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槟城之围(三)
槟城,这座有东方之珠的称号的城市,此刻已经不复往日灯火阑珊的都会。安静的宛如一头驯服的巨兽一样,正曼延在印度槟榔屿要塞守备区司令帕塔尼亚中校的脚下。
“它是东方城市中最如诗如画及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18世纪起时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远东最早的商业中心,而今天它是一个反映东西方独特情怀的熙熙攘攘的大都会。”站在槟城市海拔830米的升旗山上,帕塔尼亚中校侧目看着刚刚从印度东部军区司令部加尔各答赶到槟榔屿的印度陆军第4军军长马亨德拉•辛格中将。
针对槟榔屿地区的防御态势,按照印度远东战区的部署由吉隆坡外围撤下来的1个机械化步兵师又1个装甲旅的地面部队,将第4机械化步兵师组建成临时的军级单位。构建起槟榔屿要塞外围地区的纵深防御体系,与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一决雌雄。而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大军的最高指挥官就是印军陆军第4军军长马亨德拉•辛格中将。
而槟榔屿要塞的核心地区的防御任务则交由印度海军陆战队以及由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抽调来的1个要塞守备旅担待,由岛屿要塞防御专家—帕塔尼亚中校指挥。
印度陆军第4军是中国军队的老对手了。这支军队自诞生开始便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1962年10月初,印度总理尼赫鲁在制定了对华边境冲突计划之后,要求印度东部军区下成立的一支专司与中国作战的陆军部队,第一任军长正是尼赫鲁的心腹考尔将军。
当年,在考尔离开新德里前往边境指挥第四军的第二天,印度报纸曾经以特大标题为其送行:“成立精锐部队将赶走中国人,考尔将军亲赴东北边境特区指挥,印度陆军待命大举出击”。
可惜这支“朝气蓬勃”部队刚一进入战场便遭到了中国陆军的重创。在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中。中国对印度的反击战的第一阶段中,印军在中印边界东段承受中国边防军雷霆一击的就是印军陆军第4军所下辖的第4师(包括步兵第7旅、炮兵第4旅在内,共计1.6万人。)。
在屡败于中国陆军之前,印度陆军第4师一度是印度陆军最著名的王牌部队,曾经在蒙哥马利元帅麾下的英国第8集团军编制内参加了二次世界大战,绰号“红鹰”。根据印度人自己的吹嘘,他们在阿拉曼打跑过隆美尔、在意大利攻克过由纳粹德国第1伞兵师所守备的卡西诺山区。一度令人怀疑如果没有印度陆军第4师,二战的结果就会翻盘一般。
但战斗没过3天,印度陆军步兵第7旅便全军覆没,生俘印军步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
此役之后,印陆军第4师师长被撤职,第4军军长也改由哈巴喀西.辛格中将接任。
不过印军在中印边境东部重新以第4军为主力,下辖第2、第4步兵师,9个步兵旅,4个阿萨姆联队步兵营,总兵力约25000~27000人。于尼赫鲁本人的生日当天—1962年11月14日,以印度陆军第11步兵旅为前锋向中国边防军再度发起进攻。
但中国边防军于11月18日奋起反击之后,至21日凌晨便轻松击溃印军6个旅(步11、48、62、65、67旅和炮4旅),更击毙印度陆军第62步兵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
此后“北防中国”便成为了印度制定国防政策的首要考虑。印度把占全国四分之一的25万兵力,部署在靠近中国的北部和东部边境。由内政部指挥、专门负责中印边境的准军事部队—“印藏边境部队”,也拥有3.2万人的兵力。
而两败于中国军队的印度陆军第4军也归属于印度东部军区,驻扎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印度东北部阿鲁纳恰尔邦之间争议边境呈扇形展开。而在1962年屡遭中国陆军边防部队重拳打击的印度陆军第4步兵师,也在近年改编为了机械化步兵师。
在印东(盟)战争爆发之后,随着印度军队在海空战线的进展顺利,为胜利所陶醉的新德里一度空前慷慨的重新考虑起印度远东战区战前关于派遣更多地面部队进入马来半岛的要求。于是负责印孟边境地区、印缅边境地区和印中边境东段(含中锡边境)地区的防务的印度陆军东部军区,自然就成了支援远东战区的“血库”。
印度陆军东部军区战备情况最好的印度陆军第4机械化步兵师,迅速集结完毕,然后通过海路和空中运输,迅速抵达槟榔屿。
抵达战区印度陆军第4机械化步兵师,一度利用槟城港周遍发达的交通网络,迅速控制了马来西亚锡与铁矿的主要产区—近打谷地,将防线向东扩展到吉兰丹与丁加奴两州沿海地带,一度饮马泰国湾,构成了对吉隆坡的北部合围。
但是随着中国的介入,印度陆军攻陷吉隆坡的可能变的日益渺茫。而随着在克拉克地峡展开的印度伞兵部队被全歼,强大的中国陆军的兵锋进入泰国中南部,直指马来西亚北部。而印度陆军第4机械化步兵师也不得不被迫转入防御态势。
“我不能不佩服中国人,能将如此之快的将经过印度陆军多年严格训练的,纪律严明的军队摧残成一群失魂落魄的乞丐。”看着眼前槟城美丽的夜景,马亨德拉中将不由得想起这两天来不断涌入槟榔屿防御圈的印度陆军第24机械化步兵师和第93装甲旅的残兵败将。
马亨德拉中将是印度陆军少有的中国专家,常年工作在中印边境一线的他,在2003年甚至一度率领印度陆军的高级代表团访问了北京、成都以及拉萨。这次访问之后,马亨德拉中将便成为了印度陆军中最坚定的“亲华派”。他反对与中国以任何情况下进行正面冲突。
“槟榔屿虽然是一个海岛,但是它距离马来半岛太近了。一衣带水根本不可能阻挡住中国陆军的进攻。所以槟榔屿要塞的防御重点,应该是在岛屿以外的陆地。”虽然已经对槟榔屿进行了近半个月的要塞化经营,但帕塔尼亚中校却清楚的知道,印度是否能控制这座美丽的海岛,更多的决定于印度陆军在外围的战斗结果。
“从吉隆坡撤下来的各机械化部队的装甲车辆和坦克保有情况令人沮丧,几个坦克团加起来的主战坦克还不到20辆。辅助车辆和辎重的损失更严重,恐怕从吉隆坡撤下来的3万人,战斗力连半个师都攒不起来。”马亨德拉中将缓缓走转身走下升旗山,在中国人到来之前,他需要作的事情还很多。
马亨德拉中将的军指挥部设立在岛上的CORNWALLIS
城堡。1786
年,英国海军莱特上校在承诺吉打苏丹,以将保护吉打免于泰国的侵略为条件,代表东印度公司接收槟榔屿的管辖权。
当莱特抵达时,这里还是人烟稀少的岛屿。来鼓励工人协助开发这片土地,有故事流传说,当年莱特以大炮将金块射近内陆去。CORNWALLIS
城堡的所在地便是
年时莱特最初上岸的地点,这座城堡原先是采用木制材料,后来于
年至
年间英国殖民政府利用囚犯的劳力,将它改建为一座石堡。
城堡的道路两侧,不时可以看到荷枪实弹的印度军队巡逻队的身影,这些神情严峻的士兵主要来自“拉吉夫.甘地”号直升机航母编队上的两栖突击大队。为了防止溃退的部队造成的混乱,印度陆军被禁止登上槟榔屿。
看到这些士兵,马亨德拉中将不由得想起这几天来一直萦绕在他眼前的印度陆军普通士兵的状态。衣衫褴褛、灰头土脸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几天以来饱受中国特种部队袭扰的士兵,眼睛里满是血丝,他们中有些人跑丢了鞋、有些人不见了帽子,东南亚冬季的寒冷让他们不顾军人的荣誉,身上混乱披着不知道从哪里抢来的衣服和布料。
行军包裹里更夹杂着沿途抢掠来的各种“战利品”,从电子产品、首饰黄金、到土特产无所不有,而唯一可以不见的就是这些士兵手中的生命—步枪。
“整顿这些人让他们重上战场需要多久?而中国人又能给我多久时间呢?”坐在自己的专车上,马亨德拉中将心里充满了困惑和迷茫。实际上答案很快就会明了。在泰国南部宋卡市以南的丛林里,中国人民国防军第13集团军炮兵旅的中国DF-11
A近程弹道导弹正缓慢起树,剑指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