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邂逅相遇改前程 118 用尽心机找同盟由牛bb文章网搜集整理于网络。
118??用尽心机找同盟
朱英把县供销社下拨的两百吨“平价柴油”指标作为“议价柴油”卖出后,就建起了十几万的“小金库”。天哪!这是个怎样惊人的数字!那时,人人向往当“万元户”,成为五位数的拥有者。朱英手中却掌握了六位数,这些钱都是她能随便支配的呀。可以说,她沾双轨制的光,已经富得流油了!
面对这么多钱,朱英心里美滋滋的。虽然这是单位的小金库,可是,除了他们几人知道,谁知道这钱呀,再说,这小金库的钱,只有她才有权支配呀。这“小金库”几个字是一块招牌,有了这招牌,这金库成了公家的了,否则,朱英的行为就构上犯罪了啊。朱英可是早就想好了,招牌是公家的,使用起来是私人的。有了这块招牌,这金库实质上就成了半公半私了!山高皇帝远,只要内部不说,谁来注意这些?管他呢?这么好的空子,你不去钻,人家也要钻的啊,不钻的人才是傻瓜哩。
有道是“腹中有诗气自华”。人家朱英是“手中有粮心不慌”。朱英现在为人处事显得大气,豪爽。从此,她心情舒畅,关系网迅速扩张,工作起来游刃有余。她的工作开始步入“良性循环”,方方面面的关系一下子都变得和谐了。
年底,供销社开始杀猪分肉,每个职工分得四十斤。只要是供销社职工,过年的猪肉不用再买了。都知道供销社职工福利好,别的单位羡慕哩。
职工们欢欢喜喜来分东西。朱英笑呵呵站在那儿,嘱咐大家把东西拿好,挨个问职工家里有不有什么困难。她诚恳地让大家先拿,别人挑剩的最后一份是她的。她从自己的一份里拿出一刀往另一个职工那份一丢,说:“您家里人多,用得着。”再拿出一刀给最困难的职工,说:“给孩子们改善改善生活,我家人少,有几斤就够了。”
这样的领导谁不喜欢呀!一时间,与同事的交往亲密无间,工作上的那个顺畅更是没得说。朱英自己都肯定自己聪明。怎么忽然就想到建“小金库”呢?这是一般人能想得出来的吗?!没有小金库我哪来如此足的底气?!
只是,对知道小金库的人,她觉得要特别处理好关系。现在,真正知道这个“小金库”秘密的只有她和黄会计俩人。门市部的小邓他只知道平议价调换的事,至于为什么要调换,调换了是干什么,他当然全然不知。她只想永远让黄会计和她俩人知道。因此,黄会计在朱英心目中成了特殊人物。
朱英发明的这种从原始凭证开始做的假帐,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天衣无缝,不会轻易被人发现。上级主管部门拨给下级的柴油中既有“平价”也有“议价”。而供销社的销售报表中,每天都有“平价”“议价”之分,哪一笔是真“平价”哪一笔是假“平价”,不进行专项调查是很难弄清的,即使专项调查也很难把这事查得清楚。
在“平价、议价”双轨制的年代,建立一个小金库是很难被人发现的,也是比较普遍的事。在那个年代,要想不挖社会主义墙脚,完全要凭社会主义的自觉。社会上流行的是:税务吃税票、银行吃利息、公商管理吃摊子;粮食吃糠、供销吃油、食品磨刀子;法院吃嘴皮子,公安罚票子;电老虎扯狗腿子……
各行各业为着自己的利意大显身手。胆大的领导,领导集体公开挖社会主义墙脚,为本单位的职工谋福利;胆大的个人,私自偷着挖社会主义墙脚,为自己谋福利。换句话说,“双轨制”有很多可乘之机。梅香遇到的那些没有盖“注销”章的“回笼”票,足可以让她迅速地发富起来。好多职工不就把公家的东西往家里拿吗。卖酒的人把酒往家里拿,数量不够了,就往酒里面参水……这是公开的秘密呀。
怎么把黄会计变成自己的亲信?最近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朱英。
黄会计在追求夏荷失败后,再无心思谈恋爱了。朱英利用他的单身做起了文章。在朱英心里,这个黄会计一定要成为自己的铁杆哥们,否则她的很多计划都无法实施。她考虑过多种方案,当然其中也不排除以自己作牺牲品。正在她苦思苦想的时候,在镇医院工作的表姐来找她,满脸愁容地说:“朱英,我和他难以继续下去了。”
朱英知道表姐说的他,是指表姐的男朋友,也知道他们正在闹意见。顿时,她心里为之一振,是啊,以前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一招呢?于是,她笑容满面地问:“你们这样闹有一段时间了吧?”
表姐说:“就是呀,也不知道他究竟怎么想的,说好了今年结婚,可他爹妈坚持要他姐出嫁了,我们才能结婚。”
朱英心里知道,这就是农村的习惯,大的不婚小的不娶,很正常的事。可她却说:“我看,是他有别的心思了。”
表姐连连点头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否则,他不会听他爹妈的。”
朱英敏锐地抓住这一契机,说:“不是我说,你真是少根筋,非得在他一棵树上吊死?比他强的人有的是。你看,我们单位的黄会计,人多好!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说完,她直直地看着表姐的反映。
表姐对黄会计很熟,也知道他追求过夏荷,再说,她心里也没打算离开男朋友,就说:“我还没往这处想,只是觉得他太听他爹妈的话了。心里有些不舒服。”
看表姐的样子,朱英凭着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她决定做好表姐的工作……
朱英请张副主任一道给黄会计做工作,在他们的积极帮助下,黄会计与朱英的表姐很快结婚了。
朱英和黄会计转眼间成了真正的亲戚,这下她的目标计划也可以顺利达到了。朱英在工作中如虎添翼,她既有挡箭牌张副主任的支持,又有后方随时听从她调遣的黄会计,还有暗中保护她的张嫂。在单位她成了呼风唤雨得心应手的人物,在五岔河,没有她办不了的事。
朱英琢磨着要网络一批人才。她深知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没有几个铁杆朋友不行。要想别人成为自己的“有用”之人,就一定要先施恩于人。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对她感恩戴德呢?她想了想,只能是真正受到她关心的人。于是她想到,先从临时工转正入手。
临时工转正了,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改变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这样的人是最懂得报恩的。她开始搜寻目标,有意识地到各门市部去检查工作。
朱英首先想到的是要把门市部小邓转正,这个人已经知道一些她的秘密了。她特意到小邓那里去看看销售情况。亲切地问:“小邓,工作有些年了吧?要争取早日转正哦。”
小邓感激地看着她说:“谢谢朱主任关心,我一定好好工作。”心里还想说,请您关照,今年要能转正就好了。可是,他想,供销社要转正的人有几十人,自己才从最偏远的地方调上来,资历也不深,论排队,也轮不上自己。他想请朱主任帮忙,可他怕说,怕朱主任说他接二连三找麻烦。
朱英心想,这个小邓,真是的,我这不是在给他递信么,他怎么不求我呢?我要是太主动为他办好了,他知不知道好歹呀。可是,这个人一定要抓牢,这个岗位一定要安排自己的亲信。
看小邓没有往下说的意思,她笑眯眯地说:“这就对了,只要好好工作,组织上是会有考虑的。”
朱英又到另一个门市部检查工作。在单位做了四年临时工的小皮看到朱主任来检查工作,心里十分高兴,下半年的转正工作就要开始了,他正准备去找朱主任哩。他听别人说,朱主任在单位是说话最算数的人。
小皮精灵地将近期的销货情况认真地向朱主任汇报,并说出了下阶段急需备用的货物。朱英连连点头表扬他工作认真,有经营头脑。在她离开的时候,小皮从柜台里一溜小跑地跟出来送她。
小皮走到朱英旁边,笑眯眯地小声说:“朱主任,我在这已经做了四年了,费你心给我转正,我这一辈子也会记得您好。”
朱英看这小伙子灵活,又有转正的条件,自然被列入目标之一。她要让这个机灵的小皮成为她“有用”的人之一。她心想,你这才真的找对人了哩。于是她也小声说:“你的事我知道了,从现在起,你只管好好工作就是,其他的事你就别管了,我会尽力而为。”
小皮喜滋滋连声说:“是是是,我一切听您的。”
虽然张副主任现在是代理一把手行使职权,但一把手王主任只是因身体不好住院,毕竟没有免职,好多重要事还是要王主任表态。朱英用私下的称呼对黄会计说:“黄哥,你去取五十块钱,我今天去医院看王主任。”这就是小金库的好处,就和用自己的钱一样方便,而且连对她的张主任也不要报告。
她用三十多块钱买了一些东西,余下的十多块钱当然归她所有了。
王主任见她买这么多东西很是过意不去,自己不能工作,还麻烦她经常来看他。王主任非常亲切地对她说:“单位上的事由张主任和你处理,我很放心,以后不要每件小事都来汇报。”
朱英一阵暗喜,她要的就是这句话,她很诚恳地说:“那怎么行?您是一把手,凡事都得听您的,只有您拿主意我办事心里才踏实。”
王主任满意地笑着说:“这下半年也没什么大事,工作上按部就班年年都是这些事。只是一年三个转正的指标要马上开班子会研究,下个月就要往县供销社报了。我们有二十多个临时工只有三个指标,竞争太大。”
朱英看王主任主动提起这事,心里一阵害怕,怕王主任早已对这三个指标作了安排。要是这样,她今天买东西来看他也算白来了。她试探地说:“您说报哪两个哩?我听您的。”
王主任笑着说:“今年我也没怎么上班,不知道他们中谁表现得好,有一个人是县供销社领导打招呼的,另两个你们就看着办吧。”
朱英紧缩的心一下子放松了,连连点头说:“好好,回去后我与张主任作商量。”
朱英给王主任倒上一杯茶,说:“工作上的事您就别操心了,最重要的是把病养好。”说这话时,她眼圈都发红了。停了会,她又关心地问:“你这病,需不需要到县医院复查?”
王主任笑着说:“谢谢,不用了,这病到哪看都一样,一时三刻也死不了。”
朱英说:“您说哪儿的话,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说着就起身告辞了。
朱英满心欢喜地向小皮门市门走去。她大声问了几句关于销售的情况后,小声说:“我今天特地为你找了王主任,你小子运气好,王主任说全听我的。呵呵。”
小皮惊喜地说:“谢谢朱主任,我下辈子也不会忘记您。”
送走朱主任,小皮唱着:“……红星照我去战斗,革命永远不停留……”返回门市部。他想,外面的议论还是真的,找朱主任办事,准行!从此,他就要结束背米袋子的生活,马上就是国家正式职工了。他发誓,一定要忠于朱主任,抱紧这颗大树!。
年底,小邓和小皮顺利地转成了国家正式职工。接到转正通知他们就跑到朱英家里去谢恩。朱英对别人的感谢也就“欣然笑纳”了。
秋天,正值农民开镰收割时,一场连阴雨下得淹了五岔河。为抗灾排涝供销社得赶快备足柴油。
朱英要黄哥取上一些钱,买一些土特产。她带着这些土特产,上县供销社申请上级支援抗灾物资,其中少不了要调拨一些平价柴油。她对张主任说:“送礼的钱我们先垫上,以后再想办法。”
朱英以抗灾排涝的名誉,向县供销社要回了几百吨平价柴油。她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到了五岔河。这一次,她和县供销社几个关键的领导有了更深层次的交往,她送去的那些土特产品,很受家属的欢迎。这一次,她又与县供销社领导的家属接上了关系。她想,也许这些家属和张嫂一样,说不定对自己很有帮助。
她对张副主任说:“把‘平价’柴油转一小部份作为‘议价’卖出,把送出去的钱再从这些‘平价’物资上捞回来。”她看到张副主任有些疑惑地看着她,便神秘地一笑说:“这叫羊毛出在羊身上。”
张副主任不解地问:“平价作议价卖,这怎么能行?“
朱英把应该怎么转,仔仔细细地说给他听,并说建一个只有他们俩加黄会计三人知道的“小金库”。她呵呵一笑,用媚眼瞟了一下张副主任,说:“这叫灵活使用‘平价’指标,只要有了钱,上面就会有大量的‘平价’柴油拨来。”
张副主任想了想说:“这只怕经不住检查吧?”
朱英吱吱一笑说:“你这怕那怕,还干得成事?你怎么就不怕张嫂知道我们睡觉呢?”说着又媚了一眼张副主任。
张副主任被她的媚眼抛得云里雾里,觉得朱英的话也有道理。只要钱不放到自己的荷包,跟上面的领导用一点也未尝不可。他“嘿嘿”几声说:“那你就看着办吧,一定要小心哟。”
后来她如法炮制不失时机向上级领导家属送土特产品,向上级要物资,要经费。她要回的物资越多“小金库”里的钱也越多,同时,她往上送得也越来越勤。与上级领导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切了。
第二年王主任要退休了。朱英想,要不是张副主任是自己的恩人,这一次她一定要争取当上一把手。她现在心里可有底气了,县供销社二把手和自己已经是称兄道弟,他就暗示过,要她抓住这次机会,现在缺的就是女干部。可是,张副主任年纪轻轻,已经是多年的代主任了……她想,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趁这次机会,向上级组织申请调进县供销社,少说也可以任个中层干部,说不定,两年后,自己还能当上县供销社副主任哩。明天就进城,想好的事说办就办。
没多久,张副主任提拔了,被调进镇机关当上了财办主任。
县供销社红头文件,朱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五岔河镇供销社主任,成了五岔河镇炙手可热的人物。她感到十分舒心,自己终于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