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春计

晚上的饭比起中午来说,简单了许多,吃过之后,大家又聊了聊,也就不耽误人家的新婚之夜了,纷纷笑着走了。

回家的路上路过池塘时,张志仁忽然说:“再过几日池塘边上的棚子就搭好了,到时候天气也渐渐不那么冷了,我也好住到这边来守着。”

杨氏舍不得丈夫受苦,就说:“不急吧,再等等,现在晚上还有些冷呢,你砌的那个小屋子没准还会漏风!”

“哪能呢!”张志仁笑笑,表示坚持自己的想法:“这鸭子越来越大,叫声也越来越大了,怕吵着你们睡觉。”

“也还好,也就白天吵的很,晚上也还算安静。”鸡鸭都是暮色沉就开始抱窝了,自然不会再乱叫吵的人烦了。

“过些日子该春汛了吧。”张志礼忽然建议着:“等过了春汛,那新挖的池塘也该多引水一些,到时候再把鸭子赶过去好了。”

张志仁仔细想了想,觉得是该春汛之后再说,倒又想起一件事了,问着:“那蟹苗虾苗的有着落了吗?我买鱼苗的那户人家手头并没有这两样。”

“那种小些的螃蟹倒是有,但是沁儿要的是那种大闸蟹,可不太好找,都是生活在湖泊里的。”张志礼摇头,表示很难找到。

关于找蟹苗的事情,张沁儿也拜托了郑成凯,不过她想要的大闸蟹的确是难找了,再说现在郑成凯都洗心革面,打算重新做人……不,是奋发图强!

听晗生说,如今的郑成凯上课从最不认真一跃成为最认真的那位了,每天晚上都要进入何山长的房间问上大半个时辰的学问,其努力程度一度让晗生汗颜,于是越发读书认真了起来。

这些话听的张沁儿感慨不已,但是几个月后的她再次遇到郑成凯时,才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天赋!没有天赋这种东西,就算你再努力,那也是没有用的!

“春汛之后若还没有找到,就买些鱼苗虾苗算了。”张沁儿恹恹的说着,她可想念大闸蟹那鲜香的口感呢,看的还得花钱买现成的了。

“这几日我无事,就去打探打探。”张志仁一见张沁儿恹恹的样子,立马就打了包票:“这里离那鄱阳湖也不是太远,总能问到人家的。”

张沁儿点了点头,心中却不再强求了。

第二日时,张志礼和晗生永安就得回县城了,顺便带了一些白面、玉米渣和白菜、萝卜、蒜苗等菜蔬,张志礼则笑着说:“我带着他们住,都快会炒菜了。”

从原先随便炒几个菜到现在大多数菜都能够炒,张志礼都觉得自己厉害的很,冯氏听了这话,很是心疼他,若是自己在身边又岂会这般累着他呢。

张志仁随车一同去,顺便再问问蟹苗等事情,而在家的杨氏也没有闲着,除了喂鸡喂鸭等活,还得开始翻松山地了。

去年开垦出来的山地已经又被野菜杂草占据了,得翻松之后上肥,然后开始种红薯了,红薯种苗在二月中旬的时候就已经种下,用稻草覆盖着,保持一定的湿度,如今已经开始发芽抽条了

种红薯并不需要费很多红薯种,因为直接插一段红薯苗就可以了,并且可以分批次插秧,红薯种苗上的藤被剪了之后,过五六日又可以长出来,再进行第二次剪苗,剩下的可以挖了另外种,也可以继续种红薯,不过有红薯种在,许多营养都是先被红薯种吸收,长出来的红薯还不如插秧长大的好。

红薯好养活,所以也没有浪费太好的地,杨氏是打算在山地都种上红薯,红薯藤和长相不好的红薯到时候都可以喂猪。

等地都翻松之后,又下了一场大雨,雨势淅淅沥沥,天空也一片朦胧,站在屋檐前看,可以看到山林中的香椿树开始发芽了,嫩嫩的、小小的。

福儿已经把主意打到香椿芽上了,她说:“香椿炒蛋真好吃啊!”

“就只会惦记着吃!待会雨停了你还得把牛牵出去放牛。”杨氏手中忙着挑选种子,这场雨很是及时,等雨停了之后,就该种红薯和种辣椒茄子豆角等作物了,这些东西可是一年的菜蔬,得仔细种好才行。

“中午做蛋羹吧,我也想着吃了。”在吃方面,张沁儿也算得上是吃货一个的,她话才说出来,就引得福儿笑着同意,姐妹两个一同朝厨房走去,索性把午饭也一同做好。

正在难得闲暇的时候,张老头上门了,看见张老头杨氏忙放下手中的东西,笑着招呼:“爹怎么来了?有事吗?”

张老头穿着一件蓑衣,带着斗笠,精瘦的脸上却显得很是精神,走到屋檐下,张老头摆了摆手,说:“到没有什么事情,我就出来走走看看,这雨下的不错,河流和水库的水都涨了不少。”

杨氏就说:“水田的地都犁过了,如今也进了水,爹你们哪一日插秧?到时候我和志仁去帮忙两天。”

“就在这一两日了,秧苗都长的差不多了,到时候我叫俊峰来通知你们一声,今年你大哥不是有了造纸的生意吗?就没有多租,只有十亩地,除了交租也就自家吃了。”张老头说着,心里似乎不是很乐意的样子,他是爱地的人,也是觉得只有种粮食才踏实的人,如今张志廉能够赚钱了,就不乐意再种地,而他也老了,再怎么勉强干活,也不能把地里的活都做好,也就只好只租十亩了。

想到这里,他叹息一声,说:“今年的地很是危险呢。”

杨氏一愣,不解的问:“怎么了?”

“如今我们村里老老少少一起有三百多人,水田加上后面开垦出来的山地却有九百多亩,哪里种的过来!今天我们家又少租了十亩地,这十亩还是我分给村里人口多的人家,并且答应农忙的时候借牛给他家用,这才能够马虎解决,不然今年的水田都要荒着一部分了!”

张老头叹息啊,当初开垦荒地的时候,大家都只顾着能吃一口衙门里给的饷粮过日子,而知县呢,又想着多开垦官田,把政绩弄的漂亮些,这样一来,村里能开垦的地几乎都被开垦出来,去年还好,大家都想着多种地,累死累活只要有口饭吃就好,而如今张志廉弄了一个造纸的作坊,许多村里的壮汉更宁愿到作坊里做事了,毕竟种地得到的钱银也太少了些

张老头担忧的问题,其实就是经济商品市场冲击了自给自足的原始市场,导致了倾斜。

杨氏也不是蠢人,听了之后,默默一算,发现就水田还真有些难以全部耕种完,不说别家,就说田家和他们家以及张志礼家就几乎是完全不租水田来种的,而周光勇家以及赵贵山家等人口稀少的人家更是种不了多少地。

“那可怎么办?难道要把官田租给其他的人?”富足村无法满足耕种官田的人手,这官田自然也不能搁荒,看来只有租给其他村里无田无地的人了,但是问题又来了,其他村的人大老远到富足村种地,这也太麻烦了吧!

“爷爷,你下回去县衙里把这情况说一说,看上面是什么态度,要是开始卖官田的话,就说我买!”张沁儿听到张老头的声音,立马从厨房里出来,两只眼睛亮亮的,她打村里官田的主意可久了呢!

去其他村里买地,她也烦着不方便管理,而富足村的地就方便多了,再加上这些地都是新开垦没几年,还贫瘠的很,估摸着价钱也不会太高。

“卖不卖官田也不一定,再说这官田可不是一亩一亩卖的,这一卖就得全部或者一半去了。”张老头这方面倒是打听过,官府做生意就是这样,讲究一个利落爽快,但是这样一来,能够一口吞下的人家也不多了。

张沁儿仔细想了想,觉得手中的银钱应该够用了,就点了点头说:“只要肯卖,爷爷你就先给我留着,可别让其他的人买了去。”

虽然富足村的地都贫瘠的很,但是也不能排除其他的乡绅大地主也会打这些地的主意,毕竟这些地胜在多,并且集中好管理。

张老头答应了,又说起以前张沁儿拜托询问买山的事情,说:“关于山的事情,衙门里还没有个章程,但是我问了,竟然得一口气买一座山才行!价钱倒不会太高,但是一座山的面积也大啊!另外还得额外算山里木材的钱呢。”

张沁儿闻言,抬眼望着乌桕林那边的山林子,山峰层层叠叠,在雨雾中若隐若现,远山如眉,最终和天际接连在一块,消失了线条。

张沁儿在心中估摸了那座山头的大小,不由得叹息,想来自己怕是买不下这么一大片山了!可惜啊!

于是果断的说:“山的事情怕是一时半会买不下来,不过官田要是肯卖,我就一定买了,要是价钱合适,一半的官田也是能够买的下来的!”

相比起山来,还是田地比较给力些,所以家中的钱银先紧着买地吧。

张老头点了点头,倒也没有问他们家有多少钱,眼看着快吃午饭了,他起身打算回去。

杨氏就忙留人:“爹,今天就在家里吃饭吧,你难得来一回。”

“是啊,有蒸蛋呢

!”张沁儿也笑着留人,伸手去摘张老头的斗笠:“快把斗笠蓑衣拿下来晾着,沾了水可重着呢。”

张老头看见媳妇孙女都是真心留自己吃饭,心早已经软了,也就顺势让张沁儿把自己的斗笠摘下,自己则动手解开蓑衣,挂在堂屋的墙壁上晾着。

留下了张老头,杨氏也不再挑选种子了,把东西一收,索性起身去厨房里弄菜,让张沁儿陪着张老头聊天说话解闷了。

“爷爷,我们县城里的宅子早弄好了,你下回有空去县城,就去看看,住上几天也好。”张沁儿给倒了一杯热茶,让张老头驱寒。

喝过茶水之后,果然觉得身子暖和了一些,张老头坐在靠背椅子上,说:“等春耕结束之后,有空就去看看吧,今年你家咋的养那么多只鸭子?听说有五百只吧?”

“五百只鸭仔加上十只母鸭呢,不是今年又挖了两个池塘了吗?就想着光养鱼种藕出息也不多,就想着在水中放养鸭子,等到了秋天发卖了去,可是一笔不少的钱,就是人累了些罢了。”张沁儿笑着回答,倒没有说是因为担心今年会有蝗灾的缘故。

“你们还年轻,累些就累些吧,俊峰那孩子也想着再加砌一个兔舍呢。”

“俊峰哥的兔子卖的还好吧?”张沁儿就问着,她倒是有些时日没有打听张俊峰养的兔子了,又想起去年谢氏打主意让他们家负担张俊杰的学费问题,不由得问着:“俊杰现在呢?有去读书吗?”

提起这两个孙子,张老头脸上也有些欣慰,说:“原本想送俊杰去县城里读书的,你大伯娘说就住在你们县城里的宅子……但是俊杰不肯去,如今也就是每天帮着他大哥喂兔子,再跟着他老子学几个字。”

说着又叹息了一下,俊杰这孩子还是很精灵聪明的,就是那脾气不太好,也不太会做人来事,原本张老头一心指望着儿子孙子能够读书科举当官,结果培养了一辈子,也就是张志仁考了一个秀才,如今还连秀才的功名都没有了。

张沁儿嘴角抽搐了一下,想着谢氏还真是无时无刻不打着自家的主意啊!好在张俊杰那小子识相,不然还真不太好拒绝。

“爷爷也别担心,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能认得字也不错了,再说俊峰俊杰两兄弟一同养兔子,一年到头也能够赚上不少钱银呢。”张沁儿笑着安慰着,心中却想着晗生也快去府城考试了,不知道成绩会如何。

张老头点了点头头,他懂的不多,但是也知道强按牛饮水是不成的,又想起还在读书的晗生和永安,于是问着:“晗生永安如何了?读书用功吗?”

“晗生已经是童生了,打算今年下场考一考,就算不过也权当是经验吧,至于永安还早着呢,才启蒙没两年。”张沁儿笑着说,对于张老头能够主动问晗生永安,她觉得心里平衡了一些。

张老头这人,虽然不像连氏那般偏心,但是事实上他最看重最喜欢的,还是长子长孙!

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