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卧儿帝国都城德里打得热火朝天,双方虽然没有死仇,但是一方要吞并另一方,扩张地盘,涉及到的利益等等也就无法调和了。

而与此同时,南京城里,赵津南却盯着手里的报功奏章,一般的小功绩等等由兵部或者五军都督府等便可以进行处理了,但是涉及到爵位的问题,赵津南就不免得亲自处理一下了。

炎黄帝国的爵位可是比大明朝的爵位更有含金量,虽然每年都有不少爵位封赏出去,但是获得爵位后所得利益也是不小,不仅有金银实物的赏赐,还有着地盘的赏赐,颇有些以前分封制的意味,虽然地盘都在海外,新占领的地盘。

“皇爷,按照现在的速度以及海外等各地的捷报,恐怕今年又会出现几个王爷了,分出去的地盘得增加不知凡几。”

小德子尽心尽力的为赵津南担忧。

“呵呵呵,多了也好,这就证明帝国所控制的地盘又增加了,有功不赏,没这个道理,不过有些事情也得提上日程了。”

赵津南轻笑了两声,分封制而已,好处理的很。

“皇爷,您指的是?”小德子显然是有些理解不过来。

“你这个人,聪明归聪明,但是很多方面都还差得远呢?即便是把海外地盘都封赏出去问题也不大,但是重要的资源是一定得牢牢抓在帝国的手中的。

最主要的是,帝国现在根本就控制不了那么大的地盘,远的不说,就说印度,莫卧儿帝国那里,一来一回,这半年多就过去了,短时间内还是采用分封制最为妥当。

等到飞机、电话、汽车等等先进产物多起来后再慢慢的去处理便好,而且,朕打算施行爵位世袭罔替和非世袭罔替的制度,严格控制世袭罔替爵位的数量,等到通信能够传播很远的时候再来收归权力。

也就是所谓的推恩令,虽然不能保证跟随朕的功臣一直都大权在握,但是荣华富贵却是没什么问题的。”

赵津南笑呵呵的说道,有功之臣,只要不犯大的错误,他是不愿意去处理的,但是分封出去的地盘中的权力迟早是要收回的,要不然持续发展下去,总会有内心膨胀的人会想法设法拜托帝国控制的。

能有荣华富贵就已经很不错了,做人得知足。

不让海外地盘独立出去,这是赵津南的底线,要不然打下来的地盘不能统一,早晚还是得重新打一遍的,也就失去了现在顶着压力也要扩张的意义。

小德子虽然也有些见识和小聪明,但是在高层次上却是理解不够。

“皇爷,这推恩令是什么?要不要奴才先去安排着。”小德子的话刚说完,赵津南的脸色一下子就黑了起来。

“你啊,是越来越没规矩了,多去看看书,你能准备什么?朕一纸诏书的事情。”

赵津南冷着脸说道,没文化是真特么的可怕,这要是换个疑心重的人说不定就把小德子拉出去砍了。

“是,皇爷,奴才知道了。”小德子冷汗连连,赵津南的这个表情和话语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这郑芝龙快打到莫卧儿帝国的都城了,这老小子还真有点本事,这莫卧儿帝国可是不弱啊,还有这刘宗敏,想必心里也是十分的不平衡,还有董玉成等等也都是好样的。

年节根据战功进行封赏吧,现在就开始统计和准备。”赵津南笑呵呵的说道,现在除了西洋人和N美,到处都有帝国的海外地盘,这一方面可以连成片的。

海外各地也需要他来进行重新命名,毕竟已经纳入帝国的版图了。

八月初十,中秋即将临近,杨超的战报也到了,而且不止一份,赵津南想了想便仔细的看了起来,包括发现油矿以及对卢象升、李定国等人的安排,巨细无遗。

“新疆啊,原来名字是这么来的,新的疆域,呵呵呵。”赵津南笑意不减,这新疆自然是要纳入帝国版图的,谁来都不好使。

“看来朕的意图被杨超这小子给发现了,卢大人,能力那是毋庸置疑的,小德子,拟旨封赏,封卢象升为新疆总督,总理新疆之地的一切事宜,至于封赏上,给个护国公吧,还有孙传庭,也是很厉害的,就封赏个保国公吧。

这两位也配的上这样的称呼。”

赵津南笑呵呵的说着,即便是前朝遗臣,但是依旧是忠君爱国的典范,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人物,当得起这样的封赏。

“皇爷,需要调遣兵马维护地方稳定和移民吗?”小德子试探性的问道。

“兵马调动方面就先不用了,先让百姓们得到实惠,至于迁徙百姓的事情,这方面可以给百姓们优惠条件。

可以在西部进行建厂,给出优惠的政策来,这样一来,商人们也会闻风而动,只要百姓们富足,这准格尔汗国的百姓也会慢慢的融入到我炎黄帝国来,建学堂等等各项事情可不得马虎,一定要摆在最前面。

像什么笔墨纸砚的厂子等等都可以往西部去发展,彻底把西部的地盘融入到帝国境内,差不多就这个意思吧,让卢大人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治理,把南京城的一些人才也带过去一些。

这石油可是重中之重,马虎不得,西征之路,少不得大量使用石油。”

赵津南认真的叮嘱道,不仅是封赏还有嘱托等,小德子在一旁急忙的记录着,不敢耽搁。

“尽快去挑选一些新出徒的人才前往新疆那边进行发展,消息要尽快送到那边,最好是电话等等也要铺设开来。”

赵津南十分严肃的叮嘱。

此时,帝国境内,造电线以及橡胶的厂子遍地开花,导致南洋一带的橡胶树都快供应不上了,只能是加大生产,而负责橡胶树的官员却愁苦的很,来运输橡胶的来头一个比一个大,他根本就得罪不起。

帝国的风向,商人们的嗅觉最为敏感,铺设电线电话,那其中的原材料必然少不了橡胶,各家公司背后的势力大的吓人,负责的官员根本就不敢多说什么,油水少的可怜,还得陪着笑脸,生怕被人说了坏话,影响仕途。

南洋一带的橡胶不断的增产,被运往南京城以及炎黄帝国各地,电线的生产不断,十分的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