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打开朱瞻基送来的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来,只见上面写道:

“父王在上,儿高炽拜上!吾与高煦、高燧,到应天已三月有余,而今在应天一切安好!还望父亲勿要挂念!”

“瞻基少小顽皮,还望父亲多加**,儿在应天已拜访了靖海侯爷秦朗,与之相谈甚欢,还让儿子代为转达其对父王问候。”

“应天府繁荣热闹,金川门下,茶馆酒肆遍地,好茶好酒应有尽有,另外秦淮河畔,风光秀丽!比之北平不知好了多少。”

“近来应天府竟下雪了,想来北平也下大雪了吧!还望父王保重身体,孩儿不孝不能亲自服侍,儿谨叩拜!”

整封信不过寥寥数言,可其中透露的信息却是不少!

第一,与秦朗相谈甚欢乃是反话,说明与秦朗的谈判失败了。

第二,应天府九门不提,唯独提到金川门,说明那个地方有机可乘。

第三,秦淮河畔,灯红酒绿,这是告诉自己,应天府的官僚喜欢风花雪月。

第四,应天府下雪,这是提醒自己,春天不远了,朝廷有动作。

“辛苦吾儿了呀!”朱棣将信点着,然后烧成了灰烬。

“殿下,世子殿下所言,朝廷开春就有动作,虽不知这动作是什么!但我等亦不可掉以轻心,如今王府上下能战之士不过数百人,太少!还需继续纳人入府!”姚广孝微闭着双眼,喃喃自语道。

“老和尚!北平城里不是只有我们一家,谢贵、张信还盯着燕王府呢!宋忠已屯兵开平!”朱棣叹气道。

原来年前,朱允炆便已经派谢贵、张信出任北平都指挥使,监视燕王府,并且收了朱棣的护卫兵权,同时命令都督宋忠屯兵开平。

这一切都是黄子澄徐徐图之计谋的实施!看似有效,实则对燕王朱棣却没有实质伤害。

看起来朝廷是一步步收紧了对燕王府的控制,实际上,此时燕王府精锐数百,只要杀出燕王府,朱能、张玉再来个里应外合,北平唾手可得。

“谢贵、张信不足惧!开平宋忠也不过尔尔!他们只不过是建文的看门狗而已,叫几声可以,要他咬人,只怕他们还没有这个胆量!王爷只管继续练兵,打造兵器!等待时机!”

姚广孝轻蔑不已的说道,在他的心里,也许只有秦朗才配得上他的对手了。

“本王三个儿子还在应天呢!他们不回来,哪有什么时机可言!”朱棣担心不已的回道。

“王爷放心,老僧说过,一定会让三位公子平安归来的!”姚广孝自信道。

“好!我王府的后花园养了一百只鸭子,今个就再养上一百只!这打造兵器应该可以加快速度了!”朱棣用鸭子的叫声来掩盖打造兵器发生的声音,加快了兵器打造的进度。

而另一边,李景隆以备边之名,路过河南开封府时,忽然发兵包围了周王府。

如此突然行事!全城百姓不明所以!开封府知府,都尉,通判皆不知何故。

“尔等何人!竟敢包围王府!你们这是要造反吗!”周王朱肃面对府外装备精良的羽林卫官兵,大声呵斥道。

景隆毕竟是第一次干这差使,没啥经验!面对咄咄逼人的周王朱肃,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大人,接下来怎么做啊?”副将韩通见周王朱肃,孤身一人,站在府外大骂!众人却一时不知所措,不由得急忙请示李景隆。

“他奶奶的,早知道就不听秦朗的!搞什么光明正大呀!半夜带人把事办了不就好了呀!”李景隆看着四周越来越多的百姓,不由得紧张的抹了抹汗水。

“将军!下官开封府知府夏恩甫,不知将军所来为何啊!”夏恩甫吓的两腿发抖,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气走上前来问道。

“奉旨办差!无关人等回避!”李景隆不知该如何说,只好梗着脖子拒绝回答。

人群里的李虎见状,不由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景隆公子也太莽撞了吧!这事办的,事到如今又还在犹犹豫豫。

“将军啊!你要为小民做主啊!”

李虎无奈,只好亲自上阵,冲到了李景隆的马下,悲声痛哭道。

景隆一看,这不是李虎是谁!

“你说!”

“将军,周王他害了我全家啊!他侵占良田,逼良为娼!害得在下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啊!”李虎声嘶力竭地控诉着。

李景隆见状,这才反应过来!秦朗叫咱收集周王罪证来着,自己立功心切,竟忘了这茬。

“好啊!朱肃,我乃天子亲军羽林卫校尉李景隆,圣上早已听闻,你周王朱肃,在封地违法乱纪!胡作非为!如今又有百姓当街举报!看来一切都是事实!如今我便奉圣旨,押你回京!来人啊!拿下!”李景隆回过神来,便马上明白了秦朗光明正大的意思了。

“胡说八道!我何时违法乱纪了!我何时逼良为娼了!真是莫须有!”周王朱肃声嘶力竭地辩解道。

“天子有命,周王不法,今押回应天,待大理寺处置!”李景隆高声对在场众人说道。

“皇帝陛下万岁!皇帝陛下万岁!”李虎带头跪了下来,嘴里高呼皇帝万岁。

四周百姓虽感觉有点变扭!可看着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周王爷被抓了,市井小民们,还是有很高的兴致的。

被李虎这么一带动,其余百姓便也都跪了下来!高呼皇帝万岁。

李景隆满意的看了看,就是这个效果啊!不错!不错!自己可以回去交差了。

建文元年二月,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之名,过开封,将周王全家押回应天,不久被废为庶民,迁往云南蒙化。

建文元年四月,朝廷再次出手,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我庶民!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火自焚!

建文元年六月,再削岷王朱梗,废为庶人,迁漳州。

自此建文朝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便拉开了帷幕!朱允炆与朱棣的矛盾也到了喷发的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