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随心所欲的周幽王

太子宫涅在父亲周宣王的灵柩前即位,也就是后来的周幽王。立申伯的女儿为王后,申后之子宜臼为太子,将申后之父申伯进为申侯。

周幽王其人以他父亲的评论,那就是“暗昧”,意思是不明事理,糊涂之极。这是周宣王从能力方面对他的了解,其实周幽王的性格更有独特之处。从性格上说,他是触电般的性格,闪电般的变化。变化无常,今天是风,明天就是雨。早上说起一栋大高楼,刚把架子搭好,晚上就命令拆了咱刨一深井,灌溉花园。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周幽王这个人从品质上说应该不属于人品很好的那种人,没有什么情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暴戾。即便是在位父亲守孝时期,那也是夜夜笙歌,饮酒作乐。

等到姜太后悲痛过度很快去世之后,周幽王更加无所顾忌,甚至连周天子的本职工作也不能好好完成,经常无故缺岗。

申侯多次劝谏,根本是对牛弹琴,无奈申侯退居申国。这时候尹吉甫、召虎这一些顾命大臣相继去世,周幽王更加无所顾忌。老爸加在头上的最后一道禁制也失去了,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周幽王任命虢公、祭公,外加尹吉甫的儿子尹球,位列三公。这三位就一个最大的优点,阿谀奉承。这下子满朝文武只有司徒郑伯友是个正人君子,周幽王看见就心烦,边去!

这日子过的多舒心,逍遥自在!

这一日上朝,有大臣启奏,泾水、黄河、洛水三川同日地震。周幽王心大啊,说这都是正常的,退朝吧。

太史伯阳父和大夫赵叔带散朝之后都是忧心忡忡。太史伯说这三川是我们大周的根据地啊,这哪儿能说地震一起地震呢?这大周朝能安然无恙吗?赵叔带不由得苦笑,不管什么地震了,你就看看现在,小人当道,国政混乱,能有好吗?不行,我得进谏。伯阳父说你呀,我看你说了也没用啊!

俩人正在议论,不提防隔墙有耳。

对于领导错误,下级怎么能私自议论呢?无论你出于好心或者坏心,总之是不对。

早有耳报神传到虢公石父那儿。这虢公本来就是靠拍马屁混了个三公的头衔,最怕别人进谏说他不好。不干活的闲人,只能靠挑干活的人的毛病,才能维持自己的地位。所以这时候直接进宫跟周幽王汇报,说这太史伯和赵叔带俩人可嘀咕您坏话了。周幽王倒没有听信,大约觉得自己最英明,说这俩糊涂玩意儿,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赵叔带开始反复进谏,岐山守臣也上奏岐山又崩塌了,压坏了很多老百姓的房屋。周幽王一点也不着急,来吧,咱们干点正事吧。命令举国上下寻访美女,充实后宫。

这下子赵叔带是真的伤心并且灰心了。暗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不用什么预言地震的,也能看出来这是没好了。举家搬迁,去往晋国。后来成为赵氏之祖,后来参与了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三分晋国,成为诸侯。

赵叔带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大夫褒珦听说急忙进谏,说大王啊,您这么对待贤臣,小心国家有变!周幽王大怒,敢威胁我,命令将褒珦囚禁入狱。

这下子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再没有大臣敢进谏了。

据说她就是那个卖桑木弓箭男子的养女。据说养父因为抚育幼儿艰难,将她送给了姒大的妻子。两次被遗弃的经历,还好都只是襁褓之中,并没给她留下什么伤痛阴影。

青山绿水之中,她也长做这山水间的一道风景,清然出尘,足为青山增色。

再说褒珦因为进谏被囚,成为家人一大心事。褒珦的儿子褒洪德在征收税负的时候来到了农村,巧遇这女子,一见之下,惊为天人。不想这穷山僻壤之中,有此倾国倾城之色。

这时候倒触动褒洪德的心事,父亲被囚禁三年,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却一直没有办法使父亲脱此牢狱之灾。眼前这个小姑娘,却仿佛给他带来一线生机。褒洪德遍访左邻右舍,知道这小姑娘今年十四岁,不过是姒大家的养女。回家之后立刻禀报母亲,说如果将其买来献给天子,或者能宽恕父亲的不赦之罪。这也是散宜生当年贿赂纣王,救出周文王的计策。母亲命令他即刻去办。

褒洪德救父孝心足矣,能够投其所好,说明他也是个聪明人。但是他忘记了,自己的父亲是因为直言进谏被囚禁的,如此救父,不正是违背了父亲的做人准则吗?

或许他没有想到这一点。而他献给周幽王的褒姒,也成为周王朝变乱的导火索。

救父心切的褒洪德找到姒大,出高价将褒姒买回家。作为一名美女,褒姒如今缺少的只是包装。褒洪德深知要让周幽王一见倾心,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于是在府里为褒姒调养身体,置办高档服装,教导礼数。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忽然从每天打水劈柴,变成了锦衣文秀的大家闺秀。

等到褒姒从气质上、礼仪上全面提升以后,褒洪德将褒姒带到了镐京。

当然开始是先说自己的父亲实在罪当万死,但是作为家属,我们千方百计想挽回这个不可饶恕的罪过。怎么挽回呢,献上美人褒姒,还请您宽恕。

周幽王即刻宣布命褒姒上殿,果然是闻所未闻的美女,真正艳光四射,光彩照人。其他各处所献美女,在褒姒面前真正不值一提。周幽王马上降旨,命令褒珦出狱,官复原职。从此周幽王一连十日不早朝。

周幽王自此与褒姒在琼台居住,再也没进过申后的后宫。

申后本为申侯之女,身份高贵,品行善良,基本上就等着别人欺负了。作为皇后她实在没有后辈皇后吕后的心机,更没有武后的杀伐决断。甚至对于周幽王这样一个人,她居然是深爱着的。这从她得知褒姒得宠的反应可以推测出来。她没有像别的皇后一样使什么阴谋诡计,居然就趁周幽王在的时候直接去教训褒姒。可想而知申后的结局肯定是自己受伤。

褒姒出身贫家,经过褒洪德的教育,对于宫中礼仪自然也很熟悉。可是她并没有去拜见皇后。明摆着去见皇后肯定得受辱,为何还要去见呢?当然这也是仗着周幽王的宠爱。在这深宫之中,年幼的褒姒,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准则。

申后日日垂泪,对褒姒实在是恨得牙根痒痒,但是却毫无办法。可见申后确实是纯良之人,对于暗害下毒设计这些宫心计毫无了解。越没办法,越是增加了这仇恨。

太子宜臼为此深为忧虑,娘俩一商量,这都是褒姒这妖女祸乱宫廷。这太子宜臼也不是什么明白人。周幽王如果是个贤明天子怎会受褒姒迷惑呢?或者反过来看,周幽王暗昧如此,即便没有褒姒,也有其他的莺莺燕燕。反正妖女是少不了的。

申后已经被周幽王丢弃脑后,申侯也退居申地,作为太子最应该做的,恐怕只能是哪儿凉快哪儿去了。小心活着为上。

多年养尊处优,让宜臼不能容忍别人欺辱自己的母亲,必须让这妖女受辱。太子宜臼告知申后,一切只看明日,必当为母亲出了这口恶气。

明日是朔日,阴历每个月的初一,这一天大臣必须拜见天子。

趁着周幽王早朝,太子宜臼命身边亲信跑到褒姒居住的琼台,故意乱摘花朵。褒姒这边宫女一看踢场子跑到琼台来了,东宫很了不起吗?两边宫女闹闹嚷嚷争执不休。褒姒听到吵嚷声步出琼台,还没说话,忽然被人揪住头发。原来太子宜臼演了一出引蛇出洞,这时候亲自上场了!

一个是周天子捧在手心里的宠妃,一个是为母出气的太子,一句话没说已经开始全武行上演。两边宫女已然呆若木鸡,太狠了,直接上手啊,谁也得罪不起,呆了半天全部跪下叩头,求太子爷饶命啊!

什么也不说,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片刻周幽王下朝归来,一见褒姒这样子实在吃了一惊。要说褒姒虽说年幼,但是的确是聪明。她心里明白,自己得到的恩宠已经犯了众怒,况且自己再得宠也不能与申后相提并论。于是此时她选择了示弱。有时候得理不饶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而示弱,往往激发起别人的同情心,收到意外的奇效。尤其是在宠爱自己的周幽王这里。

按照褒姒的说法,太子是为母出气,那脾气绝对是不死不休。而她已经身怀六甲。为了避免这种争斗,保全生命,求周幽王就让她出宫,保全她母子性命。

周幽王本来想太子宜臼如此,当然是申后的主意。但是要是让宜臼打死褒姒,那是断断舍不得的。为了避免这种矛盾冲突,也只能让太子离开。于是降旨将太子宜臼发去申国,交由申侯教训。可以说,此时周幽王只是为了避免太子宜臼与褒姒矛盾的激化,否则不会将太子送去申国,那可是去了姥爷家,有多少机会串通闹事呢?

这件事情中,他唯一没有考虑安排的,恰恰是深爱他的申后。自从太子被罚出宫,申后陷入到更大的精神危机中,丈夫已经是别人的了,儿子又被那个狠心的爹发配到姥爷家,自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一个,于是整日以泪洗面。可是这样伤心却平静的日子,也不长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