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诗经?邶风?二子乘舟》

《诗经》里的这首诗讲了一个异常惨痛的悲剧,一个**所产生的悲剧,这个悲剧基本上决定了卫国衰落的命运,也让卫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被历史拋弃的大国。

这首诗的主人公叫宣姜,她的悲剧比庄姜还要大,而且宣姜的悲剧完全是由一个男人造成的。这个男人就是卫宣公。

《红楼梦》里焦大怒骂贾府:“扒灰的扒灰(公公勾引儿媳,暗指贾珍和秦可卿有染),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骂王熙凤和贾宝玉有一腿)。”

我敢肯定,焦大应该是不知道有卫宣公这么一号的,如果知道,他肯定会骂得更难听。

先来看看卫宣舍何许人也。

在上一章里提过,卫国的州吁杀死了庄姜的养子完做了卫国的国君,也就是卫桓公。

帮助州吁完成这件事的人是他的一个铁哥们叫石厚。

石厚的父亲石蜡,大义灭亲(此成语就来自于此),干掉了自己的儿子,然后又联合陈侯干掉了州吁,立了桓公完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晋(当时还在外国)做了卫国的国君,这就是卫宣公。

可是令石蜡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不惜杀掉了亲生儿子而迎回来的这位“爷”,竟然还不如州吁。历史上所有的文字里,没有记载过他任何正面的事迹,有的只是他老人家的种种风流韵事。

当然卫宣公承袭王位的时候,大家对他的印象是很好的,《左传》上说:“善其得众。”但是人们很快就发现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浮出了水面。

卫宣公很色,而且已经色到了无与伦比的境地。他竟然看上了自己的庶母夷姜(这个女子也是齐国人,所以用姜姓),并与之私通,这个故事我最早是在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里看到的,我一直以为这是冯梦龙杜撰的故事。后来看了《左传正义》才知道自己错了。

《左传正义?桓公十六年》记载,“卫宣公蒸于夷姜”。杜预注解说:“上**曰燕”。

注意杜预的注解,上**的意思就是卫宣公和老爸卫庄公的女人好上了。好了就好了吧,搞搞一夜情也就完了,结果夷姜被搞大了肚子,而且还把孩子生了下来,这个孩子取名叫伋(也叫急),这个名字贴切,能不急吗?

这个孩子被生下来后,怎么处理的正史上没有记载。《东周列国志》上说他被寄养在了民间。我觉得放在宫里也无所谓,卫宣公拿儿子当兄弟看呗。

卫宣公即位后,还是很喜欢夷姜,他不顾一切地将夷姜立为夫人,把伋立为了太子。《史记》上说:“宣公爱夫人夷姜,夷姜生子伋,以为太子。”伋长大了,该娶老婆了,结果卫宣公为他准备了一门好亲事,就是当时齐僖公的女儿,当时闻名全周朝的大美人宣姜。

《诗经?邶风?新台》有一句:“燕婉之求。”

这句话是表达当时宣姜的心情的,意思是说,宣姜非常情愿地来到了卫国,嫁给了一个好男儿。从这句话中我能体会到当时宣姜很高兴,认为自己嫁了一个如意郎君。

那好,是谁打动了这位当时全国首屈一指的大美人的芳心呢?是卫太子伋,可见太子伋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物,太子伋长相如何不知道,但从后边的故事不难知道,至少在人品上他是值得女性期待的。

可是,就是这样一桩看似美满的包办婚姻,结果却演变成了一出悲剧。因为太子伋虽然是个正人君子,但是他的爸爸太过于禽兽了,不,还是不要侮辱禽兽这个词了。

就在宣姜嫁到卫国后,令大家瞠目结舌的事情发生了,卫宣公竟然高筑了一座新台,把自己的儿媳妇留下来霸占了。大家一定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吧,上**母辈下奸儿媳,就是这个卫宣公做出来的(当然后边还有效仿的人,鲁惠公后来也娶了自己的儿媳妇,还有唐明皇……)。

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这件事情是不是一个阴谋呢?也就是说是卫宣公这个色老头在卫国看到了宣姜的美貌,临时见色起意,生了歹心,还是他提前就预谋好的,儿子娶亲只是个幌子,卫宣公早就得知宣姜的美貌,怕宣姜拒绝自己的求婚,所以才拿儿子的名头骗来宣姜,再把生米煮成熟饭。

我的结论是这绝对是一出早就精心设计过的骗婚阴谋。

为什么娶亲的时候,伋没有在新郎的位置上,而是让老爹钻了空子,这种时候还有比娶媳妇更重要的事情吗?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卫宣公故意支开了伋。估计当时卫宣公的口气是:“儿子,你去帮老爹办点事,回来再圆房。”

还有一点可疑就是齐僖公的反应,历史上他对此事件的反应根本没有记载。没有记载是什么意思?那就是默认。或者说他也是阴谋的参与者。十几年后,从宣姜第二次婚姻悲剧中我们可以了解齐国奇怪的外交政策,可以说齐僖公确实有可能是同谋。

我们再来看看公子伋对这件事情的反应,也是完全没有记载,他只是默默地接受了他老爹给他安排的另外一桩婚事。《史记》记载:“更为太子取他女。”厚道的太子伋就这么与美丽的新娘擦肩而过了。

我们并不能责怪公子伋,因为古代中国人的文化传统里面,杀了人有两个理由是可以被免于死刑的,一个是“杀父之仇”,另一个就是“夺妻之恨”。但是当这两者处于矛盾时怎么办?你让公子伋怎么办?杀了他老爹夺回他妻子?后来的举动证明公子伋绝对是一个孝子,他不会把他老爸怎么样的。凭心而论,这件事情怨不得太子伋。

我们把这些男人都分析过了,这件事情最受伤的宣姜是怎么想的呢?

《诗经?邶风?新台》用“蘧籐”、“戚施”这几个词来形容宣姜对卫宣公的感觉。也不用我咬文嚼字的来给大家解释这两个词了,我用现代汉语直接翻译出来就是“**棍”,“流氓”,“色狼”,“变态老头”……宣姜当时可能最想说一句话:“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可是,在中国很有意思,吃天鹅肉的往往都是癞蛤蟆。可是反过来想想,让癞蛤蟆吃了的天鹅还是天鹅吗?那充其量就是只大号的烧鸡罢了。

女性的质变

贾宝玉为什么只喜欢没有结过婚的少女,说她们是水做的骨肉,因为她们纯洁。如果这些纯洁的少女结了婚,就马上会变成一潭受了污染的脏水了。现在想想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宣姜的人性退化就从此刻开始了。因为结了婚的女人,要比少女多想很多事情,孩子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件。

宣姜很快为卫宣公生了两个儿子“寿”和“朔”,又漂亮,又能生儿子,宣姜没有不受宠爱的理由,但是有人得意,便会有人失意。这个失意的人就是卫宣公的庶母夷姜,女人总有年老色衰、人老珠黄的时候。如果你在一个普通百姓家,丈夫一般会把你当作是老年的伴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少年夫妻老来伴。但是如果你在显贵之家,千万别太自信了,因为你很快就会被遗忘。夷姜的结局在《左传正义》上很明确,上吊死了。原因很简单,失宠。(“夷姜缢。失宠而自缢死”)一个背负着无数压力的女人就这样悲惨地死去了。

当然对于夷姜的死,我个人认为应该还有其他原因。因为夷姜还有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就是自己的儿子是太子。即便是失宠,自己的儿子是将来的君王,自己只要把卫宣公熬死了就行了。

可她为什么还要死呢?答案只有一个,她的儿子也已经失宠,并且是朝不保夕。

夷姜正是已经看清了这一点才彻底绝望了,因为她在卫国什么依靠都没有了。自己的儿子也即将死去,所以她选择了先走一步,选择这时候死,还会有一个给自己送终的人。夷姜的这个选择从后来的事态发展来看是明智的。

随着夷姜的死,还有一个谜团未揭开,那就是卫宣公是在卫庄公死后才和夷姜私通的,还是两个人在此之前就有一腿?

有人会问这个问题很重要吗?人都死了,干嘛还要在这件事情上纠缠?我告诉大家,如果是讨论今天这个话题,这个事情真的很重要,应该把它搞明白。但是这个问题现在解释有点乱,等我把宣姜的第一个悲剧讲完,再给大家解释,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很多时候,女人都在结婚后被改变了。她们不再保持着那份少女的纯真,随之而来的是对金钱的渴望,对丈夫和儿子不切实际的希望。

宣姜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她开始拋开了少女浪漫的猜想,而转化为了一个处处为自己儿子前途着想的母亲角色。

在她儿子的前途上最大的障碍是什么?那就是太子伋——宣姜曾经的佳偶。

当初的恋人和现在的儿子哪个更重要?人们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有些女性舍弃了自己的孩子与旧情人远走高飞,《聊斋志异》中有一则故事就很恐怖,讲的就是一位女性为了回到旧情人身边而杀掉了与自己前夫所生儿子。但是,宣姜给出了相反的答案,儿子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结果,一个阴谋开始了:行动代号“陷害太子”,作战方法是枕边风,风向当然是朝卫宣公那吹。

《左传正义》上说:“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史记》上说:“宣公正夫人与朔共谗恶太子伋。”

历史证明,大多数男人都不是郑武公那样“老子说话就算”的大男人,他们都多少受老婆的枕边风左右。再加上宣公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和自己有夺妻之恨,所以一直很讨厌他,想要废了他。(《史记》记载:“宣公自以其夺太子妻也,心恶太子,欲废之。”)

种种原因下,卫宣公对自己的儿子起了杀心。

《史记》记载:“乃使太子伋於齐而令盗遮界上杀之。”《左传正义》上说:“卫宣公使太子伋之齐,使盗待诸莘(卫国的一个地名),将杀之。”

卫宣公让太子出使他国(“公使诸齐”),还为他亲自穿上了一件白袍的斗篷。(《史记》:“与太子白旄。”)

太子伋毫无表情地穿上了白袍,因为他知道,这不是父亲对自己的关心,而是要对自己下手了。我对历史从不做没有根据的猜测,从太子伋后来的表现来看,他早就知道父亲的意图了。

此时卫宣公通知沿路的盗贼干掉太子(《史记》:“而告界盗见持白旄者杀之。”),我估计这些盗贼是杀手假扮的,根据有两个,第一,一个国王怎么会跟一些盗贼有牵连,第二,杀手假称自己是强盗,杀死太子后可以作为意外事件,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这个时候,一个人得知了这场阴谋,他挺身而出,想要保护太子。这个人就是宣姜的大儿子寿,太子伋同父异母的弟弟。他保护太子伋的方法,被后世多位义士沿用,百试不爽,那就是替死。

寿虽然是卫宣公的儿子,但是事实证明寿是个好孩子,是一个心中有是非观念的好孩子,是个令人敬佩的好孩子,他的行为在几千年后仍被人们称为义行。

他首先得知了这个计划,并第一时间通知了自己的兄长。《史记》上说:“界盗见太子白旄,即杀太子,太子可毋行。”太子这时并没有慌张,而是镇定地说:“弃父之命,恶用子矣!”这句是《左传》上的记载,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寿看到这种情况没办法了就偷了兄长的白袍(《左传》上说是他把哥哥灌醉了)先奔着边界去了,结果杀手看到穿白袍的来了,便把寿杀了。

一般的盗贼杀完人抢了东西,一定紧张得不得了,赶紧“风紧扯乎”了。

但是我说过这帮盗贼是杀手假扮的,估计他们在验明正身时知道自己杀错人了,他们也很有可能认出来这个是宣姜疼爱的儿子寿。所以这些家伙呆在原地没走,不知道是害怕,还是惊愕,或者是没法交差。

太子伋得知自己白袍被偷,知道自己的弟弟是替死去了,马上赶了出来,发现已经晚了。弟弟的尸体还留有余温,旁边还站立着杀手。太子伋说出了人生中最后的一句话:“你们要杀的是我。关我弟弟什么事?”(《左传正义》:“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

电视剧里的盗贼一般遇上这种侠义之事,也会被感动的,然后放了这个可怜的人。但是我说过这帮人不是盗贼,他们只是杀手,他们的刀是冷的,他们的剑是冷的,他们的心也是冷的,他们最终冷酷地杀害了太子伋。

卫宣公为此失去了两个重情重义的儿子。

有一句话叫公道自在人心,卫国的老百姓对这桩惨剧非常痛惜,为他们做了一首诗,这首诗被原原本本地收录在了《诗经》之中。

《诗经?邶风?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我只用一个字形容这个悲惨的故事:叹。

很多人会感叹,好人为什么要早死,坏人为什么就没有报应。事实证明,很多时候也确实如此,但是上天是公平的,报应往往在这些坏人死了之后,就会接踵而来。因为有一种东西叫骂名,即便人死了,也会被别人谩骂上几千年,对于某些人来说这就是报应。

女人的悲哀

把报应的事情先放一放,我们先要解决前边的一个疑问。

夷姜和卫宣公的奸情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先说结论,夷姜与卫宣公的奸情是在卫庄公在位的时候发生的。

理由是卫宣公在位的时间是从公元前718年到公元前700年。只有18年的时间,因为寿和太子赴死的时间还在这十八年的范围呢。寿能做出救助兄长这种事肯定已经成年了,否则杀手也不会认错人。

所以可以肯定太子伋娶宣姜的时间应该是在卫宣公即位的初年。也就是说,在卫宣公初年,太子伋就已经到了适婚年龄。由此可证太子伋的出生时间应该是在卫庄公一朝,所以结论就是夷姜与卫宣公的奸情发生在卫庄公一朝。

大费周章地讨论这个问题,并不是我很喜欢专门研究这些八卦的事情,而是因为我想对夷姜这个女人做一个最中肯的评价。

首先,我觉得夷姜确实很****,自己的老公还没有死,就和老公的儿子搞在了一起。但是我同样觉得她很可怜,要知道如果君王已经死了再去和下任君王通奸,虽然也会留下骂名,但比较而言,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但在君王活着时就发生这种事情,那是要冒生命危险的。大家想想看,当时卫宣公并不是太子,也不是卫庄公喜爱的儿子,他甚至被发放到了外国去住。跟他发生关系,未来能有什么好处?

但是夷姜明知凶险万分,明知自己的未来可能会无比暗淡,但是她还是做了,而且还为卫宣公秘密地把孩子生了下来。我们只能用一种情况解释这个问题,当时夷姜真的爱上了卫宣公。从某种角度上讲,我非常感动。不管怎么说,我认为夷姜是一个可以为了爱付出一切的女人。

为了爱而付出一切的女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这就是我对这个女人的评价。

宣姜痛失长子,不久卫宣公也不行了。

公元前700年,这位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卫国国君去世了,对他我没有任何可以评价的了,让历史上的骂名去报应他吧。

卫国的百姓用了《诗经》中的《君子偕老》一篇来形容宣姜和卫宣公这一场荒唐的婚姻。

《毛诗序》对这首诗作了解释说:“《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失事君子之道,故陈人君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君子偕老也。”孔疏云:“毛以为由夫人失事君子之道,故陈别有小君内有贞顺之德,外有服饰之盛,德称其服宜与君子偕老者,刺今夫人有**泱之行,不能与君子偕老。”

总而言之就是说,宣姜没有贞德,只是外表漂亮,怎么能期望与夫君白头偕老呢?

王国维对这首诗有着不同的理解,他认为诗中“子之不淑,云如之何”是对宣姜不幸遭遇的同情。王国维说不斥宣姜之失德,而但言其遭际之不幸,诗人之厚也。”

我个人觉得王国维的解释是比较中肯的。

很遗憾,宣姜的悲剧并没有就此结束,更荒唐的事情还在后头。

卫宣公死后,宣姜的二儿子朔,继承王位,这就是历史上的卫惠公。

但是卫惠公与母亲曾陷害过太子,而且连累哥哥遇害,所以卫国有很多人怨恨他。

卫惠公四年也就是公元前696年,左右公子(这是个官名,估计相当于左右丞相)发动政变把卫惠公赶走了。卫惠公到了自己的舅舅家——齐国。后来齐国出兵才帮助卫惠公复辟。

在卫惠公政治流亡期间,齐国为了保持与卫国的友好关系,竟然想出了一个让人感到哭笑不得的办法。大家听完这个故事千万不要被气得晕倒。

出这个主意的齐襄公姜诸儿是现任的齐国国君,宣姜的哥哥,这个人是下一篇的男主角,如果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就不会对他出的这个主意感到意外了。

齐襄公让宣姜嫁给卫宣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硕(昭伯)。

这个决定出来后,宣姜的反应并不像她嫁给卫宣公时那么激烈,但是公子硕根本不同意。因为这是一个在伦理上真的很难让人接受的决定。

一个女子要先后嫁给老子和儿子三个人,这创下了中国历史的一个**的记录。

不过,这件事情不是所有人都反对。卫国的贵族们不想得罪齐国,都支持齐襄公的想法。《左传?闵公二年》说,“不可,强之”,意思是强迫公子硕与宣姜同房。至于怎么个强迫法,史书上也是记载不详。野史是这样说的,齐国大使公孙无知和卫国公子职作为中间人,为了完成齐襄公的命令,把公子硕灌醉,让宣姜与他同床,把生米做成熟饭。

这个说法我一直不同意。

我的看法是公子硕可能并不同意这桩婚事,但是从主观上来说他和他的老爹卫宣公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公子硕和宣姜一连生下了五个孩子:齐子、卫戴公、卫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大家看看孩子的数量,就知道两个人平时的**有多么频繁了。还说公子硕不愿意,假惺惺的骗谁啊,很明显这位公子硕是一个说一套做一套的人。

最让人为难的问题还在后边,卫惠公朔复辟后要怎么称呼这几个孩子呢?侄儿、侄女,不是。兄弟姐妹、也不是。我看卫惠公只能说一句:“我怎么有这么个妈啊”。

至此,春秋时最混乱的一场婚姻落下了帷幕。

现在我们要怎么评价宣姜这个人物呢?

《诗经》中《墙有茨》、《新台》、《君子偕老》、《二子乘舟》、《鹑之奔奔》等都是描写宣姜****的诗句。

她的绯闻满天飞,似乎宣姜只是个**娃**,丝毫不值得同情。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当时宣姜顺利地嫁给了太子伋,这些事情还会发生吗?当然,历史是不能够被假设的,但是她的悲剧确实源于一个男人,一个强行占有的男人。

“乱由姜起”,是刘向在《列女传》上对宣姜的评价,卫宣公先娶父王之妃,后夺儿子之妻,却被他一笔带过。我要告诉刘向,宣姜的所谓**,并不是她的错。诸侯都以娶“齐姜宋子”为荣,因为齐国女子都长得极美。所谓“岂其娶妻,必齐之姜?”

但是美女娶回家是要善待的,夷姜也是齐国的美女,而且为卫宣公付出了很多,可是卫宣公不但逼死了她,最后连她的儿子也不放过。一日夫妻百日恩啊,卫宣公这样一点夫妻之情都不讲的男人,才是史家应该痛斥的重点人物,应该好好书写一下他的罪恶。

我个人认为宣姜是一个本质并不坏的女人,她有七个孩子,只有朔一个人以曾经“谋杀哥哥”的罪名被赶走。剩下的几个孩子都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宋桓夫人、许穆夫人这两个女孩。许穆夫人不必说了,一位爱国的女诗人,我后边会为她单独立传。宋桓夫人史书中虽然没有记载具体事迹,但《左传》中记载,宋桓公在卫亡之后迅速作出了救卫的反应,大家是不是可以感到这里边肯定有宋桓夫人的意见呢。

从遗传学角度来说,这些孩子的身上都带有卫宣公的基因(有直系的,有隔辈的),但他们大多都是好孩子,可以推知他们大都遗传的是母亲的基因,可见宣姜不是一个很坏的女人。

我今天不想为宣姜翻案,因为在她身上发生的事情确实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爱人,用自己的真情去换取她们的真心。这是作为一个男人应该做到的。

在这里我想彻彻底底地说一句,对于宣姜的这个悲剧完全是因为男人造成的,这里有太子伋的软弱,也有卫宣公、齐襄公和公子硕这些男人的无耻。

宣姜的所谓****,是和卫宣公这些男人的行为密切相关的,是迫于无奈。男人确实应该在这个事件中负主要责任。

一个女人的**让卫国这个国家基本上处于了崩溃的边缘,这到底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命运的无奈,真是不好说,只能说历史真的很无情。

文姜,鲁国的祸端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齐子由归,既曰归止,爵又怀止!葛屦五两,冠终双止。鲁道有**,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诗经?齐风?南山》

这首诗说了两位历史人物,第一个是大禹的妻子女娇,第二个是齐国著名的美女文姜。

卫国倒了大霉,紧跟着另一个姬姓大国鲁国也倒了霉。无独有偶,鲁国倒霉也是因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齐国的文姜。

当初金圣叹批《水浒》,当他批到武松被陷害后迁怒于无辜的人的时候,他用一个“恶”字评价武松。

我想如果您知道文姜的故事,就会知道,对文姜而言,即便您翻遍新华字典、康熙字典、辞海这些书,也不会找出比“恶”这个字更贴切的评价了。

文姜的故事是我写这本书以来最复杂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牵扯了春秋初期鲁、齐、郑三国的国运走向,决定了十余个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而且这个故事里还有太多的疑问和分支剧情。所以这篇很长,希望大家不要厌烦。

我们先来看看鲁国在这个事件里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第一个要介绍的人物是鲁桓公,他是本故事的男主角之一。

鲁国

鲁国是西周初期的封国,它的第一任君主是周公旦,周公旦做《周礼》,所以鲁国成为了中国最早的“礼仪之邦”。

但是很遗憾,到了春秋时期,鲁国也变成了一个“不礼”的国家。

公元前769年,鲁惠公即位。《左传》中出现的第一个女人就是这位鲁惠公的元妃孟子,但是孟子死得很早,鲁惠公续娶了另一个女人叫声子。但是这位声子好像并不讨鲁惠公的喜欢,《史记》上称她为“公贱妾声子”。声子生下了一个孩子,叫息,也就是后来的鲁隐公。

下面要说第一个疑案。当时宋武公生了个女儿叫仲子,《左传》上说:“仲子手中有‘为鲁夫人’文,故归鲁。”这个情节有点酷似“桐叶封弟”故事中的晋国国君唐叔虞,当然仲子手上的字比唐叔虞手上多了两个。

这个叫仲子的女孩就这样嫁到了鲁国,有人会问,这有什么疑问吗?

疑问就是,她到底嫁给了谁?《左传》并没有明确记载,其实我们本没有必要这么大费周章地去研究这个劳神的问题,但是很遗憾仲子偏偏生了本篇故事中一位重要的主角“允”,也就是鲁桓公。

《春秋?谷梁传》:“仲子者何?惠公之母,孝公之妾也。”鲁孝公是鲁惠公的老爹,照这个说法鲁桓公和鲁惠公就是哥俩,鲁惠公是嫡长子,而从仲子是正夫人(正妃)这点看,鲁惠公和鲁桓公还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

但是《史记》的记载不是这样的,用今天的话说,它的记载相当雷人。

《史记?鲁世家》:“息(鲁隐公)长,为娶于宋。宋女至而好,惠公夺而自妻之。”

太史公的这个描写是在说,在鲁国也发生了傅卫国一样,公公“扒灰”的事情。这件事情很多人不信,在《三家注史记》的索引中更是说“今此云惠公夺息妇而自妻。又经传不言惠公无道,左传文见分明,不知太史公何据而为此说。憔周亦深不信然。”

他们不信这件事情,我信。

因为宋武公即位是在公元前732年,那时候鲁孝公已经死了三十多年了。很明显《谷梁传》的记载是不可信的。

当时的鲁惠公也已经即位三十多年,继室的儿子息(考虑到孟子的早死,后续娶的声子,息应该是在鲁惠公中年时生育的)已经长大,正好到了娶媳妇的时候,这个时侯,宋武公嫁女很有可能是嫁给正在适婚年龄的息,这样鲁惠公“作案”时间是充分的,时间上几乎严丝合缝。

还有从后来鲁惠公两个儿子的表现来看,真是有什么样的爹就有什么样的儿子,上梁不正下梁歪,鲁惠公绝对有可能做出强占儿媳这样的事情。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太史公的记载是有道理的。

如果大家觉得上面说的您有点晕,我把上面的事情简单整理一下。

鲁惠公和声子生了鲁隐公(息),和宋仲子生了鲁桓公(允)。因为鲁惠公比较喜欢仲子,所以鲁惠公把仲子立为了正妃,就这样允成了太子。

但是,鲁惠公死的时候,允还很小,所以鲁隐公摄政。

《左传?隐公元年》上说:“不书即位,摄也。”《史记?郑世家》上说:“及惠公卒,为允少故,鲁人共令息摄政,不言即位。”

后来鲁隐公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712年,由于一个小人,《左传》上称之为羽父,《史记》上说是公子挥,他先撺掇鲁隐公杀了鲁桓公,结果隐公说自己老了,鲁桓公也长大了,打算退休,把位置传给鲁桓公。这个小人知道了鲁隐公的意图,怕自己的话泄露,又跑到鲁桓公那里建议鲁桓公把鲁隐公杀了,这次“劝谏”成功了,于是桓公杀隐公于蔦氏。

鲁桓公就这样登上了王位。

我们来看一下,鲁惠公、鲁隐公和鲁桓公,这两位君王和一位摄政王,父子三代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鲁惠公硬生生地娶了儿媳,据《左传》记载鲁隐公的母亲声子死了,他竟然哭也不哭一声,鲁桓公更残忍,竟然杀掉了为自己辛苦操劳并想把王位尽快传给自己的哥哥。

鲁国当时的状态就是这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公元前709年,鲁桓公即位两年后,他娶了齐僖公的女儿文姜。当这个女人来到鲁国后,也就注定了这位君王悲剧的一生,当然这也很可能是上天给他的报应。

鲁国的事情大致是如上所言,不过还是先放一下,我们再来看看郑国,在《武姜》一篇中,我已经仔细为大家诉说了郑国的起源和郑庄公的事迹,这里就不赘述了。

今天主要来说说郑庄公的两个儿子,因为其中一位是本篇的一位重要的配角。

郑庄公的老婆历史上记载的有两位,邓女和宋雍氏女。

宋雍氏女颇有来头,据《史记》注释记载,她爸爸是宋国的大夫,绝对的高干子弟,而且是名门之后,她是黄帝的直系后裔,不像刘备那种八杆子打不着的皇室后裔。

邓女生下了个儿子叫忽,也就是后来的郑昭公。宋雍氏女,生了个儿子叫“突”,后来也做了君王,就是后来的郑厉公。

这两位公子都好生了得,他们都先后在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得到了郑庄公的信任。

据《左传?隐公九年》记载,公元前714年,北戎军队侵犯郑国,连见过大世面的郑庄公都觉得自己的军队机动性不好,畏惧了起来。

这时公子突的能力体现了出来,他建议郑庄公用引蛇出洞的方法,并用完美的圈套干掉了来犯郑国的北戎主力部队,从这个事例说明,公子突是一个典型的运筹帷幄的智谋型人才。

公子忽在公元前705年也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齐国当时受到北戎部落的袭击。齐僖公无奈之下向郑国等诸侯搬救兵。

公子忽和他的弟弟突不一样,他在战场上的能力偏向于勇,公子忽在同年六月率军支援齐国,大败戎军,俘虏了戎军两名主帅,砍了戎军三百多人的首级献给了齐侯。

从以上的战例来看,我个人觉得公子突很像刘邦,公子忽很像项羽。

在这里停一下,各位女性读者如果把公子突和公子忽放在你们的面前,您会选哪一位当您的先生。

我猜大部分女性都会选择公子忽,勇力可能会让女性们觉得这个人很帅,比如现在很多体育明星受到女性追捧。但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善于谋虑的人才能最终成就事业。

不过,好像当时的各大诸侯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齐僖公就没有这样的眼光。

齐僖公就准备把自己的女儿、春秋时著名的大美人,本文的主人公文姜嫁给郑公子忽。

《左传?桓公六年》记载:“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

但是忽拒绝了这桩婚姻,理由是这样的,《左传》记载:“人各有耦,齐大,非我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配偶,齐国那么强大,文姜不适合做我的配偶。《诗经?大雅》上说自求多福,就是追求幸福要靠自己,仰仗大国有什么用?

这是一句很有骨气的话,但是就是因为这句话注定了公子忽的悲剧命运。当然还有人说,公子忽辞婚是因为他听说了文姜的一些绯闻,我感觉不是。

因为历史又给了他另一次选择的机会,公元前705年,在公子忽打败北戎后,齐僖公旧事重提,想要和公子忽联姻。

《史记》和《左传》上都记载了这件事情,但是由于很多人受到了《东周列国志》的影响,认为齐僖公两次向公子忽求婚都是为了文姜。

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公元前705年的这次请婚的女主角并不是文姜,当时文姜已经出嫁了,从时间上推断,这位女性我个人觉得是宣姜的可能性比较大。宣姜未嫁前并没有****的表现,所以我相信公子忽辞婚不是因为文姜名声的原因。

郑公子忽当时已经娶了陈桓公的女儿陈妫做了老婆,不知道是对老婆的专一,还是他真的有自卑感,或是他真的像人们所说的是个自强自立的人。他第二次拒绝了齐僖公提出的这门婚事。

理由《左传》记载的也很清楚:“无事于齐,吾犹不敢。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民其谓我何?”意思是当时没事时,我都不做,现在趁人之危,娶了人家姑娘,老百姓回去会怎么说我呢?

这几句话,在历史上博得了无数人的好感,郑公子忽的人气一下飙升了很多。但我认为这完全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况且当时郑国百姓的意见很明确,郑国人创作了《诗经?郑风?有女同车》以表达对这位未来的君夫人的期待之情。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作诗的人虽然没有贬损陈妫的意思,但是偏爱不言自明,说陈妫美好,孟姜(齐国的大女儿,指文姜)更美好,深层之意在说与陈联姻不如与齐联姻好。

如果说,公子忽第一次拒婚,我们对他充满了那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崇敬,那么他的第二次拒婚我就只能用愚蠢和固执这样的词来形容他了。

对公子忽这个决定提出反对意见的是他的坚定支持者祭仲,《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差不多,君多内宠,太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所谓三公子者,就是太子忽,其弟。

但是公子忽不听,从而失去了齐国这个强援。

悲剧就此降临。事实证明,公子忽的两次拒婚至少造成了四出悲剧。

我为什么说公子忽造成了至少四个人的悲剧呢。

因为如果他娶了文姜,凭着他这种强势的性格,后来文姜的那些****的事情,发生的几率就会很小,那么公子忽、文姜、鲁桓公、齐襄公的悲剧都不会发生。

再做一个假设,如果我的推断准确,齐僖公要嫁给公子忽第二个女儿是宣姜的话,那么公子忽、宣姜、太子伋、子寿的命运也会由此改变。

所以无论公子忽娶了文姜还是宣姜,都最少会避免四出悲剧。

大家可以想象,公子忽的一个决定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啊,但是最直接的利害关系发生在了他自己身上。

祭仲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而且起因竟然是祭仲自己,宋国的雍氏就是我刚才说的那家高干,诱捕了祭仲,威胁他说:“如果不立公子突为国君,就宰了你。”(“不立突,将死。”)

祭仲是个精明的政治家。什么叫精明,通俗的说就是好汉不吃眼前亏。他立了突为郑国的国君,这时公子忽只能逃亡到卫国去了。

祭仲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在郑国演绎了一把不折不扣的无间道,把大权都揽在自己身上,郑厉公被架空了。

我前文说过,郑厉公也是个优秀的谋略家,他很清楚祭仲想干什么。所以他找到了祭仲的女婿雍纠想要杀了祭仲,大家请注意雍纠的姓氏,说明当时雍氏的儿子娶了祭仲的女儿,雍氏想用联姻的方式彻底笼络住祭仲。

但是,雍纠的计划被他的老婆,也就是祭仲的女儿知道了,祭仲的女儿雍姬就去问自己的母亲:“爸爸和丈夫哪个更亲近”(“父与夫孰亲?”)

祭仲的老婆告诉她:“丈夫可以有很多,但是老爹就一个。”(“父一而已,人尽夫也。”)

雍姬恐怕是对这桩政治婚姻和自己的丈夫早有不满,就将丈夫要在郊外宴请祭仲并在那时候杀害父亲的事情告诉了母亲。

结果很严重,祭仲杀了雍纠。

祭仲的女儿变成了寡妇,脱离了那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丈夫。郑厉公知道自己的计划败露了,心想大权在手的祭仲一定不会放过自己,便逃往了蔡国,临走时,大骂:“这种大事竟然泄露给了女人,死的活该。谋及妇人,死固宜哉”)

这句气话说的没什么水平,想想这位雍纠同志,肯定和自己的老婆关系不大好,要是两口子真的如胶似漆,遇到这种情况,我觉得怎么都有个商量,很有可能挽回。

当然这对头脑清醒的郑厉公来说是件好事,给了他逃跑和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跟祭仲这种老江湖玩,自己还是太嫩了。当然郑厉公逃跑是祭仲故意警告他,放他走的,因为祭仲并不想杀害郑厉公。

但是谁也不会想到,郑厉公还能回来再当君王,十六年后,这里仍旧属于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其实政治的最高境界就是等待。

祭仲的等待首先成功了,《史记?郑世家》记载:“祭仲迎昭公忽,六月乙亥,复人郑,即位。”

但是我说过公子忽并不是一个政治家,他在政坛树敌过多,两年后,他被仇家高渠弥杀害。他的弟弟子蹇即位,很遗憾子麈即位当年就因得罪了。

齐襄公而被杀,连谥号都没有留下。

可怜的祭仲只好又到陈国找到了子蹇的弟弟公子婴即位,子婴很低调,低调到没敢称侯,是为郑子。

十二年后祭仲死了。

郑厉公再也没有对手了,此时他已经学会了祭仲所有的政治计谋,两年后流亡在外的郑厉公劫持郑大夫甫假,甫假被郑厉公威胁收买,回国杀了郑子及他的两个儿子,郑厉公最终回国坐稳了王位。

总结一下公子忽和公子突。

公子忽,他的一生可以说跌宕起伏。他小的时候,正赶上大周王朝与郑国关系紧张,他被送到了大周王朝做人质。后来做太子虽然屡建奇功,但却遭到郑国其他势力的排斥,做了大王没几年,就被迫出走,后来又复位回来继续当大王,最后被奸臣高渠弥谋杀。

而公子突虽然几经辗转流亡,但是他最终坐稳了郑侯的位置。

我把郑国的故事比较完整地展现给大家,是因为我想要大家知道郑国国内将近二十年的内乱,正是由于公子忽不娶齐女的一念之差造成的。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力,对于这些事情,我们不该多做评价,我说的是如果这件事情只是公子忽个人的事情的话。郑国的这二十多年的动乱造成了多少百姓的流离失所,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应该为民众做出最起码的牺牲。

文姜出嫁

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历史,文姜到底应该嫁给谁的讨论告一段落,现在隆重地邀请女主角文姜小姐登场。

美丽的文姜在公元前709年,嫁给了鲁桓公。

文姜从出嫁时起就负面新闻不断,齐僖公竟然亲自送女儿出嫁,这是一次严重违背礼仪的事件,根据《周礼》规定文姜应该是由下卿送嫁。

这个事件好像并没有引起太多历史学家的重视,我是一个比较八卦的人,喜欢琢磨一些奇怪的事情。

鲁国是一个礼仪之国(表面上),上有周公旦作《周礼》,下有孔玉潍护礼制。就我看来,当时齐鲁正在修好之时,齐僖公犯不着违背礼仪而得罪礼仪之邦鲁国。更奇怪的是第二年,齐僖公的弟弟又来到鲁国访问,《左传?桓公三年》说的很明确,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致夫人也”。

是什么事情让齐僖公这么不放心,出嫁要亲自送行,一年后还让弟弟特意去查访呢?

我认为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就是文姜和自己哥哥姜诸儿(后来的齐襄公)存在一种不清不楚的关系。当然开始时两个人的关系可能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复杂和龌龊。就我看来这完全是两个人那种懵懂的性幻想。

当然,文姜和姜诸儿可能是表现得过于亲密了,引起了老爹齐僖公的重视,怕女儿真有什么事情发生,老爹亲自送女儿出嫁了,而且还怕文姜不能忘情,第二年还特意派弟弟去了解了一下情况。

以上文字只是我的想象。

鲁桓公和文姜的婚姻在一开始是非常美满的,在所有历史记载中(包括正史和野史)鲁桓公有记载的妻子只有文姜一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

在公元前706年,两个人结婚三年后,他们的儿子诞生了,这个儿子一生下来桓公就很喜欢,因为这孩子的生日和桓公是同一天。

为了给这个孩子起名字,还出了一件比较搞笑的事情。一个叫申繙的大臣长篇阔论地给鲁桓公讲了一通起名字的技巧,什么能取,什么不能取,唧唧歪歪一大堆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鲁桓公估计是听烦了,最后说了一句:“是其生也,与吾同物,使之曰同。”(《左传?桓公六年》)意思是这孩子的生日和我是同一天,就叫做同吧。

鲁桓公很简单地搞定了儿子的名字。

当然春秋时关于起名字的趣事不只这一件,晋穆侯的老婆姜氏在战场上给孩子起了怪名字也闹出了笑话,这个我会在讲到晋国的女性时再给大家讲解。

我们只能说鲁桓公真的对文姜很好。两个人这种美好的关系持续了十五年。

公元前694年,一切的美好都被一次意外的出访打破了。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鲁桓公即位后,齐国一心想要吞并纪国,纪国没有办法,曾经两次祈求鲁国出面调停。

后来齐鲁两国谈判破裂,那没办法,只有打了。公元前699年,鲁国联合纪国和郑国打败了齐国、宋国、卫国和燕国的联军。事情并没有由此罢休,齐襄公即位后,齐国仍然想要吞并纪国,而鲁国仍然要保护纪国,后来矛盾激化,冲突不断升级。

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很想改变这一切,缓和与齐国之间的矛盾,所以鲁桓公决定出使齐国,当然他带上了文姜一起去。

这个行为就今天来看不算什么,就是很正常的回娘家吗。但是在那个时候不行,这是严重的违礼行为。因为周礼规定,出嫁的女儿是不能返回娘家的。

起名字事件中的申缟这时候又一次站了出来,劝谏鲁桓公广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意思是说,女人成了家,男人有了老婆,就不能冒犯对方,这就是礼,要是违反了这一点,离倒霉就不远了。

鲁桓公可能真的是被那次起名字事件给烦透了,对于申缩的劝谏,《左传》竟然没有记载鲁桓公的反应。但《史记》的记载还是很明确的,“公不听,遂如齐。”

历史证明,申缮起名字是不靠谱,但是他的预言是准确的,带着文姜去,真的就离倒霉不远了。

结果是鲁桓公是竖着去的,却是横着回来了。

历史第一**事件

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和齐襄公在泺见了面,会后,鲁桓公就带着文姜来到了齐国。

从文姜与鲁桓公十五年的婚姻经历来看,丝毫看不出来文姜和他的哥哥姜诸儿有什么联系,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姜来到齐国最初的目的只是省亲,并无他意。

但是人类的情感有时候是不受自己的理智左右的。

齐襄公见到了年少时美丽的妹妹仍旧那么美丽,文姜见到了少年时英俊的哥哥仍旧这么多情。多年前的相思,今天变成了现实,于是两个人就……

还是引用原文吧,《左传?桓公十八年》:“齐侯通焉。”

《史记?鲁世家》记载:“齐襄公通桓公夫人。”

《史记?齐世家》记载的最为详细:“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釐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

纸是包不住火的,齐襄公和文姜的**行为,很快被鲁桓公知道了。鲁桓公痛骂了文姜,《左传》记载:“公谪之。”《史记》记载:“鲁桓公知之,怒夫人。”

带了绿帽子的鲁桓公的表现是正常的,他不仅有生以来第一次骂了文姜,还怀疑起了自己的儿子同是不是亲生儿子,《公羊传》:“同非吾子,齐侯之子也。”

很明显鲁桓公说的是气话,因为同是在文姜出嫁后第三年才出生的,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期间齐襄公和文姜私会过。

但是让自己的老公做了乌龟的文姜的表现不正常,可能是因为鲁桓公这么多年来从来不舍得骂文姜,也可能文姜真的是害怕了,她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齐襄公。

齐襄公的表现也很正常,正常的像日后《水浒传》中的西门庆一样,他先设宴款待了鲁桓公,当然齐襄公没蠢到在鲁桓公的食物里下砒霜。他在宴会结束后,鲁桓公上车要走的时候,让公子彭生帮助鲁桓公上车,结果鲁桓公就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车上。

具体怎么死的,众说纷纭。作为第一手材料的《左传》并没有明确说明鲁桓公是怎么死的。

《史记?齐世家》上说:“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

《史记?鲁世家》:“使公子彭生抱鲁桓公,因命彭生摺其胁,公死于车。”

《集解公羊传》上说:“幹而杀之。”何休解释说:“折声也。”

现代人对鲁桓公的死法还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想这是刑事犯罪鉴定专家的工作,我们今天只知道结果就可以了,鲁桓公客死齐国,而且死状极其恐怖。

齐襄公为了推卸责任杀了彭生,这件事情做得极不厚道,齐襄公不会知道八年之后,正是这个彭生,让他迈进了鬼门关。

这个时侯的文姜怎么样了呢?

有一些人说文姜改邪归正了,她往返于齐鲁之间,为两国的和平而奔走。

一个清朝人还企图为文姜翻案,他的理由是《左传?庄公二年》上有这么一段话:“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书,奸也。”他认为这里的“奸”,应该念成“干”,这个字应该是干预的意思,而不是**的意思。因为古代干、奸二字是相同的。

我不想提这位清朝仁兄的名字,但是我想说,他要是到了现代一定能给很多强奸犯当律师,那不是强奸,而是干预!

我要告诉这位仁兄,虽然他听不见了,在做出结论的时候,最好通读一遍《左传》,别多读,把《庄公元年》到《庄公二十二年》的事情通读一遍即可。

我给妲己翻案,是因为妲己确实是冤枉的,铁证如山。

我给文姜定罪,是因为文姜确实是罪恶的,铁证如山。

鲁桓公死后,文姜压根就没敢回到鲁国。

《左传》记载:“夫人孙于齐。”

《史记?鲁世家》记载:“庄公母夫人因留齐,不敢归鲁。”

鲁国做出的反应也很坚决,《左传?庄公元年》:“不称姜氏,绝不为亲,礼也。”也就是说,鲁国已经和她断绝了亲属关系,这是符合礼制的。

清朝的那位仁兄,如果看到这段,将做何感想,文姜去干预鲁齐之间的关系,谁给她授权了?鲁国都不认她了,她去齐国还能干什么?

还有人认为文姜在鲁庄公少年时回国帮助他处理政务。

郑玄的《诗经?齐风?南山》序郑笺认为:“夫人久留于齐,庄公即位乃。”我认为这也是不可能的。

郑玄的这句话本身就自相矛盾,鲁桓公死了,鲁庄公马上就即位,文姜何来的久留于齐?

所以我的观点是,文姜在鲁桓公死后,很害怕,她没敢回鲁国。不回去不代表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不代表她会痛改前非。相反她对自己的行为丝毫没有检讨、悔恨的意思。她和齐襄公该怎么来还怎么来。

从公元前692年到公元前685年(齐襄公被害),《左传》记载两个人共约会了五次,几乎一年一次,而且地点每次都不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杜预曾经在《春秋三传》的注释中,不只一次地说过这就是奸情。如果还有人说这五次是正常的外交活动的话,我真的是无话可说了。

齐襄公之死

人是有报应的,对于文姜来说最大的报应就是失去了自己的情人和亲人,她的哥哥齐襄公终于死了。

齐襄公的死是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

公元前685年,这年冬天齐襄公到姑棼巡视,并顺便到贝丘打猎,当时他看见了一只大野猪。结果诡异的一幕发生了,齐襄公身边的一个随从突然说了一句话:“这就是公子彭生。”

史料上没有记载说话人的名字,但是我觉得这肯定是别有用心的。据犯罪心理学来讲,杀完人的杀人犯,心里都会有阴影,即便不是自己亲手杀的人也是一样,我想当时齐襄公的脑子里估计已经出现了八年前那血腥的一幕,那时鲁桓公和彭生都被自己杀死了。

这件事情说迷信点就叫阴魂索命。

很明显齐襄公是不信这一套的,他大吼:“彭生竟敢出现?”,说完拔箭就射,说也奇怪,野猪竟然像人一样站了起来,还哭叫不停,这回齐襄公信了,吓得从车上栽了下来,摔伤了脚。回到行宫后,齐襄公就被乱党堵在行宫中杀害了。 齐襄公死亡的大致过程就是这样,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恶有恶报。

这个结论我同意,但是在这个结论背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阴谋。疑问就是那个随从为什么要说那只野猪是彭生?

《左传》对这个问题还是很清楚地给出了答案,不用我们再费力地去探寻了。

大致上说是因为齐襄公得罪了三个人,他先派连称、管至父两个人到葵丘驻守,这是个苦差事,齐襄公答应他们到了来年瓜熟的时候,就派人替换他们,结果两个人驻守了一年,也没见到换防的命令,于是就向齐襄公打报告,可齐襄公不同意。

因此两个人决定叛乱,但凡叛乱的人都知道最好的方式是里应外合,内部应有卧底。很幸运,他们很快找到了这个人,这就是齐襄公的叔伯兄弟公孙无知。公孙无知是齐襄公叔叔的孩子,齐襄公的爸爸齐僖公在位时特别喜欢这个孩子,视如己出,所以公孙无知的待遇和齐襄公基本相同,这令齐襄公非常的不爽,因此齐襄公上台后立即降低了公孙无知的待遇。

连称、管至父、公孙无知这三个对齐襄公不满的人迅速勾结到了一起。但是,想要叛乱还需要一个机会,这时候,连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他有一个堂妹,在齐襄公的后宫不得宠,可以让她去做间谍,监视齐襄公的一举一动。公孙无知听完后,立即许诺:“如果事情成功,我就娶她做我的正妻夫人。”

历史证明,这个正妻名号不是公孙无知不想给,而是压根就没有时间给,因为当他们干掉齐襄公不久,公孙无知就被杀了。

这三个人掌握了齐襄公的行程图。可以想象,那个说野猪是彭生的人,也是这个阴谋的一部分,简言之就是让齐襄公恐惧,不敢离开行宫,这就利于他们行刺,不过这个阴谋的效果好得超出想象,因为齐襄公不但精神上出了问题,还把自己的脚弄伤了,跑都跑不了。

一个和自己的妹妹有八年奸情的诸侯王,就这样被乱党杀害了,他与一个自己宠爱的女人快乐了八年,也因为一个被自己冷落的女人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文姜的结局

一切似乎都结束了,当然我是指和文姜有关的男人们的命运,但是文姜自己好像还不想消停。

文姜在齐襄公死后的第七年,也就是公元前678年,又来到了齐国,很多人有疑问了,难道她又有新的情人了?

这个我不知道,不过我的结论是这个女人老了,她这次到齐国完全是因为她的另一个兄弟,这个兄弟叫小白,他的另一个称谓叫齐桓公。

他在这一年称霸了。

有的人说,文姜这次去是为了改善齐国与鲁国的关系,但是就我看来,她这次是为了和齐桓公研究一个阴谋,另一个关于女人的阴谋,这个阴谋到底是怎么样的我在下篇会为您讲解。

在公元前674年和前673年,文姜又两次出访了莒国,这两次出访为了什么?当然也是上述阴谋的一个组成部分。

就在文姜最后一次出访莒国之后,这个女人终于死了,怎么死的不知道,死在哪也没说。但是有个细节是值得注意的,文姜死的时候是秋七月,但是鲁国给她举行葬礼却是第二年正月的事情了。

这可能说明,文姜客死他乡,且鲁国起初并不想承办她的丧事。但是诸多原因的影响,鲁庄公(同)还是为母亲办理了丧事。

这个女人的一生就此落幕,由她引发的各国的故事大致如此。

下面研究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应怎样看待文姜的****。

有学者认为,齐国为东夷之地,在建国的时候保留了很多土著的礼俗,所以在很多时候,齐国人是认同兄妹通奸这些事情的。

研究历史时即便是专家的意见大多也只是推测而已。最好的办法还是听听齐国的百姓是怎样评价这件事情的,但是问题是,都这么多年了,怎么能再找来一个齐国的百姓去说道说道,他们到底是怎么看文姜**这件事情的。

要是仔细找是能找到的。因为中国有一本书叫做《诗经》,《诗经》是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的,风基本上就是各国的民间小调,也就是说风即代表了民众的声音。

我们来看看《诗经?齐风》是怎么评价这件事情的。

诗经里关于描写这段故事的诗有《齐风?南山》、《齐风?敝笱》和《齐风?载驱》。

以《诗经?齐风?南山》为例: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终双止。鲁道有**,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蜀又鞠止!

这是一首很明显在讽刺齐襄公与鲁桓公的诗,《毛诗序》上说:“《南山》,刺襄公也。鸟兽之行,**乎其妹,大夫遇是恶,作诗而去之。”郑笺云:“齐大夫见襄公恶行如是,作诗以刺之,又非鲁桓公不能禁制夫人而去之。”

翻译一下这篇文字。

南山高巍啊,雄狐在那里徘徊。去往鲁国的道路是如此平坦,齐王的女儿从这里出嫁。既然她已经嫁了,你为什么还想要她回来?

葛麻鞋成对,帽带成双,去往鲁国的道路如此平坦,齐王女顺着这条路前往鲁国。已经是出发去了,你为什么又要跟着不放?

麻该怎么种?在田地里横直成行。娶妻怎么做?必须要禀告父母。既然已经禀明了父母,好事怎么会变得如此糟糕?

柴该怎么劈?没有斧头是不行的。娶妻怎么做?没有媒人是不行的。可是既然已经依着规矩成了婚,怎么会坏到这种地步?

我们从中不难看出,齐国人对文姜的态度是:像你这样丢人现眼的女人,干嘛要回到齐国来。

《诗经?齐风?敝笱》,我们只从题目上看就可以知道齐国的百姓是怎么看待文姜的,敝笱就是指破旧鱼网,比喻文姜,和今天我们说的破鞋、贱女人差不多。

《诗经?齐风?载驱》也是一首讥刺齐襄公与文姜**的诗。《毛诗序》说,齐襄公“无礼义,故盛其车服,疾驱于通道大都,与文姜**,播其恶于万民焉

如果大家看完这些还认为齐国是认同这种兄妹**行为的,我只能说一句:我无语了。

至于说文姜是什么优秀政治家、外交家的人,那简直就是胡扯。能称得上是政治家和外交家的人是要有相应的政治贡献和外交贡献的,文姜有什么?反正我在史料中没翻到,这种说法都是些现代学者的研究报告而已,不能令我信服。别说外交家,她连个交际花都算不上。她只是一个死了丈夫不回家的女人。

我给文姜的评价是这个女人的****和悲剧完全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鲁国人恨她,齐国人也讨厌她。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认为你很可恶,那只能说明你真的很可恶。

但是,鲁国虽然被文姜搞了一下,但是却没有真正的衰落,而另一个女人的出现,确真的把鲁国推向了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