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争片的主要分类

在战争片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影片表达的内容各有侧重,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宣传鼓动、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的战争片

这一类影片在早期的战争片中占绝大多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默片阶段,电影便因其所具有的激动人心的视觉效果和广泛的大众性而被用于政治和战事宣传中。德国女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在希特勒的支持下拍摄了《意志的胜利》。该片政治倾向反动,但有力地动员了当时的德国青年加入法西斯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欧美国家,以及包括中国,都摄制了大量的纪录片和剧情片,一方面为观众介绍战事的进展和世界的政治形势;另一方面则宣扬了爱国精神,号召群众团结一致抵抗法西斯的侵略。这些影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复活岛》《空军英豪》,英国的《众星睽视》《效忠祖国》等。《效忠祖国》(In Which We Serve,1942)叙述了发生在一艘曾屡建战功的英国皇家海军驱逐舰上的故事。在一次激烈的战役中,“托林”号的士兵们奋勇作战,击落了多架敌方的飞机,但“托林”号也被击中而起火。舰长命令士兵们跳入海中,大家聚集在海上一个皮筏周围等待救援。幸存者们回想起各自的家庭和战斗生活,共同的保卫国家的使命把这些经历各异的士兵们团结到军舰上。后来,幸存的士兵终于被一艘英舰救起,他们与家人取得联系,随即又补充到其他的军舰上,准备面对新的战役。在战争结束后的和平年代,此类战争片也有着长盛不衰的魅力,出现了许多名作,比如苏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美国的《拯救大兵瑞恩》等。

(2)反省和反思战争的影片

自从战争出现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这一人类文明历史过程中的悲剧的反思。在文学、美术等传统的艺术形式中都可以找到反战的作品。电影这门现代艺术刚刚发展不久,也出现了对人类暴力冲突进行反思的作品,如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典影片《西线无战事》便是一部表达反战主题的影片。而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表现越南战争的影片出现了,它们几乎都有着反战的立场,并以深邃的思考触及人性的终极命题,在银幕上描绘出战争使人陷入的地狱一般的境地。其中著名作品包括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和奥利弗·斯通的“越战三部曲”——《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和《天与地》。《野战排》讲述家境优越而有着人道主义思想的19岁的大学生克里斯放弃学业而选择参加越战,他认为可以与不同社会阶层的同龄人一起体验生活。他被编入一个野战排里,其中有两个人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个是已经成为疯狂杀人机器的巴恩中士,另一个是恪守人性基本底线的伊莱士中士。在一次战役中,巴恩命令放火焚烧整个村庄而遭到伊莱士的劝阻,他因此怀恨在心,在某次激烈的战斗中借机杀害了负伤的伊莱士。知晓真相的克里斯终于找到一次机会,结束了巴恩屠戮的一生。奥利弗·斯通本人曾经参加过越战,这个经历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认为,在越战中最野蛮和恐怖的并非美国人与越南人之间的相互杀戮,而是本该是战友的人之间的残杀。这种对于战争的非理性、反人道的审视赋予了《野战排》深刻的思想内涵。

(3)讽刺荒诞的喜剧战争片

人类相互之间的屠戮原本就是荒诞的,欧洲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接连爆发了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强烈震惊了西方人。基督教以及与其相联系的“正义”“博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等价值观念,几百年来,一直是西方社会和人们的精神支柱,但两次世界大战把过去的信仰全部摧毁了。因而,存在主义对世界的荒诞不经的本质的揭示也深深影响了电影艺术领域,具体在战争片中,出现了一类以讽刺的态度来表现战争的荒谬性的电影,这些影片大都充满了黑色喜剧的元素。如罗伯特·奥特曼(Robert Altman)的《陆军野战医院》(Mash,1970)。影片表现朝鲜战场上美军的一间野战医院里,军医们终日不务正业,不是跟护士们调情,就是相互挖苦斗嘴。影片在由此爆发出的种种笑料中展示了朝鲜战争中的美国军人的状态,反映出战争其实就是一场彻底的闹剧。

2.战争片精神价值:战争中的人性反思

在战争影片中,个体的生命被置于生死攸关的极端状态。在电影史上,不少艺术家通过战争片来表现自己对于人性的思考。个体的理智与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都成为那些不甘于停留在现实表面而意图挖掘人性内涵的战争片所关注的主题。法国导演让·雷诺阿(Jean Renoir)的《大幻影》(La Grande Illusion,1937)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架法国侦察机被德国歼击机击落。机上的参谋、出身贵族的博瓦尔迪和中尉驾驶员、工匠出身的马雷夏尔都成了俘虏。他们被押解到冯·劳芬斯坦监狱中,在那里遇见了被俘的上尉——前银行家罗森塔尔。三人在越狱时,监狱长冯·劳芬斯坦不顾自己与博瓦尔迪已有的交情,在博瓦尔迪掩护难友时,开枪打死了他。马雷夏尔和罗森塔尔则经过种种曲折,在一位德国农妇的帮助下来到了瑞士。雷诺阿在影片中提出了一系列令人深思的问题。什么关系才能使人与人之间亲近?是本国同胞关系还是阶级关系使人亲近?博瓦尔迪即使当了俘虏,他与德国容克贵族冯·劳芬斯坦相处起来也比与平民出身的马雷夏尔的关系融洽。马雷夏尔对一个言语隔阂的德国农妇的好感也超过了对银行家罗森塔尔的友情。那么,当阶级的偏见占了上风时,爱国主义和军队的友爱不都是极易被忘却的幻梦吗?但是为什么这种友爱之情有时表现得很明显,如博瓦尔迪为掩护难友而自我牺牲?为什么爱国主义又往往超过一切,劳芬斯坦不顾和博瓦尔迪的私交而打死了他?雷诺阿始终关心把世界上的人们分隔开的种种界限和超越这些界限的可能性,他以一个和平主义者的立场力图构筑一个世界大同的理想;但他又分明意识到超越人性所有羁绊,实现人类无条件相爱的理想,在现实中将遇到巨大局限性。雷诺阿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这一“人性困境”,留给人们长久的思考。

苏联电影《第四十一》(The Forty-first,1956)表现苏联国内战争的严峻年代,一支红军队伍从里海岸边向大沙漠撤退。有一名女战士玛柳特卡是位神枪手,已经打死过40个敌人。一天,她举枪向第41个敌人射击,但打空了。这个敌人打着白旗投降了,他是白匪军中尉。在押解途中,玛柳特卡和中尉被海浪冲击到了一片荒无人烟的海岸上。中尉病得很重,玛柳特卡悉心地照顾他。第一次见到中尉时,玛柳特卡就发现他的眼睛像海水那样蓝,蓝得使她战栗。因此,在特定的环境中,他们相爱了;但他们又时常争论,彼此都想以自己的生活道路去影响对方。一天,他们发现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帆船。当中尉看清是白匪军的船时,他迎着船奔去。玛柳特卡叫他站住,他不听。玛柳特卡举枪打死了她的第41个敌人,但随即她又站在海水中拥抱着躺在水里的中尉,为她曾经爱过的“蓝眼珠”而哭泣。影片展现了女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一个独特的红军女战士的形象。影片突破了创作“禁区”,由一般的表现战争和战争中的政治对垒,深化到战争中的人性以及人性受到环境制约和影响的问题。在两军对垒时,玛柳特卡是位冷酷无情、弹无虚发的战士,但在远离人世纷扰的孤岛上,她和中尉则被还原成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中尉虽然是个白军中尉,却具有他性格上的可爱之处和文化上的优势。

3.战争片中人物形象:战争英雄的塑造和战争中的普通人

宣传鼓动、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的战争片,往往通过塑造战地英雄来唤起观众对人物的认同,进而实现意识形态的询唤目的。银幕上那一个个英勇伟岸、气宇轩昂的身姿汇聚着观众强烈的情感投射,因此,在战争片中也形成了一套特定的表现战争英雄人物的修辞语法,典型的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夏伯阳》为代表的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强调塑造正面英雄人物形象,以发挥榜样的作用。最极端的状态是中国十七年电影时期总结出的一套刻画英雄人物的“高、大、全”的表现手法。

然而,也有许多战争片打破了这套陈规,以别致的方式塑造出同样具有很强感染力的战争英雄形象,比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独具匠心地塑造了女兵的群像。另一部苏联名片《士兵之歌》(Ballad of a Soldier,1959)以散文化结构叙述了卫国战争期间一个年仅19岁的普通士兵6天的生活经历。银幕上第一次出现了这样的“英雄”:不是那种气宇轩昂、指挥若定的军官,也不是那种使敌人闻风丧胆的勇士,而是一个单纯善良、涉世未深的少年。他初次面对敌人的炮火,有些胆怯,是战争锻炼了他,祖国人民教育了他,使他树立起为祖国而牺牲的决心。影片表明,那些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战士,正是像阿辽沙这样普通的青年。这是在英雄人物概念上的一个突破。影片通过阿辽沙回乡探亲路上的见闻,表现了战争给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心理带来的影响,展示了他们的思想、品格和情感。本片编导通过真挚朴实的叙事,带领观众去认识这个年轻的战士,让观众感受到他的美好;可正当人们熟悉了他,开始爱他的时候,影片却戛然而止,阿辽沙的年轻生命也戛然而止。这样一种艺术处理的效果,仿佛是从观众身边夺走了一个他们所真诚关心和喜爱的人,虽然场面处理上毫无煽情之处,但却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除了战争英雄,许多战争片也非常注重对战争中的普通个体的“灵魂”审视。战争无疑是对人性的极大考验。在战争这种特殊环境中,普通人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和“撒旦”的**,保持正直的品质,成为一些影片深入探讨的话题,这些影片通常具有较高的哲思意蕴。匈牙利导演伊什特万·萨博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名作《梅菲斯特》(Mephisto,1981)就讲述了一个战争中的演员的故事,他为了追求自己心目中完美的艺术而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与德国纳粹合作。该片根据德国现代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演员格斯特夫·古鲁丹斯真实的事迹改编,叙述汉堡艺术剧院的二流演员赫夫根通过出演革命戏剧获得成功而红极一时。此时希特勒上台。赫夫根通过巴结纳粹将军的情妇而得到饰演《浮士德》中的梅菲斯特这一角色,并因为把这个魔鬼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而获得纳粹将军的赞赏,提拔他担任柏林国家剧院的经理。赫夫根在剧院为将军举行生日庆典,活动结束后,他被带到空旷的广场上并被四面八方的探照灯直射,直到这个时候,赫夫根才明白尽管他与魔鬼合作,但这一切仍无法改变其事实上和心理上的犹太人身份。他痛苦而绝望地追问:“你们要我干什么?我不过是个演员!”

4.战争暴力的影像呈现:宏观场景与微相细节结合

无论是表现冷兵器时代的金戈铁马,还是现代战役的硝烟滚滚,暴力血腥的电影语言和宏大壮观的战争场面都是战争影片最为凸显的形式特征之一。战争影片的导演热衷于运用极端的色调和光感(如《现代启示录》中大量充斥的红色和强烈的闪光等)以及声势如洪的背景音效,并且用全景镜头来表现声势浩大的整体画面,用特写镜头来强调发生在单个士兵身体上的惨烈的细节,以此来打造逼真而强烈的视听观感。《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1998)展现了斯皮尔伯格近乎辉煌的营造场面的能力,影片开头长达26分钟逼真惨烈的诺曼底登陆场景已经成为电影艺术最经典的珍藏。斯皮尔伯格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充满暴力血腥的战争奇观:被炸飞而抛向高空的士兵身体;子弹打在金属物上所发出的恐怖的声响;一个士兵刚刚庆幸自己死里逃生而摘下头上戴的钢盔,瞬时就被一颗子弹击中头部而爆出一团血雾……残尸遍野与阵阵哀号让观众直面战争的残酷性。战争片一般都需要动用大量的拍摄设备和群众演员来还原恢宏的战争场面。《珍珠港》(Pearl Harbor,2001)为了打造出最壮观和惊险的空袭场景,特效工作人员决定用700根棒状炸药、2 000英尺(约合610米)导爆索和4 000加仑(约合15 142升)汽油引爆6艘战舰。导演迈克尔·贝精心安放了12台宽银幕摄影机,其中一台由他亲自掌镜。这是一场由30位特技人、90位临时演员、9架飞机、1艘摄像船和不计其数的特效技师共同构建的恢宏的爆炸场景。正因为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和摄制人员的精心准备,我们才得以身临其境地在银幕上体验到战争中的血腥气味。

在战争片中,宏大的场面固然能整体性地呈现血腥气,有些局部描写的微相镜语,如近景、特写镜头,同样能引导观众关注那些难以目睹的战争状态。特写属于小景别,将拍摄物体放大,相对来说,表现力较强,揭示和象征意义也很明显。比如《拯救大兵瑞恩》用近景与特写镜头展现被枪打破了肝肠的人,血、肠流出来;被炸断大腿的人,鲜血淋漓,神态痛苦。虽然观众知道这些镜头是靠演员的表演和一些技术手段完成的,但在观赏时还是能产生强烈的血腥感。再如《野战排》中,新兵泰勒在密密丛林里行军时,影片用了这样一组镜头表现战争环境的恶劣:泰勒脖子上叮着蚂蟥的特写,泰勒用衣服把整个脸裹起来的特写等。这些无声的镜头语言,艺术化地体现了战争环境的艰苦和残酷。

从电影语言另一角度讲,战争片往往运用色调、色彩来增加观赏时的压抑感。在西方传统色调的编码中,土黄色往往暗示着暴烈、动**;蓝色代表着忧郁、冰冷;黑色象征着死亡;暗红色则标志着压抑、没落、病态。战争片一般以冷色调为主,特别是以和平年代的人的回忆为叙述视角的影片,色调反差更大。和平时代常常用暖色调,而战争年代用色以蓝、黑、灰、暗红为主。导演们常用这些色调、色彩体现出艺术倾向。另外,战争片还善于利用高强度的音响效果,突出战争的恐怖和血腥,加强观众听觉上的震撼感。在片中,经常出现的飞机起飞声、机枪扫射声、手榴弹爆炸声以及火光冲天、烟雾弥漫等,不仅突出了战争的血腥氛围,而且强化了环境的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