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 第二百零四章 ,尘封千年的记忆

邹光荣下达命令后,拍了拍高亚楼的肩膀,随后拿起一件降落伞包背在自己身上,

转身走到机舱口,朝着下方纵身跳了下去。

高亚楼理了理情绪,透过视窗,回头看了一眼在高空云层中慢慢旋转的“巨型眼睛”,

发现那道贯穿于“巨型眼睛”中心的红色光柱,很快就要与地面下方的太阳墓地中心位置在空中完成对接,

“第二作战编队停止伞降,升高制空距离,原地待命,通讯员联系总部军区,给我要反物质炸药!”

高亚楼转过头,一边盯着下面的太阳墓地,一边向身边的通讯员下着命令。

不大一会儿的功夫,就听从对讲机里传来一阵山吼一样男子的声音,

“报告高大队长,楚雄携带反物质炸药,已经前往‘悬崖传送站’,准备登入战场,

约二十分钟后抵达,请指示!”

由于受到空间环境的局限,信号受到强烈的干扰,话说的声音时隐时现很不稳定,

但是高亚楼还是能立刻听出说话人的声音。

“楚雄!我是高亚楼,我说你听着,现在战场上情况十分复杂,

二十分钟已经来不及了,我要你用最快的速度,现在、立刻、马上就出现在我的面前!”

————————————

轴心隧道的尽头,酆都城门内部与地心空间界限的交界处,

郎天义后背上的北斗七星,在血液脉络联通后,发出阵阵时隐时现微弱的宇宙蓝光,

那层肉眼无法捕捉的蓝光,像是一层薄薄的保护膜,轻轻的环绕在他的周身上下。

他的双眼凝视着前方的粼粼光浪,看着在光浪起伏之间浮现出的一幅幅来自遥远时空的画面,

他的灵魂,仿佛也跟着那些画面,穿梭了时空的局限。

那些画面,曾经不止一次的在他的梦境里出现过,但是每一次,都没有此刻这般清晰真实,

就好像在对他讲述着一个遥远的故事。

荒凉的西域大漠,繁嚣的漠北古城,大队大队的白衣隐士,跟随着一名骑着骆驼的年轻道者,

踏着夕阳的余辉,缓缓开进那座古城的城楼之中。

那名年轻的道者身披湛蓝色的七星法衣,身背一柄七星宝剑,大漠上流动的风沙,

将他紫金道冠下披散着的,参杂着几缕白丝的长发轻轻拂动,

郎天义终于看清了那道者的面容,只见他眉间朱砂轻点,眉目如剑,

深邃的眼眸之中,始终带着一种世人难懂的超然与落寞,就好像是一位孤独的世外高人,

在洞穿了宇宙玄机,参透了天地人命后,无法对他人述说,又无法将这一切与自己脱离干系,

只能将所有的秘密和天机,都封锁在自己的心理。

能够看清一切的人,是最痛苦的,因为他知道世间一切的发展,而却没有人能够读懂他的世界,

跟他一起分担,而他却偏偏又无法置身世外,看的越清楚,就越痛苦,越无法述说,也就越孤独,

‘古来圣贤皆寂寞’,是因为他们在茫茫众生之中,找不到同伴!

那种感觉,在郎天义加入特事工地之前,也曾经有过,不被周围的世界理解,无法被感同身受,

只能像是不正常的怪物一样,活在所谓的多数的正常人的世界。

此时此刻,郎天义感觉自己好像与那年轻道者融为了一体,就好像是精神上的合一,

他能感觉到那年轻道者心中所感受到的一切,与他惺惺相惜,

不知为何,郎天义的眼眶中竟然莫名的流出了泪水,就好像是重新的找回了自己曾经失去的东西。

那年轻的道者骑着骆驼,一边掐捏着手指,一边走进城门,在众人的簇拥下和朝拜下,率领着身后的队伍,

沿着街道一直走到城中一块地势开阔的空地。

在那开阔空地的地面上,插着上百根木桩,那些木桩的排列很规则,以中央的一处圆心向四周扩散,

从远处望去,就好像是太阳的光斑,类似这样的图腾,有好几处,或大或小,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太阳墓地四周,人工布设着一些古老的法器,

似乎在震慑着墓地里面所埋葬的神秘生物,又好像是在对墓地里面的东西进行着祭祀。

年轻道者一甩七星法衣,从骆驼上纵身跃下,漫步走到太阳墓地的前方,抬起头,

向天空中望去,此刻的天空乌云翻腾,仿佛风暴来临前的恶兆,

一只巨型的眼睛,从翻滚的乌云中探出,将一道红色的光芒,从眼睛中央朝着地面上缓缓投射下来,

仿佛再过不久,就要与地面上的太阳墓地连接起来。

这时,围在空地四周的人群慢慢散开,从过道里面走出一位具有西域民俗特色,

衣着华丽的老者,那名老者的长相与汉族人有着很大的差异,

一看便是亚欧大陆板块接壤处的西域外族血统,在他的身边,还跟着一名妙龄少女,

那名少女身穿一袭绫罗长裙,身姿曼妙,一张紫色的面纱,遮去了她的面容,

但是透过那一双灵动的双眼,已经暴露她面纱下遮盖的如之貌。

他们头饰上都插着一根鸟兽的羽毛,就好像是代表着对某种鸟类图腾的敬畏。

那名老者在大团侍卫的护卫下,走到年轻道者身前,

将右手放到左肩,弯下身子,冲着年轻道者行了个礼,

用一种古老的西域语言,说了一阵难懂的话。

接着,跟在他身边的那名西域女子,开始对年轻道者用东土大唐的语言进行翻译,

“敬承大唐上国国师,不远千里,远赴西域,为我孔雀国驱避凶煞,

护佑我国子民躲避天灾,在大唐上国的庇护下,永享太平!”

在说话之时,那女子的眼神始终注视着年轻道者的眼睛,就好像是他们之间曾经有着某种纠缠,

她说的话与她眼神之中暗含的内容无关,而她的眼神,似乎在向那年轻道者祈求着什么,态度上,则更像是质问。

年轻道者却没有去看那女子,他上前一步,将那国君扶起,

将视线跳过那女子的眼神,直接看向天空中的奇闻异相,好像在故意回避着她,

面色踌躇的说道,“此异兆,乃外道入境,非妖邪凶煞之乱,也非你西域孔雀一国之祸难,

而乃天下众生之浩劫,避无可避,我此时卦象未成,星盘综乱,大唐将有帝胄轮替之患,

能力所及,只是将此劫难,向后推延千年,

若千年之后,我天机处尚存于世,或许会有后来者,肩此大任,

若天机处泯灭于乱世衍替,那么我这一卦,也便是最后一相了!”

那女子的身份,似乎在这西域小国之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

她也不去向那国君请示,便私自向年轻道者说道,

“你要我的族人布设的法阵,已经完成了,你现在就可以登台做法了!”

年轻道者依然面观天相,

“不知国君是否已经愿意贡献公主之命,来挽救贵国族人灭国之劫?”

“不论我父是否愿意,你不都已然推算出这结局了吗?又何必多问?”

年轻道者不再多说,拉起那女子的手臂,面若止水的走入墓地中央,

转身一挥袖袍,那些白衣随处,纷纷走到太阳墓地的四周,按照各自的方位,

站成有规则的阵列,将他们二人围在中央。

而那国君脸上写满了焦虑与不舍,慢慢变成一种无可奈何,

但是却无其他的办法,只有和周围的人群一样,跪倒在一旁,远远的望着前方。

天空中的翻腾的乌云越来越浓重,笼罩在古城的上方,仿佛随时会坍塌下来一般,

从乌云中探出的巨眼中央,投射下来的红色光柱,越来越接近地面,似乎不到千米之遥,

风势也越来越大,将地面上人群的衣襟猎猎吹动,

年轻道者掐算着时间,猛然抽出背后的宝剑,迎着风,不去看那女子的脸,

“你...还有何言语要留下吗?”

“五年前,我出使东土大唐,你为我相面,说我与你是同道中人,

收我为徒,传我天机巧术,教我大唐语言,并向朝廷请命,

把我留在你的身边,如今你又夜观天相,推算天下劫难,

要以我之命,来延缓这场浩劫。

恩泽与我的人是你,取我性命的也是你,我只想知道一件事,

这一切,是否是你安排好的命局,你从初见我的那一刻起,就预知出了这样的结局?”

“这茫茫人世间,芸芸众之中,注定有一些人天赋异丙,生来与常人不同,

他们能及常人所不能及,能见常人所不能见,甚至他们在引领和左右着芸芸众生的命运,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因为他们是应天道而生,行人道而存,你与我,都是这样的天命之人,

上天降你于孔雀国郡帝王脉胄那一刻起,就已经赋予了你身上的使命,

我预知出一切的发展,却无力改变,只能尽我所学,去探寻上天对于我能力的局限,

这也是我自己不可摆脱的命运!”

“你若不去预知,不去推算,不窥测天机,那么,这天下人的命运,又与你何干?”

“若有妖魅蛊惑人心,谋朝篡政,霍乱朝纲,至生灵涂炭,乃*,可以人力诛之。

若有风火雷电,金木水土殃及人命,乃天灾,可观天象,卜地理,减其失。

而此劫数,却是我天下苍生之劫难,与当朝君王治世无干,与天灾命理无关,

是乃宇宙苍穹间的寓相,而天地生我,即是为解开此千年寓相。

若我不此般行事,那么一定还会有另外一个我,去代替我做这些事情,

一切人世间的命数,王朝的兴衰,都是冥冥中注定的,

除非有一天,我打破某种力量对我局限,看一看,是何人于我头顶之上,

安排这冥冥中注定的一切!”

(小道秘闻:关于大唐国师袁天罡的民间传闻!

袁天罡,唐初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推背图》《袁天罡称骨歌》等。通志著录,其有《易镜玄要》一卷。

当代阴阳易辨派创始人高煜翔评价袁天罡:“名如皓月罩千秋,声似春雷震古今。”

关于推背图与李淳风:

有一种传说,说袁天罡是的师傅,他们都是隋未知识渊博的高道。

袁天罡曾经筑舍居于阆州蟠龙山前,李淳风因久慕其名,故带着条金自远而来,拜于门下。

据说袁天罡、李淳风为后世留下了名著《四弹子》,后世的刘伯温还对此作了校对。

另一种传说则说袁天罡与李淳风乃是同窗好友,时常聚首论易,谈天说地,并在一起背靠背席地而卧、

一个写一个画,为后人留下一部神奇的预测天书《推背图》。

关于其死因之谜:

袁天罡是唐朝时期的一个隐士,传说袁天罡在凌云山得道后白日飞升,凌云山一带地灵人杰,据史书记载,

华夏文明的人祖伏曦女娲就诞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修行中的大成就者至今传颂民间,唐代道士胡备元、张真等就是在此白日飞升,

而关于袁天罡在这里得道并白日飞升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袁天罡在唐代以相术风水称一代术数大师,生前各种神奇的预测无不准确,在正史新旧唐书中都予以列传记载,

各种野史笔记小说中记载他的传奇故事更多,民间更把他视作半人半仙,他既预知自己阳数生死,

对身后之事当然也是预作安排,还有野史杂记中记载其曾经夜观天象,测西北方有天外邪魅降世,殃及大唐国运,遂向朝廷请命,

去西域漠北一带为大唐驱祸避灾。

然而他的真实死因,历史中并未明确记载,也未曾发现其陵墓所在,袁天罡的死因至今仍是个谜!

小道秘闻,真假难辨,仅供娱乐,切勿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