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李定国败孙可望

张必武想的这一点,他知道很难实现,要是他再写一封信去劝孙可望的话,以后就真有他不忠于永历,他打着明朝,恢复明朝旗号就站不住脚了,号召力也大减了!不会像今天他得到这么多帮助了。

这些情况综合起来,真是让张必武为难啊!出兵救永历难,不救也难!唉!

张必武无奈说:“李定国一定会从广东撤离而西返贵州安龙府的!我就不能去了!我只能是派一支人马前往!我到底派谁呢?”

卢象升出声了:“还是由我去吧!我怎么说以前也是大明的大臣,要是我去的话,是说得过去的!这里的兵马一个也不能动!我去见忠清他们,让他们拨出练勇一万多让我带走。我想就算我怎么急行军,当我到达湖广或者是广西之时,李定国就已到了安龙府了,真不希望李定国与孙可望打起来啊!要是能劝解就好了!不过,难啊……”

张必武看着卢象升,一点头,说:“好吧!那我就派你去吧!”卢象升再一眯眼,说:“侯爷啊,要是你把公子也派去的话……”

张必武一听,他明白了,所谓的派独子逍遥去的原因,那就是表明自己绝对忠于大明皇帝,把唯一的儿子都派去参与平叛了。

然后自己不能走,就能大倒苦水,如今面对着敌酋多尔衮的大兵压境,身为封疆大吏就得以为国家保卫国土为要务,既要保住国土也当急君父之忧。当先破清军,再另行以主力大举南下讨逆。

这个戏演好了,张必武还得再派人送一封信给李定国,希望李定国不至于会与孙可望大战,大家各自退让。

想法是好的,现实就未必会如意了,很简单的一件事,孙可望一旦非要致李定国于死地不可。李定国不反抗,等着让孙可望杀死不成?

张必武是派探子以继续探听孙可望与李定国的情况,同时,他接到了李岩和蔺养成已经是率军回来,就快到达军中的消息。

张必武不想让李岩与蔺养成等三万人马到他这里,下令让他们转而北上到达大同一带以提防着蒙古的入侵,修筑防御措施。不可能是以片来防守,毕竟兵力不足,能做到的就是以点来提防。重点区域一定严密地防守,以不让敌人有可乘之机。

想必多尔衮也不会主动地挑衅,是要把李定国离去之后空虚的广东广西给收取,从而与吴三桂联成一气。

没错!如张必武所料。洪承畴一听说李定国撤军回返贵州安龙府,他就迅速地出兵以夺取这些地盘了。同时,吴三桂也会积极地与洪承畴等靠拢,似此,还是把所有的抗清势力给隔离开来,不能让他们混淆一气。

李定国向贵州进军的消息一传来,孙可望就积极备战了。他把所有的本钱都给押上去,要与李定国决一死战呢!

在这个时候,孙可望还得先把永历帝的十八个大臣给干掉,从而永绝后患呢!怎么说,也是这十八个人所谓的急君父之难,给了血诏李定国,让李定国起兵来攻,而且还召张必武等前来。

万一孙可望在与李定国等大战的时候。十八大臣做内应那就不好了!当然得先行除掉十八大臣才行。

文安侯马吉翔为讨好孙可望,将十八大臣密谋要害孙可望的事向孙可望具告,至此,事情败露了,孙可望派心腹郑国招大学士吴贞毓等十八人,十八位大臣为保全永历帝,承担了密谋责任。

孙可望以“盗宝矫诏、欺群害良”拟罪。赐吴贞毓自缢,实为绞刑,内监张福禄、全为国和刑科给事中张镌三人凌迟处死,其余全部处死。

临刑前。大臣们大义凛然,向北跪拜永历帝行宫完毕,写下了绝命诗,从容就义。孙可望派人将遗骸丛葬于北关马场,这就是十八人之狱。

这十八个大臣是大学士吴贞毓、兵科给事张镌、翰林院检讨蒋圪昌、李开元、吏部都给事徐大人、大理寺少卿杨钟、太仆寺少卿赵赓禹、光禄寺少卿蔡绩、武安侯郑允元、江西道御史周允吉、御史李颀、朱议泵、福建道御史胡士瑞、武选郎中朱东旦、中书任斗墟、易士佳、司礼太监张福禄、全为国。

既然已除掉了内奸,孙可望就能全副身心地去对付李定国了,却不知道他杀了这些有名望的大臣,反而为他埋下了失败的苦果。

孙可望出动了十万人马啊!一并拉来要对抗才三万人的李定国。孙可望可谓是稳操胜券了,毕竟兵力相差这么多,可是他错了!

在开始战斗的时候,刘文秀就曾写信给孙可望,希望他以大局为重,不要与李定国互攻,怎么说大家都是张献忠的义子,亲如兄弟,不能在张献忠死后就兵戎相见啊!应该是互相体谅才是啊!

可是孙可望又怎么会听呢?他还是立即率军猛攻李定国,李定国只须坚持下去,孙可望部就会瓦解。

怎么说,这些人马中大多都是大西军的将士,大西军的将士才不想自相残杀呢!

而你孙可望明明已奉明朝为主,可是却又想要篡位,对永历帝的逼迫实在太过了!又诛杀了十八个极有声望的大臣,人心又怎么不失呢?

十四万将士一致唾弃孙可望,人人不为所用,孙可望自然是要败于李定国的手上了。

孙可望的部将有不少人都倒戈向了李定国,似此,孙可望又怎么会不败呢?

比如说同是张献忠义子,号为四王之一的白文选首先倒向了李定国,孙部左军主将马唯兴率部阵前倒戈,与白文选联兵直抄孙可望阵后,连破数营,许多士兵脱掉号衣,跪地高喊:“欢迎晋王!”“归顺晋王!”

自此,军心全变了,孙可望已无胜算,他只能是带着亲信的五十骑跟着他逃跑。十万人马最后只剩下了五十骑,败惨了!

在孙可望的军中有一员偏将——岳志成!是的!就是以前那个在张献忠被射死时,跟在张献忠身边的岳志成。

岳志成一直遵守着张献忠的遗言,要把他的宝藏给最适合的人选。这个人选会是谁呢?

当然首先选择的就是大西,可惜啊,大西余部,哪怕是张献忠指定继承人孙可望,也不可靠,不能把钱财给他。

而李定国本来是以为可以的,可是现在看看,他与孙可望都不能协调,对于清军似乎也跟不上张必武。

尤其是不识大局,居然听从了永历的诏书,回师来与孙可望相战,而且李定国就不杀孙可望,李定国应该想到要杀他,要是不杀他还让他逃的话,孙可望深知云贵内幕,要是投降了满清对于云贵二省来说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相反,张必武还真是雄才伟略,他的大局感非常好,也只有他才能把鞑子给驱遂出去。

何况为张献忠报仇的人不正是张必武吗?他败了豪格,害豪格回去之后,被多尔衮加罪,从而处死了!至于射杀张献忠的雅布兰也是张必武所击杀,从而把雅布兰的人头送来,以祭奠了张献忠在天之灵啊!大西军的将士对张必武这么做是深怀感激的。

张必武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岳志成想到这个之后,他决定了,他要离开这里,要到河南去。

故在此大难之时,岳志成的到来将会给张必武带来极大的帮助,张献忠的宝藏会让张必武获得更大的帮助。

本来李定国还不想对孙可望赶尽杀绝的,只要他诚心悔过,还是能大家再一起联合抗清的。可是没有想到孙可望太小肚鸡肠了,他咽不下这口气,他非要报仇不可,于是他便跑去投降洪承畴,要请洪承畴借兵给他复仇。

似此,孙可望是真正地身败名裂了。李定国把永历帝迎到了昆明,表示以后会保护好永历帝。

只是李定国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盘一下子就全丢了,要不是孙可望这一件事的话,他本可以联系着张必武大干一场的,一切都成了画饼。

如今的结局,李定国知道只有是先保住贵州和云南之地,以伺机再次出兵了,毕竟有洪承畴和吴三桂的大军联合而来了,他出兵是难以取得胜利的。

孙可望把云贵的虚实全部对洪承畴说了,似此,洪承畴觉得应该乘这个机会,进攻云贵二省,消灭李定国和永历。现在满清的眼里,李定国已经成了张必武之下,最具威胁的人物,消灭他,那张必武就会孤掌难鸣了。

偏偏李定国却做好了要死守云贵的准备,这样会葬送云贵的,要是他以攻为守,这才是最好的策略。

张必武一直都在探着李定国那边的情况,他知道李定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至于郑成功和史可法等也是被看得死死的,他们动弹不得,那就无人能救了。

而张必武呢?多尔衮则是死死地盯着,根本就不给张必武离开的机会,蒙古这一边的铁骑也南下了,李岩正带着人马来抵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