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圣意

就军事而言,收复重庆之后,镇朔军同夔东十三家改编的明军已经联成一片,可以动用的兵力大大增加。;此时作战,不仅收复保宁把握极大,继续北上陕西汉中亦有可能。

而退入保宁的重庆清军在实力上并未得到大的加强,对于高明瞻来说,能守住保宁即已自庆,完全是一副等着挨打的被动模样。他是四川巡抚,而巡抚乃守土之臣,在没有朝廷旨意的情况下,便当与保宁共存亡。也就是说,他被‘逼’到了绝路上,不死于敌,便死于法,再就是投降这一个选择。

在更深一层的考虑中,朱永兴和他的智囊团认为怀庆蔡禄等人的反正,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汉将在降清后不仅受到满人的歧视,而且在察觉清廷实力有限时,便很可能会一试身手。

对此,便需要更多的胜利,对满清的进一步打击。换句话说,今年只在山东进行了军事行动还显得不够鼓动人心,还需要更多的催化剂去起作用。

面对明军的发动,川北清军稍触即退,他们显然不想零散地与优势明军作战,似乎要收缩集结兵力于保宁,然后再倚城与明军抗衡。

定朔伯王辅臣跟随在李定国身侧,因为其个人武艺、骑术的‘精’湛,而得到了晋王李定国的青睐。作为原来吴军中的一员,王辅臣被调到四川时,是心怀忐忑的。直至看到了组建、训练中的骑兵部队,才有些恍然,觉得这是对他“马鹞子”的正常安排。后来又见到了原属吴军中的高得捷等人前来学习观摩,这心理也就渐渐平衡下来。

对于明军的总体情况,以及八旗的作战特点,王辅臣认为建立骑兵部队是理所当然的。而在北地作战中。骑兵部队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建功立业的机会还多的是。

对于从西南剑指甘陕,王辅臣与李定国一样,对于征战西北这家乡之地有着很大的热情。这次作战,是他归顺明军之后的第一次,也是骑兵自组建以来的第一次出征作战。如何取得更大的战绩来证明自己,显然是他所极为期待的。

“自少年离甘陕,至今已三十年矣!”晋王李定国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少小离家老大回,不知故土已变成何样了?”

“看各种情报,甘陕很是凋弊。”王辅臣想了想,说道:“末将觉得满清万万没有圣上的能力,更没有圣上仁厚。战争一直未停,从之前的四川便能看出其他地方的境况。”

李定国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吾等经营滇省之时,虽亦有升平景象,但比之现在,却是远远不如。万岁能于鞑虏荼毒摧残之后,重建恢复更胜往昔,筹粮集款足以支撑作战安民,确是睿智非凡。手段高明。”

对此,王辅臣也深表赞同。当初吴军在滇贵之时。所需粮饷几乎全靠清廷供给,被战‘乱’破坏的地方根本没法就地筹集。正因为如此,吴军才不能扩充,才要仰鼻息而存。但现在呢,朝廷支撑着由西到东上千里防线,几十万大军。还能施惠政于民,实在是令人惊叹。

“仅此一点,满清亡无日矣!”王辅臣冷笑一声,说道:“钱粮啊,除了从百姓身上搜刮劫掠。他们还有别的办法吗?”

“恐怕没有。”李定国摇了摇头,低沉地说道:“这情形与崇祯时倒颇有些相似,总有官‘逼’民反的时候。”

王辅臣沉默了半晌,含糊地说道:“或许是吧!但圣上已经等不得了,末将看,顶多再有一年,便会大举北伐。”

“用不了一年。”李定国眯了眯眼睛,淡淡一笑,说道:“圣上与吾还有书信来往,按圣上的估计,顶多半年,便能囤积足够北伐的钱粮物资。你也看到了,四川的重建恢复颇有成效,已经能够支应我军一半的粮草。嗯,还有江南、湖广,以及海外一年三四熟的湄公、河仙两省呢!”

“说到四川的建设——”王辅臣犹豫了一下,说道:“若只是海外蛮夷的‘女’子也就罢了,这连男人也迁来,虽然多了垦荒的劳力,可毕竟——”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李定国微微一笑,说道:“圣上想得长远啊!这些现在的异族离开了自己的故土,在这里扎根成家,十年、几十年之后,他们或他们的后代还会说他们本族的语言吗?还会有他们本族的传统文化吗?再往深里想,他们迁移所空出来的土地以后将被我国的民众所拥有,那里也将变成大明的疆土,而且会因为人口的关系变得很稳固。”

王辅臣思索了片刻,展颜一笑,说道:“圣上果然目光长远,虚外实内,却又不给迁移而来的异族名分,只统称其为明人。等时间长了,他们也就忘了祖宗,真的成为明人了。”

“时间长了?对,应该这么说。”李定国自失地一笑,说道:“一代、两代、三代,在异地他乡,又是分散安‘插’,他们应该搞不了什么‘乱’子。而多一个人垦荒种田,就能多供应一个或多个士兵在外征战。圣上算计得‘精’明,亦是要在海外开疆拓土啊!”

“呵呵,有些蛮夷的‘女’人还是温柔漂亮的,也很能干。”王辅臣笑了两声,“万岁于潜龙时,不是答应要给士兵田地,要给士兵娶老婆?没想到,万岁还真的在做呢!”

“圣上言出必行。”李定国笑得有些怪异,“所以,圣上不轻诺。其实,有些事情——”

王辅臣看到李定国的表情,迟疑了一下,试探着问道:“王爷,您指的是什么?万岁与您能有书信往来,可见圣眷之隆,若是有什么提点末将的——”

李定国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实心任事,要说提点,就这四个字。当然,吾说的不是这个事情,而是关于西北的将来。嗯,告诉你也不打紧,吾有意镇守西北,圣上还未最后决定。”

西北,边功,还是不想近君侧?王辅臣的脑子飞快地转动。象李定国这样的名王,按照封建传统,是很容易遭到君主猜忌的。可李定国竟提出要独镇一方,难道他不担心圣上疑心?要知道,李定国可是永历的近臣,虽然在圣上登基时表示了支持,可并不代表万岁会信任有加。

“圣上询问过吾的意思。”不用王辅臣得出结论,李定国已经回答出来,“在吾看来,将来西北、东北会是战事频繁之地。作为军人,吾倒是不想安逸到老。若是在西北,吾还是熟悉些情况的。”

王辅臣暗自吃惊,随口说道:“圣上还要对西虏用兵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