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耻
民国三年对于沙洋来说除了开始有些乱以外,是平静安稳的一年。段芝贵把沙洋县定为了清查模范县。
刘英因为共进会的关系,当了一段时间的荆襄军分区司令,因为同盟会在湖北的基础被破坏,只好南下跟了孙中山。
战乱没有波及新民大学。
雁门口的玻璃厂升级为精密仪器厂,在沙洋重新建设,新民大学全资组建,那里的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完备。
雁门口中学的规模已经可以和文科学院相比,不过有向技工学校演变的趋势,专门为工厂培养技工。张霖越留下的好处还在持续,这里是蔬菜、油茶、畜牧、奶制品生产中心。
沙洋造纸厂还在做持续的改进工作,不过去年的芦苇已经快用完了。虽然已经进行了移民,但是周湖周边的农田还是有所收缩,这里的人口减少太厉害了。空出来的土地种上了大面积的桑树。让农民们种桑养蚕。同时一些低洼的地方恢复成了湿地。周湖水面没有减少,反而有所扩大。那里有一个周湖渔场,是以前的湖匪组成了的村子。只有少量的土地,以打渔为生。现在不管是那个市场都是按照收入的百分之三十收税。没有乱摊派,没有杂税。渔民们日子过得不错。但是张春规定了休渔期,规定了渔网的孔径,只准打大鱼而不准打小鱼,一年有一半的时间不准打渔。
张霖越拿下渔薪镇后,这里算是彻底纳入了张春的管辖,那里是纯棉产区,郭华保留了这里的种植格局。因为这里离沙洲很近,农业所正在做纯棉产区和混作地区的棉田病虫害的区别,环境所也在做生物防治的调查。
哪个地区的富户们集中到了渔薪镇,正在筹建一个大型的棉纺厂,用的是合作银行的贷款,政府占有股比百分三十八。全套设备都是新民纺织厂的最先进的设备放大版。不过他们不做成衣,纺成布算完。这里的油脂厂采取相同的办法筹建。不过政府股比占了百分之七十。那是一整套的化工体系。富户们的钱加起来也不够。整个渔薪镇几乎全部种的是棉花,非常集中,人口也非常稠密,一望无际的平原。
随着沙洋农民日子好过了后,沙洋在山里和湖里的人都出来了。他们被集中在了拾回桥。那里有面积很广的缓坡地,农民们喜欢种菜籽和油茶。王场,其实没什么人,就是几个村子。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张春的部队留在这里,还是最精锐的顾明一团。
什么道理要问王仁彬,因为他在这里已经呆了大半年了。正因为这里人不多,守备团直接把这里当成了演习场。少有的几户居民也被吓得搬走了。这些士兵们都疯了,日夜不停地“打架”。你打我,我打你,好不热闹。
《新民报》达到了十万份的订阅量,在全国成了影响最大的报纸。因为有蔡元培和文科学院的帮助,虽然编辑部人丁有点少,但是也不是那么困难。
梁启超更加像一个主编,文章写得不多,只是每期些卷首语。
张春多半都是看一下排版出来的样刊,几期过后,风格确定下来。基本上也就是画个圈圈而已。
他多半的日子都是和丽质一起东游西逛,按照梁启超的说法是:“你又去哪里玩去了?”
张春没什么架子,能够和学生和老百姓玩到一起,但是总和富人们保持距离。
张春有一次在政治协商会议上指着讨价还价的商会的人说:“你们这些人就是喜欢勾心斗角,难怪一个个都变成老头了。”这句话成了沙洋县拿来损人的常用语。
————————
一战爆发后,日本看到了机会,宣布对德国开战,日本的军舰出现在了青岛海面。德国见势不妙,称愿将胶州湾租借地直接归还中国,日驻华使馆代办居然警告外交次长曹汝霖,不准中国接受德建议。日军和英国军队把德国军队团团围困,但是战争打了三个月,还是没有攻下只有数千德军的胶州湾。日军和英军借此强占了青岛,将中国的土地变成了战区。
梁启超撰文声讨列强在中国的军事行动,要求外国军队退出中国。
民国四年一月七日袁政府正式照会日、英两国,声明取消战区,请撤退英、日军队。但是日本人怎会听他的?一月十八日,日本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
袁世凯也知道这是个卖国条约,故意把它泄露出来。
张春撰写文章细说二十一条的危害,如果签订,就国将不国。白话,简洁,嘲讽多了一些。
陈庆同直接说这是要袁世凯当儿皇帝,是卖国条约,嬉笑怒骂十分有性格。不过凡属于引经据典的都被张春砍掉了。说新民报很多老百姓看,哪个老百姓听你胡说。
李大钊印发《敬告全国父老书》,被张春嘲笑不臭,但还是太长了。
二月,仙女至白马的道路修通。
三月,徐振鹏的第一艘实验巡逻快艇下水,双艇身,减少和水面的接触面积。为了追求速度,用了两台改进型内燃发动机,规模很小,没有加装任何武器,就是为了试验发动机性能和双艇身的稳定性。速度达到了三十节,汉江江面对它来说太小了。不过,实验证明,发动机问题不少,焊接技术问题不少,快速稳定性不够。
发动机研制组拿回去研究去了,而造船厂也开始研究怎么才能改进相关技术,同时承接建造普通商船的生意,招募造船的人才。
大桥修建成功后,把新民和周湖、渔薪链接了起来。同时征兵结束后,张霖越组建守备三团。周荣的二团也补充完毕,新成立两个连从仙女调到白马完成换装和整训。
同时随着大桥的修通,通向小河口、渔薪镇的道路开始加宽和整修,各镇都在加盖粮仓,增加粮食储备。
五月九日袁世凯屈服日本,接受了“二十一条”。全国教育联合会决定,各学校每年以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
《新民报》出了“国耻”专版。段芝贵以妄论国事为由,下文张春取缔《新民报》。
张春拒绝。被袁世凯任命为襄郧镇守使、陆军第十一师师长的黎天才专门拜访张春。不过见到梁启超后拱手而去。荆州镇守使石星川通电不接受“二十一条”,自然也不肯派兵攻打沙洋。再说了,谁不知道这几年,张春就没打过败仗。沙洋境内,防得跟铁桶一般,已经成了事实独立,只不过没宣布而已。
段芝贵找人谋调东三省,也就不理这回事了。
————————
此时张春正在前往拾回镇的路上,他接到了有杀手进入沙洋地域的警告,这是暗月第一次没有把握能够保护张春。
来人只有两个,据说都是两个高手,和暗月几次交手,暗月吃了一些小亏,但是这两个人被限制在了荆州一带,被警告再深入就会直接开枪。加上拾回镇老百姓本身也都是长湖等一些地方的土匪与黑帮转变而来的。石星川虽然不接受二十条,但是他也要维护自己辖区的稳定,不敢得罪那些大家族。这导致拾回镇的形式十分复杂。
可是张春还是决定陪着林业所的学生去拾回桥,因为连暗月都无法阻止的人,不敢对军队动手,但要对学生们动手没有人能够阻挡。有张春在,情况会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