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李世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皇后寝宫,经过一夜奋战,李世民反而精神抖擞,心情一下舒畅了起来。

行至昨晚的池塘附近时,李世民看到黄皓正指挥几个宦官为昨日的刺客穿衣服。

“这刺客命还挺硬,居然扛到现在才招供。”

李世民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向刺客走去。

“陛下,您来了。”

黄皓看到李世民满面红光大踏步的走来,脸上一阵欢喜。

“黄皓,这贼子招了?”

李世民心情大好,看着被冻得奄奄一息的刺客,询问黄皓。

黄皓稽首回道:“陛下英明!昨日陛下所用浸泡之法果然奏效,这贼子全部招了。”

黄皓拿出一份刺客画过押的口供,清清嗓子为李世民解释道:

“此人乃益州本地人士,姓张,为宫中杂役。昨日未按时离宫,潜伏于御花园内。入夜时分趁夜色尾随陛下至后宫池塘处行刺陛下。

据此人供述,朝堂之上有人出资唆使其刺杀陛下,如若因此丧命,其妻子自有人养之。但幕后之人并未亲自出面,只是昨日有人在其住处放了一包金银和一封信,指使其行此不轨之举。”

李世民几乎不用想,“朝堂上之人”大概率是益州士族。只是这刺客雇主都未见,只凭一袋财物和一封密信,就能如此快速坚决地来行刺自己,这未免太夸张了吧?

李世民看着刺客,目光犀利。

“朕且问你,一个杂役为何身手如此利落?为何识字?又为何如此轻易受人指使来行刺朕?“

这一连串问题把奄奄一息的刺客问的瞬间清醒了过来,刺客眼中满是惶恐,看样子似乎还有事情没说。

“陛下问你话呢!你倒是回话啊!”

黄皓自觉失职,口供之中诸多疑点他居然没能注意到,于是发起狠来,不停踢打、逼问刺客。

此时刺客惨淡一笑,用尽浑身力气说道:“当今陛下如此英明,怎么能是那嗜杀暴君呢……唉,是在下错信了……”

话未说完,刺客头一歪,已然断气。

“这……奴婢愚蠢!奴婢该死!请陛下降罪!”

黄皓看刺客断气,知道此次刺杀已然成了悬案,自己审讯不利当负首责。更何况,此事未能顺藤摸瓜根除祸患,谁也不敢保证这种事情以后还会不会再次出现。

黄皓想到此处,慌忙跪地磕头,直至额头蹦出血来都未敢停下。

“罢了,几个跳梁小丑豢养的死士而已,还到不了让朕害怕的地步。你也起来吧,朕恕你无罪。”

李世民自然是见过大风浪的人,个把刺客在他看来也不过尔尔。只是此事倒是给他提了个醒:

宫中禁卫体系是应该加强整顿一下了,总不能所有刺客都靠自己“天策上将“的经验来对付吧?

想到这里,李世民又想起了张嫣,看样子张嫣应该是继承了其父的勇武的。既然守孝期间不好纳妃,把张嫣带在身边做个贴身侍卫也不错。

拿定主意后,李世民吩咐黄皓朝会过后安排张嫣来见自己。

黄皓见陛下对自己非但不罚,还如此信任自己,赶忙谢恩:

“奴婢谢陛下不罪之恩,奴婢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李世民知道这些历史上留名的弄权宦官,之所以能独揽大权,还是因为主子本身就是个草包,过度宠信放权的原因。

实际上宦官的权利是完全依托于皇权的,只要皇帝自己有能力,宦官根本就是个奴仆而已。

“朕是看你确实忠心且机灵,这才不忍问责,你可要时刻记住你说的每一句表忠心的话,日后但凡让朕发现你有异志……”

“那奴婢就死无葬身之地!”

“很好!”

二人一边说着,一边向勤政殿走去。李世民还特意吩咐几个小太监把刺客的尸体和口供也运往勤政殿。

勤政殿中,看着暂时放在隐密处的刺客尸体,李世民心中愤恨道:“今日朕倒要看看,益州士族还如何狡辩!”

上朝的流程走完后,李世民仔细观察堂下诸公,试图从他们的行为举止中找出有关刺客的蛛丝马迹。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并没有任何人哪怕表现出一丝异样。

“看来朕得敲打敲打他们了。”

一边想着,一边给黄皓使个眼色。

黄皓会意,命小太监们把刺客尸体抬上大殿,并拿出了刺客画过押的口供。

“哗!”

看到尸体后,堂下顿时一阵哗然。

李世民也不急着发话,只在龙榻之上静静的观察着群臣的反应。

有眼尖的朝臣认出了尸体的身份,还纳闷道:“这不是宫中杂役吗?前些日修缮宫门之时我还见过他呢。”

“既然是杂役,日落之前是要离开禁宫的,怎么尸体会出现在大殿之上?”

众臣虽说疑惑,但是总体来说并没有表现太过于奇怪的人。

李世民看到此番情景,心中也犯了嘀咕:

“莫非刺客的供述一开始便是谎言?如果不是,那刺客所谓‘朝中之人’为何如此淡定,让朕看不出一丝端倪?”

正在李世民拿不定主意之时,殿外传来一声“急报”。

包括李世民在内,大殿之内所有人都是一惊。

这个时候来急报,莫非是魏国犯境?可是历史上最早也要到四年之后的延熙元年魏国才有动作,是朕的到来让此事提前了?

李世民脑中问号一个接着一个,虽然疑惑,但还是宣那传令者进殿禀报。

“启禀陛下!侍中关统传来战报,平叛将士多畏惧越雟蛮夷,消极怠战,至今还未出安上县。关统请陛下酌情定夺。”

李世民听罢,脑袋里“嗡”的一声,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

昨日清晨方才下的旨,仅一天,最近的越雟郡就传来令朕如此难堪的消息……

李世民稳住身形,勉强保持镇定,轻轻挥手。

“朕知晓了,你回去告诉关统,让他安上县待命,朕自有决断。”

传令官领命而去。

朝堂诸公也纷纷开始交头接耳,本来朝堂上搬出一具尸体已经让众人吃惊不小,没想到陛下刚任命的平叛先锋更让大家惊异。

李世民此时心中已然乱了,根本无心顾及刺客之事,但又不能轻易放弃这个撼动益州士族的机会,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

“黄皓,先把那份口供念给诸公听听。”

黄皓领命,把那份口供一字不差地高声念出。

这期间,李世民思绪早已跑到九霄云外,根本没有注意堂下诸公反应,只是在黄皓念完之后沉声说道:

“此人是益州本地人,口供之中也提到朝中之人,朕不想在朝堂之上大开杀戒。诸公最好是给朕一个说法,只要说得通,朕便不再追究。

倘若诸公给不了朕一个满意的答复,那朕也不在乎做一个嗜杀暴君!”

此时吴懿出列稽首道:“启奏陛下,臣有事奏。”

李世民看到吴懿出列,心中稍定,这些东州士族还算有点良心。知道自己此时心思已乱,这是要出面为自己分忧了。

“吴爱卿,有何事奏?”

“启禀陛下,臣以为,既然此人口供中提到朝中之人,并且此人还是益州本地人。那多半应该是与益州世家脱不开关系的,不如陛下派人就朝堂之上益州士族之中展开调查,相信一定能查出些端倪。”

“吴子远!你休要血口喷人!难道你东州之人就不能挑唆我益州人士行刺陛下吗?”

吴懿话音刚落,文官班列里,转出一人,指着吴懿的鼻子就骂。

黄皓也是心大,堂下都吵起来了,他还是旁若无人地在李世民身边小声介绍了骂吴懿之人的信息。

李世民一听此人名叫李旦,是李邈的侄子,心中不免有些怒意。

吴懿看陛下并未表态,知道自己表现的时候到了,反过来指着李旦说道:“好你个李钦宗!李邈昨日因诋毁丞相,刚被陛下斩首,你又跳出来了!你是要趁机为李邈申冤吗?还是你做贼心虚,怕陛下去查?”

二人在殿前争了个面红耳赤,朝堂诸公皆替二人捏了一把冷汗。昔日杨仪、李邈皆是因为忤逆陛下、出言不逊被治罪,这二人在殿前这么吵闹,怕不是又要被陛下问罪了。

正在二人争执不下之时,蒋琬出列道:“陛下,臣有事奏。”

二人看蒋琬出列,下意识停止了争吵,都想听听蒋琬有何高见。