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彩虹屁吹得。

老太太嘴角都翘起来了。

江寒生也差不多。

只要能让安宁开心,自己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又何乐而不为?

更何况,江寒生赚钱,本来就是给安宁花的。

她不花,江寒生还不放心。

时间尚早,哪怕天冷点,安宁也不想这么早回去。

“我们去供销社看看?完了之后,去新华书店,我想买几本书。要是时间还早,我们就在县城溜溜圈。”

矿区那片地方,安宁看腻了。

主要是煤渣太多了。

有时候走在路上,风一吹,带来一股子煤渣灰。

现在还谈不上保护环境,也全都是以发展经济为主。

也就是所谓的生存阶段。

安宁除了忍,还是忍!

当然,偶尔出来走走,她也很开心的。

江寒生和安老太都是就着她来的。

去供销社,安宁买了三个暖水壶,用的工业券。

自己家里已经有两个了,不过不够用,到时候再留一个,剩下两个,送到乡下去。

老太太如今在照顾自己,对二叔和三叔他们来说,就等于加重了负担。

而且以后每年老太太的粮食,还是得从乡下拿,不能一毛不拔。

亲戚之间,也得有人情往来。

你总是抠抠搜搜,时间久了,亲戚都不愿意和你来往了。

买了暖水壶,再买些点心。

江寒生的副食品票还没怎么动。

昨天邵晴买了桃酥饼给她,今儿她也得给邵晴买点东西才行。

安宁买了两斤麻花。

从供销社出来,又转头去图书馆买书。

因为要遛弯,所以去哪里,都无所谓。

只是等安宁他们路过一个没人的巷子时,一个穿着补丁盖补丁的妇女,满脸冻得通红,手上还有冻疮,提着竹篮路过三人身边的时候,小声且不安的问安宁,“同志,买板栗不?”

“板栗?”

这个时候,板栗应该过了季节才是啊。

“我们自己摘的,藏在家里地窖,这回拿了点回来,偷偷来城里卖。不卖多了,两毛一斤,不要票。”

两毛一斤的板栗,比粮食确实贵了点。

但它不要票啊。

安宁瞅着四下无人。

又看看安老太和江寒生两个。

老太太:“要不买点儿?”

妇女听了这话,急忙将自己盖在板栗上的干草挪开。

里头都是个头很大的板栗。

“能尝一个不?”安宁问。

“吃、吃吧!”妇女将篮子往安宁面前一放。

安宁当真不客气,拿起咬开一个,一口的板栗香。

“你这里多少斤?”江寒生问。

“十……十二斤,算你们十斤,给我两块就行了。”

江寒生给了妇女两块四,板栗被装进了老太太带出来的布袋里。

她掂了掂重量,估了一下,估计不止十二斤。

是个实诚人。

从小巷子出来,安宁就要回去了。

等出了城,安宁问:“奶,寒生哥,你们两个刚刚太熟练了,都让我有种你们经常做这种事儿的感觉,哈哈哈!”

江寒生:“……”

老太太倒是直接,“我没做过,就是看你这丫头喜欢吃。回去用铁锅炒,可惜没有蜂蜜,要是有蜂蜜,再抹点蜂蜜,以后你每天带一点去学校,我就不怕你饿着肚子了!”

老太太心里总觉得,安宁这肚子,不止一个。

虽说安宁不止一次说,可能是吃胖了。

可哪有只胖肚子,不胖四肢的。

像孙女显怀这么早的,说是一个孩子,她是不信的。

不过这事儿,也不能太笃定。

万一只有一个,她也白给了孩子希望。

也正因为这样,老太太总是变着法子,想给安宁准备些吃食。

有时候是饭团,有时候是杂粮煎饼。

第364节

有时候是炒的花生之类的。

不过一般安宁下楼就和江寒生分着吃掉了。

安宁:“奶,你别说了,我都流口水了。”

三个人急忙赶回家,却没想到,下午家里来人了,是二婶李春花。

她从地窖里,又挖了粮食出来送过来了。

还给安宁他们送了新长出来的萝卜和白菜。

一颗颗水灵灵的白菜,还有大萝卜,就是安宁看着都喜欢。

老太太更甚,还在那里说:“白菜拿着腌酸菜,萝卜做成泡菜。再整点炸萝卜丸子,以后咱们吃菜就有保障了。”

李春花笑眯眯的,“还是娘上回回去,把地里的杂草都给拔了,不然菜哪里长得那么好!宁宁,以后过一个星期,我和你三婶轮着来给你们送一回菜。”

安宁:“二婶,会不会太麻烦了?”

“麻烦啥啊,眼下地里都没有活儿了,我们出来给你送菜,也算是进了回城。”

安宁:“你们尽量看有没有牛车来城里,要是没有就算了,这儿也挺远的!”

虽说矿区也属于县城。

可这干走路,也要个把小时。

她这回乡下,差不多也是这么些时间了。

“没事儿,我和你三婶都能走路!”

李春花眼睛里,全是真诚。

倒也不似从前那般,看安宁不顺眼了。

人是会变的,有些越变越好,有些越变越坏。

安宁告诉李春花,自己给他们买了暖水瓶,一家一个,回去的时候,小心着带回去,到时候和三婶两个,也不用担心大冬天的用冷水。

李春花笑得合不拢嘴。

老太太要做饭,她连忙跟着去打下手。

但是被老太太拒绝了。

李春花和王秋雨一样,做饭都不好吃。

王秋雨还稍微好一点,李春花洗菜都只洗一次。

老太太有点洁癖,不到万不得已,不太想吃李春花做的饭菜。

然而李春花并不知道这些,见婆婆这样,还以为是婆婆舍不得自己吃苦。

安宁将买回来的麻花拿了一些出来,还有桃酥饼。

李春花一样吃了些,和安宁拉起了家常,说起了乡下的事儿。

“宁宁,你房子差不多建好了,你二叔和三叔两个很用心,给你们盖了好多间房子,什么猪圈,牛棚啥都安排上了。

这几天,他们忙着把你们盘炕呢,说是弄好了炕,加个围栏,就大差不差了!对了还有菜园子。就是菜园子有点小,自留地嘛,按照户口,你只能分一分地!”

安宁:“一分也行!种点菜什么的,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