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档案 ☆

片名:音乐之声

外文:The Sound of Music

导演:罗伯特·怀斯

编剧:恩斯特·莱赫曼等

主演:朱丽·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埃琳诺·帕克

上映:1965年3月2日

国家/地区:美国

片长:174分钟

获奖:获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配乐和最佳音响奖

《音乐之声》是一部由好莱坞导演罗伯特·怀斯(Robert Wise)执导,改编自百老汇同名音乐剧的歌舞类型片。本片一经问世就打破了电影史上歌舞片的最高票房纪录,也一举获得了1966年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音响、最佳剪辑五项大奖。影片主人公修女玛利娅,为人宽厚善良、活泼乐观,到海军上校冯·特拉普家里,给他的七个失去母亲的顽皮孩子做家教,最后用音乐和善良征服了上校一家,并嫁给了特拉普上校。片中大量的音乐不仅刻画了人物、推动了叙事,还成了世纪经典,在世界各地广为传颂。这部影片也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世界电影史上永恒的记忆。

歌舞片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好莱坞,流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五六十年代达到顶峰。拍摄于1965年的《音乐之声》恰好是60年代的顶峰之作,打破了之前歌舞片对音乐剧舞台的搬演程式,在实景和内景的过渡中有着很强的表现力,并用经典音乐作为缝合体系,叙事自然流畅,是歌舞片发展历史上的代表作品之一。歌舞片擅长用音乐和舞蹈结合的形式来营造一种浪漫的氛围,自由地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具有一定的程式化。而这部影片在音乐与主题、人物、自然、叙事之间关系的处理上都恰到好处,描绘了主人公对自然和自由的热忱追求。

1.音乐与主题、叙事

《音乐之声》是一部阐释“真、善、美”的剧作。故事本身也是发生在萨尔茨堡的一个真实故事,家庭教师修女玛利娅通过自己的真诚、善良打动了上校家里的七个孩子,最终成为一家人,幸福地生活甚至一同对抗残暴的纳粹。[3]一切的美好都汇聚于主人公玛利娅身上,欢乐活泼、宽厚仁爱又坚强勇敢,这些性格的成功塑造主要归功于片中的音乐。在音乐中,她释放自我、拥抱自然,用乐观的态度来爱护身边的每一个生命。

影片中广为传唱的音乐构成了整部影片的缝合体系,参与了叙事,形成了自然、行云流水般的叙事风格,并因为音乐本身的通俗性和艺术性兼备的特质,使观众被自然地带进了音乐的世界。玛利娅刚进家中时,也和前十一位家庭教师一样被孩子们捉弄。他们的关系发生转折是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夜。先是外出和邮递员劳夫约会的大女儿路易莎翻进了玛利娅的屋子,接着小女儿葛特尔因为害怕闪电而扑入了她的怀中,进而女孩子们也到这里来躲避闪电的恐惧,接着是男孩子们。当七个孩子都围坐在**时,玛利娅用歌声和智慧对孩子们表达了特有的爱意。孩子们对玛利娅的故事和歌声也产生了兴趣,此后他们的关系变得缓和。歌曲《哆来咪》的片段是玛利娅进入上校家并和孩子们相处融洽的制高点,也是叙事中第一段落的结尾。紧接着他们团结一心,共同“迎接”史雷特男爵夫人,并以一首《牧羊人之歌》展现了一个平凡的牧羊人安详有趣的生活,透出了上校家里已经形成的祥和气氛,也彻底改变了上校对玛利娅的态度,甚至使他产生了一些好感。但在家庭宴会厅中孩子们的“晚安歌”声结束之后,原本兴奋激动的玛利娅被男爵夫人的一席谈话所左右,悄悄离开了上校家,第二段落结束。第三段落孩子们用诚意请回了玛利娅,玛利娅也坦然面对上校的爱意,最终步入婚姻殿堂。在恢宏的教堂里,歌曲《如何解决玛利娅的问题》气势磅礴,加上多机位、多角度的拍摄,视听语言完美结合,幸福的一对结为夫妻。第四段落,开始于萦绕在萨尔茨堡空中的一段钟声,接着纳粹的旗帜出现,世界政局变了。特拉普上校以其正直、刚毅的性格拒绝了纳粹党的邀请,以至于引祸上身,在孩子们的演唱比赛中伺机逃离。上校深情演唱了歌曲《雪绒花》,作品短小却富含深意,抒发了爱国之情,也表达了上校一家对于祖国的无限眷恋。结尾处上校和玛利娅夫妇带着孩子们翻山越岭,去往另一个可以安置他们快乐的地方。

2.音乐与人物、自然

在影片开场,随着一段悠扬的管弦乐,一个鸟瞰的镜头悠悠然,“穿过云层看到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脉,镜头向下进入峡谷,接着又进入阳光下面,色调逐渐转暖。飞越一片平静的湖面,湖水映照着附近的山影。然后,掠过一座小小的奥地利村庄的上空,看见山顶上一个小小的人影”[4]。随着镜头的推进我们看到玛利娅在山坡上歌唱,脚下是绿色的草坪,身后是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脉。导演用这样一个长镜头交代了音乐、自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奠定了全片自由、浪漫的基调。加上开场字幕的背景音乐和风景照片式的呈现,我们看到美丽的萨尔茨堡,祥和的人们和耸立的宗教建筑,自然的和谐与人们的心境融为一体,处处体现着宽厚与包容。音乐是善良开朗的玛利娅表达对美好大自然热爱的唯一方式。她用自己饱含的热情来歌唱这片宁静祥和的土地,也因此更加热爱自然和生命中给予自己的一切。这也是她乐观宽厚的精神品质来源。这与一开始导演借用修女们的讨论来刻画玛利娅形象的那段截然不同。玛利娅的歌声嘹亮、饱满,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修女们则显得沉稳、内敛,音调较低,切切如私语,从她们的歌声中我们对玛利娅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热情但糟糕,虔诚但调皮,她有很强的包容性,但是也很“麻烦”。她拒绝一切阻碍自由和对自然追求的事情,比如她打破修道院的惯式,去爬树、去唱歌;她拒绝上校吹哨子的要求,觉得孩子们是有名字的,觉得名字比哨子更动听;她用窗帘给孩子们做游戏服装,以此来拒绝上校对买布请求的不允许。

音乐的作用不仅仅是刻画人物上表现准确,更与自然相协调,在交代人物关系变化上也突显其重要性。经典歌曲《哆来咪》的演绎选择了玛利娅和孩子们郊游的场景,不是在室内的厅堂里,而是在大自然中。玛利娅寓教于乐,教会了孩子们轻松快乐地演绎这首即兴编写的歌曲。导演用了大量的景别和不同的场景以及场面调度来阐释孩子们在音乐和自然中所享受到的快乐。从草地和山脉到宁静的湖边,从欢乐的马车到大全景下跳跃的喷泉,镜头从静止的景别变化到快速的前跟移动,画面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节奏感越来越强,孩子们的歌喉越来越美妙,玛利娅和孩子们的关系在自然和音乐的感召下变得和谐共处。在音乐和自然中,玛利娅和孩子们没有界限,融为一体。她用她的真诚、友善以及对孩子们的爱心、耐心,与他们平等地交往,得到了孩子们的接纳和肯定,最后也得到了冯·特拉普上校的倾慕之情,最终结为连理。

3.摄影和构图

多机位的摄影、多角度的场面调度和油画式效果的构图是这部影片视听语言的关键,充分显示好莱坞风格的拍摄技巧。在出现玛利娅个人近景或者特写时,大多采用小仰角拍摄,有着很强烈的作者倾向,表示影片对主人公的态度是赞扬、褒奖的。她身上有着高尚的人格和坚毅的性格。

影片摄制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好莱坞生产影片的速度和质量都很可观。从片中可以看出,多机位、多角度的拍摄是好莱坞的一贯追求。在玛利娅离开修道院去往上校家之前,和院长在办公室有一段谈话,这段小空间范围的谈话中,从玛利娅进门开始到淡出画面,短短的3分22秒,共用了51个镜头,17个机位,推、拉、摇三种拍摄手法,人物的关系和态度在全、远、中、近、特五种景别的交错呈现下发生了转变,院长原谅了玛利娅偷跑去唱歌的事情,玛利娅也打消了刚开始的恐惧并产生了对即将发生事情的疑惑。这是好莱坞处理小空间两人对话的经典方法,不只是正反打和过肩镜头的简单排列,而且更加生动、丰富和专业化。影片场面调度上,也有其成熟之处。在第二段落末尾玛利娅要离开上校家时,一个长镜头叙述了玛利娅离开这件事。从玛利娅出门、下楼梯,到走到门前,又走到宴会厅门口留了封信,再走到门前,离开,整个镜头一气呵成,流畅、设置巧妙,收放自如。但在现在看来那时候的画面剪接,还不是特别考究,保留了许多以人物近景作为画面结尾的淡入淡出。构图上,从一开始美丽祥和的萨尔茨堡到油画般的田园风光,几乎每个镜头的构图都好到可以单独拿出来做明信片用。另外对称、黄金分割和九宫格等基本的构图要求也完全符合,这就是好莱坞技术上优秀的地方,也是后来打造优质商业片的基本功的体现。

《音乐之声》之所以能堪称经典,除了美妙的音乐外,还主要得力于它温情四溢、轻松积极的主题和性格饱满、温厚善良的人物形象。这些使我们感受到了对生活和自然的追求中永不停滞的美。真情永存、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