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战(一)

空中呼啸声此起彼伏,一颗颗闪着火星的炮弹砸落进清军的队列中,在坚硬的地面蹦跳翻滚,随后在一片惊呼骇叫中轰然爆炸。

相对于红夷炮的重量,天威炮的射程相差无几,重量更轻,机动性更强,爆炸弹的威力也有过之无不及;缺点呢,便是精确度的欠缺而已。

而红夷炮的重量对骡马还缺乏的明军来说,实在是过于笨重了,仅六磅炮,连炮身在内,火炮全重己经超过了一千斤,长途跋涉较为困难。

而明军的炮兵,在讲武堂,或者经过聘请的英法两国教官的训练下,已经非常熟练。他们在炮队队官的指挥下,从容不迫地开炮,装弹。不可否认,他们是现在大明军中有数的精锐之士。

每门炮旁的炮手不断用视差法估算距离,在他们的报数号令声中,另一个炮手则不断用曲柄与螺杆调整着炮口。在他们的瞄准射击下,阵列中的清军士兵不断血肉横飞。

明军猛烈的炮火,让清军阵营中起了一阵阵**。不过在各级清将的弹压下,还是冒着炮火不断前来。

而红夷炮的质量在目前来看,还有着难以克服的局限,那便是炮管的冷却问题。此时的火炮铸造工艺比起后世还远远不行,火炮射击几轮后就得停射散热,清理炮膛,否则,填装的火药极易自燃。

特别是红夷大炮,连续发射往往不得超过三次,对各方面操作要求都太高,而且极易造成炸膛事故。

“开炮!开炮……”

一面面小红旗在声嘶力竭的口令声中落下。军阵中腾起一股股烟雾。轰天炮发射出一颗颗炮弹,有的大炮弹在空中散开,变成数颗或十数颗小炮弹,落进清军的阵列。爆炸声此起彼伏,间或有震耳欲聋的巨响伴着耀眼的白光。一片片的清军倒下,哀嚎,惨叫。

双方的军阵还在前进,从一千多米到两三百米,清军在攻击,明军也在攻击。只不过明军的火力更猛,阶次性更强。

一百五十米,明军阵前形似武钢车的挡板突然撤掉,露出一门门黑洞洞的炮口,佛朗机火炮一齐开火。喷射出死亡的弹丸。

大股硝烟腾起,佛朗机火炮的齐轰威力惊人,震耳欲聋的炮响中,清军盾车被打翻在地,余者的炮弹,更是扫开一道道血路。

双方都在死伤,都在流血,但比例却是不同。明军的火力更猛。层次性更强,步兵更坚韧,在整齐的脚步声中。两方的军阵终于接近到了火枪的发射距离,而清军的阵列则比明军混乱、残缺。

一声天鹅音响起,空心方阵面向清军的正面突然爆发出火铳的齐射,一个个亮点闪起,白烟升腾,无数铅弹向清兵射去。

前进。射击;前进,射击……明军的几个空心方阵呈尖锥形撞击着清军。交战激烈的是中间最靠前的方阵,三面都在喷吐着白烟和火焰。铅弹向着敌人如雨般泼去。方阵中的火炮还在发射,一颗颗炮弹在敌群中爆炸,飞舞着死亡的弹片。

最前方的明军空心方阵的中间,救护兵往来穿梭,将一个个受伤的士兵拖回中央的安全位置,突出的三千多人的团级方阵如同屹立在浪潮中的磐石般巍然不动,往四周喷吐出火焰,随着每一次射击,都有清兵惨叫倒下。

火力,火力,火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朱永兴一直在为明军增加装备,加强训练,并利用集体智慧和实战经验不断完善明军的战术。

在济南远郊的这场战斗,给北地清军完全的震撼和陌生感。没有什么冲杀陷阵,只是一台杀戮机器的完美运转。三个空心方阵,后面又是三个,明军以两个师的兵力与三万六千余清军展开了北伐之后的第一场大战。

相对来说,前线的将领比朱永兴更了解本部的战力。所以,如果是朱永兴指挥,他很可能全军尽出。但魏君重却留下了一个师,因为他认为以本部的战力,以一敌二是完全可以获胜的。

战事的发展在目前也是象魏君重所预料,敌我双方的伤亡比例是很悬殊的。这并不是说清军不是在卖力作战,但在明军超强的火力打击下,以往的战法已经不适应于时代,不适应于现在的明军战法。

经过改进的燧发枪在射程上已经与弓箭相差无几,而威力更强,且更有持续性。一个壮年男子能够拉满弓几次?一个经过训练的火枪手能够连续射击多少回?还不要说明军所普遍使用的爆炸弹,大量射速很快的佛朗机炮了。

清军想近战,要突破几层障碍?纷飞的弹片,雨点般喷射而出的弹丸,一轮一轮的火枪攒射,时间越长,明军的优势越大。而一旦战术和装备得到了革命性的突破,那兵力上的差距便会直线上升。就如同后世的机关枪,成千上万的祖鲁勇士是如何倒在几百人的殖民者枪下的?

全火器的爆发,明军比在南方作战时更加的厉害。北地清军虽然也多少了解了些明军的作战特点,并且进行了一些相应的准备,但却是远远不够的。

火炮既笨重又量少,无法随队有效提供火力支援;鸟枪是火绳枪,发射速度缓慢,且射程和威力上也是不如燧发枪,到了近战,更是连烧火棍都不如。

高地上,山东总督祖泽溥脸色严峻。目前的战局不利是显而易见的,明军正在不断向前推进,在枪炮声中,已经遭到大量杀伤的清军抵挡不住火枪的攒射和刺刀的压力,正在不断败退。如果继续下去,败退将变成溃退,局面将一发而不可收拾。

“大人——”督标统领咬了咬牙,上前说道:“命令骑兵突击吧!如果不能止住败势,这几万大军一旦溃退将不可收拾。”

连督标带增援而来的清军,祖泽溥手中有五千骑兵,这是他的最后倚仗,轻易是不会动用的。但现在是不是到了该孤注一掷的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