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的文化环境泛指影响和制约群众文化生成、发展的国内和国际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主流思想和道德观念、人们的文化素质、文化产业、外国文化的影响和国际文化交流、宗教、哲学等。文化环境的因素复杂多样,本节重点分析历史文化传统、人的素质、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对于群众文化的影响。
一、历史文化传统对群众文化的影响
历史文化传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支配着整个国家、民族的一种习惯势力和精神力量,一种集体潜意识,它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群众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成为群众文化生态的根基[2]。历史文化传统对群众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文化传统通过诸因素的作用,使群众文化有深厚的社会根基
传统文化因素包括:制度、风俗、道德、思想、艺术、生活方式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和群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传统的文化习俗风情活动,如春节放爆竹、贴春联、看社戏,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传统的民间艺术,如跑旱船、踩高跷、走花会等;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如“忠孝节义”、“重伦理”、“和为贵”等,都反映在群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之中。其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是在长期传承发展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的特色习俗,各民族有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汉族的春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三,彝族的火把节等。这些传统节日直到今天,依然是群众文化的重要载体。许多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还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伊斯兰教的开斋节、佛教的灯节、基督教的圣诞节等,也构成了群众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些历史传统文化流传上千年,已经成为本民族的传统、习惯和精神力量,渗透到各民族群众文化形式和内容之中,影响和制约着群众文化的生成和发展。
(二)文化传统成为影响和调节群众文化生产和发展的超稳态系统
由于文化传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立性,历史发展了,时代变化了,传统文化也在发展变化,其对群众文化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但是文化传统的潜意识依然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社会心理和人们的思维,使群众文化表现为一种内在的自我制约的历史惯性运动。春节逛庙会是北京人的传统习俗,这一传统文化活动尽管在“**”中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吹,就迅速恢复,并不断发展,逛庙会依然是北京参与人数最多的一项春节活动。
(三)文化传统的消极作用
中国文化传统历经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封闭的社会环境等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具有鲜明的两重性。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千古传诵的名句名言。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糟粕和消极因素,如“官本位”、“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男尊女卑”等言论和思想,以及封建迷信等。消极的文化传统也渗透到群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之中,产生消极的影响,造成群众文化中落后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冲突。因此,改造底蕴深厚的文化传统,也是群众文化需要正视的课题。
(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由于群众文化与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群众文化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群众文化要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使其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成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特色群众文化的重要载体。群众文化还要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阐发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案例:蓝墨水上游的动人新歌——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
汨罗是龙舟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278年,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边悲壮一跃,以身殉节,沿岸百姓竞相划船打捞。为表达对屈原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此后每年的端午节,汨罗江上鼓声震天,千舟竞发,呐喊声不绝于耳。这一习俗世代相传,演变为“龙舟竞渡”,并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孕育成深厚的龙舟文化,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岳阳市委、市政府将中断6年之久的龙舟节提上议事日程,把赛场迁移并固定在屈原投江地汨罗,当年,汨罗人在汨罗江修建了国际龙舟竞渡中心。这一年的龙舟节,汨罗江畔楚旗飘飘,楚乐悠扬,著名诗人余光中引领30余万中外观众同诵《离骚》,气势空前;古老神秘的祭龙仪式和“九子造龙舟”等一系列充满地方民俗特色的节目,凸显湘楚文化的楚风巫俗;22艘分别以“离骚”、“天问”、“橘颂”等为主题的彩船,鱼贯驶入赛场江面,引人穿越2000多年的历史时空,让人感受到古老东方湘楚文化的气息;来自新加坡、澳大利亚、菲律宾以及山东、天津、湖南的20支中外龙舟队同江竞技;龙舟文化论坛、“龙之魂”晚会、经贸洽谈等活动相继推出。一首由汨罗人自己创作的民歌《世界有条汨罗江》从此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
2006年举办全国龙舟月启动仪式暨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2007年汨罗与上海天娱公司联手,精心策划了“中国农机杯”2007中国汨罗江龙舟节,2008年端午节前夕,北京奥运圣火在汨罗江畔**传递,2009年“疯狂龙舟”大型创意龙舟赛火爆一时,并由湖南公共频道全程录播。
汨罗市委、市政府大胆探索,闯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充分挖掘节会商机,优厚回报赞助企业,实现互惠多赢”的运作机制:协议一经达成,为提高赞助商知名度的新闻发布会、签约仪式、全方位的宣传随之进行;现场广告、产品推介等立体回报随之推出,赞助金便涌入了组委会的账户。这种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收到了举办方与赞助商双赢的效果。
汨罗通过传承龙舟文化实现了“多元效益”。
①挖掘优秀龙舟传统文化的内涵,建立了“龙舟文化”传承机制。
②形成群众文化的品牌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③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2004年,汨罗全年旅游收入约2000万元;2005年龙舟节期间,汨罗旅游收入达2400万元;2009年达到1.5亿元。
④招商引资和经贸洽谈卓有成效。五年龙舟节期间,汨罗共签约项目342个,合同引资186.3亿元;中国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新加坡)等30家企业与国内外客商签订产销合同47个,标的87.6亿元。
⑤提高了龙舟故里应有的地位。每年的龙舟节,汨罗不仅成为世人关注之地,更是境内外媒体争相聚焦之处。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奠定了“龙舟之源在汨罗”的正宗地位。
案例:山东省群众艺术馆“齐风鲁韵”传习大课堂
山东是孔孟之乡、齐鲁之邦,拥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文化。自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已建立健全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全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项,国家级名录项目153个,省级名录项目419个,市级名录项目1415个,县级名录项目5104个。
“齐风鲁韵”传习大课堂活动是以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内容,以校内外教学示范点和群众文化服务网络为平台,以教学、演示、互动为形式的大型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列活动。通过培训,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辅导培训活动。
为使传习活动有依托,山东省已命名9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7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20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充分发挥院校、科研机构、演出团体在传习活动中的优势和作用。同时鼓励公益文化单位、民间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活动,目前已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49个。以此为依托,根据社会各界的需要,挑选名师,采取特色培训班、专家讲习班、交流座谈、考察学习、艺人现场教学互动、现场展演展示、出版各种书籍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开班以来,全省已成功举办各类高层论坛和传习班200余期,受众达上万人次;举办各类专业培训讲座500余次,全省18000余人次从中受益;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1000余场次,直接观众近1000万人;开展面向全省十七个地市群众文化干部的辅导培训100余期,培训人员万余人;全省共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书籍400余册(套);各市艺术馆、文化馆也经常性地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班,在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中心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或活动小组等,有效地拓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增强了传习活力。
在“齐风鲁韵”传习大课堂的影响下,建成了济南市馆驿街小学曲艺教学示范点、回民中学古琴教学示范点、经十路小学京剧教学示范点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传统民族艺术教学示范学校,此外共有417所中小学将民间艺术纳入教学内容,成为名副其实的传习“大课堂”。
2011年10月,以“保护传承、合理利用”为主题的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举办,共有65万人次参观展览、观看演出,来自全国各地的505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签约额达432亿元。
2010年11月至今,“齐风鲁韵”大课堂走进澳门,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在澳门世界遗产卢家大屋进行现场展览展示活动。500余件珍贵实物的展览,40余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的积极参与,共同为澳门民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山东民族民间文化的窗口和平台。山东省还组织泰山皮影戏、诸城派古琴等代表性传承人前往法国、比利时、奥地利等国演出经典剧目(曲目),均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欢迎。自开班以来,山东省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达110多场次,有效地扩大了山东省民族民间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在实行“齐风鲁韵”传习大课堂过程中,全省各市、县(区)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录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工作需要、兼顾各地实际、提供公共服务的数据库群和工作平台。数据库内存文字记录4999.7万字,照片6.9909万张,录音记录87796.72个小时,摄影记录64344.29小时,音像资料34711盒,电子资料35342G。建立网站和数据库,从省中心到各个市、县(区)实现信息化联网,推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化共享,使传习活动更便捷,提高了受众人群的规模和效果。
“齐风鲁韵”传习大课堂通过以点带面、以面带体、横向贯通、纵向发展、整体提升的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对接,使之真正成为群众需要的、乐于接受的、完善的、方便的“文化品牌”。自2006年举办以来,经过精心打造和不断创新发展,已经形成了在社会上有着广泛影响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品牌。在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评选中,荣获项目类“群星奖”。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群众文化的影响
(一)人的素质对群众文化的影响
群众文化作为人类的一种创造,与人的素质密切相关,人的素质是影响群众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其中,起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是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
人的文化素质指导着人们对群众文化形式和内容的现实性选择。群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是人类知识经验的结晶,人们对群众文化形式和内容的选择取决于人们的审美兴趣和审美心理,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艺术技能,而知识、审美、技能都取决于人的文化素质。
人的思想素质影响着社会对群众文化的评价,制约着群众文化的价值取向。思想素质是指人的理想、道德、纪律等方面的精神修养,思想素质健康向上的群体和个人,追求真、善、美,喜爱和参与内容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这是当今社会的主流。而思想素质低俗、颓废甚至道德败坏的某些个人和群体,则追求低俗、腐朽甚至反动、色情的文化。
人的素质是可以提高的。群众文化不仅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而且应当通过健康向上的活动、艺术辅导和培训推动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进步;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进步又为群众文化灌注生气,使其获得价值的依据和内容。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推动着群众文化的发展和人们素质的稳步前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群众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建设的核心。群众文化参与面广、深受群众喜爱,可以润物无声地提供是非、善恶、真伪、好坏的判断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文化、思想素质;群众文化可以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鞭挞丑恶,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群众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贯彻到群众文化建设中,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汇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作为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的主旋律,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群众文化的引导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鉴别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消除群众文化中的负面消极因素,引导群众文化健康发展。
案例:浙江省“唱响文明赞歌”文化关爱老、少、边、贫地区系列活动
“唱响文明赞歌”文化关爱老、少、边、贫地区系列活动,是浙江省文化下乡、进基层活动的独特模式。
2002年9月,为推动城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省群艺馆联络省部分有较高知名度的声乐专家发起联合倡议,组建起“‘唱响文明赞歌’浙江省声乐专家辅导团”,开展“唱响文明赞歌”文化关爱老、少、边、贫地区活动。专家辅导团汇集了浙江省群众文化系统的正、副研究馆员,以及浙江省音乐家协会、省声乐协会、省合唱协会、专业院团、艺术院校的众多声乐专家组成。活动宗旨是:面向浙江省老、少、边、贫地区,大力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服务基层,服务乡村,服务社区,讴歌文明。普及声乐教育,发现培养人才。辅导团的专家们完全自愿参与,分文不取,只求奉献。
2002年11月起,浙江省艺术专家辅导团先后奔赴新四军总部旧址的长兴、开化、永嘉、常山等革命老区,龙游、桐庐等畲族地区,及舟山、象山等偏远的海岛、山区,走进乡村、社区、部队、学校,开展艺术专家辅导活动和示范演出活动。与当地共同举办大、中型示范演出活动计40余场,举办声乐、戏曲、小品、曲艺、书画、摄影大型讲座70余次,开展小规模的辅导培训活动400多次,被辅导者近5000人次,观众约20万人,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受到了各地的普遍欢迎。
2004年10月,又组建了“‘唱响文明赞歌’浙江省优秀歌手展演团”。该团由浙江省数年来在全国、全省声乐比赛中获得大奖的青年歌手组成。两团以各自的优势互补,提升活动的档次和品位。后来,又先后组建了“浙江省戏剧专家辅导团”、“浙江省优秀戏剧节目展演团”、“浙江省曲艺专家辅导团”、“浙江省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团”、“浙江省书画专家辅导团”、“浙江省摄影专家辅导团”。如今拥有8个专家辅导和展演团队,大大扩展了“‘唱响文明赞歌’文化下乡”队伍的阵营,为“文化配送”和“文化育种”拓展了活动空间,丰富了活动内容,增强了活动力量,将“唱响文明赞歌”文化下乡、进社区活动打造成省群众文化的品牌项目。
“唱响文明赞歌”文化关爱老、少、边、贫地区系列活动的特色有以下几方面。
群众文化与专业文化紧密结合。团队既有来自浙江省群文系统的专家、业余演员,也有来自专业院校、文艺院团的教授、艺术家,所有团员均为全省群众文化系统的正、副研究馆员,以及全省各大艺术院团、各大艺术院校的国家一级、二级演员,正、副教授。同时,还特邀了省内部分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等其他艺术专业的专家加盟,拓展培训辅导的内容。专业文化和群众文化结合,提升了文化活动质量与效果。
示范演出和文艺辅导紧密结合。专家们每到一地,不仅演出,还对当地音乐、戏曲、小品、书画、摄影等文艺骨干和爱好者进行辅导、培训。“配送文化”与“培育文化良种”相结合,让他们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生力军”,让文化良种在广大的基层、农村生根、开花、结果。
大型晚会与小分队演出紧密结合。大型晚会大多是结合当地的节庆活动需要,专门策划、编排,在人口集中的县城或乡镇演出。小分队演出则进村落、上渔船、下连队,能灵活机动地为偏远山区、海岛的群众演出,把文化送到百姓家门口。两种“文化下乡”模式都赢得了基层群众广泛赞誉。
常备节目与基层群文精品紧密结合。一方面,下乡的常备文艺节目能真正融入农村生活,真正引起农民的共鸣;另一方面,积极吸收当地在全国“群星奖”及全省评选中的获奖群众文化精品节目,挖掘当地特色民间文化资源,扶持农村文化新人,让基层群众文化精品登台、乡土文化人才亮相,以满足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让基层群文精品节目资源不断发挥持续效用。
动态艺术与静态艺术紧密结合。在下基层演出的同时,举行获奖群众文化书画作品和宣传图片巡展,书画专家辅导团、摄影专家辅导团吸收当地群众文化书画,摄影干部和业余骨干为基层群众送书画、写春联,给农家拍摄全家福,为农村孤寡老人拍新年照片,丰富了该项活动的节日气氛,很受基层欢迎。
三、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国际文化生态对民族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保持群众文化与国际文化生态的平衡,推动中国群众文化走出去,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外来文化对本土群众文化的影响
首先,外来文化对本土群众文化产生影响是历史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来文化对本土群众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群众文化传统审美意识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也波及群众文化。如中国人喜爱红色,认为它象征吉祥,传统的婚礼也以红色为基调。红色的中国结、大红灯笼、红绸舞,装点着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场面。西方人喜欢白色和蓝色,认为是纯洁、祥和的象征,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西式的婚礼以白色和蓝色为基调。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服饰、娱乐活动场所的布置也常常采用冷色调。
第二,对群众文化形式的影响。在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中,大量吸收了外来因素,钢琴、小提琴、电声乐器与古筝、二胡、琵琶一起进入了社区;外国的舞蹈和中国舞蹈共同展现在群众演出的舞台上;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一样成为群众文化的载体。国外的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形式都已经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我国的群众文化活动中。
第三,对群众文化内容的影响。群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在采用外来艺术形式和活动形式的同时,其内容也进入了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内容。
其次,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汇中发展和繁荣中国群众文化也是历史的必然。人类总是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养分来发展自己的文化的,在中外交往日益增多的今天,中华文化要想在世界上成为强势文化,必须要从了解外来文化,到接纳外来文化,最终消化、吸收外来文化精髓,“为我所用”。我国群众文化是在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与外来文化的交汇整合中不断发展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和交融,可以使我们的群众文化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汲取其他文化的先进因素,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输入-吸收-整合-输出”是国际文化生态的循环规律。
(二)中国群众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中国群众文化在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中担当着重要使命。中华文化之所以绵绵五千年长盛不衰、历久弥新,其内涵在于兼容并蓄和博采众长,其力量在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群众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之中,群众文化中蕴涵着许多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这些都是最受国外观众欢迎和喜爱的。要拓展群众文化对外交流和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新群众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我国群众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推动中国群众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以经济、军事为基础的硬实力竞争空前激烈,而且表现在以科技、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也十分激烈。应当看到,我国文化在全球展现独有风采和魅力的时机已然成熟。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政治联系日益密切,生产投资贸易遍布全球,为中华文化传播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对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文化传播手段更加丰富,文化创新更加活跃,我国的群众文化队伍不断地走出国门,在异国大展风采。在与各国之间开展的中俄文化年、中法文化年、中意文化周等政府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中,群众文化成为重要的内容。群众文化走出去,不仅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学习和吸收着世界文化的精华;在吸纳世界文化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群众文化,扩大了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面。
案例:“福永醒狮”走向世界
醒狮是我国一项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娱乐活动,代代相传,形成了灿烂的舞狮文化。深圳市宝安区“福永醒狮”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惊、奇、险”独特的表演特点。“福永醒狮”传承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舞狮风格形成自己的套路,屡获国内外大奖,渐成我国南狮的杰出代表。
通过举办全国性的醒狮赛事,以及参与国内外各种赛事交流活动,“福永醒狮”正走向世界。福永桥头醒狮团在各地演出,2008年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随习近平同志出访比利时参加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2011年10月,代表中国参加在马来西亚神山举行的国际狮王争霸赛,荣获银奖。
近年来,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每年下拨保护经费4万元、福永街道每年投入扶持资金10万元、社区每年投入5万元专项资金、企业赞助5万元,专门用于狮队训练、比赛、道具制作等开支。
案例:中法建交40年,巴黎香榭丽舍涌动中国春潮
2004年1月,为庆祝中法建交40周年以及中国猴年春节,在法国举办了中国文化年。与巴黎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的北京市派出了720人的队伍参加行进表演,浓郁的北京风情舞动在香榭丽舍大街。巴黎市长德拉诺埃和当时的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分别为参加游行的两只雄狮点睛,北京二中学生表演“红扇舞”轻松热烈,充满青春的活力。北京新秧歌队由平均年龄50多岁的北京居民组成,队员们灵巧地挥舞彩棒和彩帕,透着十足的精气神儿。杂技演员令人眼花缭乱的高车和抖空竹表演,京剧生、旦、净、末、丑演员的戏装亮相,威武的“秦兵”,娇羞的“宫女”,天真的卡通人物和窜蹦跳跃的“小猴”让沿途观众叫好不迭。
据庆祝活动的法方组织者加德·魏尔估计,香榭丽舍大街庆祝活动的观众至少有20万。正如当时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所说:“当中式灯笼映红香榭丽舍大街,当东方五彩文化旋风在法兰西大地上飞扬,人们领略的正是中法文化和东西方文明的和谐相处和友好交融所产生的无限魅力。”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群众文化的发展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在实践中,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分野日渐清晰,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产业与群众文化互为环境,交互作用,循环互补,共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一)群众文化是文化产业衍生和发展的土壤
群众文化为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文化产业队伍提供了人才资源。许多文化产业直接把民族民间艺术和民族民间艺术团队引进产业园区,与旅游结合在一起,向旅游者展示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族民间风情,如一些民族园;有些文化产业是把民族民间艺术加以提炼、加工,形成现代舞台艺术精品,常演不衰,如杨丽萍根据云南民族歌舞加工整理成的歌舞节目《云南印象》;有些文化产业本身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如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丰富的群众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群众文化培养了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兴趣,扩大了文化产品的市场。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和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了人们的艺术素养,增强了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使人们掌握了一定的艺术技能,也就为文化产业培育了消费市场。如马头琴是蒙古族群众喜爱的乐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就有马头琴制造产业,乌审旗通过举办马头琴艺术节,牧民在欣赏马头琴演奏艺术的同时,产生了对马头琴艺术的爱好;乌审旗组织文化馆(站)在全旗开展马头琴免费培训,参加培训的群众在培训班结业式上进行技艺比赛,获胜者奖励一把马头琴。通过培训,全旗培养了6000名群众马头琴手,50余支马头琴业余文艺团队,既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为马头琴产业培育了市场。
案例:实景剧《印象·刘三姐》
壮歌,是广西壮族民歌的总称,有独唱、齐唱、重唱、对唱、合唱等多种形式。壮族青年在约定的日子像赶集一样聚集赛歌,称作歌吁,农历三月三是广西壮区最盛大、最著名的歌吁。一部《刘三姐》电影让壮歌唱响祖国大地,刘三姐也成为壮族民间歌手的代表性艺术形象。
由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文华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等投资制作的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取材于壮歌和电影《刘三姐》。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成为演出场地,十二座山峰作为演出背景,广袤无际的天穹是演出的天幕,构成全世界最大的山水剧场。四季景色不同,晴雨变化不同,演出的环境和景致也不相同。有67名中外艺术家参与创作,600多人参加演出。除广西锦绣漓江艺术团、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宜州刘三姐春光彩调艺术团参加演出外,还有沿江五个村庄的渔民参演,他们白天劳作,晚饭后划着竹排来参加演出。还有来自山区的侗族小歌手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姑娘,她们以原始的嗓音歌唱,朴素的动作舞蹈,在山水之间显得很美,也很真实。
这部作品于2004年3月20日正式公演。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看过演出后如此评价:“这是全世界看不到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飞机票飞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演出成为世界旅游组织最佳休闲度假推荐项目。
2004年11月,以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核心项目的“中国·漓江山水剧场”(原“刘三姐歌圩”)荣获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群众文化的繁荣
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繁荣,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使群众的审美鉴赏能力不断提高,刺激了文化需求的增长,推动了群众文化质和量的提高。如石家庄市新华区兴办的文化夜市,把最能代表该区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和原生态文化艺术的于底舞龙、康庄跑驴、岳村秧歌、赵陵铺火流星、东三庄舞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进广场夜市;为辖区内传统木偶、剪纸、糖画、捏面人、脸谱、刀画、彩线编织、风筝、烙画、布艺等各具特色的民间艺人提供空间;组织辖区内文化团体、民间艺术家、广场文化志愿者队伍,开展“经典电影”、“广场表演”等“文化套餐”进夜市活动。文化夜市中注入群众文化元素,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需求,繁荣了文化市场,也提高了群众文化水平。
文化产品的创新,特别是创意性文化产品的传播,刺激着群众文化新形式和新内容的生成。文化产业的注入,使得原有的群众文化变得丰富多彩。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博物馆内有一个儿童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魔幻城”,是一个文化与娱乐并存的空间。它以现代及未来科技中的建筑意象为载体,打造具有时尚风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区,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的锦绣繁华。儿童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和教育的基地,融合科技展厅、卡通剧场等功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立体式的参与和互动。如带有换像技术的川剧脸谱,能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一把什么叫变脸,可以由群众拨动的琴弦也处处皆是。户外露天演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尚舞蹈和世界各地的狂欢节庆都将在这里轮番上演。大大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传播手段。
文化产业和专业文化工作者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发挥着指导、辅导与骨干作用。有许多文化产业直接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在各地的品牌性文化艺术节上,都有文化产业或出资、或冠名支持,专业与业余文艺工作者同台演出,已经是屡见不鲜的现象,专业文艺院团送文化下乡,进基层,到工地,已经成为常态,文化产业和专业文化工作者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为群众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