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津南在科学研究方面下了血本,大量的资源向着科学院倾斜,科学院研究东西的速度已经是坐火箭似的发展,然而赵津南却不是很满意,因为有些东西着实是皮毛而已。
临近八月,顾炎武和归庄乘船回到了南京城,带来的两国休养生息的文书,赵津南看了两眼就扔在了一旁,这种双方罢战的文书根本就没有什么价值,强大的实力才是第一位的。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铁律。
“回来了就辅佐太子处理朝堂上的事情吧,剩下的事情自然会有人接手。”
赵津南对这两人还算满意,只要能够休养生息,其他的都不是什么大的事情,反正他是不会去签订这样的条款的,拖着吧。
打发了顾炎武和归庄,赵津南又安排运送金钱的商人,铸币工坊整日连轴转,大量的铜钱铸造而出,被商人运上船。
关外,海边港口也逐渐的建造起来,在大清看来,双方平稳的发展是最好的选择,然而主战派却不这么看,依旧整日提起他们的主张,安定下来有利有弊,没有扩张,他们大清主子拿什么赏赐手底下的奴才们。
虽然不服气,但是海边的买卖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很多炎黄帝国的东西十分的畅销,南方大量的好东西逐渐的朝着关外运来。
而关外的粮食价格却逐渐的成为天价,炎黄帝国的商人散发出帝国缺粮缺的很,很多大清的商人就闻到了味道,纷纷运粮而来。
一来二去的,大清的商人赚了个盆满钵满,好不痛快,与此同时,船只上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被卸下,大清的商人两头吃,大清的粮食赚一笔,炎黄帝国的商品运往大清内地,又是大赚一笔。
虽然粮食是极为紧要的,但是朝堂上的大臣们却嗅到了机会,毕竟千里为官只为财,在自己的职权下,赚点钱问题不是很大。
明令禁止下的粮食也被大量的卖出,炎黄帝国征战海外,缺乏粮食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到处买粮也算是正常的事情,大清卖出一部分的粮食问题也不是很大。
很多的官员都是这么想的,倒倒手就能赚两份钱,何乐而不为呢?到时候卖到蒙古去就又能赚一份钱。
消息很快传到了蒙古,牛羊等也能换取大量的东西,这事怎么能少的了他们呢?趁着天气炎热抓紧购买过冬所需要的盐类和各种生活必须品不挺好的吗?
牛羊换铁锅、铲子等,一切也是如火如荼的,以前的时候还固定一段时间双方进行交易,而现在,基本上是随时都可以。
细心地户部还算了一下税收,这样下去的话,大清就再也不愁钱了,国库大丰收啊。
消息传到豪格那里,他愣了一下,随即便是反应了过来,颇有些不屑。
“不是说这明狗精明的很吗?朕怎么觉得也就是那么回事呢,这么下去这所谓的炎黄帝国恐怕都要赔掉裤子了。”
豪格略有些嘲讽道。
关外的人参鹿茸等名贵之物也成为了炎黄帝国所关心的东西,这东西基本上是有价无市,带回去就能大赚一笔,谁能不心动,况且帝国拨下这么大的一笔银子来使用,不用白不用。
虽然很多粮食被运往海边,但是豪格并没有多注意,短时间内根本就看不出什么端倪来,倒是参与的大小主子们赚的盆满钵满的。
一时间,大清的沿海一带大量的港口繁茂无比,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两艘警戒森严的船只来到了海边港口,一时间让人捉摸不透,经过清兵的探查后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福寿膏入场了!
随着福寿膏到来,炎黄帝国商人开始宣传起他们的神物来,一时间福寿膏的名字也渐渐的成为家喻户晓的东西。
关外,无论是八旗子弟还是投靠的汉八旗,蒙八旗,很多人都是伤痕累累,伤处经常疼痛难忍。
福寿膏开始在大清的地盘上贩卖了起来。
“缓解疼痛,家居必备神物啊。”
炎黄帝国的商人们宣扬起来十分的卖力,新鲜事物总有人会尝鲜,特别是那些伤痛难忍的将士等。
有一就有二,有人尝试过后就会带动一大批的人来购买,特别是贵族们都是成批的采购,福寿膏在缓解疼痛方面确实有很大的效果,但是成瘾性也是很强的。
福寿膏这个“神物”很快就在关外打开了市场,然而福寿膏却稀有的很,让很多没有买到的人大发雷霆。
炎黄帝国的商人急忙派出船只去安南一带重新采购,不仅是为了钱粮,福寿膏有成瘾性,这就能够控制很多大清的重要人物,这才是炎黄帝国商人的打算。
只要控制了大量重要人物,那么做起事来就容易的多了。
福寿膏的入场让很多的眼红不已,特别是大清地盘里的一众商人,纷纷联系起炎黄帝国的商人来,可是福寿膏毕竟是管控的物品,一般商人是接触不到的,能够分销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福寿膏本来就属于归一商会管辖,此时能够分出来一批已经算是不错了,如此一来,大清的商人也算是扑了个空。
大清地盘下的商人虽然是吃了闭门羹,但是消息却传到了负责关外商人的商务部官员的耳中。
既然都找上门了,那就开始计划吧,扶持一批大清的商人,赚不赚钱的倒在其次,先把关系打下来,什么王公贵族啦,什么朝堂上的官员了,搞起来。
两大船的福寿膏很快就被摊派完了,关外的商人们也很担心,这福寿膏要是供应不上,也是一件麻烦事。
福寿膏入场后,很多的王公贵族就收到了包装精美的福寿膏,不论是送礼还是自己买入都是很划算的,这福寿膏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
一时间,很多清兵和王公贵族开始侧躺在炕上开始吞云吐雾,惬意的很,在他们缓解伤痛的同时,一场针对大清的阴谋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