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火焚辽东城
正在吃饭的高句丽士兵们只听见高地上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呐喊声。茫然地抬头看去,土岗上的唐军骑兵如同一股洪流一般,滚滚的冲了下来。端着各种食器的高句丽军根本想不到这些已经被自己重兵包围的唐军竟然还敢主动攻击。
随着马蹄的隆隆声和唐军的呐喊声临近,李道宗一身明光铠,手举横刀,身后的大红披风如同一朵红云般一马当先冲了下来,两侧紧跟着铁勒木和马文举。铁勒木瞪着通红的双眼,再配上他那身棕红色的皮甲和满身血迹,如同魔王一样,高举弯刀呼喝着;马文举同样是制式明光铠,披着蓝色披风,横着横刀,一言不发地跟随李道宗冲下来。后面紧跟着的是所有的唐军骑兵。从高向低冲,马匹的速度要比平地快了很多。几千匹马的快速冲击,那是绝不能小视的。
就在高句丽士兵们发愣的一瞬间,随着隆隆马蹄声唐军已经冲进了高句丽军中,马踏、刀砍,马群的冲撞,一霎时高句丽士兵们感觉心胆俱裂,本能地开始四处奔逃。所有唐军都明白这将是最后一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机动性和群体冲击力。如果这次冲不出去的话,只能是被敌人围困吃掉。所以根本不惜马力,只要是前面有挡道的,都要劈上几刀。
铁勒木和马文举随着李道宗身侧左砍右杀,如虎入羊群一般,这些人已经不去考虑什么了,眼前只有敌人,杀就是!但马匹的冲刺速度还是被地上渐渐多起来的尸体和杂物所阻,速度开始慢了下来。
经过刚才的突然震惊后高句丽军反应过来,这些人都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啊!怎么自己反倒会被吓成这样?一些反应机敏的高句丽将领开始声嘶力竭地吆喝着组织起队伍进行围堵。
随着大批高句丽军加入到围堵中,唐军的马匹冲击力越来越弱,有些马匹已经跑不起来,只能站在原地踢踏,帮助自己的主人攻击周围的敌人。
很快这三千多唐军骑兵在高句丽士兵的层层挤压下被包围在数以万计的敌人之中。高句丽军再次取得主动,随着高句丽将领的吆喝声,包围圈里出现大批手持长矛的高句丽步军开始缓慢地前压,高句丽军密集如果刺猬一样的长矛闪着森森寒光。虽然在唐军箭雨下,不时有高句丽兵士倒下,但长矛列阵还是在缓慢地前移着,这就是人多的好处。
李道宗看着周围的长矛列阵,失望地叹息一声,他知道,这样的密集长矛列阵正是骑军的克星,如果没有援军来接应,自己这些人今天恐怕都要交代在这里了。
“王爷,北边的长矛少些,末将带人进行冲击。王爷您随末将冲出去吧?”铁勒木也知道今天的局面恐怕难有其他的办法了。
“是啊!王爷,这位铁兄弟说的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等拼死保王爷冲出去,王爷再带大军为我等报仇吧!”右行军总管马文举攥着已经卷了多处刃口的横刀,焦急地说。
一个很不和谐的声音冒了出来“我就说过,我们应该在土岗上固守待援,王爷不听。如今敌人把我们围的铁桶一样,这可如何是好?”左行军总管张君乂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发着牢骚。
李道宗一直没有说话,举着望远镜看着周围。突然西方一股巨大的烟尘出现在望远镜的视野里。李道宗急忙调整焦距后,清晰地看到那股烟尘里一面大道旗上斗大的“李”字。
“你给我闭嘴。如果不是你当初擅自脱离战斗,我们也不至于到目前的窘境!”马文举和张君乂是平级,愤怒地向张君乂吼道。
“哎!你这话说的好没道理。怎么是我擅自脱离战斗?铁将军的镇北军已经被冲乱了,敌人势头太猛。暂避敌人锋芒是为了更好的保存自己的实力。”张君乂尖声辩解道
“你们都给我闭嘴!我们有救了,援军来了!命令全军向西突围。”李道宗兴奋地喊道。
李道宗看的没错,那股烟尘正是李勣带领的前来增援的七千唐军。
当初李勣命令李道宗带人防范增援的高句丽军后,举大军围困辽东城。但他也知道李道宗带的只有四千骑兵,如果敌人的增援部队人数众多,李道宗的四千骑兵肯定难以抵挡,可现在自己在辽东城下摆了这么大阵仗,不安排布置完根本不可能抽调人手去增援李道宗。所以他不停的派出流星探马往来汇报李道宗那里的情况。
等他忙完了围城的布置后,探马也来报知李道宗被敌人援军围困在小土山上。李勣二话不说把这里交给自己的副手营州都督张俭带领剩余的七千余预备队急忙驰援李道宗。
要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李勣的援兵来的恰到好处。高句丽军刚完成对李道宗的三千骑兵的包围,如果他再晚来一会,恐怕只能给李道宗他们收尸了。
李勣指挥援军从外围发动进攻,向里面打。李道宗看到援军后从里向外冲,被两面夹击的高句丽军西面包围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冲烂,李道宗带着队伍与李勣合兵一处,这一万余唐军,迅速借着这股势头开始扩大战果。兵力占优、局面占优的高句丽军居然在以众敌寡的情形下发生溃败,又扔下一千多具尸体,向东退走。由此可见战场上士兵的数量固然重要,但士兵的质量更加重要!
李勣带着这一万余唐军一直追出三十里远,才回兵辽东城。而出去四万人,回来不到三万五的高句丽援军只能退回鸭绿江一线防御,并派人给泉盖苏文送信。
泉盖苏文看完信件大怒,把这次增援辽东城的主要将领全部斩首示众,严令军队不得再后退一步,否则全部处斩。
阻击战结束两天后,太宗皇帝带着御营兵马渡过辽河来到了辽东城下,驻扎在辽东城西的马首山上。
安置完御营后,太宗皇帝召集将领到御营开会。太宗皇帝对这几天的战役表示很满意,并要求各部指战员们再接再厉。之后接着说道“如今我天朝大军已经进抵高句丽泉.盖苏文的西北重镇—辽东城,这城曾经阻挡住隋军两次东征。传朕口谕给后军,后军渡过辽水后,拆掉所有河上桥梁,此次战役我天朝大军已无退路,务必奋勇向前。不胜不归!”
众臣躬身回答“是,谨遵陛下口谕,奋勇向前,不胜不归!”
太宗皇帝点点头后接着说“近期的战役中,出现了不少英勇善战的将士,功劳薄朕已经看过。辅机,你将立功将士名单和所应得的奖赏拟定一下报朕来看,有功的人朕不吝赏赐,钱帛、官职就是给这些勇士预备的。这次江夏王道宗带四千骑兵硬抗四万高句丽援军,打出了我天朝军队的士气,很好!奖励道宗钱千吊,绢二十匹。于阵前高呼‘没有强大的敌人,怎能体现勇士的勇猛!’的游骑将军,归德郎将铁勒木官升一级为宁远将军、怀化郎将。果毅都尉右行军总管马文举英勇善战授怀化郎将之爵。”
随后太宗皇帝面色一沉道“左行军总管张君乂,战场畏敌,泥足不前,无令后撤。致使阻击战失利,我四千兵士差点为你所害!拖出去斩首,将首级悬于营门,以为临阵脱逃者戒!”
张君乂大喊道“陛下!事情不是您想的那样。末将非是战场畏敌,泥足不前。实在是敌众我寡,末将为保我军不致全军覆没,不得已后撤啊!陛下!”
太宗皇帝面色铁青“哼!这么说你还有功了?你的任务是什么?谁给你后撤的命令?事实面前还敢狡辩!速速拖出去斩了!”
“陛下!末将冤枉啊!陛下!饶命啊!…”远处传来张君乂的哀嚎。不一会这哀嚎声嘎然而止。
太宗皇帝转头问李勣“茂公!如今辽东城部署可曾完成?”
“回陛下,辽东部署已经完成。但辽东城是高句丽西北重镇,墙高壕深,隋炀帝两次东征都没能攻下,我军也不能大意。臣觉得不必急于求成,而是步步为营,一点一点地破坏外围防御工事,为大军扫清道路后,再一心攻取。”
“恩,你是前线总指挥,具体如何进攻。由你说了算!朕在这里等诸将的好消息!朕希望辽东城将在我大唐将士的同仇敌忾下回归我大唐版图。”
毁了归途,重赏了有功将士,处斩了临阵退缩的张君乂。太宗皇帝的这一套组合拳,让全军上下都已经非常确定以及肯定地明白了他的想法。唐军上下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好好地收拾一下高句丽人。
做完了领导该做的事,次日太宗皇帝在众文官的陪同下又亲临前线视察。看着前方唐军无数将士正在后方的弓箭和手中圆盾掩护下像蚂蚁一样来回运土填辽东城那深邃的护城河。
陪同太宗皇帝一起来视察的官员们站在太宗皇帝身后,对着前方指指点点,还不时地就如何攻城进行一番交流。太宗皇帝却眯着眼睛看着运土的兵士一言不发。
一个士兵扛着四个土袋蹒跚前行,却被脚下的一块石头拌到。在太宗皇帝身后无聊地听着群臣瞎聊的麦仲肥急忙催马奔过去,跳下马把那个士兵扶起来,并艰难的帮那个士兵把土袋再放到肩膀上。
看到麦仲肥这一幕的太宗皇帝眼睛一亮,骑着马径直往城下跑去,其他人等不明白太宗皇帝怎么跑下去了,只好也跟着跑下去。
太宗皇帝跑到麦仲肥身边跳下马,赞许地拍了拍麦仲肥的肩膀后,叫住了一位背负泥土特别多的士兵,命令他把一部分泥土交给自己,然后他就把几袋泥土放在自己的御马背上,牵着马运往城下。看到这一幕,运土的兵士是感动坏了,而官员们的反应却大不一样——吓坏了(群臣震惧)。这还了得?皇帝陛下亲自去运土填坑。
众大臣到底是久经风雨,看风使舵的经验都比较丰富,皇帝陛下都在运土,咱们还能闲着看吗?很快便回过神来,争先恐后地接过士兵们背负的泥土,和他们一起去填护城河。麦仲肥楞了一下,自己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却带来了如此效果,可太出意外了也急忙有样学样的用东风运起土来。
有太宗皇帝的带头,整个部队士气更高了,而且还突然凭空增添了不少人手,很快护城河的一大段就被填平。
接下来,已经把辽东城围了个水泄不通,早就跃跃欲试的大军把所带的所有攻城器械都调上阵地,抛石机和冲城车轮番上阵,日夜不停地冲击着越来越残破的城墙。
辽东城不愧是能阻挡大隋两次东征的西北重镇。唐军一连攻击了七天,辽东城的城墙虽然危如卵,但依然顽强地耸立着。阻挡着唐军前进的脚步。
站在土岗上观战的太宗皇帝和表情严肃的李勣望着如同蚂蚁一样拼死攻城的唐军,眼神都非常凝重。身后的群臣也是低声议论着。站在最右边的麦仲肥此刻看着唐军不断的伤亡,心里暗自琢磨着:火炮怎么还不运过来?要是有火炮在,冲着城门放上几十炮,早就把城门砸掉了。李恪这小子在搞什么呢?
唐军的伤亡在增加,看的太宗皇帝一阵阵肉疼。低声对李勣说“准备撤下来吧!这样伤亡太大了,再想想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李勣点头。
太宗皇帝无意中看到站在最右边的麦仲肥直愣愣地盯着前方,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奇地顺着麦仲肥的视线看去,辽东城头上那杆破烂的旗幡正在随着风招展。
“这小子!一杆破旗幡有什么好看的。”太宗皇帝却不知道,麦仲肥此时根本不是在看旗幡,而是在想火炮。
“仲肥!在想什么?”太宗皇帝问道。听到太宗皇帝的问话众人不由都把眼睛看向麦仲肥。
茫然不知的麦仲肥被身边的马周轻轻推了一把,在麦仲肥耳边轻声提醒道“陛下在问你想什么呢。”。
被马周一推麦仲肥才反应过来下意识地回答“啊?哦!陛下,小臣在想火炮。”
山岗上风大,离着麦仲肥几十步的太宗皇帝和李勣,听到耳里的却是“小臣在想火攻!”
太宗皇帝和李勣对视一眼,又一起看向辽东城上迎风招展的破旗幡,此时正是南风尽吹,辽东城上迎风招展的破旗幡呼呼啦啦的被风卷着飘向城里。太宗皇帝和李勣再次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用火攻!好主意!”
由于麦仲肥这句被听差的话,引来了辽东城被烈火焚城的命运。
李勣急忙找人来,命人准备冲竿(也就是箭楼)派精锐士兵登上冲竿的顶端,点燃火箭,从北向南向城里乱射。登上冲杆的部分镇北军的箭支尤其好用,本就是红柳枝泡在油里浸过的,点燃箭头上的引火之物后,如果不快速射出去,还有烧到弓上的危险,所以在冲杆顶端的镇北军射手的箭,发射的那叫一个快,唐军才射出两箭,镇北军已经四箭射出去了。反正也不要求准头,只要把箭射进城里就大功告成。镇北军射出去的箭支如同小火龙一样“飕飕”的飞进辽东城里。
俗话说:水火无情。这些射进城里的火箭,不断地引燃物品,再加上南风狂吹,风借火势、火助风威。这辽东城里可就呼呼啦啦地烧起来了。
看着浓烟滚滚、烈焰飞腾的辽东城,这下城里的守军慌成一团.守城的将领急忙命令兵士去救火!辽东城里到处都能看到士兵、百姓们四处奔跑的身影。此刻已经乱成一锅粥,
群臣站在高岗上看着被烈火焚城的辽东城,大都露出兴奋的神情,长孙无忌面带微笑,摸着胡子频频点头。太宗皇帝的脸上却没有应该有的笑容,反而是一副关切的表情。
随着这把大火后唐军适时发动了总攻。士兵们呐喊着冲向这座已经红透半边天的大城,辽东城残破的城墙上,布满了向上攀登的唐军兵士们。
看着铁勒木立功授奖的萧嗣业,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如今放在眼前的功劳,怎么能与之失之交臂!军人的荣誉就是要靠军功来体现的。他一边命令自己手下的镇北军上城,一边提着刀亲自登上云梯,向城上攀登。
城墙上的守军一边向下放箭、一边扔滚木,希望把如同蚂蚁一样攀附在城墙上的唐军赶下去。可惜,这一切都已经于事无补。
萧嗣业把刀叼在嘴里,左手举着个小圆盾一边躲闪着城上扔下来的滚木,一边奋力向上攀登。近了,更近了。就在萧嗣业准备纵身上城时,一只长矛照着他的肩膀狠狠地戳下来。已经做出纵身上城的姿势的萧嗣业,重心已经转移,眼看着这只长矛却无法闪避,本能地伸出右手抓向长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