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扩展津沪
本书在起点中文首发
(从今天开始起,每天两更,目的是多发一点,但是每章为2000字.)
“这个天津嘛,我想让他搞大一点,没个合适的人呢?”
“现摆的人你却想不到,这个李鸿章年纪大了他要休息,他的儿子李经方可是个人才呀。”肖峻一听也对,李经方曾经留学美国和英国,政治经济上没问题,就让他吧,可他在军事上却要差上一些了,一说到这里,太后又说道:“和你在一起的人有不懂军事的吗?给他再配上个人不就行了吗?”肖峻一听,就这样吧,自己再给他们补充个人就行了。关于上海嘛就让朱葆三先回去吧。
中午饭在海军吃的,只是给太后和皇上单独准备了一桌,其余的人全和士兵们一起吃,这些大臣心中不高兴,可是没办法,只见肖峻已经和士兵们笑着坐到一起吃上了,自己不吃那就是要委屈自己的肚子了。
在天津简单地呆了一会儿,他们就回去了,到了北京,天还没黑呢。
再有就是太后说的老李要歇可不行,得让他当顾问。让他在朝庭里给自己盯着,有什么事情他最起码可以提前告诉自己,对那些满清的老人可不能太放心了,要时刻警惕他们有出格的表现。
肖峻马上就去找李鸿章了,李鸿章一见面就说;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有些力不从心了,打算致仕回家,肖峻笑了笑说道:“李大人,现在你要歇还太早啊,现在我们的国家百废待举,各方面的人才不够用啊,此时你要是歇了,我可就有点独立难支了,你还得要帮我几年。”说到这儿不待他说话,又接着说道:“还有我打算让大公子到天津去,把天津掌握起来,你看怎样啊。”
李鸿章说道:“犬子到天津,倒是可以,不过还是年轻点儿了。”
“大人刚一进入官场时,不也是书生少年吗,我看可以的,就让他去吧,这是太后点的将,有大家帮着,我看没问题的。”
“那就请肖大人多多照看了。关于我的事,还请肖大人照顾一下,就让我歇了吧。”
“这样吧,就请大人作顾问如何,替掉我的位子可好?”
“要是别人我还好说,可是要是替你,我就不合适了。”
“不,不,不,李大人,这个事,你一定要作,只是在朝庭中有个耳目罢了,和那些老家伙同事我是非常困难,有什么事儿,您提前给我打个招呼就行了。”
“好吧,那我就再给你站最后一班岗吧。”
“再有就是上海,我想让朱葆三去,他在那里比较熟悉,你看如何?”
“好,就是这两个地方,要升一下格了,不能再以县、道的名义了。”
“我也是此意。就把他们叫市吧,规格要同省一级巡抚衔,扩大他们的财权,怎样?”
“可以,我看以后这个总督也没什么意思了,不管什么事情,光是挂个衔有什么用啊,”
“只好等他们岁数大了再撤吧,现在先养着吧。”
“也好。”说罢,肖峻要走,李鸿章将他送到了门外,派人请李经方和朱葆三来见,不一会儿二人来到了,肖峻把情况和他们一说,他们也就同意了,都表示要让肖峻给支上两招。好来个开门红,肖峻就和他们商议起来。
上海地处在南方,纺织业可以先搞一下,有方便的港口,主要是作好进出口贸易,把我们的丝绸、茶叶、瓷器、日用品,还有自行车、汽车等。要把财权拿在手中,以后要把海关也要拿在自己手中,不能让赫德在当税务司的一把手了。条件合适了,咱们就动手拿掉他。老让个老外管自己的财权,这不是个事啊。
关于天津,也是要注意这个进出口贸易和轻工业生产,还有就是天津的长卢盐场,要进一步地扩大规模,控制好私盐问题,提高质量,以后还要搞好这个海洋化工。再有就是天津周围直隶各地老百姓种棉花的不少,也要考虑纺织业问题,原来天津比较落后,现在你去了正好可以大展身手。
两人听了很有启发,三人就在这里谈了到了后半夜,两人才高高兴兴地走了,很快二人就走马上任了。
第二天,肖峻早早地又开上了他的汽车直奔铁道部而去。
詹天佑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忙的不可开交,设计、勘察、组织施工、解决地方上的关系等,全要等他的点头说话,一见到肖峻来了,顾不上寒喧,直接就把他拉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的椅子上说道:“唉呀,你这一来,我可就有了主心骨了,你看,这么多的事压在了头上,我是真有点顶不住了啊。”看到詹天佑如此的累,肖峻心里有些不忍心了,他就对詹天佑说道:“你这样不行啊,一个人就是累死也不行的。”
詹天佑说道:“唉,没办法呀,我们的国家底子薄,技术落后,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很多的事都要从头作起的,我这里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在这里我是一边培训人员一边工作呀。”
“我说詹大人哪,你就不要说了,今天我来了就是要给你解决问题的,有什么需要我帮助解决的,你就说话吧,咱们共同商议解决好吗?”
“好吧,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东北方面,那个吉林将军萨克齐对这事不太热心,东北人又稀少,所以工程的进度要慢多了,你看咱们怎样才能提高一下啊?”
对于东北方面,肖峻了解的少一些,但是从地形上来看,那儿的进度应该比山区要快一些的,主要就是人太少了,劳力不足,这就直接地影响工程的进度了。
肖峻想到后世的“闯关东”一事,主要的人力是从山东、河北过去的,现在也应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的,如果山东的移民去了东北,这还有另外一件好事,那就是在后世知道的,义和团运动就是从山东发起的,后来发展到了河北,他们主要就是反对洋人和那些传教士的压迫才起来反抗的,如果大量地移民到东北那个事出现的可能就小了,不过按现在的估计,不可能出现了,因为肖峻是不允许出现那些洋人在压迫中国人的现象了。现在虽说达不到小康水平,可也比原来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