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目前共同遭遇的问题有:战争的威胁、金融的危机、种族的冲突、生态的破坏、人口的老化,乃至高失业率、家庭暴力,等等。其实,世间上的天灾人祸,都是人类的共业所造成。一些看似不可抗拒的天灾,追根究底也都是源于人类的贪嗔无明。因为人类需索无度,不懂得善待地球,过度开发使用的结果,引起大自然的反击。所以,若想突破困境,解决世间的问题,唯有靠人类自我觉醒。针对全球问题,我提出以下四点意见:

(1)要达到世界和平,应先建立平等的观念。

(2)要推动生态环保,应先重视生权的提升。

(3)要消除种族隔阂,应先发扬慈悲的精神。

(4)要体现共生智慧,应先倡导缘起的思想。

——《普门学报·佛教对全球问题概观》

2

有人问我对世界和平的看法。其实,世界是永不会和平的,除非佛教普及,大家实践佛教里的无我和慈悲才能使世界趋向和平。除了佛教外,世界上的战争皆与宗教有连带关系。又如中文的“我”字,形状似兵器,能够做到无我,世界才会和平。

——《星云日记》

3

现代的世界由于交通便利、信息发达,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日益淡化,种族与种族之间的距离渐渐缩小,可说是咫尺天涯、近若比邻,地球村的时代已经来临,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做一个地球人。如何做一个地球人呢:

(1)做一个平等的地球人:对于所有人等,能尊重爱护,没有纷争;对于不同种族,能用心平等,没有歧视;对于世界上大小国家,不管是强者还是弱者,能互通往来,没有排挤,体认万法缘生,彼此密切,才能做一个平等的地球人。

(2)做一个共生的地球人:每一个人都不能离开别人而存在,都无法离开因缘而独立。我们的衣食住行,随时随地都仰赖着社会大众的供应,生病时有医师疗护,学习技能知识,也要有老师、先辈教导。所以,我们要大其心、厚其德,认知大家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彼此互助合作、彼此心怀感恩,才能共生共存。

(3)做一个尊重的地球人:地球上的人类,虽然有男女老少、贫富贵贱的不同,虽然有人种、肤色、性情的不同,但是人格一样,都应该受到尊重。

(4)做一个包容的地球人:世界上遍布着众多的不同,举凡生活环境、民情风俗、语言文字、思维模式皆不同,但也因为各种不同,而展现世界多彩多姿的风貌。所以,人在思想上要建立包容的观念,才能将自己融入世界里。

——《星云法语·学做地球人》

4

两个人在一起,各有我执就不能和平;一个家庭若各有我执,如选举时每个分子所支持的对象不同,就会造成家庭纠纷;社会、国家若有太强的理念我执,就无法和平。去除我执,并非无我,而是从小我到大我、从私我到公我。

——《当代人心思潮·平等与和平》

5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种种改善虽然仅仅踏出自我的一小步,但只要大家肯持之以恒,在教育上,注重大悲力、宽容心的培养;在文化上,推展人我共尊、立场互易的美德;在社会上,发挥万法缘生、一多不异的真理;在处事上,消除我执,携手合作,以期从时间的共荣、空间的共荣,达到人间的共荣。那么,建立平等社会、达到世界和平将是指日可待之事!

——《当代人心思潮·平等与和平》

星云语录

我们的衣食住行,随时随地都仰赖着社会大众的供应,生病时有医师疗护,学习技能知识,也要有老师先辈教导。所以,我们要大其心、厚其德,认知大家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彼此互助合作、彼此心怀感恩,才能共生共存。

6

儒家以“世界大同”为天下升平和乐的期望;孙中山先生以“天下为公”作为他草创民国的理想;佛教则以四生九有、法界平等的“天下一家,人我一如”的理念,建设人间净土。以“天下一家”为出发点,让每个人胸怀法界,成为共生的地球人,懂得保护自然、爱惜资源;以“人我一如”的同体观,自觉觉他,升华自我的生命,为自己留下信仰、为众生留下善缘、为社会留下慈悲、为世界留下光明。

——《佛光教科书·佛光学·佛光学的发展与方向》

7

我们见到一个身体残缺的人,若有我优你劣的心态,怎能达到平等的尊重?必须要想残障的是我,立场互易以后,自然心境就会不同。将社会上的丑陋缺失,看成与自己有关,自然不会排斥,自然会以慈悲胸怀、以平等观念去对待。所以,唯有人我互易、异地互惠的平等方式,才能和平共存。

——《当代人心思潮·平等与和平》

8

今日的社会因为缺少“同体平等”的认知,因此乱象迭起;当前的环境因为没有“共生慈悲”的观念,因此遭到破坏。我们要努力实践同体共生的理念,推动戒烟毒、戒色情、戒暴力、戒偷盗、戒赌博、戒酗酒、戒恶口的“新生活七戒运动”,净化社会人心。积极响应世界环保运动,不滥伐、不滥垦、不滥杀、不滥建、不滥丢,来挽救我们的地球。

——《当代人心思潮·同体与共生》

9

人,应该扩大自己的领域、扩大自己的世界,全人类应该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地球村。大家要做一个地球人,在地球村里,共同和平生活,彼此携手合作,相互包容。

——《星云法语·地球人》

10

现在社会大众普遍有个共识,就是懂得美化的重要。不仅语言要美化、容貌要美化、环境要美化,我们的心更要美化。心灵的美化要靠慈悲,假如社会上每个人心中充满慈悲,那么杀、盗、**、妄等事情,自然会减少,社会自然呈现出祥和、温馨的风气。

——《星云法语·如何健全自己》

11

我们取之于社会,就必须有所回馈,用之于社会。我们要用自身的灵巧、智慧,为社会勾画出一幅彩色的图,让人间充满欢笑、安乐。比如,说几句好话,给一个笑容,点头打招呼,给人亲切的照顾,都可以为人间增添色彩。

——《星云法语·如何健全自己》

星云语录

现在社会大众普遍有个共识,就是懂得美化的重要。不仅语言要美化、容貌要美化、环境要美化,我们的心更要美化。心灵的美化要靠慈悲,假如社会上每个人心中充满慈悲,那么杀、盗、**、妄等事情,自然会减少,社会自然呈现出祥和、温馨的风气。

12

我们在生活里,把好和坏分得很清楚,把有和无、生和死也分得很清楚。所谓不二法门的世界,是生死、善恶、因果,都是不二的。现实的世界,“有”的时候很欢喜,“无”的时候很悲伤;但在《维摩经》里的世界,有和无都是一样的,“有”的世界固然很好,“无”的世界更好,因为无可以无限无量。另外,我们认为善的是好、恶的是坏,但是真正有修行的人,善的固然是好,恶的他也当作是一个借镜。所谓逆增上缘,恶人也能是一个善知识。

——《人间佛教系列·缘起与还灭·从现实的世界到理想的世界》

13

禅观的世界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在禅观的世界里,一花一叶、一沙一石,都是无边的法界。所谓“须弥纳芥子,芥子藏须弥”,一般人认为渺小的芥子都能藏须弥,所以禅者的世界里,既是渺小的普遍,也是伟大的包容。

——《星云法语·禅观的世界》

14

禅观的世界是生死的,也是涅槃的。生死是人生的实相,有生必然有死。一般人害怕谈死,其实死并不可怕,因为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死亡朽坏的只是身体,我们的真如自性、法身慧命没有生死。所以,在禅者的境界里,生命是永恒不死的,永远在涅槃里。永远如如不动,这才是真实的生命。

——《星云法语·禅观的世界》

15

禅观的世界是刹那的,也是永恒的。在禅观的世界里,刹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长。所谓“一念三千”,刹那之间的一念,具足了三千大千世界,一刹那之间就是无量阿僧祇劫,就是永恒。因为在禅者的世界里,泯灭了大小、有无、长短、远近、你我、自他的对待;在禅者的世界里,一即一切,他把法界一切都融会贯通了。因此,刹那即是永恒,永恒也在我们当下的一念。

——《星云法语·禅观的世界》

16

不杀生而护生,进而倡导生权平等,这是最合乎现代举世所关心的生态保育,也是最积极的重视环保。因此,唯有唤起现代人的共识,大家共同重视生权的提升、共同保护环境生态,才能还给人类一个健康美好的地球与未来。

——《星云法语·本土化》

17

禅心与物境融摄无碍,大千世界充满无限美好的风光,涓涓的溪水是诸佛说法的妙音,青青的山岗是诸佛清净的法身。泯除了经验界“有无”的对待之后,禅的世界是多么地辽阔!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谈禅》

18

三餐饭菜丰富,当感念得来不易;饮食简陋无味,学习佛门“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滋味”。受人尊重,我心谦虚;面对世态炎凉,何妨学习禅的“荣的由它荣,枯的任它枯”。

——《迷悟之间·美丽的世界》

19

尽管外在的花花世界是虚虚假假、争权夺名,只要我们内心的世界无风无浪、无花亦无香,自然会有韩愈所说“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心”的知足与自在。

——《迷悟之间·花花世界》

20

婚丧喜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佛教所谓修行,并非要人离群索居或如同槁木死灰,不参与世事。相对地,佛教希望世人借着婚丧喜庆的机缘,联系家族情感,为繁忙的工商社会生活,注入亲情的融合剂。因此,修行菩萨道的僧侣,当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事业,服务广大的众生;在家的信众,则应将佛教的戒、定、慧用之于家庭、社会,改善周遭,美化世界。

——《佛教丛书·教用·佛教与礼俗规范》

星云语录

三餐饭菜丰富,当感念得来不易;饮食简陋无味,学习佛门“成有成的味道,淡有淡的滋味”。受人尊重,我心谦虚;面对世态炎凉,何妨学习禅的“荣的由它荣,枯的任它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