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致命打击
五点五十五分,美军第四舰队再次发出防空警报。
向南撤退了五十公里的一架预警机探测到了从北面杀来,离第四舰队不到两百公里,正在迅速爬高的中国战斗机,预警机上的引导员立即断定这是攻击机群,呼叫防空战斗机前去拦截。
此时,第四舰队上空的防空战斗机还不到三十架。
因为已经断定中国舰队就在北面,所以这三十架防空战斗机全都杀了过去。
可惜的是,它们拦截的不是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而是另外一批护航战斗机,准确的说是四架J-32。
问题是,这四架J-32为什么会从超低空进入,而且在第四舰队北面全速爬升?
要知道,正是因为从超低空进入,而且全速爬升,才让美军预警机上的引导员认为是攻击机,因为只有攻击机才会从超低空突防,而且在离目标较近的时候爬高,然后投下携带的反舰弹药。
根据特遣舰队的作战记录,当时这四架J-32是在追杀两架美军战斗机的时候,逼近了第四舰队。碰巧的是,被追杀的是两架美军陆战队的战斗机。在规避的时候,美军飞行员希望充分利用美军战斗机的低空性能优势,摆脱紧追不放的中国战斗机。可惜的是,J-32的低空性能也十分突出。结果就是,在被美军预警机发现前大约半分钟架J-32击落了美军战斗机。因为此时离第四舰队已经非常近了,而且支援作战的舰载预警机已经探测到了第三舰队派来的防空战斗机,所以四架J-32没有撤退,而是选择了迅速爬升,争取在与美军战斗机交战之前达到合适的高度。
毫无疑问架J-32肯定挡不住二十多架美军战斗机。
只是在其后方,还有十多架J-32正在全速赶来。
更重要的是,攻击美军联合舰队的行动已经开始了。
六点不到,执行远距离攻击任务的一百四十四架J-33在美军第四舰队北面大约四百五十公里处,陆续投下了携带的轻型反舰导弹。因为美军舰载预警机后撤,所以没有及时探测到这批已经丧失了隐身能力的战斗机。
发射导弹之后,飞在最前面的两个中队的J-33没有撤走,而是加入了前方的空战。
虽然实际情况与最初的判断有出入,攻击距离并没超过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因此战斗机在完成攻击任务之后,能够返回舰队,从而及时补充舰队防空力量,或者是在必要的时候发动第二次攻击,但是牧浩洋的任务指令非常明确,即所有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不用因作战半径的问题考虑返回舰队,在返航的时候将得到空军加油机的支持,或者是飞往印度南部的空军基地。
此外,当时的空战形势,也确实需要这些J-33做出自我牺牲。
原因很简单,美军防空战斗机依然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而且所有J-32在拦截美军攻击机群的时候耗光了拦截导弹,而美军战斗机却有足够的拦截导弹,所以在进入格斗时,中国战斗机的数量劣势更加明显。虽然执行攻击任务的J-33没有携带拦截导弹,但是携带了格斗导弹,还有一门备弹四百五十发的航炮可用。只要掌握了数量上的优势,击溃美军防空战斗机不是问题。
当然,还得掩护己方预警机。
要知道,如果让美军战斗机夺得制空权,那八架预警机将在劫难逃。
结果就是,美军好不容易掌握了空中优势,却不得不再次面对四十八架J-33,而这次数量优势在中国战斗机手上。
六点十五分,美军预警机发现了逼近的反舰导弹群。
轻型反舰导弹的巡航飞行速度都不是很高,只有在突防阶段才会提速,因此相对容易拦截。
在防空战斗机腾不出手来的情况下,美军防空战舰投入了战斗。
面对反舰导弹的直接威胁,美军防空战舰不会理会在交战空域中还有己方战斗机,而且此时美军战斗机已经寥寥无几了。
可惜的是,美军预警机并没发现,在反舰导弹群后方,还有一百多架中国战斗机。
这是中国海军航空兵在对第二次印度洋战争的作战教训进行总结之后,推出的一种新式突防战术。
战术的核心,就是让执行近距离轰炸任务的战斗机在反舰导弹后面突防。
当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能够夺得对方舰队的制空权,迫使对方的舰载预警机撤退。
如此一来,敌人的防空战舰在没有预警机支持的情况下,对超低空突防的反舰导弹的拦截距离不会超过六十公里,而得到预警机支持的话,能提高到两百公里以上。以轻型反舰导弹四马赫的末段突防速度,敌人的防空战舰最多只有一分钟的拦截时间,而在此期间内发射的防空导弹非常有限,只能重点拦截威胁最大的反舰导弹。此外,在拦截反舰导弹时,防空战舰的雷达都处于跟踪锁定模式,特别是在引导中程防空导弹的时候,因为大部分防空战舰都没有专门为之配制火控照射雷达,得由相控阵雷达负责指引,所以很难及时发现同样从超低空突防的战斗机。
该战术的最大好处就是,敌舰队在拦截了反舰导弹的时候,负责近距离攻击的战斗机已经突破了敌人的防空网。
事实上,这就是让反舰导弹去吸引敌人的防空火力,为战斗机开辟突防通道。
从性质上讲,与之前的攻击战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反舰导弹攻击与近距离攻击衔接得更加紧密。
当然,这个变化已经足以提高战斗机的突防效率了。
要知道,现代海军的防空作战都是以秒为单位计算时间,很多时候,几秒钟就能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败。
两波衔接紧密的攻击,等于节约了数十秒时间。
此时,美军第四舰队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
当美军防空战舰倾力拦截数百枚轻型反舰导弹的时候,携带着反舰制导炸弹的J-33机群已经取得突破,而且进入了投弹区域。结果就是,当美军的防空战舰探测到急速拉起的战斗机的时候,已经来不及进行拦截了。
六点二十分,第一批二十四架J-33投下了反舰制导炸弹,重点打击了美军防空战舰。
这轮打击非常成功,因为“美国”号航母战斗群在最前端,而此时该航母战斗群只有一艘防空巡洋舰。
结果就是,不但这艘防空巡洋舰得到重点照顾,顶替防空巡洋舰的一艘多用途驱逐舰也遭到重点打击。
相对而言,驱逐舰的防空能力显然不如巡洋舰。
正是如此,这批J-33不但攻击了“美国”号航母战斗群的护航战舰,还攻击了后方“企业”号航母战斗群的护航战舰。
第二批二十四架J-33进入时,几乎毫无阻拦的攻击了两艘航母。
等到第三批二十四架J-33进入时,重点攻击了最后方的“小鹰”号航母战斗群,而且同样首先打击了防空战舰。
六点半之前,第四批与第五批J-33都投下了炸弹。
最后到达的是只有十六架J-33的第六批机群,这些战斗机把炸弹全投向了“美国”号与“企业”号航母。原因是,第四批与第五批J-33重点轰炸了“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反而忽略了前方的两艘航母。
可以说,这是一次相当致命的打击。
虽然攻击结束时,三艘“美国”级超级航母都没沉没,仍然顽强的浮是海面上,但是已有三分之二的护航战舰被击沉,而且三艘航母全部遭到重创,不但丧失了作战能力,航速都降了下来。
直到这个时候,第三舰队派来的第二批防空战斗机才到达。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尼克松没有按计划攻击中国舰队,因为在他准备攻击时,第四舰队已经遭到打击。只是尼克松也没有及时向第四舰队增派防空战斗机,他在向美国军事法庭提交的抗辩中提到,当时第三舰队上空只有二十四架防空战斗机,而且第三舰队也处于中国舰队的打击范围之内,因此他必须留下这批战斗机。等到他调整好舰载战斗机的时候,第四舰队已经进入舰队防空作战阶段,因此他在六点前派出的增援战斗机没有冒险进入第四舰队的防空杀伤范围。
当然,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而且尼克松最终也因此被军事法庭宣布无罪。
问题是,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吗?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尼克松在六点前向第四舰队增派了战斗机,就有能力对正在攻击第四舰队的J-33机群进行远程拦截。
事实上,尼克松并没在六点前增派战斗机,而是在六点后才增派的战斗机。
在六点前,第三舰队确实紧急出动了一批防空战斗机,只是没有派往第四舰队,而是向北扩大了防空范围。
必须承认,尼克松这么做没有错,因为第三舰队也有可能遭到攻击。
可是在战斗结束之后,尼克松已经知道,中国舰队竭尽全力打击了第四舰队,根本没有对第三舰队构成威胁,至少在发动第二次攻击之前,不会威胁到第三舰队。结果就是,他在战斗结束后,修改了战报,把派去扩大防空范围的战斗机,说成是派去掩护第四舰队,也因此洗脱了罪名。
当然,第四舰队也因此覆灭。
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切记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