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帝位,有时候没有办法不尽心竭力,毕竟整个帝国都是自家产业,不上心就有可能衰退,而且每一个决策,说不定就涉及到万千百姓的生死。

“皇爷,科学院制造出手枪了,要不要小的把制造的手枪呈上来看一看。”

小德子十分开心的说道。

“嗯,呈上来吧,对了,朕的步枪和手枪也都拿回来吧,这么长时间研究也应该差不多了。”

赵津南心中情绪复杂无比,手枪虽然制造出来了,这本就是一件好事,能够强大军队,但是手枪毕竟隐蔽性十足,若是心怀不正的人持有手枪,那可就危险的多了。

不论是用来暗杀还是其他的什么事情,手枪都是很方便的了,而且威力十足。

科学院制造的手枪更像一件艺术品,十分的好看,比起赵津南带来的也不遑多让。

“能量产吗?”赵津南皱眉道,东西制造出来了他又有了一丝担忧。

“回皇爷,生产线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量产,只是制造难度方面比起机枪和步枪更甚,这速度上恐怕会很慢。”小德子谨慎的说道。

“呵呵,慢不要紧,要的就是慢,这东西要是在帝国境内泛滥起来,朕就该吃不好睡不好了。

让南京制造总局开始量产吧,把生产的东西都搬过去,先给将领装备上吧。”赵津南自嘲一番,便准备给手下将士增添新的装备。

“是,那小的这就去传达命令。”小德子急忙吩咐小太监去传达命令。

“小德子,关于各地暗影局调查各地的民情,有什么不好的消息要及时的分类告诉朕,毕竟不论是征兵还是其他,都得百姓们支持。”

赵津南急忙的嘱咐道。

传递命令的小太监通过电话给科学院的官员以及制造总局的官员下令,至于两方如何交接自有规章制度,而且守秘局也不是吃素的,暗中监督起来也是十分的卖力,毕竟他们负责的事情太过重要了。

春耕已过,科举便提上日程了,为了选拔人才,炎黄帝国每半年左右便是进行一次考试,很多的官员被派往了海外之地。

“小德子,这科举考试的日期也快到了吧,上半年选取的这一批学子就先派往关外吧,让他们去历练一番。”

赵津南想了想便对着小德子吩咐道。

“皇爷,这澳洲之地还急等着朝廷派遣官员呢。”小德子急忙提醒道。

“也是,这澳洲之地也马虎不得,这海外之地就分派一些忠心的商人当官吧,海外毕竟土人居多,再怎么搞朕都不心疼,可关外之地不一样,那是纯粹的帝国子民和海外的奴才们是不一样的。”

赵津南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决定以关外为主。

“对了,这纸币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这都年后三个月了,还没开始吗?”赵津南又把目光盯在了纸币上。

“回皇爷,这纸币估计很快就能在市面上流通了,毕竟样板您也已经认可批准了,律法方面也已经完善的差不多了。

从一个铜板替换一分钱到十块钱替换一两银子,再到二十、五十、一百,各个面值都已经开始估算了,要印刷的数目有多少等等,还有这信用体系的建立等等都是需要时间的。”

小德子急忙回复道,作为皇帝身边的太监,记忆力那是必须得好。

“你这还学上了,开始了便好,等科举考试过后,就开始试行吧,印钱嘛,快得很,而且百姓们以及官员商贾都是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的,什么都准备好再开始,那黄花菜都凉了。”

赵津南十分凝重的说道,纸币到底能不能顺利的发行还不好说。

“这样,你让宣传方面的人去宣传一下,出几期报纸,把消息先散播出去,让百姓们先有个准备。”赵津南又加了一句。

不久后,朝廷上一众官员为主考官争的面红耳赤,主考官能够获得的利益和地位可是十分可观的。

主持大朝议的赵新锐压力也是很大,毕竟相对而言,他的威势远没有赵津南那般,没人敢忤逆。

相对而言,礼部算是最为清闲的了,毕竟其他部门负责的东西十分的多,大部分都被赵津南安排了额外的任务。

这科举考试就被礼部给盯的十分的紧,生怕别的部门分一杯羹,论起怼人的艺术,礼部众多学识渊博的大儒,引经据典起来那是如黄河之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太子殿下,其他部十分的繁忙,这科举一事就由我礼部来负责吧。”钱谦益十分卖力的上蹿下跳,为了维护文人的利益,他也是拼了。

“太子殿下,钱大人说的是啊,各部都十分的繁忙,也就是我等礼部官员众多,负责的事情相对少一些,这科举的事情便交由我们礼部吧,吾等必定尽心竭力为帝国选拔人才。”

不少的礼部官员随声附和,本来新兴事物他们就看不上眼,这科举的考官若是再被人分一杯羹就不妙了。

“诸位大人,此事还是按照父皇定下来的规矩吧,进行分批选拔人才,以礼部为主,其他方面的人才礼部也很难辨别,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赵新锐也是颇为头大,直接把赵津南定下的规矩当做挡箭牌来对抗一众官员。

“今年的主考官就暂定钱大人吧,张大人你为副主考,剩下的礼部出十人,等诗书礼乐等以往的考试项目考完后,再进行专业项的考试,到时候再综合评定。

这科考在即,诸位大人可要尽心竭力了,要不然,父皇那边可说不过去了。”

赵新锐想了想还是没什么好的主意,直接就把赵津南的一套东西重新安排了一番。

“诸位大人,还有什么要说的吗?若是没有,今日便到此为止吧,科考乃是大事,不可马虎大意。”

赵新锐看了一圈,准备退朝,很多事情赵津南都安排好了,固有的制度之下,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去做出改变。

眼见没有官员再多说什么,赵新锐看向身旁的小太监,朝议在小太监退朝的声音之下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