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太子妃
若是时间能够倒流,他不会等到与她成亲的那一天,他肯定先一步的去找到她,然后花光自己所剩一生所有的时间,穷极世间一切的对她好,呵护她,守护她,保护她。
不忍她风吹日晒,不忍她受人冷落,不忍她彷徨无助,与她携手,生同寝死同穴……
只可惜他醒悟的太早,过往的一切终将不可弥补,她所受苦难也终不会消减。
而他能做的,就是在今后的人生当中将她严丝合缝的护在身后。
“这,这,这,这怎么了?”刘玉瑶沐浴回来,惊叫一声,险些被门槛绊倒在地。
“小心!”李彻眼疾手快,疾步上前,一把将人搀了,言辞之中略有些责备:“都做娘的人了,怎么还这么粗心大意,也不小心着点!”
后者白他一眼,忍不住抱怨:“你怎么跟大胡子似的!”
他倒也真想跟大胡子似的,跟大胡子一样看着她曾经成长起来的时光。
“慢点,过来。”小心翼翼的扶着她,省的她再被绊一跤。
刘玉瑶左顾右盼一番,看着房内布置,咧嘴一笑:“你今晚又要娶新媳妇啊?是侧妃还是良娣啊?”
“是太子妃。”李彻没好气的应了一声将她按在梳妆台前,拿了一块干的巾帕在她头发上擦拭:“老老实实的坐着,别动。”
“让寻芳来就行了。”
“她偷懒去了。”
“焦嬷嬷呢?”
“偷懒去了。”
“……”她嘿嘿笑了笑,在铜镜前坐直了身体。
“我给你擦,你倒不乐意了?多少人求之不得的。”
“你也可以偷懒。”
“自己的娘子自己疼,我不偷懒。”
刹那间,她心软如水,笑颜如花,透过铜镜,用一双漆黑闪亮的大眼睛向他看去:“你知道自己现在很傻吗?”
“比你还傻?”
“傻。”
“行了。”李彻没好气道:“让我这个傻子伺候太子妃娘娘,真是委屈您了。”
“你别叫我太子妃娘娘。”
“那叫你什么?”
她转着眼珠子一想,欢快说道:“叫娘子啊。”
“娘子。”
“夫君!”
“娘子。”
“夫君!”她一边说着一边径自哈哈笑了起来,那般清澈无暇的笑容足以让天地失色,在她身边的别说是李彻了,就算是一块冰也足以被感染,然后跟着一起笑出声来。
抚过她颊边那抹艳阳般的绯色,男人蹲下身去,与她对视:“你我今世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来世还相伴,生死不离别。”
“好。”略有些失态的,她避开男人的目光。
“那,娘子,就寝吧。”男人充满磁性的声音去蛊惑她。
后者勾住他的脖子道:“你不去沐浴了?身上好大的酒味。”
“都是衣服上的。”
“是吗?我闻闻。”
“到**闻去!”言罢直接一个打横,将人从椅子上抱起来,径自往**走去。
红烛帐暖,帷幄隐光。
勾着男人的脖子,她与他同床共枕彼此对视。
“你总看着我干什么?”
“你好看。”说起情话来,这个男人倒是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含糊。
后者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只是将脑袋埋在他的劲窝:“我不想睡觉。”
男人沉默不语,只是将抱她的臂膀收紧,似乎担心她会随时消失一样。
“我以前害怕醒来看不到你会难过,一天也不知要怎么熬过去,现在,我害怕我会醒不过来。”
“不会。”
不会,他这话说的也很没底气,见识到她昏睡的功夫,醒不来,成了两个人心底的噩梦,随时提醒着他们,此时此刻的相伴说不定就是最后的相见。
“睡吧……”男人的大掌在她身上轻轻拍着说道:“明天咱们还得商量一下,给小宝起个什么名字。”
埋在他怀中的脑袋发出咯咯的笑声:“叫栓子吧。”
大手在她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你儿子叫这个名还能娶到媳妇吗?”
“怎么娶不到,很多人都叫这个名儿,还有叫狗剩的呢!”
“这都什么名啊?”
“你知道为什么叫这些名吗?”
“不知道。”
“你是太子,当然不知道民间疾苦,民间有句话叫贱名好养活,你听说过吗?”
“没听过。”
“说的就是,这小孩子出生之后啊,一定要起个贱名,听上去傻乎乎的,或者难听一点的土名!比如狗剩。”
“嗯……”
“还有栓子啊,也是把人拴住了的意思,要是有什么妖魔鬼怪,阎王小鬼什么的……”
她躺在男人的怀中,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
他胸膛厚实而又温暖,今夜终于能踏踏实实的睡一觉了,却又总是不舍得睡,唯恐此刻的相拥就是最后的温暖。
月移窗陿,彩云迢迢,那些所追所求,若得,是之我幸,不得,又是我命……
李彻习惯每天下朝之后回去把她唤醒,在大胡子的精心调养之下,她的身子好了许多,体内余毒也算清的差不多了,只是人还是昏睡之后就难叫醒。
对于和一点后遗症,用大胡子的话来说,无甚大碍,但是对于太子来说,就有些惶惶不可终日,催着大胡子多往太医院跑跑,那里典藏丰富,总能找到什么对症下药的法子。
而大胡子也乐于往太医院跑,一群太医在一起交流医方倒是乐此不疲。
今日下朝之后与刘玉瑶进了早膳,六部几位尚书就到了东宫。
今次他们前来是想和太子商议,是否要上书陛下,催促李衡尽快离京一事。
李彻的意思是先不必着急,这事他们催了,那就是他们容不下李衡。若是李衡自主请命离开,一来能在皇上面前留下最后一点好感,二来还不容易被小人拿住把柄,他一定会主动请缨。
众人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只是现如今皇上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唯恐再生什么变故。
李彻却又笃定道,在李衡离开之前不会生变,众人这才放心离去。
在他们中间,最年轻的那位尚书是刑部朱晚照,他年纪轻轻就做了尚书之位,在开国以来还是绝无仅有的。
朱晚照再如何宏才大略,但毕竟年轻,所经事事还太少,遇事没什么充分的应对经验。
他忠于自己完全是出于一股江湖义气,年少轻狂而已。
若是将来有人从中挑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