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也就是叶灵凤挑起事端四五年后,鲁迅在《阿Q正传》发表时再提旧事,痛打落水狗。这年11月14日,鲁迅在《答〈戏〉周刊编者信》中写道:“但我记得《戏》周刊上已曾发表过曾今可、叶灵凤两位先生的文章;叶先生还画了一幅阿Q像,好像我那一本《呐喊》还没有在上茅厕时候用尽,倘不是多年便秘,那一定是又买了一本新的了。”

本来叶灵凤当年参加《阿Q正传》剧本的讨论并为阿Q画像,这是很平常的事,但让鲁迅不快的是,叶灵凤曾攻击过鲁迅的小说集《呐喊》,而《阿Q正传》正是《呐喊》中的一篇。叶灵凤显然是对鲁迅的性格及战斗力并不了解。在笔阵上,就是他三个叶灵凤也绝不是鲁迅的对手。

当年,已自知不是对手的叶灵凤想高挂免战牌,但鲁迅不依不饶,令叶灵凤在1936年写的《献给鲁迅先生》的长文中,感叹:“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足见其内心的懊恼与无可奈何。

当然,鲁迅若生在今天,是正中许多人下怀的。骂人的最怕骂了人没有动静,别人见怪不怪,落个自找没趣。而鲁迅是有骂必回,而且是一呼百应没完没了,是免费的绝好广告。在当时,骂鲁迅唯一的风险是受不了鲁迅的唾液而精神分裂。今天这一条似是不用担心,因为还可以把人告到法院,跟名人来场官司,既自保又出名,一石二鸟。不过,这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事。那时候,叶灵凤年纪很轻。

根据阮朗所写的《叶灵凤先生二三事》,上了年纪的叶灵凤曾到“鲁迅纪念馆”去看过鲁迅,认为他和鲁迅那桩“公案”已经了却了。在李怀宇的《访问历史》中,在与罗孚访谈时,提到叶灵凤与鲁迅,有如下的文字:“……他日记里写鲁迅的很少,基本上是自己也承认当年对鲁迅的态度不够好。他跟我们口头上是这么讲,回去旅行去过鲁迅的墓,而且表示了自己的歉意,但是文章他没有写。日记里提到他怎样替《星岛日报》组织文章纪念鲁迅。……”由此也可见鲁迅在叶灵凤心目中的真实地位和形象。

注释

1.引文参见《鲁迅全集》第四卷,第67页。

2.《鲁迅全集》第四卷,第123页。

3.《鲁迅全集》第七卷,第161页。

4.《鲁迅全集》第五卷,第5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