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成长进步并不完全是干出来的,许多人是靠吹、拍、捧、迎等功夫也上位了,但邓小平曾说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因此,说得漂亮不如干得到位,身处其位,恪尽职守,还是要德才兼备,干点事情,做出点成绩让人瞧瞧。
紧抓快干,决不耽误事,这个应该是做事情的首要。否则,领导下次不敢再把事情交给你办了。不耽误事,就是不让事情在自己手里耽搁,不让文电在自己手里积压,不让各级指示在自己手里落空。大事小事都不能拖,一拖就容易误事,而且会把小问题拖大,把大问题拖得棘手难办。
一天下午,某单位一把手让办事员通知部门以上领导:第二天下午到医院看望一位老干部。当时这位办事员正在赶一个材料,认为第二天一早再通知也不迟,就没有立即办。结果第二天上班通知时,没想到有几位部门领导刚好下基层了。办事员向一把手作了汇报,一把手批评:“为什么昨天不通知?”这件事启示我们,接到的任务要尽量第一时间行动,尽快完成,一时完成不了也要及时反馈,千万不能拖。
勤勉实干,才能出活出成绩。人都有惰性,稍一放松,这种惰性就会露出头来,因此要时刻注意自警自省、勤字当头。同样是一起进单位的,为什么进步有快有慢、工作有好有差?一个“勤”字分出高低。勤奋不勤奋、实干不实干,上面领导和下面群众的眼光雪亮着呢,清楚得很。一份材料、一项工作下没下功夫,下了多少功夫,大家有目共睹,心中都有一杆秤,最后结果肯定不一样了。
多思多想,善于琢磨事,这个是我常提倡的。善于动脑,以科学的方法正确地干事,始终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我看到有人总结了“三思三想”,比较精准。
“朝思暮想”。“朝思”,就是每天
早上进了办公室,卫生收拾停当,想一想今天要做哪些工作,哪个先干、哪个后干,心中有一个“谱”,不至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如果这也干那也干,手忙脚乱忙活了一天,就什么事也干不出个头绪来。心里时刻有本账,工作才不会打乱仗。“暮想”,就是干完一天的工作后,要回过头来想一想、理一理,看看这几天都在忙啥任务,完成得好不好,分析一下好在哪里、差在哪里,经验是什么、教训有哪些,重要的收获还要记在本子上。以后再做同样的事情,处理类似的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前思后想”。意思是事前要思考方法途径,事后也要想想怎么提高。举个例子,找领导传阅文件是最常见的工作之一,既简单又不简单。有的人传得顺利、传得明白,而有的却传得梗阻、传得糊涂。因此,传阅文件就要做到“前思后想”。在传之前,想一想领导可能会问什么,提前把要传的内容搞清楚,把与之关联的东西搞清楚,把所提建议的依据搞清楚,做到心中有数,防止被问住。传完之后,要认真想想领导为什么这样批示,批示该怎么处理。然后,按照批示,该告知的迅速告知,该协调的马上协调,该落实的尽快落实,办理结果还要及时反馈。传阅文件如此,其他事项也是如此。在此问题上,我曾经闹过笑话,被领导“一问三不知”,教训深刻。
“深思细想”。工作中,我们难免会接触到不同性格的领导,接到各种各样的任务。对此,有四点体会:领会意图要往深处想,总结经验要往新处想,提出建议要往远处想,落实工作要往细处想。尤其是开展大项活动,细节决定成败!开始前,一定要充分预想工作流程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反复过“电影”,拉单列项,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拿出预案;活动过程中,对计划外的情况采取联动思维,一个地方情况
有变,立即找出有关的环节进行调整;活动结束后,趁热打铁做好后续工作,处理好善后事宜。不然,就可能闹出装订文稿缺页少页、领导讲话话筒不响、召开会议把党徽挂反了等“大笑话”和“政治事故”。
在办事过程中,我还有一点最深体会就是:来招接招,遇事不怕事。从过去情况来看,一般好事情轮不到你,一些棘手事、尴尬事、挠头事往往会接踵而至。此时,尤其需要你保持定力和静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来之则应之安之。
急事不怵,厚积薄发。平时一些东西你在那准备着,关键时候它能够“救急”。比如,有空时看到名篇佳句,摘抄储存在电脑或剪贴本上,写材料时就能信手拈来;看到书刊杂志上,人家在办公、办事、办会及解决矛盾冲突等当中一些好的案例和做法,要及时收集起来,下次当你遇到类似问题时就能打开思路,手到擒来。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依照我的体会,尤其是要积累和学习别人处理棘手问题的管用实战经验,这个问题我下次还会专门详述。
难事别推,综合施策。遇到难事怎么办?我感到,关键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些难事,你想躲是躲不掉的,必须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尽量自己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分借助外部的力量,积极创造条件解决,杜绝想事不细、处事不慎、虑事不周。
杂事勿烦,小事做起。大项工作,人人看得见,大家都抢着干,争着出风头;小杂事不显山露水,领导也不易看见,人人见着躲。但是,我觉得,其实,小事不小,干小事、干好小事,能够磨砺品性和心智,能够积攒干大事的经验和本领,还能够逐步凝聚干好大事的信心和底气,也是不能小觑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