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摊丁入亩(四)

这一日大朝,众臣齐聚文华殿,文武分列两班,静候皇帝到来,时间刚刚好,朱影龙几乎是踩着点施施然的而来,等到走上丹陛,随意的在龙椅上一坐,一副懒散未睡醒的样子,看着堂下臣子们,轻柔的挥了挥手道:“列为臣工,有什么事,说吧,没事的话,就退朝,朕待会儿还要去看皇儿们读书,陪爱妃们下棋纳凉。”

“启禀皇上,自《新土地法》和‘摊丁入亩以及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政策颁布以来,各地似乎民怨不断,多有乱民造反对抗官府,乱民抓不胜抓,如今各地监狱纷纷呈报,监狱里已经人满为患,若朝廷不采取妥善的办法,恐怕会有更大的动乱产生。”刑部尚书大臣杨鹤激动的道。

“哦,有这样的事情?”朱影龙眯着眼睛一副神游的姿态问道,“那杨爱卿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杨鹤道:“按照往常,可则其青壮者发配边疆戍边,但是现在皇上已经下旨废除这条,臣想可让他们开矿或者筑路等工程,这样一来可缓解监狱人满为患的情况,可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老臣无能,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所以才不得已奏明皇上。”

朱影龙点了点头,朝下面掠过一眼道:“杨老爱卿所言不无道理,你们当中可有人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废掉两部新法,不过却没有人敢站出来开这个口,这是皇帝亲自拟定并且颁布的新法,谁在这个时候提出废除新法,谁就是自己在找不自在。

大殿之中一片寂静,要么低着头,要么一脸的思索紧张,再就是武将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难道就没有一人能替朕分忧吗?”朱影龙眯着的眼睛陡然睁了开来,扫视着殿中的群臣。

“微臣认为,民乱不过是一时之患,并不能长久,自古以来,新法颁布总归不可能一帆风顺,《新土地法》和‘摊丁入亩以及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这两部新法都是良法,两部新法的实施不但可以使得朝廷开垦出更多的良田,也使得更多没有土地的流民和百姓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而且还会大大的增加国库税收,打击一些不法士绅强取豪夺的违法行为。”黄尊素力挺新法道。

“皇上人,士乃国之根本,绅乃国之栋梁,就是因为有这些人才撑起了我大明的天空,他们对我大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千百年来,从未听说过士绅要跟平头百姓一样当差、纳粮的。”杨鹤反驳道,从一开始颁布这两部新法,杨鹤就表示了反对,奈何政务院(内阁)之中他的力量处于劣势,阻止不了新法的颁布,如今各地出现民乱,正是他们反对新法一派反击的机会。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才是立国之本,旧法过于偏袒士绅的权利,新法最大限度的保障了百姓的利益,士绅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士绅,他们大多也是普通百姓出身,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有岂能称之为国之根本,为了一己私利,反对新法,简直就是国之蛀虫!”黄尊素怒道,这些日子他的名声可是大大的上升的不少,不过不是什么好名声,底下传来的什么“清君侧,诛佞臣”这佞臣之中还是以他为首,这叫他如何不火。

杨鹤冷笑辩驳道:“若是新法正如黄大人说得这么好,那为何各地又有那么多乱民造反对抗官府呢?难道这些乱民都吃错药了不成,不知道造反是死罪吗?”

“那是有些人不顾朝廷利益,只顾着自己的利益,暗中煽动百姓对抗朝廷,简直就是其心可诛!”黄尊素回敬道。

“这只是黄大人的胡乱揣测之言,老臣可是知道,百姓若不是到了没有活路的地步,是不会冒杀头的危险造反的,如此各地乱民造反已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势,朝廷若再不采取措施,当机立断的话,恐怕就会天下大乱。”杨鹤反辱相讥道。

“杨大人的话怕是危言耸听了吧,且不说区区几个乱民,手无寸铁能成事吗?”周顺昌这一阵子也是憋了一肚子火,虽然两部新法与他掌管的建设部没有多大关系,不过土地法中对建设用地这一规定还是多少与建设部有些挂钩,因此他也被扯进‘佞臣’当中去了。

农业部的宋应星也不例外,不过他因为引进并推广玉米、土豆以及番薯的种植救活了不知道多少流民,因此他身上的脏水还不多。

“周大人熟读历史,可知道民心不可违道理,当年元廷残暴,太祖皇帝起兵对抗暴元,由一介布衣而成天子之尊,可见得民心者天下,这个道理周大人不会不明白吧?”杨鹤理直气壮的驳斥周顺昌道。

“三位大人暂且不要争论了,如今也就是直隶、辽东、山东、福建这四处地方未见有爆发民乱的折子,其他省份均有民乱爆发的折子,多数是因为不满朝廷颁布的两部新法所致,但新法究竟是乱法还是良法并不是一时间或者短短的数月可以检验出来的,任何一部律法都必须由时间来检验,朝廷颁布这两部新法可是已经在直隶。辽东、山东以及福建等四个省份进行过试点,施行这两年来,虽然起初也有些怨言,但最后还不是都平息了,如今朝廷面向全国推行这两部新法,却出现了与当初试行截然不同的效果,反对的声音如此之大,难道在山东可行的新法到了山西就不行吗?在这以前还不都是一样施行的是朝廷的律法吗?”能当上内阁总理大臣可不是一间容易的事情,大家都以为徐光启不过是因为信王潜邸的老人,虽然满腹经论,但未必是首辅大臣的料,因此大家都一直认为徐光启不过是皇帝的传声筒,却想不到他比任何人都看的透彻,看的深远!

徐光启的话中已经在直指新法颁布后,各地爆发的乱民造反是有有心人在背后推动者,而新法试行的四个地区省份百姓早已得到新法带来的实惠和利益,而且新法比他们试点的还要全面和好,因此想要煽动几个地方的百姓对抗官府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才有了除了这四个地区,其他身份一个不落空的现象,聪明的官员一听徐光启这一分析,马上都明白这里面绝对不是反对新法,煽动民乱这么简单,明哲保身的早已准备下朝之后回去提醒亲友不要掺和这场政治风暴中来,否则可能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徐光启的话也变相的支持了黄尊素的猜测,这也是一个信号,一个强而有力的信号,那就是自新法颁布后一直没有表过态的文官之首的总理大臣已经站在了黄尊素这一边,而通常徐光启又有皇帝的传声筒的美誉,这里面就更加耐人寻味了,大家都知道皇帝推行改革之心是不会改变,也许会在某一个时候妥协或者放缓脚步,但倒退是不可能的。

杨鹤也不是政治上的菜鸟,但他却是身不由己,因为他占了保守派首领的位置,如果他不站出来反对新法,那么就会由别的人站出来反对,到时候他不仅仅失去的是政治上的地位,还要失去既得的权位,他已经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

就算没有杨鹤,朱影龙自己也会培植出一个保守的反对派出来,原因不仅仅是制衡朝廷的实力,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反对的声音可以时时的警醒自己,这样避免自己步子迈的太快太大,以至于酿成巨大的灾难。

所以只要杨鹤一直反对下去,或者说他总能找到一些理由反对下去,但又不会对改革造成阻扰,那么他的位置是不会轻易去动的,杨鹤虽然比不上魏征,但起码还算的上是一个正值的人,这一点就足够了。

“杨爱卿,听说今年等候秋决的人有上万人,可有此事?”除非是造反谋逆的大罪,一般罪犯死罪都要是在秋后处决,这已经成了历代王朝雷打不动的铁律,朱影龙也没有刻意的去改变,相反他觉得这条很好,起码有的时候囚犯还有人陪同上路,不至于在黄泉路上太孤单,挺人性化的。

“是的。”杨鹤一愣,不明白朱影龙为何突然问起这个秋决来,今年秋决的名单虽说还没有完全定下,但若各地再无请求秋决的死刑犯上报,凡是过了秋决日的死刑犯就要得到来年秋决日再行刑,这也是自古以来的成法。

“你把那些不是穷凶极恶之辈的案件卷宗挑选出来,每个给朕写一个案情简述,呈送给朕。”朱影龙也不管杨鹤那有些发呆的神情,轻松自然的吩咐道。

“敢问皇上可是要特赦一些犯人?”杨鹤左思右想,觉得皇帝这个举动除了这个目的,其他还没有别的了。

“不要多问,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照办就是。”虽然杨鹤年纪可以做朱影龙的爷爷了,但是他是君,杨鹤是臣,君臣之间永远都不可能是平等的。

杨鹤不敢再问,只得悻然退下,要知道这个任务虽然皇帝是轻描淡写几句话的,可接下来刑部非要忙个鸡飞狗跳不行,这真是皇帝两片嘴,大臣跑断腿!

“朕有事,退朝吧!”也不管朝臣个个呆木的眼神,朱影龙径自走下丹陛,带着太监宫女就这么走了。

“老大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皇上怎么最近怎么像换了个人似的?”有大臣跑到徐光启面前抱怨道。

“哎,皇上这些天天天躲在后宫,那里可不是我们随意进去的地方,就算我这个内阁总理大臣见皇上一面也难。”徐光启摇头叹息道。

“皇上不会迷恋上什么东西吧?”有朝臣猜测道。

“不得胡说,皇上是真龙天子,一项严于律己,又怎么会迷恋尘世的俗物!”黄尊素一旁听见了,当即将那个随意揣测的朝臣训斥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