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客观认识,原则区分。客观认识吸毒成瘾的药物依赖机制,如果说仅是因为药物成瘾而无其他劣迹,他应该是病人,但不排除吸毒本身的违法性,对他们应给予人性的关爱和精心的治疗。昆明市强制戒毒劳教所戒毒劳教人员周强(化名)就这样写道:“在劳教所里,吸毒人员都能够得到戒毒的药品,帮助我们有效减轻戒断症状。由于吸毒者身体受到毒品的严重侵蚀,戒断过程中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而戒毒所能提供良好的医疗设备、设施,有经验丰富的医生,保证了吸(戒)毒者的生命安全。戒毒所给我们吸(戒)毒人员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管理教育。这里收容的吸毒者绝大多数吸毒史长,对毒品的依赖程度高,违法行为复杂,教育矫治难度大。劳教所特有的规范化管理教育体系对吸毒者的举止行为有着较强的约束和矫治作用。”“站在一名在教人员的立场上来说,戒毒所管理干部对我们的和蔼态度、真诚帮助和耐心教育是以往在其他场所从未感受到的。”

三是遵循规律,科学施戒。我们遵循戒毒的规律,采取管理的、教育的、社会的、亲情的、药物的综合戒毒手段,在充分调动起戒毒劳教人员自身的戒毒要求的同时,科学施戒。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摆脱毒品,回归社会。上海市戒毒劳教所的“三个港湾”建设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他们的做法是:(1)采取意志磨炼法,让戒毒劳教人员通过“静坐”的方式,首先做到静,然后经过自身调节,逐步达到“心静”,增强他们的自控能力。(2)改变诊治方式。减少咳嗽糖浆、镇痛片等药物用量,逐步改变戒毒劳教人员用镇痛性药品来满足“心瘾”的不良习惯。(3)大胆运用现代医学成果,采用公安部批准的“韩氏”戒毒治疗仪和中草药帮助他们戒治毒瘾。(4)开办“家属学校”,营造“家庭港湾”。(5)“请进来,走出去”,发挥“社区港湾”作用。上海市五个区的89名离退休老干部,先后与93名戒毒劳教人员签订了协议,鼓励他们立志戒毒,解教后巩固戒断成果,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6)多方寻找解决“就业港湾”。该所与上海一家热心戒毒工作而又颇具经济实力的企业,签订了解教人员安置就业协议,先后安置了几十名解教人员。

四是理念创新,方法转变。理念是指导行动的方向,理念的创新可带来工作的创新,方法的创新。劳教戒毒需要戒毒理念的创新,需要戒毒方法的创新。将我们过去倡导的“远离毒品”创新为“拒绝毒品”。从“远离”到“拒绝”,虽一词之变,但是质的变化,变出的是方法的创新。四川省成都戒毒劳教所创新的“戒毒逆向施戒法”就是根据心理学逆向思维的原理,让戒毒劳教人员“改变”吸毒者的身份,这个“改变”只是扮演,以戒毒工作者、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戒毒的全过程中,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选好人员。选择那些有戒毒要求,大专以上文化、思维敏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戒毒劳教人员。

第二,做好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戒毒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过程中的基本要求、研究的纪律,比如不得以研究为借口,打骂、敲诈其他戒毒劳教人员等,有效提高了他们作为研究者的身份意识和研究能力。

第三,全面参与。参与研究方案的制订,以他们的视角对研究方案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评价、增改;参与戒毒活动的实施,用他们的亲身体会和戒毒的经历为其他戒毒劳教人员现身讲说,讲得更结合实际、更容易被其他戒毒劳教人员所接受;参与戒毒理论调研课题的撰写,使调研文章更有真实性和针对性。

第四,做好追踪。做好对戒毒研究劳教人员在劳教期间的戒毒效果及准假考验期的追踪调查,看他们戒毒的动机和信心树立情况,看他们在所期间有无“偷吸”行为,看他们考验期间对毒品的态度及与“朋友”的态度,并定期进行尿检。据调查,10名参与戒毒研究的戒毒劳教人员都树立了良好的操守。

3.创新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当一个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必然有一个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要依靠创新来推动事物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性。劳教戒毒作为戒毒领域一种新的形式,没有创新的思维,没有创新的胆略,没有创新的做法,难以取得突出的效果,难以使劳教戒毒走在戒毒工作的前列。劳教戒毒经过多年的探索,在戒毒的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归纳起来为“三个加强”:

一是加强社会干预,主要是加强善后辅导和后续照管。戒毒的终极目的是让吸毒人员戒掉毒瘾,努力提高戒掉毒瘾的操守率,这是衡量戒毒劳教所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面对吸毒的特殊性和戒毒劳教人员解教后居高不下的复吸率,劳教工作的使命感和复吸率居高不下的内疚感,敦促戒毒工作者进一步地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对戒毒的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戒毒劳教人员在所内能做到100%的戒断,那是因为有严密的隔离措施、严肃的队规所纪、严谨的教育戒治手段,出所后基本无人管,只有投“亲”(近毒品)靠“友”(粉友)。由于劳教工作局限于戒毒劳教所范围,不可能、也没有这个精力和权限管到戒毒劳教人员出所后的继续吸毒。能否巩固所内戒断后的成果,有效控制复吸率,不仅关系到戒毒的效果,也关系着戒毒劳教所的形象。必须找到一种办法,将劳教三年戒毒后的效果延伸至社会,并对其操守进行追踪和调查,进行远程的帮助和照管,最大限度地提高操守率、降低复吸率。四川省成都戒毒劳教所探索的劳教戒毒后续照管模式,以“回归家园”为载体,采取戒毒门诊、住院治疗、回归家园网站,进行咨询答疑。如果有“偶吸”或复吸行为,还可以来园住园治疗,并不定期的通过电话、民警访谈等形式走出去主动了解有关情况,与社区衔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回归家园”的创办,较好地解决了戒毒劳教人员解教后的后续照管问题,使这些人员一直处于我们的视线之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加强心理干预。针对“脱毒好办,心瘾难除”的问题,加大了心理康复的力度,邀请心理专家,培养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加强对戒毒劳教人员的心理康复治疗。引进和创新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有:

心理暗示。采取模拟尝试与针对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对戒毒劳教人员灌输吸毒有害的思想,对其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发挥暗示作用。比如危害警示、自我剖析、专题座谈、现身说法、亲人规劝等。

合理情绪调节。通过对戒毒劳教人员家庭影响、成长经历及社会因素的了解,掌握其戒毒合理情绪,找出病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案。

自我控制。通过自我训导、“一日一记”等形式,逐步强化戒毒劳教人员主动戒毒、自觉戒毒的信心和决心。

音影刺激。通过录音、录像,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戒毒劳教人员进行诱发毒瘾的刺激。以听觉、视觉勾起戒毒劳教人员对吸毒的回忆,但又不可能触及毒品。经过经常、反复刺激,增强其拒绝毒品的能力、淡化其“心瘾”。

模拟考验。在严密的组织设计下,让戒毒劳教人员模拟吸毒现场,接触看得见、摸不着的毒品,考验其心理和行为的承受能力,反复操作,实施矫治,直至心理反应淡漠为止。

厌恶治疗。呈现某些痛苦刺激与吸毒行为的直接因果关系,在他们心理上造成视毒恶心、吸毒难过的反馈效应,使其最终因厌恶而放弃毒品。

三是加强方法探索。世界各国为了攻破戒毒这道难题,都在戒毒方法上进行了试验和探索,试图找到一种能根治毒瘾的医疗手段或方法。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是自然戒断法。又称冻火鸡或干戒法,就是强制中断吸毒者的毒品供给,使其戒断症状自然消退而达到脱毒的目的的一种戒毒方法,其特点是不给药,缺点是较痛苦。

第二种是药物戒断法。又称药物脱毒方法,是指给吸毒者服用戒毒药物,以替代、减缓、减轻吸毒者戒断症状的痛苦,逐步达到脱毒的戒毒方法,其特点是使用药物脱毒。

第三种是非药物戒断法。是指用针灸、治疗仪等减轻吸毒者戒断症状反应的一种戒毒方法。常见的有中医的针灸、韩式治疗仪等。

以上三种戒断法,在控制吸毒者的毒瘾反应、减轻吸毒者的戒毒痛苦,维持戒毒者的戒毒效果上有很好的作用。但也由于其各自方法简单,手段单一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第四种是综合戒毒法。是指运用药物、矫治等多种手段,迫使吸毒者戒掉毒瘾的一种综合性戒毒方法。它涉及社会、教育、管理、心理、体育、医疗等多种学科,是我们劳教系统在总结戒毒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整合国际国内的戒毒资源和自己的创新,通过多年的试验、运用得上的方法。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戒毒方法,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可,这也是劳教系统对戒毒事业做出的一个贡献。它的疗法主要有:适合不同戒毒时间的“1361疗法”,增强戒毒意志的“意念疗法”,“自我控制疗法”,做好回归准备的“社会调适疗法”等。综合戒毒法的运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戒毒这一学科和领域的内容,把戒毒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向前推进了一步。

二、探索戒毒路,路在何方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沿着崎岖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劳教戒毒的探索之路,反映了戒毒的坎坷之路、探索之路。它的探索路径就是从初始的戒毒工作到比较成熟的戒毒专业机构,从单一的戒毒方法到综合的戒毒模式,从一般戒毒手段到专业的戒毒疗法,由百花齐放的探索戒毒模式到统一规范的部劳教局《戒毒基本模式》,走过了一条不平常的路、一条崎岖的路。

1995年,四川省新华劳教所率先推出了“认识上要‘深’,管理上要‘严’,教育上要‘活’,治疗上要‘精’,身体上要‘养’”的戒毒工作基本方法,并由四川省政法委员会编写的大型丛书《为了这片净士》收录。它的主要做法是:

(一)认识上要“深”。就是站在讲政治、振兴中华民族、促进国家繁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高度,来深刻认识禁毒形势的严峻性和戒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把戒毒工作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自觉、主动承担好这项政治任务。工作实践中,不仅注意提高各级、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戒毒工作的认识,更着力教育引导全体从事戒毒工作的干警深化对戒毒工作的认识,并适时组织干警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使干警明确戒毒在“综合治毒”中的主要地位,以饱满的热情搞好戒毒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和挽救工作。

(二)管理上要“严”。具体做法是:

1.严格分类。即对戒毒劳教人员根据不同情况,严格实行分类分级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2.严格断毒。即严切毒源,严堵毒洞。具体采取“三控制”、“三检查”办法。“三控制”即“一是会见控制;二是人员控制。严格实行干警包控、戒毒劳教人员包夹,并建立耳目,有效防止毒品的流入。三是行踪控制,一般情况不允许外出,安排在室内进行一些恢复体能的劳动。“三检查”即:一检戒毒劳教人员来往信件、邮件有无夹带毒品;二检亲属探望时有无夹带毒品;三检戒毒劳教人员住房、工地等有否藏匿毒品。如戒毒劳教人员黄某之妻在探望黄某时将两小包(1克左右)毒品藏在油辣瓶中,企图带给其夫,被管教民警当场查获。

3.严格制度。即制定严格的戒毒劳教人员管理制度,对戒毒劳教人员实行“五化”(行动军事化,劳动集体化、生活规范化、卫生经常化、学习制度化)。“四定位”(即站队、劳动、学习、睡觉床铺定位),“三点名”(即起床睡觉点名、收出工点名、进出舍房点名)。

4.严格观察。即密切注视、掌握戒毒劳教人员的情况,及时发现、妥善处理他们的身体、思想、行为上的问题,避免酿成大的事故。

5.严格训练。一是严格训练戒毒劳教人员的意志;二是严格训练戒毒劳教人员的行为;三是严格训练戒毒劳教人员的体力。

6.严格应急。要求准备有急需的药物,治疗外伤的器械等,确定专人值班、带班等,随时做好处置突发事件的准备。

(三)教育上要“活”。就是针对戒毒劳教人员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同情况,灵活进行矫治教育,消除戒毒劳教人员对毒品的精神依赖。基本做法是:

1.教育方法要“活”。一是采取集体教育方法,由干警向戒毒劳教人员讲清毒品对民族、对国家、对个人的危害,帮助他们提高认识,自觉摒弃毒品。二是采取民主检讨会的形式,让他们自己谈毒品的危害,谈戒毒的体会,坚定戒毒的信心和决心。三是采取个别教育的方法,有针对性地了解情况、疏导思想,使戒毒劳教人员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感受到干警教育、挽救他们的一片苦心,从而洗心革面,彻底与毒品决裂。四是组织戒毒劳教人员收看禁毒电视专题片和录像。

2.教育形式要“活”。组织现身说法,使戒毒劳教人员从和他们有着相同经历的人“浪子回头”的典型事例中受到启发。召开诉毒会,控诉毒品对个人、对家族、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造成的危害,帮助戒毒劳教人员切实提高对毒害的认识。办好专刊,大力向他们灌输禁毒、戒毒思想。动员亲属规劝帮教,充分发挥亲情的感召力,让戒毒劳教人员感受到亲人的关怀和期望,引导他们摆脱毒魔,回归正常的人生。

3.教育内容要“活”。有增强法制观念的法律教育,有明确政策规定的政策教育,有恢复信心的前途教育,有约束行为的制度教育,有摒弃恶习的劳动教育等,使戒毒劳教人员受到全面而有针对性地禁毒、戒毒教育,实现教育的最佳功能。

(四)治疗上要“精”。就是要从严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对戒毒劳教人员的康复治疗。

配备接受过戒毒专业训练的医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戒毒治疗工作。四川省劳教局成立了全国劳教系统第一家戒毒康复中心“四川省劳教局新华戒毒、性病康复中心”,共有医务人员34人,其中高中级医务人员8名。

组织医务人员去北京、广州、上海等地接受戒毒专门训练。

对戒毒劳教人员实施戒毒康复治疗时,采用分期治疗方法。第一期用中西药物控制、消除吸毒造成的各种生理反应症状,在摆脱对毒品依赖的同时对其他一些病症进行综合治疗。第二期采取对症治疗,进一步治疗有关的并发症。第三期进行康复加强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针对戒毒劳教人员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对每个阶段都作了精心设计,精心实施,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