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慕课迅猛发展的两年多里,这些网上课程如何进行评价和考核也成为大家质疑和担忧的问题。如何设置考核标准?如何保证线上考核的真实性?实践性强的课程如何验证?等等。其中,最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文类课程如何通过学习后加以评估。

(一)人文学科的本质注定难以评估

人文学科与理工学科不同,那些实用、功利的量化考核标准并不适于人文学科。对于单个人来讲,科研课题的承担、科研经费以及论文发表的多少并不能直接评估该人对人文学科所带来的影响。因此,由理工学科照搬过来的人文学科的评估机制近些年来一直被诟病。人文学科的研究和品评有其特有的规律,这在科学研究领域素有公论。人文学科是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的,其人才除了必须具备比较宽广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外,还必须对人生和社会有比较深刻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因此,直接借用理工学科的评估标准是不妥当的。

人文学科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本质上研究的是一个价值世界。对人文学科而言,“创新”远远胜于“规范”。创新需要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宽容的社会氛围,而实用、功利的量化评估规则限制了人文学科的发展,僵硬、单一的价值尺度限制了学术自由的土壤。因此,人文学科更需要的是一种宽松、灵活、具有成长空间的价值框架来对其进行评估。

另外,人文学科的发展积累性比较强,只是更新的速度比较慢。因此,对于人文学科的考评,需要更长的时间才得以形成定论。在这样的情境下,短期的价值评估体系则助长了急功近利的行为,对人文学科的发展产生阻碍。

并非说人文学科的发展不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而是照搬理工学科的评估机制存在问题,但现有的研究又无法设计出更好的评估体系。凡事物极必反,过度追求规范,会以牺牲大师、妨碍人文学科精品的诞生为代价,曾有人将一位著名文学教授的科研成果填入现在同行的考核体系中,发现他只能被评为“中等偏下”。因此,想要恰当地对人文学科的成果等进行评估是件极不容易的事情。

(二)慕课中好学不好考的人文课程

席卷全球的慕课风暴推动着教学模式的改革,人文学科的教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慕课的影响。人文学科本身的评估就存在困难,在全球慕课背景下,这个问题也被放大了。对于化学、数学等学科,因学科的标准确定并且较高,平时的教学难度较大但考核较易,因其量化标准清晰明确,根据评估机制就能够相对准确得到结论,也可以根据此规则对那些学科结果的完成程度进行评价。然而,人文学科则相反,因为人文学科本身就是讨论世界和人生问题的,并没有统一确定的标准答案,因此在教学中人文学科的课程比较容易吸引学生来学习,但对于教师来讲,讲完之后的考核也因此变得有难度。

人文学科需要积累,但因为难以考核,现有的评估体系常常以某一次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结果。因此,在传统高校,一些学生平时放松,最后几节课听教师画个重点,考前将这些内容背得滚瓜烂熟,就可以考出个好成绩,甚至要远高于那些老老实实听课的学生。然而,在慕课时代,对电脑前的学生,更是难以评估其平时上课的效果。那些网络课程的附庸者、缺乏灵活性而只懂得跟随授课者的学生们就可能得到高分,而那些真正学习且有自己见解的学生因为考试失败而使得慕课显失公平。因此,在慕课下,人文学科评价的难度变大了。

(三)Coursera同窗互评的缺陷

Coursera作为慕课的“三驾马车”之一,想要通过同窗互批来解决人文学科的评价难题,即Coursera想要通过培训学生借助已定的“评分规则”来批改和评定同窗的作业,以此得到课程反馈和学习经验,并通过多个同学给一份作业评分来获得相对准确的分数,以保证评分的可信度。在这个同窗互评实践中,每个同学都要根据不同作业的不同要求,依据各种各样的评分规则,批改其他四位同学的作业,之后他才能看到其他四位同学对自己作业的评价。这样一来,自己得到的分数是其他四位同学打分的平均分。但是,实际情况是,虽然很多慕课网站的注册人数众多,但普遍不到一半的学生会完成第一周的作业,而且并非所有在线学生都会按照要求来完成作业,很多学生答非所问或者根本不做作业。另外,“作业交换批改系统”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学生得到的反馈令人瞠目结舌,从“做得好”到一些谩骂性的语言。其次,学生得到的反馈是单向的——学生无法再对反馈做出评价,而且也不能更改不公正的评价;然而,在传统学校,学习成果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同教师一起探讨取得的,没有讨论何谈学到知识。再次,论坛讨论不够活跃,有些课程的论坛版块,讨论的同学特别少,而且大多数讨论基本没有什么价值。最后,匿名评价和反馈也存在问题。对于同窗作业互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进行评分,因为各人对评分规则的理解不同,实际上并不能保证评分结果的公正客观。此外,由于各人对于批改同窗作业是非义务性,因此缺乏责任心,也导致同窗互评作业的公正难以实现,这必将阻碍具有上进心的学生数量的增长。

同窗作业互评是Coursera在人文学科评估上一个新的尝试,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人文学科遇上慕课,其难以评估的现实被放大了。因此在慕课的未来发展中,人文学科评估问题的不能解决必将阻碍慕课的发展。

在人文学科的慕课发展上,能否形成一种评估模式,这种模式对于人文学科的网络教学结果不以卷面评分为标准,而是通过平常的课程作业,通过总结的方式对在线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评价。此外,在慕课的未来发展上,可以考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所谓线上,就是通过现有的网络学习课程知识,以教师为中心,主要是学习知识;线下说的就是线下的课堂讨论,以学生为中心,并不要求所有的学生一起,在线学生可以自行确定讨论时间,分组讨论学习,加深印象。通过这样的智能学习,加强人文学科学习的有效性。

(四)借慕课向世界涂上中国的人文色彩

在慕课开始发展之后,中国的一些顶尖高校先后加入了美国的慕课,这值得称道,也是高等教育在全球化时代进行国际交流与发展的一个体现。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中国慕课的发展应该首先为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贡献。慕课最重要的宗旨就是使所有人(凡是能够接触到互联网的人)都能够拥有受教育的机会。因此,慕课对教育大众化做出的贡献不言而喻。因此,中国慕课应该面向世界,打造更多使人分享优质教育资源的中文慕课学习系统。

慕课所教授的知识,是文化的承载。慕课所具有的网络化、公开化的特征,实际上也意味着它具有强大的社会化功能。这种强大的社会化功能能够帮助中国对外输出优秀的中国文化。当今科学技术逐渐全球化,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处于国际语境之中了,并且中国的社会科学界也差不多与国际接轨,人文学科或许是未来中国慕课为中国教育国际化做出独特贡献的突破口。慕课承载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和地域的差异,将诸如中国古代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等极富中国特色的人文学科内容传送到世界各地,为世界增添具有中国人文色彩的元素。

此外,在未来中国慕课的国际发展中,语言也是一大问题。国际大环境下,汉语并非国际通用语言,但慕课的受众是世界各地的网民,由于区域的差异,如果依靠翻译极有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乃至误解,这在人文学科领域尤为突出。理工学科领域因其国际标准和通用术语的确定,使得国际翻译要比带有国别发展色彩的人文学科简单得多。许多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都是中国特有的名词,想要准确翻译成其他语言有很大的困难,因为文字的发展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由于不同背景各国的词汇也各不相同。因此,中国慕课若想要同国际名校所制作的慕课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就必须突破语言难关。然而,想要发展国际人文学科的慕课,在人文学科本身难以评估的基础上,还要考虑语言难题。

慕课对于世界教育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需要立足于现在不断发展,使得慕课成为不断服务于我们生活的“学习利器”,在此基础上,发挥慕课的文化承载、传播的作用,为世界涂上中国的人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