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亮眨眨眼,“你织的?”

他忽然觉得叶秀娟跟之前不一样了,好像长大了。

当一个人的行为跟自己记忆里不一样的时候,总会有种恍惚感,此刻叶亮就是。

“当然,我织给你看。”叶秀娟有模有样地用棒针勾着毛线向前锥一下,向左拨一下,左手棒针上的线很快都被挑到了右手的棒针上。

不得不说,叶秀娟的学习能力很强。就学了那么一小会儿,外行人叶亮眼里,她就成了专业的了。

“厉害厉害。”叶亮不吝啬地夸赞,“那你什么时候能织好?”

“你想什么时候送?”叶秀娟没直接回答。

她观察着叶亮好像很赞同她的提议,而且对于收三毛钱加工费也接受的很淡定。

叶亮顿了顿,“明天行吗?明天上午。你今晚上受累,我多给你一毛。”

呦呵,叶秀娟心里乐呵,“四哥,你也太客气了。你送毛线给我,我都没送你东西,你还给我加钱,我这多不好意思。”

“没事没事,你付出劳动,这是应该的。”叶亮很明理地回答。

叶秀娟又说了些漂亮话,叶亮恨不得给再多加点儿。

但他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没敢多承诺。

就四毛钱,他都得去问三哥借。

跟叶亮谈妥之后,叶秀娟回了自己的房间。

中间的编织手法是一样的,她想着等明早上再请教三嫂收边的事。

叶亮则是走去了西屋门口喊了叶超出来,支支吾吾半天,说起了四毛钱的事。

能直白地说出来,不像是之前那样偷偷去拿别人的东西,这一点进步值得表扬。

叶超立即答应借给他四毛,随后转身进屋问媳妇拿钱。

宁宛得知叶亮要拿四毛钱手工费给叶秀娟,意外的同时又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这个小娟,真是钻钱眼儿里了,看来明天得跟她聊聊,以后的打算。

不过她也支持叶秀娟问叶亮要手工费,虽说一家子帮忙不用那么外道,不过他们已经商定好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啥不好。

她给拿了四毛,叶超转交叶亮,叶亮又赶紧给叶秀娟送去。

递过去那钱,叶亮的视线朝着墙壁上看了看。

屋里的砖缝没有了,墙壁上贴着报纸,没办法再将钱塞墙缝里面。

叶亮张了张嘴,似乎是想说什么,终究没好意思讲出来。

他之前在这里不问自取,还欠叶秀娟一句道歉。

叶秀娟一直低头忙着织围巾,倒是没注意叶亮眼底闪烁过的愧疚。

……

次日一早,老叶家的人是被饭香的味道勾醒的。

“小超,做了什么好吃的?”张喜凤最先来了厨房询问,说完话还不忘咽了咽口水。

这一年来,她跟着吃了不少好吃的,如今对吃没怎么上瘾。

不过今儿这味儿闻着上瘾,还没看着东西就觉得馋得慌。

“咸蛋瘦肉蔬菜疙瘩汤。”叶超回答,同时掀开锅盖,“熬了一个小时。”

“啥?”

张喜凤一讶,疙瘩汤就疙瘩汤,里面咋还加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听都没听过。

“妈,快洗漱,一起尝尝。”叶超边说边拿了碗过来盛好。

张喜凤暂时没多问,立即拿盆子打热水洗手洗脸。

老叶家的其他人也在这时候进了厨房。

厨房的两张小圆桌上已经摆好了早饭。

碗里红黄白绿各色搭配,看上去令人很有食欲。

张喜凤跟宁宛抱着孩子进来,牛金芳也带着小猪蹄过来坐。

叶绍行跟叶爱国以及叶亮搬运小摇床车,一个小团子一个。

三小只躺在摇床车里咿咿呀呀,倒是乖巧。

“三哥,这疙瘩汤里咋还放了肉啊?真好吃!”叶秀娟尝了一口,忍不住好奇问。

叶亮也觉得好喝极了,“三哥,这你发明的不?”

之前吃的疙瘩汤都是纯面粉做的,没有加过别的东西。

今儿这么一吃,稀奇又美味。

叶超跟宁宛对视一眼,随后他道:“不是我发明的,很早的时候就有。只不过后来大家的日子过的紧,没多少吃上白面的,也没那么多的讲究,就不这么做了。”

“我这也是那天无意间看见一本食谱上记着,就想着做一下,反正简单方便,喜欢吃的话,以后我常做。”

虽说现在的冬天,但家院子里有个迷你大棚,里面种着一些反季节蔬菜。

今儿这疙瘩汤里放的油菜跟西红柿就是院子里摘的。

咸蛋黄是张喜凤腌的鸡蛋里抠出来的,蛋白也在疙瘩汤里打散做熟了。

“好吃好吃,老三你这手艺真不赖,你大哥这辈子是赶不上了。”

牛金芳三两下就扒拉了一碗,说完话,她看了叶爱国一眼。

叶爱国立即拿起她的空碗起身去盛新的。

都忘了什么时候,老叶家吃好吃的饭菜也如此自由,谁吃都管饱。

叶超笑了笑,看向宁宛。宁宛接过话茬儿,“大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大哥种地就是一把好手,咱家院子里这些菜都是大哥种的,你看长的多水灵。”

家里的蔬菜种子都是张喜凤在种子站买来的,宁宛想在空间拿的时候已经晚了。

不过叶爱国勤劳,打理的每一棵菜涨势都相当喜人。

“种地算啥本事啊?是个村子里的人都会,我都会。”牛金芳一点儿不觉得拿得出手,但她也知道叶爱国不是学做饭的料,没有求叶超教。

叶爱国也不恼,端着疙瘩汤回来,坐下继续吃。

他心里想着,牛金芳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有功,能谦让就谦让,说两句又不掉块肉。

宁宛心思活络,倒是觉得接下来的日子里多给家里人启发启发,是时候让大家找找各自的人生目标了。

还有两年的时间改革开放,提前定好目标,利用这些时间做足准备。

有句话不是说么,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嫂子,别小看了种地。种地是门手艺,就好比有的人种的地产量高,有的人种的产量低。会种跟会种地可不一样,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宁宛认真说着,牛金芳听着也来了精神。

别的她不懂,但宁宛是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发话了,那就是真的,她信。

再看叶爱国的时候,牛金芳嘿嘿笑,“没想到种地还成了你优点了。”

叶爱国挺了挺腰杆,神气劲儿也上来了。

“不是我吹牛,你问咱爸,种麦子移苗的时候,我做的最快最好,咱队里就没一个赶得上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