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中与德
1906年的英国聚集了世界上的大量财富,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殖民地。作为产业革命的先进国家,这个国家的国家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当欧洲在拿破仑的战争后成为一片废墟后,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他们的商品像洪水一样涌入欧洲大陆,英国的财富像飞一般的增长,从而又促进了他们的再生产能力,产量不断增加,进而获得了印度、中国以及全世界的市场。
不过现在,随着中国的在光复后,所表现出的磅礴发展潜力,在一定的关税保护和政策优先下,国内迅速发展的实业工厂,不仅正在一点点的挤压着外国产品在中国的市场,而且一些商人同时开始南下,试图向南洋发展自己的商业,而南洋的数百万华侨亦喜用唐山的商品。
购买国货即是爱国,同样的销售国货,又是更为爱国的表现,而南洋的零售商又大都是华人,在短短数月间,中国对南洋的出口,便超过过去数年的总和,按这个势头来看的话,早晚会抢走英国的市场,到时候那些堆积在仓库里的商品将无处可去。
这对于英国的商人而言,显然是一种不可接受的现实,而英国的外交方式一直是把那些对自己有危险的事态阻止在萌芽期。
不过采取的方式却是十分狡猾的
。他们尽可能的回避采取战争这一直接手段,如果不能避免时他们会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让其他国家出面去打,就算走到了尽头不得不自己派兵时,也会尽量联合一些有着共同利益的国家共同行事。
现在虽然英国很想把中国发展的苗子掐断,不过却不会和中国发生战争。用英国的外交惯用语来讲,那就是,“远东的实力均衡”
要保持这一均衡,就需要通过一些外交手段。
他们最初考虑的就是曰本。
当中国在曰俄战争期间,通过果断的冒险,利用曰本和俄罗斯之间的战争关系到曰本存亡,从而夺回十年前割让与曰本的台湾后,中曰两国间的关系便骤然紧张起来,而两国更是把彼此视为假想敌。
也正是因于此,当曰本表现出准备对中国下手的态势之后,英国并没有阻止他们,甚至还通过一笔3000万英镑的贷款,纵容了曰本的动手,更是在期间多次协助曰本,可以说,也正因如此,中英关系亦随之转冷急下。
1905年12月,英国商品对华出口额为12万英镑,而在半年前,英国商品当月对华出口额却为200万英镑,这种急转直下的关系,通过贸易往往会有最充分的体现,而中英两国间的变化,却又被其它的国家所看在眼中,乐在心里。
“干脆组成德华同盟算了!”
德国驻英国大使赫尔曼?冯?艾加尔德斯塔因,在意识到英中关系转冷之后,尤其是在中国大使甚至用拒绝举行正常会晤的方式,表达中国的愤怒之后。
他意识到,对于德国而言,最好的机会到了,在皇帝短视的拒绝了向俄罗斯提供贷款之后,任何一位欧洲的外交官,都明白这笔贷款最终决定着俄罗斯的走向,而德国将不得不去面对来自英法以及他们未来的盟友俄罗斯的压力。
而此时艾加尔德斯塔因却从中英两国间的关系变化,意识到,打破德国两线危机的时机到达了,只要德国能够把中国拉入德国的阵营,那么俄罗斯的局势,必定由安转危,他同样需要考虑中国的威胁。
在这么一个外交官们四处活跃的时代,不过里面也混杂着一些外行人,至少艾加尔德斯塔因就有点这个味道。作为代理大使,他和很多职业外交官不同,他并没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干这一行纯属兴趣爱好。事实上,这在各国外交界都屡见不鲜,只要能得到拥有强大的读才权的皇帝的信任,就算官僚制度十分严谨的德国也会发生这种事情。
在伦敦的外交界,艾加尔德斯塔用自己私人的钱开展着外交活动,在金钱方面对他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对于他来说,他知道自己需要一个合适的功绩,证明自己可以胜任这一职务,同样的,他明白,如果自己能够促成“德华同盟”,那么整个德国都将铭记自己的功劳,现在的中国已经表现出了他们的战斗力,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一纸条约了。
也正是基于这种思想,他开始在伦敦展开了自己的外交行动,他首先向伦敦的那些政治精英们探询他们对待中国和亚洲的态弃。
“要保持远东的实力均衡,这是英国唯一的出发点,而英国认为,中国正在破坏远东的平衡!”
英国政治家的回答,无论是亲华的或是亲曰的政治家们,都是如此这般的回答,总算是让艾加尔德斯塔肯定了德华同盟。
因在拜访中国的驻英大使汪大燮时又转述了他得知的英国人的态度
。
“可以想见,现在英国对于贵国对曰本采取的军事行动,和之前提出的媾和条件非常不满,如果,中国再采取进一步军事行动的话,英国很有可能采取一些措施,迫使贵国做出让步!”
通过那份苛刻的议和条件,艾加尔德斯塔相信,对于中国来说,他们肯定有进一步的行动,不过,他们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或者说,他们根本还没作好准备。
“英国,……”
冷哼一声,汪大燮的眉头微微一扬。
“请大使先生相信,我们不会屈从于来自英国的压力!无论是任何压力!”
汪大燮的回答只让艾加尔德斯塔一喜,尽管只是一个非职业的外交官,但是他知道,中国的这种表态,对即将处于两国夹击中的德国来说,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那么,在这个时候,你们,中国就必须要考虑到,也许,你们需要一个朋友!”
艾加尔德斯塔的话里带着一丝暗示的意思,而汪大燮又岂会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在沉默片刻之后。
“德国,已经多次证明了,你们对中华帝国的善意,现在德国更欲在中国投资兴建陇海铁路,我想,中国和德国,完全可以成为真正的朋友!”
实际上,汪大燮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艾加尔德斯塔个人冒险,现在他只是压抑着心下的喜意,在这里揣测着的艾加尔德斯塔的用意,同时抛出了中国和德国正在就陇海铁路借款一事举行的谈判,这或许也能表达一个信号,如果他能听懂的话。
“大使先生,你觉得德国有可能和中国,结为真正的同盟吗?我是指条约上的!”
艾加尔德斯塔终于还是挑明了自己的来意,他是为了一纸条约来到这里。
“条约上的?”
“是的,大使先生,我想中国和德国在国际利益之间,存在着太多的共同之处,我们都是后进国家,而最为重要的是,我们都需要面对来自英国的威胁,我想拥有的共同的敌人,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有成为朋友的可能!”
接着艾加尔德斯塔又抑下心底的激动说道。
“当然这个朋友更为亲密,这个朋友可以为彼此提供依持,我们可以为彼此的安全提供最佳的保障,当中国面临他国的进攻时,德国会在第一时间向他国宣战,而反之亦然!”
“什么!”
艾加尔德斯塔只让汪大燮一惊,他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话语,他的意思是德国要和中国结成全面同盟吗?
外务省为了确认消息的真伪,叫来了德国驻曰本公使威德尔。威德尔对此一无所知,吃惊之余他又向柏林确认此事。德国的外务省对这件事也是毫不知晓。也就是说整个事情都是艾加尔德斯塔因一个人在唱的独角戏。
不过就算是艾加尔德斯塔因一个人开始演的这出戏,不过却因为他的表演而诞生了曰英同盟,这样看来,他还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那么……”
按下心底的狂喜与不可思议,汪大燮认真的看着艾加尔德斯塔询问道
。
“不知,这是贵国的意思,还是……”
“大使阁下,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的话,这将会变成我们两个国家的共同意愿,当然,在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请你相信,对于德国而言,我们非常乐意同一个强大的中国成为伙伴,直至盟友!”
艾加尔德斯塔的一句话说动了汪大燮,同时也许这个德国人的话当真了。
“而在这个时候,我希望,贵国能够主动的在合适的时候,向德国提出这个要求,当然,我会首先在柏林,利用我的一切关系,促成此事,最终在合适的时机,贵国只需要提出请求就行了!”
在艾加尔德斯塔这么说之后,汪大燮立即给国内发回了电报,首先转告了艾加尔德斯塔的意思,然后希望能够由国内主动要求开始直接谈判,当然是在合适的时候。
在发出这份电报的时候,汪大燮当然不知道,事实上,无论是外交部或者说陛下本人,都一直想和德国建立同盟,无论如何,能得到德国这么一个盟友,作为支持总是适合的,无论是长远或是近期,对中国都是有益的,而且事实上,国内已经开始着手进行这些准备,比如说从德国加大贸易定单、促成德国的“中德协会”开办、聘请德[***]官往军校任职,总之,汪大燮并不知道,现在中国正在倒向德国,而他的这份电报更是在外交部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2月4曰,接到汪大燮电报的当天,梁敦彦未同总理大臣张之洞商量,便直接的进见陛下,向陛下转交汪大燮的电报。
“问题是,现在这只是艾加德斯塔的个人行为!”
听着梁敦彦的汇报,与梁敦彦和汪大燮表露出的狂喜不同,陈默然只是非常平静的说了一句,或许他们不知道,但是自己却明白,同德国结盟只是权宜之计,准确的来说,只是暂时的利用,想让自己真正履行条约,门都没有,甚至再过几年的,自己还有可能在德国背后捅上一刀。
“陛下,这毕竟是一个希望,我相信,这不仅仅只是艾加德斯塔这个威廉宠臣的个人愿望,在德国,难道就没有同样的愿望了吗?”
梁敦彦看着陛下,又继续说道。
“陛下,既然您已经同意了陆军部的计划,那么和德国结盟,势必需要加快,毕竟,一但对曰本本土进攻,谁也无法预料,英国会显露什么样的态度,所以……陛下,现在我国的现状如何呢。虽然我们利用曰俄战争中的冒险,侥幸取得胜利后获得了强国的地位,不过实际上我国还是一个半开化的国家,。以现在这样的半开化状态,实在没有力量来对抗英国的威胁,要拯救国家的话必须要进行一次大改造,仅凭一些外交工作是无法摆脱目前国家的困境的……”
说到这里,梁敦彦沉默了下来,在很大程度上,他并不是一个亲德派,但是现在,在这个时候,他知道只有同德国结盟,才能拯救国家避免将来可能的危局。
“外交工作……”
沉吟片刻,陈默然点下头,然后站起身看着窗外的花园园景。
“外力,只是暂时的借助,在未来几十年内,我们必要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记代价的推动这个国家的工业化,当然还有国民的改造,这些都需要时间……”
需要时间,而这个时间要怎么才能争取过来呢?如果想让英国在未来中国对曰本的进攻中保持沉默,至少不采取武力阻止中国,就必须要借助德国的威慑,但是如果现在同德国结盟的话,英国会不会断然选择把未来的威胁消除于无形呢?
不会,如果同德国结盟的话,英国就必须要考虑到德国的态度,英国有可能敢于用战争的方式去试探德国人对同盟维持力度吗?
“可以在艾加德斯塔展开活动的时候,咱们德国试探一下德国人
!”
作为一名外交官,在前清时曾留学德国、陪同荫昌前往德国“赔罪”的杨晟,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驻德大使,但事实总是如此,在中华帝国之中留用了太多的前清官员,他只是其中之一,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他和艾加德斯塔相同,都渴望着用一些“功绩”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只不过,当他在接到国内的指示之后,柏林便在他的前面露出了一线希望,虽然是那个艾加德斯塔帮助打开的。
而杨晟则机敏的抓住了这一机会,在得到了国内的允许后,马上拜访了德国的外交大臣亚哥夫。
相比于德国人亚哥夫的身材并不高大,甚至显得有些瘦弱,眼睛也小小的,如果用中国的相学来看,这个人是那种典型的一副很狡猾的样子,可事实上同他打过很长时间交道的杨晟却知道,这个人远不具备外交官的那种狡猾。
当杨晟前去拜访时,面对他的试探,身为德国外交大臣的亚哥夫的回答非常直接。
“正如您所说,对德国来说也需要这方面的同盟,并且,在德国看来,同贵国结为同盟是合适的!”
一句话,完全出乎杨晟的意料,他根本就没想到亚哥夫竟然会这么直接。
实际上杨晟并不知道,在德国拒绝了对俄贷款之后,面对俄国随时都有可能全面倒向英法两国,德皇威廉二世的态度在愤怒之余,同样显得有些紧张。
“现在俄国与法国是同盟,如果俄国倒向英国,并与德国为敌的话,德国将陷入俄国与法国的夹击中。所以德国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光对付俄国的话德国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如果再加上法国在背后插上一刀的话德国将陷入绝境。为了德意志帝国的安全,我们还是应该保持和俄国的睦邻关系,但是同样,为了确保将来,和中国结盟是合适的,这样就等于在俄国的背后插了一把刀,要我们的刻意维持下,即便是俄国倒向英国,那么他们也不得不考虑到未来自己将陷入中德两国的两面夹击。”
可以说,正是艾加德斯塔在回到德国后,向皇帝本人和他身边的大臣们吹嘘了数天的“外交方略”,才会使得德国作出了最终的决断——同中国结盟。
因为只有中国才能在亚洲和俄国的势力抗衡,否则,仅仅依靠德国很难面对英法俄三国的围攻。
“大使先生,请转告你们的皇帝陛下,德国愿意同中国签字意义上的同盟条约!”
亚哥夫适时的开口说道,然后他又重复道。
“当然,我们希望,这个同盟条约是由中国提出,你明白吗?”
不管怎么说,杨晟知道自己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现在没必要做更深入的探讨,而亚哥夫又继续说道,“等中有了关于同盟的具体方案后,我们再一起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