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进阶金丹(一)

最后的一道法诀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庸’字,一打入最后的几条灵气蚯蚓中,那本已细若游丝的灵气立刻活了似的朝风别云身上飞去,刚一贴近,瞬间就被风别云的经脉吸了进去。

到此时为止,风别云的全身经脉已经恢复如初。但他还只是端坐在空中,一动不动,这令旁边的袁自如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是怎么了?难道出了什么意外?不可能啊,我堂堂金丹后期的高手给一个假丹境的家伙疗伤,还能出现意外?”袁自如怎么想也找不出原因,也不敢胡乱出手,便发散神识将风别云全身都包了起来。

在他的神识中,只见风别云经脉丰润异常。一条条经脉活泼泼的像是种子刚刚生出的嫩芽。经脉表面并没有异常,但其内部元气却流动的非常快,而且全身的元气都在朝着一个方向飞速运动着,那就是——丹田!

“难道,他要进阶?”袁自如把神识集中到风别云的丹田处,他又一次惊呆了。“这么大一颗假丹!”不由得他不再一次震惊了,因为风别云的假丹比平常假丹境修士足足大了三倍多,这不但意味着法力雄厚,也暗示着其进阶的难度。

“不对啊!我刚刚遇见他时,他还只是假丹初期,怎么这才几天,就已经炼出这么大一颗丹了!”就在袁自如喃喃自语时,忽然有一点微弱的金光在风别云的丹田处射了出来。开始时,这一团光只有烛光大小,片刻后其散发出的光芒就照耀了整个石室,将周围的夜明珠的光亮都比了下去。这金光竟是如此的明亮,若有一个普通人站在这石室中,他一定连眼睛都睁不开。可既便如此,这金光的亮度却还在增加着。

旁边的袁自如慎重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他说不清自己心中是什么感觉,好

像是既有一点妒忌,又有一点担心。妒忌之意倒是好理解,除了圣人,人人都免不了会妒忌别人,可担心就有些让人费解了。难道这进阶金丹还有什么风险不成?不错,确实如此!

儒家经典有言:天命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个儒者修道的过程也就是他体悟天命,学习圣教的过程。而能否学好,又全在于他的志气。有大志的人,自然会学习刻苦且不觉得累。而无大志的人,只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的东西转瞬便忘。而人的志气又来自哪里呢?那不是随便找个目标就可以当成志向的。阳明子说持志如心痛。心有大志就等于有了压力,时时有压力,不是什么人都能承受的住的。那么心怀大志而不馁的人,是哪一类人呢?孟夫子说“夫志,气之帅也”又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由此可见,只有胸怀正气,念念不离儒理而没有任何私欲想法的人,才能承受得住大志向,而有大志向的人才能学得真知识,才能成为圣人。

不论你修的哪一门的道术,在进阶的时候,都会受到关于道心的考验。比如道家修士进阶时会受到各种利欲、色欲的引诱,万一心不能定,失了清静无为之心,那就要前功尽弃,轻则疯疯傻傻,重则要经脉尽毁,成为废人。而佛家修行之士,在入佛门时都会发宏愿,其将来成就的高低也取决于发愿的大小。在进阶时,如不能坚持自己的宏愿而心中摇摆,也是要前功尽毁的。

凡入儒门,修儒门功法,那是便已经立下志向,那志向就是推行王道,建立仁世。所谓王道,是相对于霸道而言。霸道者,以力胜,以暴制暴,以势压

人;而王道而,以德胜,以礼治世,以德服人。为了仁世那个理想化的世界,天资高的可以立志内圣外王,天资低的,可以以身作责,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周围的人,即所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风别云丹田处的金光不断发散,最后那团金光已经活脱脱像个小太阳了。在普通人眼中,能看到的只是金光,但在袁自如的眼中,他却看到了风别云的假丹正一点点变成金丹。而这些金光正是假丹中的杂质,只有将假丹中的杂质都以金光的形式蒸出去,最后剩下的精化才能结成金丹。

金光已强至极处,开始一点点弱了下去。袁自如本来淡然的表情也一点点凝重起来。因为排完杂质,接下来才开始正式结丹,成功与否,全在此一举。

就在金光散尽的时候,却在风别云的周身出现了一片片的云气。这云气的多少,正体现着正在进阶的儒门修士的心中正气有多少。从风别云身上散发出的云气一浪高过一浪,一层厚似一层,最后整个石室中一片雪白。墙上的一颗颗夜明珠发出光已经微不可查,虽然没了这仅有的光源,但石室中却更加明亮了,只因为这片片云气本身就在散发着微弱的光亮。

云气浓到极致时,竟有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在石室中回**开来。读书声清脆稚嫩,忽高忽低,若隐若现,虽然声音不大,却每一个字都分毫无差的传到别人耳中。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任何人听了这声音,都会生出一种纯真自然,近似于良知的感情,就算是杀人成性的十恶不赦之徒,也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的母亲与儿女,也会自然而然的生出悔恨之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