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的大学生活和林桐上一辈子上的那个大学非常不同。

最明显的区别是学习氛围。

林桐上一辈子去的大学,教室里永远只有疏疏落落的一点人,点名永远到不齐,连班级群里也常年沉默,一年到头辅导员没在里面说过几句话。

教室里的同学们常常是耷拉着脸,没精打采,全程垂着脑袋听老师在讲台上枯燥地念着ppt里的内容。

同学们之间的交集,除了室友们之间还算熟悉外,她对其他同学一无所知。

记得她大三开始准备考研,同专业几乎没有可以作伴的同学,每天自己一个人踩着清晨的朝阳出门,在图书馆关馆的铃声和沉沉的月色下回到宿舍。

图书馆也没有多少位置,到了期末季和考研季人满为患,空调和暖气永远处于装修中,导致她只能汗淋淋或者裹着厚重的大衣学习。

但北大不同,这所顶尖学府带给她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虽然之前暑期夏令营的时候已经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北大的学风,可真正成为了北大的学生,进入北大的课堂后,亲身体验到的,又是另一番感受。

校园里的学习氛围很浓厚,上课的时候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老师不是千篇一律地一字一字念着ppt的内容,有时甚至会抛开ppt,给同学讲一些课堂以外的知识点,底下的同学也经常踊跃发言,师生之间一来一往,纯粹是学术知识和思想的碰撞。

不上课的时候,空着的教室、图书馆里到处都是自习的同学,支着下巴凝眉思考,或是在专门的讨论教室里眉飞色舞地计划着小组展示。

中文系需要看很多专业书籍,所以林桐在上课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谈亦一起泡在图书馆里。相对而坐,谈亦看数学方面的书籍,做数学作业,安静的氛围里,有着互不打扰的默契。

在学业之余,林桐开始写小说。大纲、人设都已经构思好,紧接着就开始动笔。

写了近五万字,保证存稿充足之后,她才慢慢地发在“文城”小说平台。

她之前有加过一个编辑,但毕竟也有一段时间了,而且她写的是以前从没写过的中长篇小说,所以她没有去打扰那个编辑,而是按照流程申请签约。

她把这一篇小说只当作是一次尝试,所以心情并不紧张,完全按照自己的步伐来走。

宋颂提着路上买的早餐,踩着点走进公司。

到了自己的工位上的时候,环顾一周,公司里按点上班的人少的可怜。

她是文城小说平台的编辑。这份工作在上班的时间点上相对其他公司来说比较宽松,所以迟到早退的现象在公司并不少见。

把早餐放在工位的桌子上,按照习惯打开电脑,启动系统。

她早上没什么胃口,所以经常一边吃早餐,一边审稿子。

有同事对她这个习惯大为惊讶,毕竟天天都在看稿子的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能不看就不看,谁会想没事就工作呢?

宋颂打开系统,按顺序审稿子。

第80节

文城小说作为有名的小说平台,每天申请签约的人无数,所以她的工作量挺大,经常看得眼睛疲劳不舒服。

忽然,她眼睛一亮,微微睁大,身子不自觉向前倾,鼠标滑动。

此时刚好她隔壁工位的同事走进来,她忍不住招她过来分享:“快来看!我发现一个很有潜力的新人!”

那同事走过来,站在她旁边,扫了一眼,嘀咕了一句:“好熟悉的笔名……”

同事问,“怎么了?有潜力的新人我们不是经常见吗?还是第一次看你这么激动。”

宋颂的鼠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很快,目前发出来的4章就已经被她看完了。

她意犹未尽地一边翻看着底下读者们的评论,一边和同事说,“是,有潜力的我是经常见,但这个新人我真的蛮看好的。”

“设定很新,我感觉绝对会爆。目前来说我们平台还没有看到过这么有意思的设定。”

“文笔也很有代入感,文采好,但又不是卖弄文笔,言简意赅,该描述的地方又会大篇幅地写出来。”

“而且你发现没,就这么短短四章,她这本小说的人物形象就基本立住了,你好像就能在脑子里浮现出那些主角和配角的面容、打扮……”

“这种笔力对网文来说是很难的,所以我敢说,她肯定会火。”

同事有点惊讶她的高评价。宋颂作为言情组公认的最慧眼识珠的编辑,平日里很少对一篇小说有这么高的评价。

难道,这篇小说有这么好?

她凑近屏幕去看,一会的功夫,就表示赞同宋颂的话。

她的指尖落在这篇只发了四章的小说的收藏栏处。

“果然,这本小说数据也很好,才发了两万字,就已经有一千多个收藏了,这还没签约、没曝光呢!”

同事的语气很震惊。

在文城小说平台,对于没有什么粉丝基础的新人,发表的新小说只有靠读者在最新发布的文库里大海捞针以及新晋作者榜单才有可能看到,所以只发了4章,不到两万字,就已经有不少收藏,这样的数据对于新人来说,已经非常突出了。

这足以说明,这本小说足够吸引人,能留住路过的读者。

“真挺不错的,签啊,说不定以后能成为咱们站的爆款作者——”

宋颂笑了笑,在系统里给那本小说的作者发去了签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