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一网打尽

被电磁武器瘫痪后,第三护卫群的十艘战舰只能坐以待毙。

根据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战记录,六点十八分,“足炳”号被第一枚反舰导弹击中,在接下来的半分钟内,又被二十三枚反舰导弹击中。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大型战舰在坚持了不到十分钟后翻覆沉没,仅有三名冲上露天甲板的水兵幸存,包括舰队司令官长野知男少将在内的三百三十八名官兵阵亡。

“足炳”号首先遭到攻击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它是舰队旗舰。

作为“爱宕”级的二号舰,“足炳”号是第三护卫群里排水量最大的战舰,因此雷达反射信号最为突出。更重要的是,在防空作战中,“足炳”号是指挥中枢,一直在为其他战舰分配防空任务,电磁辐射非常明显,简直就是一台大功率微波发射器。C-806具有多种引导模式,在选择攻击目标的时候,肯定使用了被动雷达,并且由此确定“足炳”号是最有价值的攻击目标。

结果就是,首先突破舰队防空网的反舰导弹全部奔向了“足炳”号。

被二十多枚反舰导弹击中,别说是一艘排水量只有一万吨的驱逐舰,即便是排水量超过十万吨的超级航母也很难幸免。

战后,日本对“足炳”号的遗骸进行了勘测,发现二十四枚反舰导弹均击中左舷,且命中点都在水线附近。对于这艘长一百六十五米的战舰来说,这绝对是天大的灾难。以C-806使用半穿甲战斗部的威力计算,一枚反舰导弹能在舰体上撕开一条长约十米的大窟窿,平均十六枚反舰导弹就能彻底炸掉“足炳”号的左舷,二十四枚反舰导弹肯定会重复命中,对舰体结构造成致命损伤。

正是如此,“足炳”号才迅速翻覆沉没。

两分钟后,“妙高”号驱逐舰也被导弹击中了。

以当时的情况,首先击中“妙高”号的两枚C-806肯定是在攻击“足炳”号时脱靶,没能命中,随后转为攻击次要目标,即第三护卫群里的另外一艘防空驱逐舰,而没有绕回来攻击“足炳”号。

没什么好奇怪的,几乎所有性能先进的反舰导弹都有再搜索与再攻击能力。

因为C-806的初始技术来自俄罗斯的“俱乐部”反舰导弹,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加上了目标信息储存能力。说得简单一点,进入攻击阶段之前,C-806会储存几个目标信息,然后攻击首要目标,脱靶后自动攻击次要目标。只要导弹的弹头还在飞行,就会依次攻击之前锁定的几个目标。

作为“金刚”级驱逐舰的三号舰,“妙高”号显然排在第二位。

从排水量上看,“妙高”号仅比“足炳”号轻了几百吨,舰长只短了四米,两者的雷达反射信号基本没有区别。

如果只被两枚导弹击中,“妙高”号还不至于沉没。

以C-806的威力,特别是仅有二百五十公斤重的战斗部,至少需要四枚才能彻底瘫痪万吨级驱逐舰。

击沉的话,则需要六枚以上。

被导弹击中后,“妙高”号立即减速脱离编队,同时开始损管作业,第一批损管人员在一分钟后就冲上了露天甲板,开始灭火。与此同时,战舰上的官兵关闭了水密门,防止海水从破损处涌入,也为了防止火势蔓延。

殊不知,在这个时候关闭水密门,等于锁死了逃生通道。

最明智的决策是立即弃舰,让官兵跳海逃生,甚至不要放下救生艇。

因为,数百枚反舰导弹就在数十公里之外,五分钟后就将到达。

“妙高”号的舰长没有下达弃舰命令,因为战舰还没有沉没的危险,而按照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战守则,舰长必须尽一切可能保住战舰。

为了防止火势蔓延,“妙高”号关闭了主推进器,速度迅速降低。

也许,这是最明智的决策。

减速后,“妙高”号脱离编队,伴随行动的两艘“高波”级驱逐舰冲到前方,附近还有两艘“村雨”级驱逐舰为其充当挡箭牌。

结果是,在大批反舰导弹到达时,首先倒霉的就是这四艘驱逐舰。

此外,伴随“爱宕”号活动的四艘多用途驱逐舰也遭到了导弹攻击,而且均在六点三十五分之前沉没。

大概在六点三十分左右,“妙高”号才再次被反舰导弹击中。

如果舰长在六点二十分下令弃舰,战舰上的官兵肯定有足够的时间跳海逃生,说不定还能放下几条救生艇。这样一来,在搜救力量赶到之前,这些官兵都有可能幸免,也许还能救援其他战舰上的落海官兵。

可惜的是,直到再次被反舰导弹击中,“妙高”号的舰长都没有下达弃舰令。

“妙高”号上的三百名官兵中,有不少是被舰长迂腐的执行条例害死的。

要知道,当时“足炳”号已经沉没,其他八艘驱逐舰也被导弹命中,最多的一艘被超过三十枚反舰导弹炸成了碎片。即便如此,仍然有超过一百枚反舰导弹没有找到目标,结果全都盯上了“妙高”号。

被一百多枚反舰导弹击中是什么后果?

显然,没人知道,因为“妙高”号上的官兵无一幸免,而当时跳海逃生的官兵中离得最近的也在十几公里之外。

根据战后对“妙高”号残骸的考察,这艘战舰在沉没前就被反舰导弹“腰斩”。

不是纵向腰斩,而是沿着战舰的水平面腰斩。

说得简单一点,沿着水线,战舰水下部分与水上部分完全脱离!

从战舰的受损情况来看,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反舰导弹击中了“妙高”号的左舷。受爆炸等因素影响,还有三分之一的反舰导弹脱靶。因为附近没有其他可以攻击的目标,所以这些反舰导弹折返回来后,击中了“妙高”号的右舷。

遭到来自两个方向上的导弹打击,即便当时在露天甲板上的日本官兵跳海,也不可能游到危险区之外。

因为战舰两部分的沉没地点相隔近两公里,沉没海域的水深不到两公里,所以“妙高”号在沉没之前就已断裂。

随着“妙高”号在六点三十三分沉没,第三护卫群全军覆没。

事实上,最后沉没的不是“妙高”号,而是“村雨”级的“夕立”号。这艘驱逐舰被十七枚反舰导弹击中,在海面上坚持了十五分钟,最终在六点三十七分沉没,有七十八名官兵幸免。

从六点十八分算起,第三护卫群仅仅坚持了十五分钟,即便按照最后一艘战舰的沉没时间计算,也就坚持了不到二十分钟。

六点四十分,E-3G发出了第三护卫群全军覆没的消息。

跟随舰队沉入大海的,还有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二千一百六十七名官兵。因为有七十七名失踪官兵始终没有找到,所以准确的阵亡人数是二千二百四十四人。此外,空中自卫队还在交战中损失了三十九架F-22A,其中七架被舰队防空导弹击落,二十七名飞行员阵亡,其中二十一人来自美国。

收到消息的时候,木村小次郎第一次有了自裁的念头。

只是,他没有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而是第一时间向首相汇报了交战情况,承认为舰队作战失败负责。

小林光一没有指责木村小次郎,而是要求他坚持作战。

正是这点鼓励,让木村小次郎放弃了自裁的想法。

第三护卫群完蛋了,可是联合舰队还在,而且战斗还没结束。

冷静下来后,木村小次郎给今井利村打了电话,询问空中自卫队能否为联合舰队进行决战提供空中掩护。

以当时的情况,木村小次郎很有可能孤注一掷,把联合舰队派上去。

只是,今井利村的回答非常干脆,在损失了三十九架F-22A之后,空中自卫队无法为舰队提供空中掩护。

没有空中掩护,联合舰队肯定打不过东海舰队。

甚至可以说,东海舰队完全没有必要跟联合舰队决战,而会用空间换时间,等到中国空军缓过气来,再迎战联合舰队。

对中国空军来说,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再次组织起空中打击。

显然,空中自卫队不可能在几个小时内获得足够为联合舰队提供掩护的战斗机。

联合舰队必须撤退,可是木村小次郎不想就此承认战败。

七点十五分,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木村小次郎给联合舰队下达了撤退命令,让其退到冲绳以东海域。

随后,他又给第一护卫群下达了命令:全速赶往大隅海峡,进入东海。

在他看来,只要第一护卫群进入东海,海上自卫队就没有战败。至于在哪里活动,并不重要。

从战术上讲,木村小次郎的选择没有错。

第一护卫群走大隅海峡,可以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活动,必要的时候还能退到长崎与鹿儿岛,避免与中国军队交战。

问题是,如此仓促的战术决策,显然不是十分周密。

当时,木村小次郎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海军的潜艇。

在第一护卫群收到命令的时候,腾耀辉也收到了由空军提供的确切消息,第三护卫群已经完蛋,日本空中自卫队收缩了防空巡逻区域。

为了确认战果,腾耀辉让空军出动了一架Mig-31。

七点半左右,空军送来新的情报,联合舰队已经转向,正全速驶往冲绳,将在三个小时后离开东海。

这下,腾耀辉不得不承认,牧浩洋与杨禹方的判断没有错,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打击对象就是登陆舰队。

只是,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联合舰队溜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