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润霖和黄祥华以及亲人均以为找了许震这层关系后,李大春和陈昆很快就会被放出来。但等呀等,却发现一点动静都没有。原先还可以去看守所探望,现今看守所一下子严格起来,连探望都不能了。从各渠道打探的消息可以证明,省领导的话也产生不了作用了,郑立明及相关部门的态度依旧无比坚定,依旧要依法办事。后来李、黄二人又打听到,原来郑立明背后是省委书记在撑腰,力挺这事。看来,惨了,自己的大舅子势必要遭牢狱之灾了。在家里,李秀莲还闹嚷嚷的,一会骂骂郑立明,不知好歹,一会又骂李润霖无能,连这点事都搞不定。李润霖直喊冤啊!他告诉老婆:“我听说省委书记都关注这事了,指示要依法严查,他可是封疆大吏,权利极大,如果我们再怎么样,万一给我弄个干扰司法罪,那我这乌纱帽就保不住了,也一起入狱,你是喜欢我跟你大哥一起劳改呢?还是希望我跟你一起过日子?”妻子无话可说,只能怪自己的哥哥太莽撞、太贪婪。

一日,在一间审讯室里,专案组成员对陈昆进行审讯。

“陈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好好交代,争取宽大处理。”

陈昆已经料到自己亲戚找的关系浑然起不了作用,不由地把头颅低了下来,心情无比难过,悔不该当初呀。他一改当初桀骜的态度,有意坦白,问道:“同志,请问如果我揭发有功,是不是可以减轻处罚?”

“那是当然的。”

可是,陈昆却突然不说了。他仍在做思想斗争。

过了一阵子,审讯负责人说:“你不必顾虑,我们一定好绝对保密,一定不会走漏半点风声,你可以放心,尽管交代出来,到时候我们一定会从宽处理。”

“好,我交代关于胡……胡力波的消息。”

审讯人员彼此看了看对方,均露出喜色,有点意外之喜。胡力波的案件现今都没有一点进展,连他去哪里都不知道,而相关的诸如打假办主任王大生自杀、看守所所长林标乃至原县委书记王一庆外逃的情况,仍是一团迷雾,如果能从陈昆这获得消息,取得突破,那就太好了!

陈昆说:“我知道胡力波现在什么地方。”

“哦,什么地方?说吧。”

“在西藏拉萨。”陈昆鼓起勇气,说了出来。

“能不能说具体点的地方?”

“具体地点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又没去过那里。但是,我有他电话号码。他给我打过电话。”于是,陈昆把号码念了出来,记录员立即记下来。

“很好,你提供的信息很有价值。还有没有什么信息?”

陈昆说:“他去了西藏应该没什么钱了,说是钱都被冻结了,向我要过一次钱,因为我们认识,我就给了他3万元,打到他一个账户。账户好像是新开的,账户名字不是胡力波,而是古里皮。”

“那你账号还在吗?”

“在,我手机里存着。手机被你们收缴了。”

“……”

审讯后,工作人员把陈昆的手机从柜子里找了出来,登记了银行账号和姓名。之后,把这条重要的信息向领导汇报,领导又决定上报市专案组。市专案组获得信息后,立马行动,前往拉萨开展调查,跟西藏拉萨警方联系,拉萨警方大力配合。他们一方面去通信公司查电话号码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去银行查账户信息。调查进展顺利,很快就摸清了胡力波的居所和行踪。

很快,抓捕行动启动。警方在一个小区的套房将胡力波抓捕。警方还发现,胡力波家里存着不少的假烟,原来,他在拉萨已经做起假烟批发生意。这人也真牛,到哪都能做假烟!

把胡力波顺利地带回清江市后,杨松、郑立明等人也知道了,都很高兴,杨松还亲自过问此事,并专门到公安局慰问干警。

审讯很快开始。警察同样跟胡力波说了诸如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揭发有功、从轻发落等话。经过审讯,胡力波一一交代了事情缘由,一堆谜团终于揭晓。

他道出给过工商局局长兼打假办主任王大生80万元;在看守所时,给了看守所所长林标60万元,因此释放了他,而不是越狱,至于林标去了哪里,他也不知道;还给过原县委书记刘一庆100万元,因此彼此关系良好,还说,后来刘一庆又开口向他要钱,一开口就是一百万,他没给,刘一庆因此有意整他,叫人抓他。

案情脉络基本清楚,大致可以概括如下:王大生因为被供出来受贿,害怕自杀;林标收了钱,知道闯祸了,怕被领导追究,选择出逃;刘一庆原要公报私仇,整胡力波,但因为没整成,而让他从看守所逃了出来,因担心被胡力波揭发举报,赶忙外逃。

为了立功、宽大处理,胡力波还供出更多的信息,共道出其他6个重量级人物的受贿案,包括质监局局长、副局长,交警大队长,烟草局稽查队队长,公安局经侦大队队长以及他所在镇慈安镇的镇长,并提供了相关证据。警方经过秘密调查,情况属实。

于是,一张拘捕大网展开,市里派出武警人员,在清安县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分兵几路,在一天时间便将各个涉案人员抓捕归案。因为信息保密,被捕人员被抓时,浑然不知情。

抓捕之后,有效肃清贪官污吏,起到强大的震慑作用,官员纷纷收敛,不敢跟假烟老板接触。不过,清安县随即面临一个问题,干部职工人心惶惶,生怕哪一天自己也会被拘捕,就连睡觉都睡不安稳。

作为县委书记的郑立明也感觉到了这个问题,必须加以研究解决,安定安定人心。

一天上班期间,他主动来到李润霖办公室,要找他谈谈。

李润霖这些天闷闷不乐,原因很简单,大舅子都被抓了,自己也生怕被牵连。他突然见到郑立明来访,勉强打起笑容,上前迎接,表面上挺恭敬的,说道:“郑书记你来啦!快请坐。”然后泡起茶,同时猜疑着郑立明的来意。

郑立明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寒暄一阵后,进入正题,情真意切地说道:“李县长,发生你大舅子这件事,我料想你和家人心情一定很难受,说实话我的心情也很沉重,好好的一个领导干部,国家培养了几十年,就这样出了事,着实可惜。说实话,我也想帮忙,也想让大家平平安安,可是,我们都是父母官,人人的眼睛都看着我们,我们一言一行都会被群众雪亮的眼睛所发现,群众会怎么想呢?我知道我们领导干部也有人之常情,但一定要是非分明,不能只讲亲情、友情,而忘记了原则、法纪。原则是做人做事从政为官的最基本的底线,任何人和事都不能凌驾于法纪、原则之上。为官者以正为先、以纪为则,对下属或亲属,不能护短,不能迁就,不能感情用事。知道彭德怀严格要求亲属的故事吧?1955年,彭德怀的大侄子考进一所军事院校,彭德怀心里高兴,但不是表扬侄子,而是给他上了艰苦朴素的传统教育课,不许侄子有高干子弟的特殊。和他住在一起的侄子、侄女们平时吃饭都是上职工食堂,只有在节假日才能多加一两个菜。他不许孩子们搭他的顺路车,就是妻子浦安修也要严格执行组织上的用车规定。浦安修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每星期回家一次,都和寻常人一样坐班车。我们要学习良好的经验做法,并从此次事件吸取教训,更加严格地管好下属、亲属。”

李润霖听了挺有感触,连连点头,发自肺腑道:“郑书记,你说的我明白,我知道你的为人,也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该怎么做我懂。我大舅子的事,不怪你,要怪就怪他自己,也怪我没有引导好。犯了错误,就该承受法律法规相应的处罚。”

“那就好。李县长是明白人,看得开。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希望他能够悔过自新,争取宽大处理,重新做人。”

“是。”

安慰只是此行的一个目的,郑立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说道:“李县长,还有个重要的事情跟你说。”

“是什么事?”

“近来因为我们县发生太多的事,干部队伍人心不稳,这样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当前,我们要做好干部队伍的思想工作,对于要怎么做,你有什么意见?”郑立明问。

李润霖说:“是要做做干部队伍的思想工作,稳定人心。这个我赞成。我意见是,在全县广泛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干部队伍全心投入工作。”

“这个我赞成。我还有几点想法,先跟你商量。”

“请说。”

于是,郑立明把想法告诉给李润霖。李润霖表示支持,只是不知道其他领导干部有何意见。郑立明说,先跟主要领导沟通下,到时候召开常委会讨论。李润霖说好。

离开李润霖办公室后,郑立明又来到常务副县长黄祥华办公室。黄祥华对于郑立明的来访,更加惊讶,以往都是他去郑立明办公室汇报工作,现今郑立明反而来自己办公室,难道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还是有意查岗的?

李润霖赶忙恭敬相迎,也泡起茶来。

寒暄一阵后,郑立明如法炮制,提了他大舅子发生的事,讲了些原则道理,要从中获得启示,并说明干部队伍问题。黄祥华不断点头。

再之后,郑立明又去了其他主要的领导办公室,不加细说。

郑立明走后,黄祥华来到县长办公室,两人办公室在同层楼,没几步路就到,很方便。黄祥华一直把李润霖看作统一战线的同盟好友,认他为老大哥,有事就向他请示汇报。

黄祥华进办公室后,说道:“李县长,跟你汇报件事,奇怪,刚才郑书记来找我了,破天荒。”

“是吗?跟你说了些什么?”李润霖打探着。

黄祥华简单描述了遍。李润霖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黄祥华不解其故,问:“李县长笑什么?”

李润霖说:“郑书记刚才也来我这了,差不多也说了这些。”

原来如此。“是吗?那你觉得,郑书记这是什么意图?”

李润霖说:“做我们的思想工作咯,毕竟我们的大舅子都入狱了,他是来安抚我们的。”

黄祥华哼了声,抱怨道:“人都被抓去了,气结在心里难受,做个思想工作有个屁用?如果是他的亲人被抓了,我就不信他会那么好受。”

李润霖嘘了声,示意小心点,说道:“你也不要这样说,郑书记也是好心好意,他对原则对党纪国法,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真正执行的。他说的话没错,我们还是从大局出发,撇开个人恩怨,把心放在工作上吧。还有今后,不管是你还是我,还是管好下属和亲属吧。”

黄祥华吃惊不小,以疑惑的眼光看着李润霖,简直不敢信其言,若在以往可从来没听过李润霖会说如此忠于郑立明的话,问道:“李县长,这好像不是你的真话吧?要我放下,很难。”

李润霖拍了拍黄祥华肩膀,说:“算了,别那么小气。不要因小失大,忍一忍吧,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你不是还有个当秘书长的朋友嘛?多联络联络,靠好这棵大树,自己也做些成绩出来,获得认可,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也能当上县委书记嘛。”

被这么一说,黄祥华忽地乐了起来,说道:“但愿吧。”但随即又说着逢迎的话:“我不敢想,如果让你当县委书记,我来当县长,那还差不多。”

“哈哈。不过,这些话,只能私下说说,千万不能到外面去说。”

“这我明白。”

……

三天后,在清安县委县政府大楼的会议室里,召开了县委常委会,11位常委包括县委书记、副书记(县长)、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县委办主任、统战部长、武装部长悉数到场,另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也出席会议。会议由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润霖主持。

会议前夕,郑立明朝在场人员扫视一圈,发觉不少人精神不佳,垂头丧气的,现场气氛显得十分凝重。郑立明先不说正题,而是有意笑了笑,缓解下气氛,说道:“我发现大家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啊?怎么啦?大家要放开思想包袱哦,今天开这个会就是一个开诚布公、畅所欲言的会,大家不要有任何顾虑,等下要踊跃发言。发言之前,大家先笑一个,我带头喊茄子啊!茄子!”

虽然大家并没有喊茄子,但还是被郑立明的幽默而逗笑了。很难得的笑!

郑立明继续说:“这就对了嘛。接下来我发言。同志们,近一阶段以来,虽然我们县个别干部因为违反党纪国法而被处理,但这毕竟是少数嘛,不代表大家都这样,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各位,肯定是遵守法纪的好干部,这样我们就问心无愧嘛,没必要因那些事而影响了我们正常的心情和工作。同志们,其实,我们工作的成绩还是挺不错的,还获得市委杨书记的肯定,说我们干得不错。至于成绩,大家也有目共睹,可以说我们的干部队伍作风明显好转,工作干劲大大提升,为民服务的热情大大提高,各项事业逐渐走上正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辛勤努力,近来,大家付出真的很多,我非常感动,比如李县长一心扑在工作上,大公无私,为民着想;纪委的同志们为了抓好我们干部队伍的作风,兢兢业业,铁面无私;组织部为了抓好组织人事工作,也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政法委的同志,付出很大的努力,把我们县的公安队伍积极性调动得很好,治安形势大大好转;还有宣传部,大力做好宣传工作,不管是电视台,还是我们县在全市的新闻稿量大大提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家做出的成绩数不胜数,我就不一一列举。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的努力!也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

说毕,郑立明站了起来,向大家鞠了一躬,这一举动,完全发自内心,也引起大家的感动。顿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郑立明坐了下来之后,又说了声谢谢,然后话锋一转,说道:“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大家也要看到,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困难还很大,在全市经济排名中,我们县许多指标还是倒数,一些领导干部发展经济的意识比较薄弱,群众观念淡薄,假烟仍然蔓延,这更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齐心协力,统一思想,统一步调,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一步一个台阶,不断推动清安县经济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不断地赶超晋位,争取通过几年的时间,不仅要彻底摆脱落后的帽子,还要在全市占据重要的位置。”郑立明声音如洪钟般响亮,气势如虹,信心满满,意在为大家鼓劲。

他继续说:“接下来,我们要议几个问题。第一个是抓思想问题。当前,我们干部队伍思想还不是很统一,不少同志受之前发生一系列案件的影响,心绪不安,同时,难免受假烟暴利**,拜金主义存在,我认为有必要开展一阶段思想教育活动,让大家放下包袱,扫清杂念,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来,大家觉得怎样?有什么好的做法大家都可以提。”

于是,大家热烈讨论起来,几乎一致地说很有必要,大家一致赞成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至于工作方法,各人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有说组成若干工作小组,分头到各单位和乡镇开展教育活动的;有说召开全县干部大会进行教育的;也有说通过电视媒体做好宣传的,等等。最后,经过综合,决定又组织部牵头,将召开全县干部大会,另外要组成工作小组到各单位辅导和督导,媒体要做好宣传。

会议继续,郑立明喝了口水,润了润喉,说:“接下来我们讨论第二个议题。大家知道,现在我们县经济产业落后,全县缺少统一规划,各种资源优势未有效发挥,所以,我认为接下来我们要好好考虑发展经济,做好符合我们县实际的经济发展规划,为今后经济发展指明方向。这个工程巨大,不是一两个人凭空就能想出来,需要发挥更多人的智慧,所以,我想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广泛开展研讨,征集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发改、经贸等部门要做好牵头,统战部和政协要充分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引导大家积极建言献策;同时,可以向专家请求支援,进行高起点、可行性强的规划。大家谈谈吧。”

对这个问题,大家都觉得很必要,现在只是谈要不要规划,还没到讨论如何规划阶段,所以该议题很快就通过了。

郑立明说:“那我们进入第三个议题。我做过调研,我们县假烟形势很不乐观,打假依然是我们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这点不容置疑,只有把假烟这场攻坚战打好,才能把老百姓从违法产业摆脱出来,正当的经济产业才有发展的空间,才能树立我们县的良好形象,我们的成绩才能获得上级肯定。在打假方面,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思路执行,既堵疏结合,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打,要组织各单位各乡镇开展打假行动;另一方面要做好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自觉地放弃,转向做正当行业。要打假,高效高质的组织领导至关重要。前阶段因为我们县发生了一系列腐败案件,原打假办主任和副主任已经不在职了,打假领导小组残缺不全,当务之急,我们要补充人员力量,但是,大家知道,工商局、烟草局、质监局的原领导已经被依法处理,现在仍未进行增补。大家谈谈我们该怎么办?”

于是,大家又议论起来。有说赶紧任命工商局、烟草局、质监局领导的,也有讨论让副手先担任的。政法委书记黄鸣说道:“我说两句,任命相关部门的领导肯定是要的,但我觉得,今后打假办主任一职不该由职能局领导担任,原先就是由工商局局长担任,但我认为级别不够高,号召力不够大。所以,我认为应该由县委领导班子成员担任,起码要副县级以上的领导干部。”

郑立明点点头,他说道:“我也这么认为。”他看了看李润霖,说:“李县长,这个重担由你来担任如何?”

“啊!”李润霖吃了一惊,似乎很不情愿,立即回绝:“这可不太好,一个县长负责督导打假工作,那是应该的,但直接当打假办主任,是不是没这个必要?我认为还是由黄副县长担任为好,他是分管这方面工作的,而我会全力提供支持。”

郑立明觉得有道理,他看了看黄祥华,问道:“黄副县长,你个人意见呢?”

黄祥华也有些不情愿,说:“这…..不太妥吧?”他知道这个位置油水多但责任大,只是不敢说出口。

郑立明问哪里不妥,但他又说不出个所以然。郑立明问大家的意见,大家纷纷说非黄祥华莫属。于是,郑立明微笑地问:“黄副县长,你看大家都积极推荐你呢,不要推脱了吧?”

黄祥华只好应了下来:“那好吧。不过,要把副主任和其他成员尽快补上来,不要让我成光杆司令了。”

“哈哈。”大家哄堂大笑。郑立明说:“县委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今后遇到问题和困难及时提出来,尽早把打假工作开展起来,制定出计划,认真去做。接下来,我们就要讨论怎样补充领导干部。我有个想法,这次不要用任命的形式,而采用公开招考的形式,把目前缺员的中层领导岗位进行收集整理,向全国招考,在各大媒体发布招考公告,让适合条件的人都可以报名,再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笔试面试,这样能更好地选拔到真正优秀的人才,也可以避免跑官要官等现象发生。大家觉得如何?”

此主意一出,大家热烈讨论起来,佩服郑立明的头脑和魄力,基本都赞成这一做法,进行讨论的只是如此操作的问题。经过讨论后,郑立明说让组织部牵头,和人事局、编办等单位的同志共同开展,做好相关岗位的收集,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到时候再好好讨论。

于是,第四个议题先议到此。接下来进入下一个议题。

纪委书记林南生说道:“前期我们发布了《清安县在编不在岗人员情况结果通报》,涉及人员共410名,如果严格按照《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七十四条规定,即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可以予以辞退。那么严格追查的话,估计有大多数人会被辞退,恐怕会在干部队伍中掀起巨浪,影响极大,势必又不利于干部队伍的稳定。经过我们摸底了解,现在的情况是,不少干部职工或教师已回到岗位工作,当然也有部分人员未回岗。我们县的情况比较特殊,我的建议是,能否适当宽大处理?对于已经回岗的,以教育为主,对于教育仍不回岗的,才按照规定处理。否则,怕影响太大。”

黄祥华跟着说:“是啊是啊!这又会影响队伍稳定,对工作开展不利。”其实,他这么积极,也有一个原因,因为他老婆就是吃空饷的,生怕被开除了。

郑立明原先的想法是要按照规定处理,但此时听到林南生说的也有道理。他一时拿捏不下,便问参会人员:“大家说说看法。”

有个别人说要严格处理,但大部分人说宽大处理。郑立明说:“那大家表决下,赞成林书记宽大处理的举手。”

举手表决后,数了数,共有9个人赞同。郑立明只好通情达理下了,依林南生所提建议实施,但强调,今后要严防此类现象发生,加强考勤督查,若再违规,坚决按照规定处理。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郑立明说:“我们县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偏低,工资低,难免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也是有些人兼职经商的一个原因。在市里和其他县,有一块绩效工资已经发放,但我们县因财政困难,这块工资迟迟未落实。我的想法是,把这块工资也发放下去。大家觉得如何?”

大家听到要多发工资,都很高兴。如果把绩效工资发下来,全额的话能达五六百元,岂能不开心?要知道,大家的工资都好几年没提了,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时代,一千余元的工资不够生活。

郑立明说:“不过,要切实发挥绩效的作用,要严格实行绩效考核,按阶梯式发放,优秀者的多发放,考核落后者少发甚至不发。大家有何意见?”

李润霖发言道:“发工资是好事。我也高兴,可是我们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财政收入偏低,我怕支撑不了啊。”

众人纷纷说是呀是呀。

郑立明说:“是的,我也想过了。在财税收入未明显增长的情况下,要怎么才能保障工资发放,我想现在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节约其他不必要的费用。”

立即有人问:“是哪些不必要的费用?”若简单地想,似乎样样开支都是必要的啊。

郑立明说:“就是日常经费支出。我有个想法,主要是控制好“三公”经费支出,加强改革,要改得彻底。在公车方面,允许单位留下执法车,不过执法车要喷上明显的标识和监督电话,让群众监督,其他的公车一律取消,可能大家会问,以后出行怎么办?我告诉大家,在英国,伦敦市长都是坐公车上班的,或者骑自行车。那么大家又会问,那下乡怎么办?我想好了,我们会把原来的公车拍给汽车租赁公司运作,如果确实有必要用车,可以打电话给汽车租赁公司,付费坐车,如果是因公务下乡,可以报销路费,如果在县城范围则不允许报销,但会按照干部级别,发放一定的交通补贴。另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自己可以购买私人轿车。大家或许会以为这样的措施很奇怪吧?其实,在欧美国家,早这样实行了。大家谈谈吧。”

大家低着头若有所思,有些情绪,却不怎么敢发表意见。一方面担心丧失了自己的既得利益,毕竟用惯公车了,没公车的话自然不习惯,但另一方面又怕说出来得罪领导。

郑立明只好点名,“李县长你看呢?”

李县长说:“如果真这样改革,的确改得彻底,我没意见。只是,郑书记您不会也没公车吧?”

“对,我率先表率,不用公车,要车的话,也得让租赁公司派车。还有平时上班嘛,很多人都住得很近,其实步行就可以了,顺便可以锻炼下身体,何必几十米路还要坐车呢?”

纪委书记说:“既然郑书记都能垂范了,那我支持。”

有人问:“如果发放交通补贴,能补多少啊?”

郑立明问大家:“大家觉得补贴多少合适?”

有说500元,也有说400元的,最后经综合,初步规定县处级干部补贴400元,科级干部300元,普通公务员150元。郑立明还表态:“我本人的交通补贴就算了。以后大家也可以监督我,发现问题都可以提出来,我虚心接纳。”

因为郑立明态度坚决,渐渐的众人没有意见了,加上有补贴,那就这样了。

接着,郑立明又说:“我看了我们公款吃喝方面的经费,高得离谱,今后,这方面的钱也要严格控制,禁止用公款大吃大喝,下乡调研尽量回来吃饭,若要留在乡下吃饭,人均饭价控制在30元内,也就是吃还不错的工作餐。还有上级来调研什么,一律在县政府食堂开伙食,食堂会按照级别给予不同档次的用餐。另外,虽然我们出国较少,但也要注意,对公款旅游什么,要严格控制。大家发表发表意见吧。”

虽然部分人心里有些抵触,但口头不敢说,觉得说了就意味着自己用公款大吃大喝,只好赞同。

郑立明又交代:“以上说的方案,由县委、县政府办公室起草,向公众征求意见,到时候纪委要加强监督,加强巡查,发现问题违规,一律严格处理。”

各项议题完毕,会议结束。这次会议,虽然有些不同声音,但总体而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