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档案 ☆

片名:与狼共舞

外文:Dances with Wolves

导演:凯文·科斯特纳

编剧:迈克尔·布雷克

主演:凯文·科斯特纳、柯克·鲍兹

上映:1990年10月19日

国家/地区:美国

片长:181分钟/236分钟(导演剪辑版)

获奖:获1991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效、最佳音乐/歌曲等

1.《与狼共舞》成功标志着西部片的复苏

西部片是美国电影史上较早出现的类型片之一,有其十分明显的符号特征:茫茫的草原,传奇的牛仔,奔腾的骏马,以及不离手的左轮手枪。西部片大多取材于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是美国人民对西部的拓荒史,表现了美国人民的不屈精神和民族性格。西部片最初起源于20世纪初的《火车大劫案》,此后十年出现的多数西部片都较为平庸。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西部片达到了高峰,《关山飞渡》被誉为“好莱坞叙事形式典范影片”,获得了奥斯卡三项大奖,导演约翰·韦恩和约翰·福特成为创造西部片三十年辉煌的历史性人物。进入20世纪60年代,西部片略显颓势,开始走向低谷,此时出现了注意渲染气氛和心理描述的“意大利西部片”,美国西部片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1990年,凯文·科斯特纳自导自演的影片《与狼共舞》出现,一举获得了七项奥斯卡大奖,它的成功标志着传统西部片的再次复苏。《与狼共舞》讲述美国在南北战争结束之后,一位美国士兵与印第安族群相处并融合的故事。与传统西部片不同的是,它在银幕上为印第安人正名,以一种正确的历史观来面对过去。

2.主题反省:首次正面表现印第安文化

美国大陆印第安人对于殖民者的态度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改变。对于早期英国殖民者的到来,印第安人很热心,帮助他们战胜了艰苦的环境。他们大多是善良、纯真的,好像是大自然造化中被保留的一支,天性淳朴、忠诚,崇尚自由和勇敢。然而,随着殖民地的逐步扩张,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印第安人变得凶猛、野蛮。在传统西部片中,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印第安人形象,白人永远骁勇善战,是文明的代表,印第安人野蛮、杀戮,是白人拓荒史上的阻碍。美国的西部片一般都着力于塑造一个群体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形象,但印第安人则是以群像的形式出现,没有个性化的表达,加之语言上的难以沟通,他们在剧中只是扮演冲突和对抗的目标,并没有发声权,所以银幕上的印第安人并不够真实贴切,只是西部片为了塑造西部英雄而树立的对立面。而《与狼共舞》第一次尝试为印第安人正名,改变了印第安人的一贯形象,变得真实、可接近。男主人公邓巴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立下了战功,痊愈之后,他要求派到美国西部边境去守护最艰苦的地方,在那里,他与印第安苏族人和睦相处,由一开始的陌生、恐惧,发展到后来与部落共同打猎、一起抗击敌人,与印第安人建立起了深厚友谊。影片展现了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他们说着本族语言,不再是荒蛮可怕,而是比较文明。其中的“文明人”——首领“踢鸟”,冷静理智,给予邓巴帮助,并请他到族群中来做客,送暖和的牛皮给邓巴保暖,甚至还叫来多年前被收留的白种人“握拳而立”来实现与邓巴的语言交流。他们真诚善良、爱憎分明,并给邓巴起名叫“与狼共舞”。通过与苏族人的相处,邓巴学习他们的民族语言和生活习惯,甚至爱上了“握拳而立”,在后来与士兵们的对抗中,与苏族人荣辱与共。

3.人物形象:表现邓巴心理变化与苏族人友好的过程

邓巴作为美军守卫边防的士兵,一开始也对印第安人有着很强的防御意识。他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对抗苏族人的方式,设想会发生一场意想不到的战争。这是美国电影中对印第安人的一贯态度,但是随着事情的发展,邓巴发现印第安人并没有要伤害自己的意思,只是对他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于是邓巴开始改变态度,尝试用一些肢体语言来与他们沟通,甚至请苏族人到营帐里来磨咖啡给他们喝,给他们尝从来没见过的糖。在一段时间的接触以后,苏族人也表现出了他们的友好,邀请他到苏族部落里来做客,邓巴开始了与苏族人和睦相处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邓巴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代表着白种人对印第安人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在邓巴眼中,苏族人并不是野蛮杀戮、没有人性的群体,而是原始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人”,就是因为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情感、好恶和行为习惯,当然远不及文明人。我们看到人和人、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沟通不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冲突和对峙也不是不可以调和的,文明并不一定非要战胜野蛮,甚至影片透露给我们的反倒是文明人尚且不如这些野蛮人。这样的关系就像是影片中设置的狼的角色一样,在我们的意识中,狼就代表着凶猛残忍,但在影片中,狼在一开始也并没有要攻击邓巴的意思,而是在邓巴孤独的生活中,做了他唯一的朋友。但是狼最后的结局却是为了寻找自己的朋友,被无情的士兵在一片嬉笑声中用枪活活打死,对于无情的、所谓的文明人来讲,这其中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这样的关系也表现在和苏族人的关系中,让我们对所谓“文明的拓荒者”产生了怀疑,而对野蛮的苏族平添几分理解和歉意。我们被镜头中印第安人的真诚善良打动,开始欣赏他们的族群文化,在价值观念上与之前的西部片产生了较大差别。《与狼共舞》在很大意义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形象,他们才是原生态土地的主人,才拥有居住在这里的权利。但是在影片结尾,邓巴得到印第安人的解救,回到部落里。邓巴表示自己已经成为白人世界的“叛国贼”,不想因为自己使得整个部落受到连累,所以决定离开。苏族人对这个决定很失望,甚至有些气愤,但是邓巴还是带着妻子离开了苏族。这使得原本看似与印第安人已经和睦相处的邓巴,还是表露了他的实质内心——回归白人的文明世界。导演也借此表达自己的态度:邓巴通过婚姻将原本为白人而印第安化的妻子重新带回白人社区中,尽管离别很煽情,但是也看到了一个邓巴是改变不了什么的,他只是连接白人和印第安人的一个纽带,但是冲突和对峙永远都在,这不仅是种族的冲突,更是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

4.经典场面:恢宏的“草原猎牛”段落

影片中出现了一些经典镜头。为了拍摄出预期的效果,导演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为了拍摄田纳西战斗场面那场戏,导演请来了二百五十名参战者,他们被分成一组一组的,穿上军队的服装,骑上战马,在指挥下重新再现了内战时交锋的场面。野牛的运用也为影片赢得了不少嘉奖,导演之所以选择野牛出演是因为它们比马跑得快,更加勇敢且有耐力,这也使得“野牛群”那场戏显得与众不同、超凡脱俗。作为全片的重头戏,气势恢宏的猎捕野牛场景耗时八天才拍摄完成,剧组动用了一架直升机、十辆挖土机,让二十四个印第安人骑上没有鞍的马,外加二十个牧马人、三千头野牛。在蔚为壮观的庞大牛群中,没有一只野牛出自CGI(电脑三维动画)特效,只有极少部分是电子模型。片方又借来经过驯化的牛,甚至用一些金属丝和牛皮来做一些被打倒的假牛,从而实现了拍摄。在拍摄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难以控制的场面,三千头野牛迎面而来,根本无法预估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不过这也增加了影片的观赏价值,效果是超乎想象的。为了表现印第安人的真实,在设计骑马的戏时,他们用的是真正原始的缰绳而没有马鞍,演员们通过很好的操控,配合精良的骑技,骑起来像是飞一样。为了实现拍摄环境的预期,剧组甚至还用了一万加仑(约合三万升以上)的颜料,把玉米涂成黄色、草地染成绿色,画出了一个秋天的模样[13],产生了极好的视觉效果,就这样,一部伟大的影片才得以诞生。

影片的最后,大雁排着人字形的队伍从天空略过,冬季的山谷在雪的包裹下显得格外宁静,远处美丽高原的天空下,是罪恶在进行,是行进中的军队和远走的邓巴夫妇。片中人性的主题得到了升华,苍凉、冷峻,令人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