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创业艰难百战多,在这仙道昌明世界,一个国家的诞生伊始,武者游侠、修行散人在地方上很有势力。

有的游侠以义气侠行相标榜,振人于穷急,脱人于困厄。

有的则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还有的被称为豪侠,是地方上那些不具有参与到朝政上门阀世家身份的豪强,故不同于功臣或大吏之家,这些郡国豪富也属于这一类势力,可以统称为地方豪侠。

游侠豪强与建制皇朝之间,除上下相依恃以统治凡人的关系外,显然又存在着矛盾。

他们在诸侯王们策划反汉时都充当助手和死党,所以汉帝力加压制。

毕竟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而如今的亲王济北王、淮南王先后求仙问道,招贤纳士是严重的信号,同姓诸侯王势力的膨胀已构成对大汉国家的威胁,于是向文帝上《治安策》,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那就是异姓王幸被战胜了,同姓王以后将成为严重问题。

目前已有征兆,势力膨胀,朝廷指挥不动。

失今不治,必为同姓相残相杀锢疾。

目前,朝廷尚能控制诸侯,是因诸侯王年幼,设置傅、相,握有权力。

以后若皇帝威权减轻,将出现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

以樊哙、周勃等与汉初三杰的韩信相比,正说明不强者得保其忠臣地位和生命。

因此,同是诸侯王,道是强者先反。

他举出,长沙王不反,不是因他天生最忠诚善良,而是因他势力最小,仅有二万五千户,结果功少而最宽,势疏而最忠。

今或淮南王谋为东帝,贾谊明确得出处理诸侯王的釜底抽薪结论,那就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通过皇帝广泛地推恩,把大国分成小国,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

贾谊所主张的推恩弱藩,以后即成为大汉朝廷处理和最后解决藩国问题的指导。

当时文帝并未立即实行。

在贾谊因长沙王而死后,汉武大帝追思贾谊前言,一但淮南王和衡山王被告谋反,下令尽捕其宾客党羽,牵连致死的达数万人。

接着,武帝颁布左官律,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

又颁布附益法,限制士人与诸王交游。

分齐地为六国,分淮南王地为三国,从此以后,诸侯惟得衣租食税,不与政事,其中支脉疏远的人,更是与一般富室无异了。

实际上就是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之议的实现。

而那时的淮南王刘安未成道前,本是大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暗中更是杂家门徒。

杂家派别为九流之一,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身怀绝技的杂家可以称得上是罗万象于瞬息,和造物于天倪,穷造化之瑰诡,若鬼神之

仿佛,创造了很多人们无法想象的奇迹。

而俗话说,一窍通,百窍通,除去鬼斧神工一样的技艺,真正的杂家还是善能治国的能臣巧吏,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借助了倾国之士总动员,那些一般人无论怎么苦苦搜寻都找不到的天材地宝,某些杂家却好似信手拈来,得来毫不费功夫,杂家又是技艺大师,当杂艺修炼精通到一定地步时,一项艰难复杂的研究任务完成得不费吹灰之力.

方今杂家三子以战国尸佼尸子、大秦帝国吕不韦吕子、大汉淮南子为代表,可知其在下岛三洲大开方便之门,通过帝姓世家门徒,贯彻其朝政意图和主张,兼收并蓄,但略嫌鱼龙混杂,虽然吕不韦编纂《吕览》,融合众家长处,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道统,号称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要成就神乎其技、万人求助的一代杂艺宗师,必须经历杂家以月份别名命名的独特进阶,它们是:初空,季白,三微,星回,贯月,启明,霞初,新阳,玄英。

但三教九流仙门仍有人明褒暗贬,夸赞他们博采众家之长,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在精熟百家派别精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而灿烂的技艺,其实言下之意,认为杂家只是集合众散修,兼收并蓄融合为一,并不是一门有明确传承派别。

而和那些特色鲜明的诸子显学仙门相比,这样包罗万象的派别看似缺乏明显的特征,便容易为世人忽视,但事实上,杂家弟子们本身都是一方之任,拥有实实在在的强大实力。

在其它许多流派的门人还在黄土风尘中奔走呼号、鼓吹自己门派之学之时,豁达圆融的杂家门人早已悄悄得了富贵,出入白马黄金羁,往来青骊紫丝控,或辅佐贤王,或自领一地,兢兢业业,日理万机,用实际行动探索、实践、验证着自己的心得体悟,想当初原淮南王刘长是汉高祖宠姬赵美人所生,以后赵美人因三杰之乱受牵连被囚禁,愤恨自尽。

当时受到高祖及吕后宠信的辟阳侯审食其知情而未尽力相救。

二十一年后,刘长长大成人,入朝袖铁椎,以宗师武道椎杀辟阳侯,汉文帝赧而不治其罪,刘长更加骄恣,计划谋反。

事觉,刘长被汉文帝废去王位,被处流放入蜀严,刘长在路上绝食而死,汉文帝去了心头大患,把原来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被杂家相中时年十六岁,他才思敏捷,好读书,善文辞,乐于鼓琴,号称潜心笃志于神仙黄白之事,这文弱书生以一副温良恭俭让的姿态取信于人,备受朝廷信任,文帝八年,封他为阜陵侯。

文帝十六年,他被封为淮南王。

可惜疏不间亲。

王太子刘迁学用剑道,自以为本领超群,听说八骏之一的郎中雷被善于用剑,召之比试。

淮南王论变化之道,于是招接天下仙术之士,乃有八公诣门,八人皆须眉皓白,淮南王初不欲见,后八公皆变为年约十四五之童子,淮南王乃足不履,跣而迎。

昔散修八

人各服一分属八卦的天材地宝,以得地仙真君各数百年,乃合神丹元精,成道而升太清,其中一人能坐致风雨,立起云雾,画地为江河,撮土为山岳。

一人能崩高山,塞深泉,收束虎豹,召致蛟龙,使役鬼神。

一人能分形易貌,坐存立亡。

一人能乘云步虚,越海凌波,出入无间,呼吸千里。

一人能入火不灼,入水不濡,刃射不中,冬冻不寒,夏曝不汗。

一人能千变万化,恣意所为。

一人能防灾度厄,辟却众害,长生久视。

一人能煎泥成金,凝铅为银,水炼八石,浮于太清之上。

这八公自称姓名不可考,而仙道不可轻传,只是各选择一名少年传承衣钵,就是最早的淮南八骏……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

八公是世外高人,他们的弟子却是王府供奉。

虽然是一代剑侠,但吃财政饭的雷被不敢造次,一让再让,后来剑误中太子。

太子发怒,从此在刘安面前说雷被的坏话,雷被害怕,表示愿意去奋击五胡匈奴,实际上是想借此离开淮南王国而到长安去。

刘安听信儿子之言,罢了雷被的官。

元朔五年,雷被私自跑到长安,向皇帝上书表白。

汉武帝将他的告章交给廷尉和河南郡查究。

河南郡要逮捕淮南王太子,刘安与王后荼想不让太子去受审,打算发兵对抗,犹豫未决,十多天没有定下来。

适值皇帝有诏就淮南审讯太子,不必逮往河南郡了。

这时,淮南相对寿春县丞顺从刘安之意而不及时逮送淮南王太子非常生气,劾他犯了不敬之罪。

刘安向淮南相说情,淮南相不听,于是派人上书告淮南相,武帝将此事交给廷尉查究。

追查到刘安,刘安派人到朝廷刺探,公卿要求将刘安逮捕查办。

刘安担心事情暴露,打算发兵对抗。

太子刘迁建议不要操之过急,请修士出手伺机谋刺举兵。

这时武帝并没有批准公卿的要求,而是派遣汉中尉殷宏去审查刘安。

汉中尉到了淮南,态度平和,向刘安审问对待雷被之事。

刘安估计自己在此事上无多大罪过,未曾动手。

汉中尉回朝报告情况。

而在汉初数十年间,始终存在三教中儒道斗争,世之学道者则绌儒家,儒家亦绌道门。

这种斗争,一直继续到武帝之时。

淮南王刘安标榜道门而攻击儒家,就是这场斗争之最后代表。

而这场所谓儒道斗争,归根到底,乃当时三教九流顶级仙门内部斗争的反映,淮南王刘安标榜道门而攻击武帝独尊儒术,正是代表藩国而与朝廷对抗和斗争的殷勤。

而法家出自于儒门,双方正在蜜月期。

许多执法严刻的官吏都乐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