东张西望,似乎在寻找什么,终于王氏开口说道:“温儿,你二哥呢,为什么他没有来见娘?”朱温听到这句话之后,脸上的神情明显的变得有些黯然,肌肉也动了一下,但随即又恢复了原样,说道:“我二哥在福建之战中就阵亡了。”王氏听了之后不由得默然了,眼中也开始慢慢的渗出了泪水,但她并没有席上痛哭,因为她不想破坏今天这个好气氛,但她的脸上已经完全没有了那种母子乍见的欢悦之情了。过了好久,王氏才从失去儿子的痛苦当中解脱出来,尽管朱温对她很是孝顺,但王氏却变得对朱温的些冷

淡。朱温此时当着自己母亲和刘老夫人的面可说是志得意满,也就没有察觉自己母亲的那种不高兴,依然在海阔天空的谈着自己所经历过的一切,说到高兴的地方,还不时的拍着桌子仰天大笑。特别说到他所得到的功名的时候,他那份得意的样子不但王氏有些受不了,连刘老夫人也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此时只听得朱温对王氏说道:“娘,想那朱五经劳苦一生,到最后也未得半点功名,真是可悲可叹,可是如今他已经有了一个当节度使的儿子,嗯,想来他可以瞑目于地下,无愧于先辈了。”王氏听到这里,不由得大为恼火,一个儿子竟然直呼自己父亲的外号,而且竟然还自以为超过了自己的父亲,这在当时是极不知礼的。王氏觉得自己该说说这个儿子了,以免得他太过骄狂,将来会一发不可收拾。等朱温说完之后,王氏才缓缓的说道:“温儿,你现在虽然贵为节度使,但你并不见得比你父亲强。”

朱温听了母亲的话之后,很是吃惊,问道:“娘,您为什么会这么说,难道儿子哪里还做得不够吗?难道儿子的地位不够尊崇,威势还不够足?”王氏霍然站起用手指着朱温说道:“温儿,难道你还不知道你自己错在哪里吗?”朱温见自己母亲一脸的怒容,心里也有些害怕,赶紧跪倒在地,听母亲的训斥。王氏说道:“想当年,你二哥与你一起离家,为得只不过是自家兄弟,到时候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互相照顾,可是现在他埋骨他乡,而你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了,当然你应该得意,但你得意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过你二哥那在异乡飘零的孤魂呢?自从为娘来到汴州就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因为自始至终为娘就没有见到过你二哥的影子,本想到如果你二哥有事,你肯定会告诉为娘的,不想一直到为娘问你你才说出来,而且你在说出

你二哥死讯的时候就好像在说一个外人一样;还有你知道回乡接你大哥和为娘,却又为何把你二哥的孤男稚女还有你那守寡多年的二嫂留在了乡下?如果现在连你都不去管他们,那你让他们母子后半生如何度过?他们将依靠何人?你二哥那在异乡飘零的孤魂又如何瞑目?像你这样自以为是却无情无义的假英雄,有何可取之处,难道你的先人就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吗?”

朱温在下面听着自己母亲的一番训斥,直听着汗透重衫,也大感理亏,深深觉得对不起自己那死去的二哥,他不敢抬起头看母亲那声色俱裂的神情,只是呆呆的跪在那里。这时候还是刘老夫人在一旁打圆场说道:“行了,行了,看样子温儿已经知道错了,你就不要再说他了。”朱温也趁此机会说道:“是呀,娘,儿知道错了,请母亲恕罪,儿一定会好好补救的,儿这就派人去乡下把二嫂一家接到汴州来。”听到朱温这番话,王氏的神情才变得缓和下来,但她再也没有心情在这里与众人相聚了,朱温赶命人服侍着王氏与刘老夫人去后面休息,这场本来应该欢欢喜喜的聚会却落了个如此收场。

朱温在汴州与母亲和刘老夫人等亲人团聚之后,也实现了他衣锦还乡的愿望,但他还有更大的野心,他不满足于就做这么一个小小的节度使,他发觉这是一个以强凌弱的时代,只要你有地盘,有兵力,不管你是谁,就连朝廷也会惧你三分,因此他把自己的目标放大了,他要吞下更多的地盘,他要做藩镇之王,甚至要做中原之主。汴州,对朱温来说只不过是一个起点,他的眼光在中原甚至于天下。这进汴州附近的一些地盘都已经归他所有了,他的势力也一天比一天大了,周边的藩镇也对他惟命适从。不过朱温的称雄之路却还有着许许多多的艰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