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歌舞片:1927—20世纪30年代

歌舞影片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第一部歌舞片是《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1927),它同时也作为第一部有声片而享誉世界电影史。《爵士歌王》的成功,刺激了各大制片厂都以“说、唱、跳全活儿”的招牌宣传自己生产的影片,企图利用新出现的音响技术在商业中获利,造成短时间内歌舞片泛滥,其中大量粗制滥造。结果,歌舞片的票房收入由升而降,进而一落千丈。歌舞片几乎被扼杀在摇篮中。1929年,米高梅公司(MGM)出品了由哈莱·波蒙执导的《百老汇的旋律》(The Broadway Melody),这部号称“百分之百对白,百分之百歌唱”的影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歌舞片。它开创了以“后台故事”作为歌舞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传统,也是第一部真正全对白、全歌唱、全舞蹈的歌舞片。该片获得了第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也由此掀起了歌舞片的创作热潮。各大电影公司争相仿效,歌舞片的局势趋于好转。

歌舞片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繁荣,经典歌舞片的出现,也推出了许多歌舞片明星。歌舞片至此分为了两大分支,一类以唱为主,一类是以舞为主。以唱为主的歌舞片汲取了西洋歌剧的传统,早期拍摄此类影片的导演均具有深远的欧洲背景。恩斯特·刘别谦(Ernst Lubitsch)生长在德国,鲁平·马摩里安(Rouben Mamoulian)在英国伦敦剧院度过了学徒生涯,因此他们拍摄的《蒙特卡罗》(Monte Carlo,1930)和《爱我今晚》(Love Me Tonight,1932)都有让人在电影院里欣赏歌剧演出的感觉。以唱为主的歌舞片虽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很高水平,但是构成歌舞片这一类型主体的依然是以舞为主的影片。

这一时期,具有大型舞蹈场面是以舞为主的歌舞片走向成熟的标志。巴斯比·巴克利担任歌舞编导的《1933年的掘金女郎》(Gold Diggers of1933),美国雷电华影片公司(RKO)制作的歌舞片《追舰记》(1936)、《随我起舞》(1937)等都较有影响。同时还出现了一些以爱情为经,以节目的排练为纬的情爱歌舞片。其中以《第四十二号街》(42nd Street,1933)最为引人注目。此片表现一名天真可爱的合唱团的女孩,在一场百老汇隆重的演出开幕前,因为女主角受伤,不得不临时顶替上场,结果获得了意外成功,成了大明星。在拍摄该片时,导演充分发挥了摄影机移动拍摄的功能,灵活地表现出视觉空间的变化,展示了爵士音乐和以踢踏舞为基础的各种舞蹈样式。为展示壮观场景,导演还使用了起重机和高架摄影机,从平台上俯拍巴克利精心设计的舞台歌舞表演。该片正是以气势宏伟、场面壮观开拓了歌舞片的表现领域。此外,以《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1939)为代表的将青春和歌舞结合在一起的歌舞片,对后来歌舞片的走向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2.歌舞片的经典发展期:20世纪40年代—50年代

欧美歌舞片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步入了定型发展时期。而从40年代开始,米高梅公司(MGM)逐渐取代了派拉蒙、华纳兄弟和雷电华等公司而成为歌舞片的大本营。在著名的歌舞片制片人阿瑟·弗雷德(Arthur Freed)指导下,米高梅制作出了许多非常注意捕捉时尚流行元素而又具有独特风格的亮丽豪华的彩色歌舞片。由米高梅公司拍摄的《出水芙蓉》(Bathing Beauty,1944)是一部有代表性的歌舞片。影片情节是好莱坞俗套的浪漫爱情故事,好事多磨,但终成眷属。就像美国好莱坞制造的许多“梦幻”一样,逃避现实、包装华丽是本片的特征。但故事情节和细节设计上,影片充满喜剧色彩,给观众以娱乐的享受。尤其是结尾处“水上盛典”的场面,气势宏大壮观,仿佛一场优美的水中芭蕾舞表演,向人们展示了魅力无穷的电影艺术的表现力。此时期英国拍摄的《红菱艳》(The Red Shoes,1948)也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歌舞片。《红菱艳》通过芭蕾舞演员对事业和生活的不懈追求而显现诗情风格。“该片内涵深刻,以安徒生童话寓言贯穿全片,将芭蕾舞演员的舞台演出与现实生活的婚恋结合起来,表现出台上演员的成功与演员个人生活的幸福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和冲突,蕴涵着对人生、对事业的种种思考。影片悲剧性的结局使歌舞片表现出严肃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标志着这个时期的歌舞片已经自觉地把情节与歌舞紧密结合起来。”[1]

此时期出现的歌舞片巨星是金·凯利(Gene Kelly),其代表作有《锦城春色》(1949)、《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雨中曲》(1952)等。金·凯利的舞蹈风格热情洋溢并容纳了诸多特技,他对歌舞片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个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1951)将现代舞蹈、芭蕾舞蹈、歌曲、音乐与绘画熔为一炉,格调高雅、风格优美。金·凯利担任影片的舞蹈设计,并扮演男主角吉里,他歌喉优美,动作洒脱,舞姿轻快。金·凯利设计的最出色的场面是由主题音乐伴奏、长达17分钟的一段芭蕾舞蹈。他还设计并表演了独舞“爱情留在你身边”、塞纳河畔的两步舞及钢琴伴奏的踢踏舞等。本片在色彩运用上颇具匠心,所有的场面、布景与服装都相当优美,富于意境。这固然缘于巴黎风景的魅力,但更主要的是每个场面都按照法国一位著名画家(例如杜菲、鲁索、雷诺阿等)的风格来设计,时而是印象派的,时而是写实派的,时而又是表现派的,绚丽多彩却又浑然一体。1952年,凯利自导自演的影片《雨中曲》(Singin’in the Rain)获得极大成功。《雨中曲》被公认为影史上最佳歌舞片。本片虽然没有在奥斯卡角逐中赢得任何奖项,但并不影响它在影迷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尤其是金·凯利一个人在雨中边舞边唱的《雨中曲》,更是歌舞片中的经典,呈现出好莱坞影片在歌舞片类型中所能有的最高水准。

这一时期,还有一些较为优秀的歌舞片作品,如《七个新娘和七个兄弟》(1954)、《一个明星的诞生》(1954)、《俄克拉荷马》(1955)、《快乐的脸》(1957)、《琪琪》(1958)等。这些影片都得到了世界电影观众的广泛认可。

3.改编百老汇歌舞剧兴盛期: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50年代末,电视开始冲击电影市场,拍摄大场面的影片已成为好莱坞防御电视冲击的手段。于是,一批根据百老汇大型歌舞剧改编的影片应运而生,其中经典之作包括《西区故事》(1961)、《窈窕淑女》(My Fair Lady,1964)、《音乐之声》(1965)、《滑稽女郎》(1968)等豪华巨片。此外还有《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1964)、《雾都孤儿》(Oliver !,1968)等优秀歌舞片。

《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1961)将拍摄场景从摄影棚转向纽约街头,以曼哈顿西北部贫民区为背景,展现了一幕现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由于许多歌舞场面都在真实的环境中展开,所以充满社会生活气息,具有一定现实色彩。影片在这种纯属娱乐性的样式中,接触到美国重要的社会问题: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平等。舞蹈编导罗宾斯在该片中把现实的背景与程式化而又豪放明快、充满活力并颇具纽约芭蕾舞剧团风格的舞蹈动作结合起来,革新了好莱坞歌舞片的形式。影片音乐具有时代特色,充满美国活力。其中《玛丽娅》《晚上再见》等歌曲很快风靡全球。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1965)描写了一个童心未泯的女家庭教师,帮孩子们挣脱了贵族家庭严格的家规,使他们重新恢复了活泼、纯真的天性。影片将政治事件、爱国精神、浪漫爱情和音乐舞蹈结合起来,展示了阿尔卑斯山脉广阔美丽的大自然景色,影片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影片中穿插的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也恰到好处地取得了表情达意的作用。本片的导演罗伯特·怀斯(Robert Wise)是好莱坞著名导演,擅长拍音乐片,《西区故事》也是他的作品。

此时期,由著名演员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主演的法国影片《瑟堡的雨伞》(1964)、《柳媚花娇》(1967)则是法式歌舞片的经典之作。《瑟堡的雨伞》从男女主角街边对唱表达两人的恩爱开始,紧接着男主角接到征兵通知,面临分别。而在分别之后,再没有见过面,直到最后,才有了短暂的重逢。片中用主角的泰然讽刺着观众的冷漠与自恋,折射出的正是那句老话:人生总要继续。影片是由雅克·德米导演的爱情剧,曾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4.新音乐元素加入的歌舞片萧条期: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后,好莱坞歌舞片开始进入萧条阶段,传统的表现手法不再受人欢迎,有影响的优秀歌舞片数量已大不如前一时期。当然,这时期也有人在探索创新的路子,尤其是迪斯科音乐风靡全球后,这种充满生命律动的新的音乐元素的加入,似乎给歌舞片市场带来了一线生机,刺激了青春歌舞片的兴起。比如对迪斯科音乐潮产生呼应的《歌厅》(1972)、《纳什维尔》(Nashville,1975)、《周末狂热》(1978)、《爵士乐》(1979)等。还有以怀旧爵士乐为主要音乐基调的《纽约,纽约》(1977)和《爵士春秋》(1979)等。《纽约,纽约》是新好莱坞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创作的一部歌舞片。导演将传统的类型片进行改造,为该片注入新的活力并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该片描写了两个音乐家事业和爱情生活的沧桑,用既辛酸又甜蜜的手法表现了浓郁的怀旧情调。那场在积雪的街上举行婚礼的场面,令人难忘。

20世纪80年代较具代表性的歌舞片有法国的《舞厅》(1983)、英/美的《燕特尔》(Yentl,1983)和被称为西班牙导演卡洛斯·绍拉的“舞剧三部曲”:《血的婚礼》(1981)、《卡门》(Carmen,1983)、《着了魔的爱》(1986);还有美国的《闪电舞》(1983)以及《脏舞》(1987)等。其中《卡门》(Carmen,1983)取材于比才的歌剧,主题是爱情与死亡。这部影片中,导演把舞蹈演员的现实生活和正在排练的《卡门》舞剧化为一体,使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情感和舞剧《卡门》中人物的情感相互融合。正是由于这种融合,一步步将观众的情绪推向**,产生了很大的感染力。有学者指出,“这些歌舞片更加贴近情节剧和正剧,往往以生活中的故事为主体,改变了传统歌舞片将整段舞蹈过程都表现出来的方法,将歌舞切成许多片段,并用微相镜头表现舞者的手部、脸部、足部等细节技巧,不仅使观众能够看到舞蹈演员的细部特征,而且也将人物通过动作语汇表达出来的内心活动表现了出来,但所有这些努力并不能拯救歌舞片日趋衰落的命运。”[2]这个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

5.多类型元素加入歌舞片: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歌舞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常常与其他的电影类型元素糅合在一起。比如与喜剧片的杂糅有《人人都说我爱你》(1996)等片;与历史传记片的糅合有《贝隆夫人》(1996)、《大门》(The Doors,1991)等片;与音乐元素的糅合有西班牙导演卡洛斯·绍拉的舞剧影片《弗拉门戈》(Flamenco,1995)、《探戈狂恋》(1998)、《探戈课》(The Tango Lesson,1997)等。

美国奥利弗·斯通的《大门》(1991)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红遍美国的摇滚乐队——大门乐队的主唱吉姆·莫里森颇富传奇色彩的一生。莫里森在电影学院里遇到了键盘手雷·曼札克,两人基于相同的音乐理念而决定组建一支摇滚乐队,莫里森用威廉·布莱克的一句诗“感知的大门敞开了”中的“大门”作为乐队的名称。随后,他们又找到了乐队的另外两名成员鼓手约翰·丹斯莫和吉他手罗比·克雷格。不久后,“大门”乐队因为一首歌曲Light My Fire 一炮而红,核心人物莫里森也成为当时最闪耀的摇滚乐明星之一。然而,莫里森却因为其极端的个性——自我中心、不愿妥协、固执偏激而一直倍受困扰,他日渐沉溺于毒品和酒精中,并常常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古怪行为,一度因此而严重阻碍乐队的发展。后来,莫里森前往巴黎,开始了艺术家的波希米亚生活。但是,身心俱疲的他在对未来的迷茫中选择了自杀,离开了他挚爱的舞台。同以往的歌舞片不同,在《大门》中,歌舞元素不具有独立的地位,而是服务于表现主人公的个性和内心情感,从属于影片的主旨。

《贝隆夫人》(Evita,1996)以音乐剧的形式表现了艾娃·贝隆这位颇具争议的阿根廷第一夫人传奇的一生。出生寒门的15岁少女艾娃跟随一位歌手私奔到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后来却惨遭抛弃而成为一名舞女。但是她凭借自己的美貌和交际手腕朝跻身上流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后来成为名流交际花的她在慈善晚会上遇到了贝隆上校,两人相互倾心并结合了。从此,艾娃开始了她的政治生涯,成为贝隆政治事业上的好帮手,并且致力于为穷人争取利益的事业,在劳工、教育等领域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因此被尊称为“穷人的旗手”,但也被一些人认为是为了野心不择手段的女人。她年仅33岁时便英年早逝,得到了阿根廷人民的深深缅怀。该片有许多宏大的场面,并且在服装、布景上颇具匠心,而扮演艾娃的是美国著名歌手麦当娜。她在影片里演唱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也成为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

英国导演莎莉·波特创作的《探戈课》(The Tango Lesson,1997),则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表现了女导演莎莉与探戈舞者帕布罗在爱情里的角逐。莎莉在创作新剧本时遇到瓶颈,在观看了一场**四溢的探戈舞演出后,她感到深受启发并且决定开始学习探戈舞蹈。她在巴黎遇到了著名的探戈舞者帕布罗,被他高妙的舞姿所着迷。她让帕布罗教她跳舞,并答应让他出演自己的下一部电影作为交换。两个人在相处中渐渐擦出爱情火花,但是也因为各自的文化背景而产生矛盾。来自阿根廷的帕布罗习惯于掌握一切,包括与莎莉的爱情,而莎莉却是一名女性主义者,有自己的主见,并且还掌握着是否让帕布罗参与影片演出的决定权。因此两人陷入一场爱情困战,影片里面穿插的若干精彩的探戈舞表演则成为两人情感关系时张时弛的表现。

6.歌舞复兴的新世纪:2000—

歌舞片进入21世纪后,逐渐复苏,许多有影响力的佳作频出。总体来看这个阶段歌舞片呈现了更为多元化的良好发展态势。涌现出了包括丹麦的《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2000),法国的《八美图》(8 femmes,2002)、《禁止接吻》(Pas sur la bouche,2003),加拿大/法国的《爱情急转弯》(2000),美国的《红磨坊》(2001)、《芝加哥》(Chicago,2002)、《梦女孩》(Dreamgirls,2006)、《舞出我人生》(Step Up,美,2006)、《情舞师生》(Take The Lead,2006)、《发胶》(Hairspray,2007)、《长发公主》(Tangled,2010)、《滑稽戏》(Burlesque,2010)等一批歌舞影片。还有西班牙的《莎乐美》(Salomé,2002),英国的《舞力对决》(StreetDance 3D,2011)、《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2012)等也是很具代表性的歌舞片。

获得2000年戛纳金棕榈奖的《黑暗中的舞者》是一部必须被提及的歌舞片佳作。影片讲述了单亲母亲塞尔玛带儿子基恩移民美国,在工厂辛勤工作换来微薄收入以期凑足治疗儿子遗传自她的眼病的手术费用。她在发现房东比尔偷走了她的钱后开枪打死了他。在请律师与为儿子治病的选择中,她选择把钱用于后者,最终在歌唱中被绞死。这样的剧情安排与歌舞片以往轻松愉快的故事及氛围形成很大反差,更为直白地揭露了现实的残酷。片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恶人,每个人都有各自面向生活的无奈。片中多为粗糙的纪实影像,营造一种生活的真实感,歌舞部分则带有抽离现实的想象与梦幻感。作为黑暗中的亮色,歌舞抒发了塞尔玛的感情,表现了其善良温情的本性。

法国导演弗朗索瓦·欧容的歌舞片《八美图》(8 femmes,2002)有着一个悬疑片式的故事框架。影片讲述在一个圣诞节的前夕,一座别墅里的男主人竟遭到暗杀。因为大雪封锁了交通,电话线也被人故意剪断,八个女人无法向外界求援,只得困在别墅里。她们每个人都有作案的嫌疑,为了找出凶手,她们展开了一场心理战。为了替自己做无辜辩解,她们每个人都演唱一首法国的经典老歌来表明自己的内心情感。随着她们之间的相互指认,引起的争吵和攻击也越来越剧烈,每个人在虚伪的表面下掩藏着的难以启齿的隐私也一点点地被揭开。最后,真相终于水落石出:这场谋杀原来是男主人在其小女儿的帮助下演出的一场戏。但是当每个人丑陋的真实一面被暴露出来后,男主人因为难以接受而真的自杀了。

《红磨坊》(Moulin Rouge !,2001)的背景是19世纪末的艺术之都巴黎。青年诗人克里斯蒂安为了寻找艺术氛围而独自来到巴黎闯**。他在这里结识了一群有着同样梦想且才华卓绝的艺术家们,他们常常一起在“红磨坊”夜总会里享乐。因为克里斯蒂安对流行音乐有着极高的天赋,他被介绍给夜总会的老板,为其编写歌舞作品,因此而认识了“红磨坊”的当红舞女萨汀。萨汀因为有着绝色容颜而被人称为“闪亮的钻石”,克里斯蒂安倾心萨汀一时无法自拔。萨汀也对才华横溢的克里斯蒂安一见倾心,但是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鸿沟却不只有身份和职业这么简单。默诺公爵也是“红磨坊”的常客,他也深深迷恋于萨汀的美色,因此夜总会老板设计用萨汀的美貌让默诺公爵捐钱改建夜总会。但是默诺公爵是个有着强烈占有欲的人,当他得知自己被利用之后,为了夺得萨汀,他决定杀掉克里斯蒂安。萨汀眼看着自己心爱的人陷入危险中,选择了走一条“茶花女”的路。这部影片里不仅随处可见当时流行的康康舞——一种颇具挑逗性的色情舞蹈,还穿插了多首男女主人公演唱的歌曲,表达了爱情的甜蜜与忧伤。

《舞力对决》(又名《街舞3D》),是英国首部3D歌舞片,讲述一支芭蕾舞蹈队和一支街舞组合为准备全国冠军赛而努力拼搏的励志故事。情节虽说是那种男孩遇上女孩的老调重弹,缺少新意,但片中优美的芭蕾与炫目的街舞配上3D立体视觉效果,在观影过程中还是使人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英国导演汤姆·霍伯的《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2012)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的经典小说改编成音乐剧而搬上了银幕,讲述了法国大革命至巴黎人民起义期间,发生在主人公冉·阿让身上的一段关于梦想与牺牲的赎罪故事。影片通过许多宏大的场面和精心编制的音乐,展示了当时的法国社会众生相。

欧美歌舞片有过辉煌也有过萧条的时期。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它已匆匆流去80多年光景,至今仍然拥有亿万忠实的受众。作为一种娱乐更是一种艺术,歌舞片仍将有辉煌的前景。它的存在本身也证明了歌舞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